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秋闱待捷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李天悦在王氏腹中蜷着身子,感知着外界的动静。

她己能清晰分辨出家人的声音,也算出自己离出生还有整整一个月——而今日,是父亲李敬言动身去府城参加秋闱的日子。

晨光刚漫过李家村的矮墙,东屋里就飘着淡淡的米汤香。

王氏坐在炕沿上,一边给李敬言收拾包袱,一边反复叮嘱:“路上莫要赶得太急,夜里住客栈多查看门窗,吃食尽量在店里买热乎的,别啃冷干粮伤了胃。”

她指尖捏着一块新缝的粗布帕子,塞进包袱最上层,“这帕子多带两条,擦汗用。

考场上要是紧张,就深呼吸,你平日里温书那么扎实,定能稳住。”

李敬言坐在桌边,手里攥着那本翻得卷边的《论语》,却没心思看,只望着妻子隆起的肚子,声音放得极柔:“家里的事辛苦你了。

我走后,你别做重活,每日多歇会儿,娘那边我己托付过,让她多来照看着你。”

“知道啦,你安心去就是。”

王氏笑着推了推他的胳膊,“倒是书儿,昨天还说要给你‘加油’呢。”

话音刚落,李天书就攥着个纸折的小纸鸢跑进来,小脸上满是认真:“爹!

我把我的‘飞天龙’给你!

你带着它去考试,它会帮你考中的!”

那纸鸢是他昨天折了一下午的,翅膀上还歪歪扭扭画着几道墨痕,说是“龙鳞”。

李敬言接过纸鸢,眼眶微热,伸手把儿子抱起来:“好,爹带着书儿的‘飞天龙’,定能考个好成绩回来。

等爹回来,就教你写‘秀才’两个字,好不好?”

“好!”

李天书用力点头,又凑到王氏肚子旁,小声喊:“妹妹,你要乖乖的,等爹考中回来,咱们一起给爹庆祝!”

李天悦在腹中轻轻动了动,像是在回应哥哥的话。

她能感受到父亲起身时的不舍,听到母亲送到院门口的叮嘱,还有哥哥挥着小手喊“爹早点回来”的声音。

接下来的一个月,她陪着母亲数着日子,听着母亲和奶奶念叨着秋闱的事,也听着哥哥每天放学回来,兴奋地讲村里其他考生家属的消息。

终于,在她预产期的前三天,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李家的平静。

村口传来喊声:“李敬言!

中了!

府城来的捷报,李敬言中秀才啦!”

王氏正坐在院子里晒被褥,听到喊声猛地站起来,手都有些发颤。

李天书丢下手里的弹弓,撒腿就往村口跑,边跑边喊:“我爹中秀才啦!

我爹中啦!”

李天悦在腹中剧烈地动了动,不是因为不适,而是纯粹的喜悦。

她“听”着爷爷李老实接过捷报时激动的声音,听着大伯二伯忙着招呼报信人喝茶,更听着父亲风尘仆仆赶回来的脚步声——他竟是接到消息后,连夜从府城赶回来的,身上的衣服还沾着尘土。

“娘子!

我中了!”

李敬言冲进院子,一把扶住王氏,声音里满是激动,“名次不算靠前,但总归是中了!”

王氏眼眶泛红,笑着点头:“好,好,回来就好。”

夜里,等孩子们睡熟后,李敬言坐在灯下,跟王氏商量后续的安排:“中了秀才只是第一步,院试还得等三年后才能考——我这学问还得再打磨,也得趁这几年攒些家底。

往后我白天在家温书,下午就帮镇上的书局抄书,书局最近缺人手,抄一本《千字文》给二十文钱,既能补贴家用,也能攒下将来院试的盘缠和笔墨钱。”

“会不会太累?”

王氏担忧地问,“你白天温书己经够费神了,下午再抄书,身子扛得住吗?”

“放心,我心里有数。”

李敬言握住妻子的手,眼神坚定,“现在有了秀才身份,镇上私塾将来或许也会找我代课,日子总能慢慢好起来。

等书儿再大些,就能跟着我认字,将来悦儿出生,咱们也能让她多识些字,总比咱们这辈强。

这点累,不算什么。”

李天悦在腹中静静听着,感受着父母之间的温情与对未来的踏实规划。

她知道,这场秋闱的捷报,不仅是父亲仕途的起点,更是这个家在未来灾荒到来前,悄悄攒下的第一份底气。

而她,也即将在这份安稳的期许中,真正来到这个充满烟火气的李家,开始她在这个时代的人生。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