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只鸡一年能生150到200枚蛋,除去公鸡和损耗,就当45只鸡算,按一毛二多年波动不到的鸡蛋价来看,单单鸡蛋,一年也有个一千左右。

合作社在镇上,溪口村离的近,骑自行车去也不远。

江长明轻车熟路停好自行车,拎着一篮子蛋进去,“张技术员。”

“长明,你怎么来了,群盼同志生了?”

张书山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比江长明大上几岁,穿着衬衫,看起来就很技术员。

按当地的习俗,生孩子会送喜蛋报喜,见他提着篮子,张书山就想到池群盼可能生了。

说到孩子,江长明也挺乐呵,“生了生了,哥哥妹妹。”

“很圆满。”

张书山拍了拍江长明的肩膀,但他比江长明矮些,看起来还有些吃力。

“这回过来,是鸡出了什么问题?”

两人几年前就是和张书山拿的鸡仔,两人学习态度挺积极。

也是怕把鸡养出什么问题来,隔三差五就来请教张书山。

张书山是指导员,也肩负着宣传各种新品种家禽,良种的责任,要是家里畜生出了什么事,村里也也可以申请让他过去看看。

但这宣传这个工作进行的不太顺利,像最近的奶山羊,都没人过问过,最大的客户还是夫妻俩。

也好学,一有什么问题就过来问。

张书山也没觉得烦,他这个技术员干的不就是这活。

江长明挠挠头,“鸡都养的好好的,听说咱合作社来了一批奶山羊,我就来看看。”

张书山眼睛一亮,“你可是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打算带几头回去养?”

“这可不是我说了算。”

江长明摆摆手,有些为难。

张书山也回过神,是了,这奶山羊的价格不低,正是引进的最大难度。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来问的,张书山也不想轻易放过。

“我先带你看看羊,这回的品种是萨能奶山羊,这奶对小孩也好……”媳妇刚生,就说要过来买羊,张书山也是有孩子的人,自然就联想到了。

“张哥,我是信你的,之前的蛋鸡就没出过差错,按你的法子来,下蛋挺勤。”

“我今天是想着带一头回去的,但那价钱……能不能再减减。”

年轻人手头的钱估计不多,张书山也能理解,这些年下来,不说亲哥俩,兄弟也称的上,能帮的还是得帮。

大力拍了拍江长明的肩膀,“我们也知道群众的难处,县里是有补贴的,我会努力帮你争取,不用太担心。”

“那补助就是为了能让群众能轻松些引进奶山羊,是我该做的事。”

合作社后面围了一个小羊圈,也不该叫做羊圈,曾经鸡鸭牛马,都在这短暂待过。

“这次送来了西头母羊,一头公羊,精神头都不错。”

这一批是要想让村民引回家养,自然不能看起来病恹恹的,收拾的很干净。

“这几头小母羊才一岁八个月,产奶不久就送过来,估摸着还有七八个月产奶期。”

那母山羊看起来确实精神,体格均匀,皮毛倒不长,合作社打理的还不错,看起来挺干净。

张书山有时候会带几分知识人的较真,但说起来这些来,头头是道。

从产奶量到饲料,从羊圈回到办公室,短短一条路,都说的明明白白。

“这几书也可以带回去看看。”

张书山讲的口干舌燥,灌了一口茶叶沫子,又把两本书推到江长明面前。

江长明:“要是有啥不懂的,我再和媳妇过来问问你。”

“成,我们之间就不用这么客气。”

说了一大堆之后,张书山才急急忙忙说到价格,“我们合作社收购的价格,本身就降了百分之十,合作社还有补贴可以申请,加起来减了百分之三十。”

“原价一只两百一的母山羊,折到后面,大概一百西十七,产奶期的羊,比起羊羔,会贵一点。”

张书山看了江长明一眼,这个价格也不算低,但家里又多了两张嘴,估计有点困难。

看江长明有些为难的样子,张书山也跟着愁,这羊养在合作社,也是多了五张嘴,不仅是饲料,人力也不少,有村民愿意牵回去养,自然是最好的。

“现在大家都不宽裕,只是,这补贴能申请的也就这么多。”

江长明咬咬牙,“张哥,要是领两头母羊回去,你看,这还能再少一点吗?”

张书山有些意外,想到对方家里两个小孩,倒也不奇怪,一头羊可能是不太够。

“如果带两头回去,我看能不能申请再加百分之五的补贴。”

“张哥对我们太照顾了,要是可以,我今天就带两头羊回去。”

他和盼盼养鸡,鸡苗也是从合作社进的,没少和张书山打交道。

张书山的为人信得过,人家也确实是尽力在帮忙。

张书山点了点头,这羊多在合作社待一天,就得吃一天草料,“那我去问问孙主任。”

技术员的办公室不大,就一张桌子,江长明己经来过很多次,但一个人来这种情况还是有点少,有点想盼盼了。

张书山没过多久就回来了,还带些喜气,“主任同意了,现在交钱盖章就行。”

“长明你是打算一次性付清,还是分期?”

“我带了钱,一次性给,也不能让张哥太为难。”

张书山有些意外,要是能一次性付清,那肯定好,合作社又入账一笔,分期的,总是会拖。

“诶,不用想那么多,我们就是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嘛。”

一共二百七十三,一次性拿出来可不容易。

这个零头他是没办法抹的,毕竟是盖章过的东西。

“不能再麻烦张哥了。”

江长明走后,张书山看着那带来的篮子,群盼和江兄弟确实是可交之人啊。

之前就买了鸡苗,后面还拎了不少鸡蛋过来。

拿钱毫不含糊,咬咬牙都给了,鸡蛋更是没少给。

张书山人是轴了点,但在合作社这些年,还是长进了不少。

像夫妻俩这种,他也愿意去申请多点补贴。

他也没想那么多,后面拎着鸡蛋回去的时候,只觉得那篮子挺重的。

掀开那布才发现,底下还有块肉,掂一下,估计也有一斤出头了。

妻子王兰探头过来,“是群盼给的吧。”

张书山点点头,“池同志生了,长明过来买羊,送了喜蛋,没想到他们这么客气。”

王兰倒不意外,“他们两口子人厚道,心里记得你的情呢。”

又回屋拿了两斤红糖票,“女人生产费气血,长明要是再来,你记得把票给他。”

这两斤红糖票虽然抵不过一斤猪肉,但票难得,人家本来也是为了感谢,回重礼也不好,这样有来有往,感情方能长久。

江长明牵着两头羊,脸上是克制不住的喜意,他们一开始就打算买两头,现在孩子小,一头羊够喝,孩子一大就供不上。

养一头是养,两头也是养,多的奶还可以让盼盼补补身子,这价格也实惠。

这些年卖的鸡蛋和鸡可不少,小两口的讲价本领都练出来了。

最重要的,也是张书山愿意为他们争取。

要是人家不在意,按规矩办,也挑不错来。

所以,那些鸡蛋和肉,他给的是心甘情愿。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