海棠约完整版朗读

海棠约完整版朗读

作者: 盒子机器

都市小说连载

《海棠约完整版朗读》是网络作者“盒子机器”创作的都市小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沈砚林详情概述:第 1 章:旧书与防空洞九月的风带着银杏初黄的气穿过明德大学图书馆的长吹进藏着时光秘密的古籍林微攥着中文系导师开的书站在高耸至屋顶的旧木书架指尖划过蒙着薄尘的书木质的纹路与油墨的陈旧气息交像是在触摸一段沉睡的岁“同找这本?” 管理员是位头发花白的老手里捧着一本牛皮纸封面的书脊处用棉线缝针脚细边缘已经发脆泛“1938 年版的《诗经联大时期的...

2025-11-11 03:18:34

第 1 章:旧书与防空洞九月的风带着银杏初黄的气息,穿过明德大学图书馆的长廊,

吹进藏着时光秘密的古籍部。林微攥着中文系导师开的书单,站在高耸至屋顶的旧木书架前,

指尖划过蒙着薄尘的书脊,木质的纹路与油墨的陈旧气息交织,像是在触摸一段沉睡的岁月。

“同学,找这本?” 管理员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捧着一本牛皮纸封面的书,

书脊处用棉线缝过,针脚细密,边缘已经发脆泛黄。“1938 年版的《诗经》,

联大时期的孤本,小心些翻。”林微接过书时,指尖触到封面的凉意,像是触到了一块冰。

她走到临窗的老木桌前坐下,阳光穿过雕花窗棂,在书页上投下菱形的光斑。翻开第一页,

“邶风” 二字的油墨已经有些褪色,纸页边缘微微卷起,带着虫蛀的细小孔洞。

她逐字逐句地读着,直到指尖落在《击鼓》篇的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上。就在这时,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尖锐,阳光扭曲成刺眼的白光,身下的木椅骤然变冷,

变成了潮湿粗糙的岩壁。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硝烟味,混合着泥土的腥气,

耳边传来隐约的敌机轰鸣,像是闷雷滚过天际。“这八个字,是说生死离合,

都与你约定好了。” 清朗的男声在耳畔响起,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林微猛地抬头,

看见一个穿蓝布长衫的男生坐在对面,戴一副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温温柔柔,

正指着书页上的字句。他的长衫袖口磨破了边,却依旧整洁,指尖纤细,

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别怕,防空洞还算坚固。” 他察觉到她的慌乱,轻声解释,

“我叫沈砚,联大中文系的。”林微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她环顾四周,

昏暗的防空洞里挤满了人,大多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有人低头看书,有人低声交谈,

仿佛外面的战火与他们无关。沈砚见她不语,只是笑了笑,指尖移到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上,轻轻一点:“等抗战胜利了,我带你回北平看海棠。

故宫角楼的海棠开得最好,粉白一片,像云似的,风一吹,花瓣能飘到护城河里。

”他说起北平时,眼睛里闪着光,像是藏着一片星空。他讲北平的胡同,

清晨卖豆腐脑的吆喝声,琉璃厂书铺里泛黄的线装书,还有春天护城河两岸绵延的海棠花。

林微听得入了迷,竟忘了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轰隆 ——” 炸弹在不远处炸开,

防空洞顶部的泥土簌簌落下,落在沈砚的长衫上。他却依旧从容,抬手拂去灰尘,

继续说道:“去年我离开北平时,海棠正开得盛,我娘站在门口送我,说等我回来,

再一起去看。”敌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防空洞里的人开始有些骚动。

沈砚将《诗经》合起来,塞进她手里:“拿着,要是走散了,就凭着这本书找我。

” 他的手指触到她的指尖,温热的触感传来,真实得不像梦境。就在这时,

一阵剧烈的震动传来,岩壁摇晃,灰尘弥漫。林微下意识地闭上眼,再睁开时,

阳光依旧透过窗棂照在书页上,蝉鸣清脆,硝烟味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本《诗经》掉在地上,

“死生契阔” 那一页洇开了一小片水渍,像是谁的泪痕。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竟满是泪水。管理员不知何时站在身边,叹了口气:“这本书记载了太多故事,

很多人翻开它,都会看到些不一样的东西。”林微捡起书,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

她颤抖着拿出笔记本,在空白页上写下:“沈砚,北平海棠。” 字迹歪歪扭扭,

带着未平复的慌乱。她不知道刚才的一切是梦还是幻觉,

可沈砚的声音、他眼镜后的目光、那句海棠之约,都清晰得仿佛就在刚才。她合上笔记本,

小心翼翼地将《诗经》放回书架,却在转身的瞬间,听见管理员低声说:“七十多年了,

还有人记得他的约定。”林微脚步一顿,回头时,老人已经转身走进了里屋。阳光依旧明媚,

银杏叶在窗外轻轻摇晃,可她的心里,却像是被那场遥远的战火,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

那本 1938 年版的《诗经》,像是一个时空的入口,一旦翻开,就再也无法轻易关上。

第 2 章:银杏下的约定接下来的一周,林微几乎每天都泡在古籍部。

她一次次翻开那本《诗经》,期待着能再次坠入那个硝烟弥漫的防空洞,再次见到沈砚。

可前几次尝试,都只是普通的阅读,没有任何异常。直到周三下午,

她再次读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熟悉的白光闪过,

她又回到了 1942 年的昆明。“你来了。” 沈砚坐在老地方,手里拿着一本抄录本,

见她出现,眼睛亮了起来。“我还以为你不会再来了。”林微这一次没有慌乱,她坐下后,

轻声问:“这里是……1942 年?”“是呀,民国三十一年。” 沈砚点点头,

将抄录本推给她,“这是我抄的《秦风》,你看看,有没有写错的地方。

”抄录本的纸页是粗糙的毛边纸,字迹清秀工整,带着淡淡的墨香。林微低头看着,

指尖划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忽然想起外面的战火,心头一紧。

“外面…… 安全吗?”“警报响了就躲进来,习惯了。” 沈砚说得轻描淡写,

却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指尖微微收紧。“走,带你去外面看看,今天天气好,没有警报。

”他起身时,长衫下摆扫过地面,带起细小的灰尘。林微跟着他走出防空洞,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她眯起眼睛,看见一片金黄的银杏林,树干高大挺拔,

叶子像蝴蝶一样飘落。不远处是低矮的校舍,茅草屋顶,土墙斑驳,

一群学生正坐在银杏树下看书,琅琅的读书声穿过树林传来。“这是联大的校园?

” 林微轻声问。“是呀,我们借了昆华农校的校舍。” 沈砚指着不远处的一栋小楼,

“那里是图书馆,书不多,好多都是老师学生从北平带来的。” 他顿了顿,

又说:“我带的那本《诗经》,还是我娘缝的书皮,可惜上次空袭,落在宿舍了。

”林微想起自己手里的那本,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奇妙的连接感。

他们沿着银杏林的小径慢慢走着,落叶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沈砚继续给她讲北平,

讲他小时候在故宫角楼旁的海棠树下背书,讲春天带着妹妹去摘海棠花,酿海棠酒。

“等胜利了,我一定带你去。” 沈砚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我们在海棠树下读诗,

喝海棠酒,再也不用躲防空洞了。”林微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头一暖,轻轻点了点头。

她想问自己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怕打破这份突如其来的羁绊,怕眼前的一切会像泡沫一样消失。“警报!

” 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喊声,原本安静的校园瞬间变得慌乱。学生们纷纷起身,

朝着防空洞的方向跑去,读书声被脚步声取代。沈砚脸色一变,拉起她的手就跑:“快,

躲进去!”他的手掌温热而有力,紧紧攥着她的手,带着她穿过慌乱的人群。

敌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像是在头顶盘旋,炸弹爆炸的巨响震得地面发抖。林微紧紧跟着他,

耳边是呼啸的风声和人群的尖叫,可她却觉得很安心,因为沈砚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冲进防空洞的那一刻,炸弹在不远处炸开,碎石飞溅,洞口的泥土轰然落下。

沈砚将她护在身后,用身体挡住掉落的灰尘。防空洞里一片漆黑,

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没事了,没事了。” 沈砚轻声安抚她,

手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林微靠在他的背上,能感受到他沉稳的心跳。她忽然觉得,

不管这场战争多么残酷,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就什么都不怕了。不知过了多久,

外面的爆炸声渐渐平息,警报声解除,人群陆续走出防空洞。沈砚拉着她出来时,

天边已经泛起了橘红色的晚霞。银杏林里落满了叶子,像是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片银杏叶,小心翼翼地夹进她手里的《诗经》:“做个纪念,等回北平了,

我们也找一棵银杏树,夹一片新的叶子进去。”林微握紧那片银杏叶,叶脉清晰,

带着阳光的温度。就在这时,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晚霞变成了刺眼的白光,

沈砚的身影渐渐模糊。她想抓住他的手,却只抓到一片虚空。“等我!

” 沈砚的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一丝急切。林微猛地惊醒,

发现自己还坐在图书馆的老木桌前,《诗经》摊开着,

一片干枯的银杏叶夹在 “死生契阔” 那一页,正是沈砚夹进去的那片。

她摸了摸自己的手,仿佛还残留着他的温度。窗外的银杏叶还在飘落,阳光依旧明媚。

林微拿出笔记本,写下:“银杏叶已收,等你带我去北平。” 这一次,她的字迹坚定,

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她知道,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那个叫沈砚的男生,

已经深深走进了她的心里,而那句海棠之约,也成了她心中最执着的期盼。

第 3 章:炸弹与碎镜林微越来越频繁地走进那个 1942 年的梦境。

有时是在防空洞里听沈砚讲诗,有时是在银杏林里散步,有时是看着他在图书馆里抄录古籍。

她知道了沈砚的家在北平,父亲是教书先生,母亲擅长刺绣,他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叫沈念。

他来联大求学,是为了 “读书救国”,等战争结束,就回家乡教书。

他们的约定越来越具体。沈砚说,要在海棠花开的时候,带她去逛琉璃厂,

给她买最珍贵的线装书;要带她去喝北平的豆汁儿,虽然味道怪异,

却是他从小的最爱;要带她去长城,在烽火台上念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林微总是认真地听着,想象着那些画面,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没有战火的北平。那天,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明日申时,图书馆外银杏树下,赴约读《秦风》。

” 她想试着在梦境里主动赴约,看看能不能改变什么。再次翻开《诗经》时,

她果然出现在了联大的校园里。夕阳西下,银杏叶被染成了橘红色,

沈砚正站在银杏树下等她,手里拿着一本抄录好的《秦风》,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你来了。” 他迎上来,将抄录本递给她,“我把《无衣》篇抄了下来,你看看。

”林微接过抄录本,指尖划过 “与子同仇”“与子偕行” 的字句,心里一阵激荡。

沈砚站在她身边,轻声念着,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在宣誓。风吹过银杏林,叶子沙沙作响,

像是在为他们伴奏。“等胜利了,我们就把这些诗教给孩子们。” 沈砚转头看着她,

眼神坚定,“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永远不会被打败。”林微点点头,

想说些什么,却被一阵尖锐的警报声打断。这一次的警报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刺耳,

像是划破天际的利刃。沈砚脸色骤变,拉着她的手就往防空洞跑:“快,这次的敌机来得急!

”他们刚跑出银杏林,就看见远处的天空出现了黑压压的敌机群,像一群蝗虫。

炸弹落下的巨响此起彼伏,地面剧烈摇晃,碎石和尘土漫天飞舞。人群尖叫着四处逃窜,

有人摔倒,有人哭喊,原本宁静的校园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快跑!

” 沈砚紧紧攥着她的手,拼尽全力往前冲。他的长衫被划破了,胳膊上渗出鲜血,

却丝毫没有放慢脚步。就在他们即将冲进防空洞时,一枚炸弹在不远处的图书馆楼顶炸开。

轰隆一声巨响,图书馆的墙体开始坍塌,断壁残垣从高空坠落,朝着他们的方向砸来。

林微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袭来,沈砚猛地将她推开,自己却被倒塌的断壁埋在了下面。

“沈砚!” 林微尖叫着,身体重重摔在地上,膝盖传来钻心的疼痛。她挣扎着爬起来,

看见那副熟悉的圆框眼镜掉在尘土里,镜片碎成了蛛网,像是他破碎的目光。“别过来!

” 沈砚的声音从废墟下传来,微弱而嘶哑,“快走,找防空洞!”林微想冲过去,

却被汹涌的人群裹挟着往后退。她看见废墟上的尘土不断堆积,沈砚的声音越来越小,

最后彻底消失。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他的名字,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片废墟,

看着那副碎掉的眼镜,被越来越多的碎石掩埋。敌机还在轰炸,炸弹落在身边,

掀起的气浪将她掀翻在地。她的视线开始模糊,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哭声和炸弹的轰鸣,

还有那句未完成的约定 ——“带你回北平看海棠”。不知过了多久,

她感觉有人在摇晃她的身体。林微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图书馆的地板上,

《诗经》掉在一旁,书页上洇开了一大片水渍,像是她流不尽的泪水。周围的人都在看着她,

眼神里带着关切和疑惑。“同学,你没事吧?” 管理员蹲在她身边,递给她一张纸巾,

“做噩梦了?”林微接过纸巾,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却发现眼泪越擦越多。

她捡起那本《诗经》,手指颤抖着翻开,“死生契阔” 那一页,

碎镜片的幻影仿佛还在眼前。她拿出笔记本,写下:“北平的海棠,还在等我们吗?

” 字迹被泪水打湿,变得模糊不清。她抱着书,跌跌撞撞地跑出图书馆。

外面的银杏叶还在飘落,阳光依旧明媚,可她的心里,却像是被那场战火烧成了灰烬。

沈砚的笑容,他温柔的声音,他推她的那个瞬间,还有那副碎掉的眼镜,

都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她知道,那个硝烟弥漫的梦境,

再也不会有圆满的结局了。那句海棠之约,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遗憾,像一根针,

时时刻刻刺痛着她的心。第 4 章:重复的梦境牢笼接下来的日子,

林微陷入了一个重复的牢笼。每天晚上,她都会梦到沈砚被埋在废墟下的场景,

梦到那副碎掉的圆框眼镜,梦到自己撕心裂肺的哭喊。她一次次从梦中惊醒,

汗水浸湿了枕巾,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着,疼得喘不过气。

她开始频繁地去古籍部,一次次翻开那本《诗经》,期待着能再次见到沈砚,哪怕只是一眼,

哪怕只是再听他说一句话。可不管她怎么努力,都再也无法坠入那个时空。

书页上的 “死生契阔” 依旧清晰,可那个讲诗的男生,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 她对着空无一人的防空洞幻影喃喃自语,

手指一遍遍抚摸着沈砚夹进去的银杏叶。叶子已经变得干枯发脆,边缘卷起,

像是她破碎的心。她开始尝试改变梦境。睡前,她反复读《邶风?击鼓》,

在心里默念:“这次一定要拉住他,不让他推开我。

” 她甚至在笔记本上写下详细的计划:下次相遇,提前拉沈砚进防空洞,

避开图书馆附近的危险区域。可梦境依旧按照原来的轨迹上演。

她还是会在银杏树下遇见沈砚,还是会听到警报声,还是会看着他被废墟掩埋。

每次她想冲过去拉住他,都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悲剧重演。

“为什么?” 她坐在图书馆的老木桌前,抱着《诗经》,泪水滴落在书页上。

“为什么不让我改变结局?”管理员看着她日渐憔悴的模样,叹了口气:“有些事,

是命中注定的。这本书记录的是历史,历史是无法改变的。”“可他还在等我,

等我一起去北平看海棠。” 林微抬起头,眼睛红肿,布满血丝。

“我不能让他一个人留在那里。”为了寻找沈砚存在的证据,林微去了学校的档案馆。

她在微缩胶卷里翻找 1942 连西南联大的学生名单,一页一页地比对,眼睛看得酸涩,

却始终没有找到 “沈砚” 这个名字。她又找了当年的空袭记录,

上面只写着 “民国三十一年十月,敌机空袭昆明,联大校舍部分损毁,学生伤亡不详”。

“没有记录,不代表不存在。” 档案馆的老师安慰她,“联大时期战乱频繁,

很多档案都丢失了,尤其是失踪学生的记录,更是不完整。”林微没有放弃。

她泡在图书馆里,查阅所有关于西南联大的资料,从回忆录到学术论文,

从老照片到报纸摘要。她希望能找到一丝一毫关于沈砚的痕迹,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名字,

一个相似的背影。可现实总是给她沉重的打击。她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

都没有任何收获。室友见她日渐消沉,劝她:“微微,那只是个梦,别太当真了。

现实里哪有什么跨时空的爱情,都是虚构的。”“不是梦!” 林微反驳道,

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约定也是真实的!”可她没有证据。

没有沈砚的照片,没有他的笔迹,甚至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文字记录。

那个在战火中与她相约北平的男生,仿佛只是她凭空想象出来的幻影。

自我怀疑像潮水一样淹没了她。她开始觉得,或许真的是自己压力太大,产生了幻觉。

那些梦境,那些约定,那些情感,都只是她的一厢情愿。那天,她再次来到古籍部,

准备将《诗经》还回去。管理员却拦住了她:“同学,去年有个历史系的男生,

也总来翻这本《诗经》,说看着眼熟,还问我有没有见过一个穿蓝布旗袍的女生。

”林微的心猛地一跳:“历史系?男生?”“是啊,戴一副圆框眼镜,清瘦高挑,

和你说的那个…… 很像。” 管理员回忆道,“他说总做一个梦,

梦见在防空洞里给女生讲诗,还许下了看海棠的约定。”林微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

血液冲上头顶。她抓住管理员的胳膊,急切地问:“他叫什么名字?现在在哪里?

”“好像叫江辰,历史系研一的。” 管理员想了想,“他最近还来问过这本书,

说想再翻翻。”江辰。林微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像是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她冲出古籍部,朝着历史系的方向跑去。阳光洒在她的身上,银杏叶在她身边飘落,

她的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或许,她不是一个人。或许,那个梦境不仅仅属于她。或许,

沈砚的约定,还有机会实现。她跑到历史系的教学楼前,停下脚步,大口喘着气。

她不知道江辰在哪里,不知道该如何寻找他,可她的心里,却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坚定。

她拿出笔记本,在沈砚的批注下面,写下:“江辰,我在找你。”风吹过笔记本的纸页,

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回应她的呼唤。林微抬起头,看着远处的银杏林,

心里默默念着:沈砚,等我,我一定会找到他,一定会完成我们的约定。

那个重复的梦境牢笼,似乎终于有了一道裂缝,透进了一丝光亮。

第 5 章:阅览室的巧合林微在历史系教学楼前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初秋的风灌进喉咙,

带着涩意。她攥着笔记本的手心沁出冷汗,

指尖反复摩挲着 “江辰” 两个字 —— 这是她唯一的线索,是刺破梦境牢笼的光。

她一层一层地找,从研一的教室到系办公室,

逢人就问 “有没有见过一个戴圆框眼镜、清瘦的男生”,得到的却都是摇头。

直到夕阳西下,银杏叶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她才想起古籍部 —— 那本《诗经》还在那里,江辰说过 “想再翻翻”,

或许他会去那里。她几乎是冲进古籍部的,木质门轴发出 “吱呀” 的声响。

目光扫过熟悉的书架,最终落在临窗的老木桌前 —— 那个位置,她坐了一个月。此刻,

一个穿白衬衫的男生正坐在那里,背脊挺直,手里捧着的,正是那本牛皮纸封面的《诗经》。

男生的头发有些软,垂在额前,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和沈砚的那副一模一样。

他低着头,指尖轻轻拂过书页,眉头微蹙,像是在回忆什么,连林微走近都没察觉。

林微的心跳骤然加速,像是要撞开胸腔。她站在原地,

看着男生的侧脸 —— 清瘦的下颌线,专注的眼神,甚至连握书的姿势,

都和沈砚如出一辙。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敲了敲桌面。男生抬头,目光落在她脸上时,

瞳孔猛地收缩,手里的书差点掉在桌上。“你……” 他站起身,

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我好像在哪见过你。”“我叫林微,中文系大一的。

” 林微的声音也有些发紧,她指了指男生手里的书,“你也在看这本《诗经》?”“江辰,

历史系研一。” 男生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她的脸,像是在确认什么,

“这本书…… 我总觉得很熟悉,翻开它,就会梦到一个穿蓝布旗袍的女生,

她总在防空洞里听我讲诗。”林微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眼眶瞬间发热。

她刚想拿出笔记本,就听见江辰低声念道:“北平的海棠,还在等我们吗?”这句话,

正是她写在笔记本里的批注,是她每次从沈砚的梦境中惊醒后,随手记下的句子。

林微猛地攥紧笔记本,声音带着哭腔:“你怎么会知道这句话?”“我梦到的那个女生,

在书页上写了这句话。” 江辰急着解释,他翻开《诗经》,

指着 “死生契阔” 那一页的空白处,“就在这里,可我每次醒了翻书,都看不到字迹。

我以为是我记错了,直到刚才,我又想起这句话,忍不住念了出来。

”林微看着书页上的空白,心里一阵失落 —— 没有实证,就算他们都记得,

又能证明什么呢?她咬了咬唇,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开写着批注的那一页:“你看,

这是我写的,每次梦到沈砚后,我都会记下来。”江辰接过笔记本,手指轻轻拂过字迹,

眼神越来越亮。“沈砚?” 他抬头看着林微,“你梦到的男生,叫沈砚?”“是,

他是联大中文系的,说等抗战胜利,带我回北平看海棠。” 林微点头,

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可他在空袭中……”“我梦到的男生,也说过同样的话。

” 江辰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说故宫角楼的海棠像云,说要带那个女生去琉璃厂买线装书。

我总觉得,那个男生就是我,而你,就是那个穿蓝布旗袍的女生。

”周围的人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低声议论:“跨时空梦境?也太玄幻了吧。

”“是不是两个人一起编故事啊?”那些议论声像针一样扎在林微心上。她看着江辰,

又看了看空白的书页,忽然觉得很无力:“可是没有证据,没人会相信我们。

”江辰握紧手里的《诗经》,眼神变得坚定:“我们可以找证据。明天,

你把所有的批注都带来,我带联大的老地图,我们比对梦境里的细节。总有一天,

我们能证明,这不是梦。”林微看着他坚定的眼神,

像是看到了沈砚在防空洞里讲诗时的模样。她点了点头,把笔记本递给他:“你先拿着,

看看有没有其他你熟悉的句子。”江辰接过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

像是在珍视一件稀世珍宝。夕阳透过窗棂,落在两人身上,落在那本《诗经》上,

像是为这段跨越时空的重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林微知道,从这一刻起,

她不再是一个人在寻找,她有了同伴,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第 6 章:梦境细节的较量第二天一早,林微就带着笔记本和《诗经》来到古籍部。

江辰已经到了,他面前放着一张泛黄的联大老地图,旁边还有一叠复印的联大回忆录。

“你看,这是 1942 年联大的校园地图。” 江辰见她来,立刻拉她坐下,

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我梦到的防空洞,就在图书馆西边,靠近银杏林的位置,

这里标着‘临时避难所’。”林微凑过去,手指落在地图上的 “临时避难所” 处,

心脏一阵狂跳 —— 这和她梦境里的防空洞位置一模一样。“我梦到的防空洞,

墙壁上有一道刻痕,像个‘砚’字。” 她指着地图上的避难所,“就在入口左边的岩壁上。

”江辰的眼睛瞬间亮了:“我也梦到了!那个刻痕是‘砚’字,是沈砚刻的,他说这样,

就算走散了,也能凭着刻痕找到彼此。”两人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共鸣 —— 原来那些细节,不是只有自己记得。林微翻开笔记本,

指着其中一页:“我还记着,沈砚带我去联大的图书馆,说里面的书大多是从北平带来的,

有一本《楚辞》,封面是红色的,他总在那本书前停留。”“我梦到的女生,

也提过那本红色封面的《楚辞》!” 江辰急忙拿出复印的回忆录,翻到其中一页,“你看,

联大的一位校友回忆,当时图书馆确实有一本红色封面的《楚辞》,是 1925 年版的,

后来在空袭中遗失了。”林微看着回忆录上的文字,

手指微微颤抖 —— 这是他们找到的第一个间接证据。

她又翻到笔记本的另一页:“沈砚说,他宿舍窗外有一棵老槐树,夏天会开很多槐花,

他总在树下背书。”江辰立刻在地图上找到宿舍区,指着其中一栋:“这里,3 号宿舍,

我梦到的男生就住在这栋,窗外确实有棵老槐树。我还查了资料,

3 号宿舍在 1943 年的空袭中被炸毁了,现在只剩下地基。”两人越比对,

心里越激动。那些散落在梦境里的细节,像是一颗颗珍珠,被他们用线索串联起来,

渐渐形成了一条清晰的链。林微忍不住笑了,泪水却又一次滑落 —— 原来她不是在幻想,

沈砚是真实的,他们的约定也是真实的。“我们去档案馆吧,

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关于沈砚的记录。” 江辰收拾好地图和回忆录,提议道。林微点点头,

跟着江辰去了档案馆。他们在微缩胶卷里翻找 1942 年联大中文系的学生档案,

一页一页地看,眼睛看得酸涩,却依旧没有找到 “沈砚” 的名字。“还是没有。

” 林微的声音有些失落,“难道他真的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吗?”“不会的,

肯定有我们没找到的地方。” 江辰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联大的档案丢失了很多,

我们再找找其他的,比如当时的学生社团记录,或者校刊。”就在他们准备继续查找时,

林微的室友晓雨路过档案馆,看到他们,笑着走过来:“微微,你怎么在这?

江辰学长也在啊,你们在查什么呢?”“我们在查西南联大的学生档案。” 林微解释道。

晓雨凑过来看了一眼微缩胶卷,笑着说:“你们该不会还在说那个跨时空梦境的事吧?微微,

我跟你说,那就是个梦,别太当真了。江辰学长,你怎么也跟着她一起幻想啊?

”林微的脸瞬间涨红,刚想反驳,就听见晓雨继续说:“什么沈砚,什么海棠约,都是假的。

现实里哪有这么浪漫的事,你就是看小说看多了。”“不是假的!” 林微急着辩解,

声音却有些底气不足,“我们找到了很多细节,和历史记录吻合。”“细节吻合又怎么样?

巧合而已。” 晓雨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行了,别瞎折腾了,下午有课,快走吧。

”晓雨走后,档案馆里陷入了沉默。林微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心里一阵委屈。

江辰看着她失落的模样,轻声说:“别在意她的话,我们知道是真的就够了。总有一天,

我们会找到确凿的证据。”林微抬起头,看着江辰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她拿起地图,

指着 3 号宿舍的位置:“我们去联大旧址看看吧,看看 3 号宿舍的地基,

看看那棵老槐树的痕迹。”“好。” 江辰点头,他收起微缩胶卷,“明天是周末,

我们一起去。”夕阳西下,两人并肩走出档案馆。银杏叶在他们脚下沙沙作响,

像是在为他们加油。林微看着江辰的侧脸,

心里忽然觉得很安心 —— 就算全世界都不相信,只要他们彼此相信,就足够了。

第 7 章:旧书的虫蛀危机周六的清晨,林微带着《诗经》去见江辰,

准备一起去联大旧址。刚走到古籍部门口,她就发现书脊处的棉线松了,有几页纸微微翘起。

她心里一紧,急忙翻开书,指尖刚触到内页,

就停住了 —— 书页上出现了几个细小的虫蛀孔洞,像是被什么东西咬过。“怎么了?

” 江辰刚好赶到,看到她脸色不对,急忙问道。“你看。” 林微把书递给他,

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有虫蛀的洞,会不会…… 会不会把沈砚留下的线索破坏了?

”江辰接过书,小心翼翼地翻看,眉头越皱越紧。

虫蛀的孔洞主要集中在 “死生契阔” 那几页,有几个洞刚好在空白处,还有一个洞,

似乎穿过了沈砚夹进去的银杏叶。“别慌,我们找专业的人看看。” 他安慰林微,

“我认识古籍修复专业的学姐,她应该有办法。”两人立刻去了古籍修复室。

学姐接过《诗经》,仔细检查了一番,眉头也皱了起来:“这是常见的书虫蛀的,

还好蛀得不算严重,但这些孔洞确实可能破坏隐藏的字迹。

如果这本书里有什么笔记或者印记,很可能被虫蛀毁掉了。”“那能修复吗?

” 林微急忙问道,“能不能把孔洞补上,看看里面有没有字迹?”“可以修复,

但需要专业的工具和材料。” 学姐说,“我们修复室有虫蛀清理针和补纸,

能把孔洞清理干净,再用和原纸相近的纸补上。不过,清理的时候要很小心,稍微用力,

就可能把剩下的字迹弄掉。”“那我们能借工具自己修复吗?” 江辰问道,

他怕别人修复会不小心破坏线索。学姐摇了摇头:“修复室的工具只对高年级学生开放,

而且修复古籍需要专业的技术,你们没有学过,很容易弄坏书。”林微的心里一阵失落,

她看着《诗经》上的虫蛀孔洞,像是看到了沈砚的痕迹在一点点消失。“那怎么办?

” 她声音带着哭腔,“这是唯一能连接我和沈砚的东西,我不能让它坏掉。

”江辰拍了拍她的肩膀,转头对学姐说:“学姐,能不能通融一下?这本书对我们很重要,

里面可能有关于西南联大时期的重要线索。我们可以在旁边看着,您帮我们修复,行吗?

”学姐犹豫了一下,看着两人急切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好吧,不过你们只能在旁边看,

不能碰工具。我尽量小心,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修复过程很漫长。

学姐用细小的虫蛀清理针,一点点清理孔洞里的虫粪,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易碎的珍宝。

林微和江辰屏住呼吸,紧紧盯着书页,生怕错过任何细节。“这里好像有东西。

” 学姐突然停下动作,指着其中一个虫蛀孔洞,“你们看,孔洞边缘有淡墨的痕迹,

可能是原来写在纸上的字迹,被虫蛀掉了一部分。”林微和江辰急忙凑过去,借着灯光,

果然看到孔洞边缘有一丝极淡的黑色,像是墨痕。“是什么字?” 林微急切地问。

学姐摇了摇头:“太淡了,而且只剩下一小点,看不出来是什么字。我再清理其他孔洞看看。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学姐又在另外两个孔洞边缘发现了淡墨痕迹,但都只有一小点,

无法辨认出完整的字迹。“抱歉,只能清理到这里了。” 学姐把书递给他们,

“这些淡墨痕迹太模糊,除非有专业的仪器,否则很难辨认。”林微接过书,心里一阵失落。

她看着那些淡墨痕迹,像是看到了沈砚的字迹,却怎么也看不清。江辰看着她的模样,

轻声说:“别灰心,至少我们知道,这本书里确实有字迹,只是被虫蛀掩盖了。

我们可以找学校的实验室,看看能不能用技术手段复原字迹。”“真的可以吗?

” 林微抬头看着他,眼里重新燃起希望。“应该可以。” 江辰点头,

“我导师研究过古籍字迹复原,他有认识的人在实验室工作。明天我去问问导师,

看看能不能帮忙。”林微紧紧攥着《诗经》,指尖触到书页上的淡墨痕迹,

心里忽然有了一丝底气。就算现在看不清,就算有再多的阻碍,她也不会放弃。因为她知道,

这本书里,藏着沈砚的约定,藏着他们跨越时空的羁绊。离开修复室时,夕阳已经落下。

林微看着江辰的侧脸,忽然觉得,不管未来有多少困难,只要有他一起,就一定能找到真相,

一定能完成沈砚的海棠之约。第 8 章:联大旧址的寻访周日一早,

江辰就带来了好消息 —— 他导师同意帮忙联系实验室,

下周就能用技术手段复原《诗经》上的淡墨痕迹。林微的心里轻松了不少,

两人决定按原计划,去联大旧址寻访。联大旧址在昆明郊外的一座小山脚下,

距离市区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他们坐公交车过去,路上,

江辰给林微讲联大的历史:“1938 年,联大迁到昆明,后来因为空袭,

又迁到过蒙自和叙永,1946 年才迁回北平。我们要去的,

就是当时在昆明的校本部旧址。”林微认真地听着,

想象着当年沈砚在这里求学的场景 —— 在茅草屋顶的教室里上课,在银杏树下背书,

在防空洞里躲避空袭。她拿出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一棵小小的银杏树,

旁边写着:“沈砚的校园。”公交车到站后,两人又步行了半个小时,

才看到联大旧址的牌子。旧址只剩下几面断墙,墙壁上布满了弹孔,

像是在诉说着当年的战火。断墙周围长满了杂草,只有几棵高大的银杏树,

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叶子金黄,随风飘落。“这就是联大的校本部。” 江辰指着断墙,

“那边是原来的图书馆,现在只剩下地基了,那边是宿舍区,3 号宿舍就在那片杂草后面。

”林微跟着江辰走到图书馆的地基旁,地面上只剩下几块残破的青砖,

连原来的轮廓都很难辨认。她蹲下身,指尖拂过青砖上的泥土,

像是在触摸沈砚当年走过的路。“沈砚就是在这里,和我约定去北平看海棠的。

” 她轻声说,泪水又一次湿润了眼眶。“我们去 3 号宿舍看看。” 江辰拉起她,

朝着宿舍区的方向走去。3 号宿舍的地基比图书馆更残破,只剩下几截矮墙,

淹没在杂草里。江辰拨开杂草,指着其中一截矮墙:“我梦到的男生,

就住在这栋宿舍的二楼,窗外有棵老槐树。”林微抬头,果然看到矮墙旁边有一棵老槐树,

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只是已经过了开花的季节,看不到槐花。“这棵树,

就是沈砚说的那棵吗?” 她轻声问。“应该是。” 江辰点头,“我查过资料,

3 号宿舍窗外确实有一棵老槐树,是联大迁来的时候种的,现在还活着。

”林微走到老槐树下,伸手摸了摸树干,粗糙的树皮像是岁月的印记。她闭上眼睛,

仿佛看到了沈砚在树下背书的场景 —— 他穿着蓝布长衫,戴着圆框眼镜,

手里拿着一本书,轻声念着《诗经》的句子。“轰隆 ——” 一声雷响打断了林微的思绪,

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不好,要下雨了!” 江辰急忙拿出伞,

撑开后护在林微和《诗经》上方,“我们找个地方躲雨。”两人沿着小路往回跑,

雨点越下越大,很快就淋湿了他们的衣服。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不远处有一间农户的小屋,

急忙跑了过去。“进来躲躲吧,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 小屋的主人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看到两人狼狈的模样,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

“谢谢大爷。” 林微和江辰道谢后,走进屋里。老人看着江辰手里的《诗经》,

好奇地问:“你们是来考察联大旧址的吧?经常有学生来这里。”“是,

我们在研究联大时期的历史。” 江辰点头,“大爷,您在这里住了很久吗?

您知道联大时期的事吗?”“我从小就在这住,亲眼看着联大的学生来,又看着他们走。

” 老人叹了口气,“那时候苦啊,经常有空袭,学生们躲完防空洞,还要继续上课。

我记得有一次空袭后,在 3 号宿舍附近,挖出过一副圆框眼镜,镜片都碎了,

不知道是谁的。”林微的心脏猛地一跳,她抓住老人的手,急切地问:“大爷,

您还记得那是哪一年吗?眼镜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是 1942 年吧,

具体月份记不清了。” 老人回忆道,“眼镜是黑色的圆框,

和你身边这位小伙子戴的差不多。当时觉得可惜,就把镜片扔了,镜框埋在老槐树下了。

”林微和江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惊 —— 那副眼镜,一定是沈砚的!

林微的眼泪瞬间滑落,她看着窗外的老槐树,心里默念:“沈砚,我找到你了,

我知道你真的存在。”雨渐渐停了,夕阳透过窗户照进屋里。林微和江辰向老人道谢后,

走出小屋。老槐树下,阳光正好,林微蹲下身,轻轻抚摸着树下的泥土,

像是在触摸沈砚留下的痕迹。她知道,这一次,她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离那个北平的海棠之约,也越来越近了。第 9 章:笔记本的丢失从联大旧址回来后,

林微把那本蓝色笔记本看得比什么都重。封皮上被她贴了片干压的银杏叶,

里面每一页都记着她与沈砚的 “时空对话”—— 有沈砚讲北平海棠时的眉眼细节,

有防空洞里炸弹轰鸣时的心跳频率,

还有那句被她反复圈画的 “北平的海棠还在等我们吗”。对她而言,这不是普通的本子,

是她与 1942 年的沈砚唯一的 “私人心证”,

是能证明那段跨越时空羁绊的细碎微光。周三下午没课,

林微抱着《诗经》和笔记本去了图书馆三楼自习区。她把笔记本平放在桌角,

指尖摩挲着《诗经》里沈砚留下的银杏叶,想象着下周实验室复原字迹的场景,

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窗外的银杏叶被风卷着飘进来,落在笔记本上,

她笑着把叶子夹进书里,起身去茶水间接水 —— 不过短短两分钟,

回来时桌角的笔记本竟没了踪影。林微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猛地沉到了谷底。

她疯了似的在座位周围翻找,书包的每一个夹层、抽屉的角落、甚至桌底的缝隙都扒拉了遍,

指尖触到的只有冰冷的地板和散落的纸屑。“同学,

你…… 你有没有看到我桌角那本蓝色笔记本?封皮上贴了片银杏叶的。

” 她抓住旁边正在刷题的女生,声音里裹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连指尖都在轻轻发抖。

“没太注意,” 女生抬头想了想,“刚才好像有个穿连帽衫的男生在你座位旁站了会儿,

可能是拿错了?” 这话像根刺扎进林微心里 —— 笔记本里的内容太私密了,

那些关于 “跨时空梦境” 的批注,要是被人当成 “幻想” 传到网上,

指不定会引来多少嘲讽。她手忙脚乱地摸出手机给江辰发消息,

屏幕都被指尖的汗浸湿了:“我的笔记本丢了!就是记满沈砚梦境的那本,

在图书馆三楼自习区,封皮有银杏叶!”江辰的回复几乎是秒到的:“我马上到,别慌,

我已经在往图书馆跑了,我们一起找。”二十分钟后,江辰喘着气冲进自习区,

校服外套还沾着外面的银杏叶碎屑,额前的头发被汗打湿。他没顾上擦汗,

先拉着林微去服务台登记失物,又陪着她去监控室调录像 —— 屏幕里,

那个穿连帽衫的男生把帽檐压得极低,拿起笔记本翻了两页后,迅速塞进卫衣口袋,

脚步匆匆地出了自习区,连正面都没露出。“别担心,学校里丢东西大多能找回来。

” 江辰蹲在林微面前,伸手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刘海别到耳后,

“我们先在校园论坛发寻物启事,把封皮的银杏叶、里面有‘海棠’批注这些细节写上,

再去各院系公告栏贴几张,总会有人看到的。”可直到傍晚,

夕阳把图书馆的玻璃窗染成橘红色,寻物启事下依旧没有任何回复。

林微坐在图书馆门口的银杏树下,怀里抱着《诗经》,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要是找不回来怎么办?那些字是我和沈砚唯一的联系…… 没有它,

连我自己都快怀疑,是不是真的在做梦了。”“不会丢的。” 江辰也坐下,

拿出手机刷新校园论坛,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我再看看,

有没有人发‘捡到奇怪笔记本’的帖子,说不定是有人捡到了,还没看到寻物启事。”突然,

江辰的手指顿住了。论坛首页弹出一个匿名帖子,

标题刺眼:“捡到本写满民国梦话的笔记本,作者怕不是小说看多了?

” 内容里附了张模糊的照片,正是林微写 “北平的海棠还在等我们吗” 的那一页,

字迹被拍得有些歪,下面的评论早已炸开:“‘1942 年的沈砚’?

这是把自己当民国女主了?”“还跨时空看海棠,建议去校医院挂个心理科。

”林微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砸在《诗经》的封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江辰立刻点进私信,

指尖飞快地打字:“这本笔记本是我朋友的,对她有特殊意义,能不能还给我们?

不管是报酬还是其他要求,我们都可以商量。”半小时后,对方终于回复:“报酬不用了,

我就是觉得里面的内容挺有意思 —— 我也喜欢西南联大的历史,

想确认下你们说的是不是真的。明天下午三点,图书馆门口的‘银杏咖啡’见吧,

我想听听你们的故事。”第二天下午,林微和江辰提前十分钟到了咖啡馆。林微攥着衣角,

紧张得手心冒汗,直到一个穿中文系校服的男生走进来 —— 手里攥着的,

正是她那本贴了银杏叶的笔记本。男生看起来和她同级,脸上带着点腼腆,

挠了挠头说:“其实我昨天在自习区捡到它,翻到那些关于联大的批注,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我平时就爱读民国史,尤其是联大的故事,所以想找你们聊聊,

确认下这些是不是…… 真的。”林微接过笔记本时,指尖都在发颤,

封皮上的银杏叶还好好地贴着,里面的字迹一页都没少。

江辰笑着拍了拍男生的肩膀:“谢谢你,这本本子对我们来说,就像连接过去的钥匙。

如果你感兴趣,以后我们可以一起整理联大的史料,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线索。

”男生眼睛亮了,连忙点头答应。离开咖啡馆时,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林微把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江辰走在她身边,轻声说:“以后不管去哪,

都把它放在包里最里面,别再让它离你太远了。”林微抬头看向江辰,

夕阳落在他的眼镜片上,折射出温柔的光。她轻轻点头,心里暖暖的 —— 还好有他,

在她慌得快要抓不住 “过去” 的时候,总能稳稳地帮她托住那份希望。

第 10 章:历史系的质疑声周五下午的历史系读书会,

主题是 “西南联大的战时记忆”。江辰原本只打算带着联大老地图旁听,

可前一晚整理资料时,看到林微笔记本里 “沈砚讲《诗经》” 的细节,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青峦胭脂痕
  • 官途风云宋观潮李福海
  • 江山,从秘书到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