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芯苏锐伊万诺夫最新好看小说_已完结小说硅芯苏锐伊万诺夫
作者:忆永不止
穿越重生连载
由苏锐伊万诺夫担任主角的穿越,书名:《硅芯》,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俄罗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2.5亿年前的一枚芯片,故事由此展开,通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们发明了时光机并穿越回过去,一探究竟。
2025-11-08 22:44:37
凌晨三点十七分,苏锐的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得没完,不是来电,是微信那种短促的“滴滴”声,跟有只着急找出口的蜜蜂在撞玻璃似的。
他摸手机时差点带翻枕边的马克杯——杯身上印着广义相对论公式,被月光照得淡淡的,是导师周明远退休时送的,杯底还刻了行小字:“别总盯着公式,要看见公式背后的星空”。
屏幕亮起来的瞬间,苏锐眯了眯眼。
发信人是瓦列里,莫斯科大学那哥们儿,去年粒子物理会议上俩人共饮一瓶伏特加,他醉了抱着柱子喊“弦理论才是宇宙的情书”,那模样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逗。
消息就一行俄文,加三张糊得看不清的照片,翻译软件转过来的中文乱得让人心里发毛:“苏,赶紧来实验室!
维克托的石头‘说话’了,2.5亿年,它在倒计时!”
苏锐“噌”地坐起来,冷汗顺着后颈往下滑。
“维克托的石头”他当然记得——三年前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又悄没声儿了。
俄罗斯渔民在勒拿河下游捞上来块灰岩,里面嵌着个巴掌大的玩意儿,网格纹路比最精的7纳米芯片还齐整。
当时地质界一口咬定是菊石化石的特殊生长线,考古界骂这是本世纪最大的恶作剧,也就他们几个搞理论物理的,私下里总觉得不对劲。
苏锐当时还给瓦列里发过邮件,想要份详细的光谱分析数据,结果只收到一句“实验室被封了”,没下文了。
现在看来,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
他抓过椅背上的冲锋衣就往外冲,路过客厅时扫了眼墙上的挂钟,秒针“滴答滴答”响,跟在敲什么看不见的鼓点。
冰箱上贴着张泛黄的便签,是女儿朵朵昨天写的:“爸爸,星星为什么不会老呀?”
他指尖碰了碰那歪歪扭扭的字,喉结动了动,还是转身带上门。
楼下的出租车在凌晨的街上划出道白光,苏锐盯着窗外往后退的路灯,突然想起周明远说过的话:“科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以为事儿都定了,它偏给你看一眼深渊里的光。”
七个小时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地下三层实验室。
苏锐刚穿过两道沉得要命的防辐射门,就听见瓦列里的大嗓门,混着仪器的“嗡嗡”声传过来。
“苏!
你可算来了!
再晚一步,我就要被那帮老家伙当成疯子了!”
瓦列里冲过来抱他,身上的咖啡渍混着烟味,眼底的红血丝比熬了三天的苏锐还重。
这哥们儿平时总把头发梳得油亮,现在跟鸡窝似的,衬衫领口也磨得起毛了。
实验室正中间的操作台上,就放着那块传说中的石头。
比苏锐想的小,也就两个拳头大,灰岩表面全是水流冲的印子,唯独中间嵌着的“芯片”部分,平得能反光,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在冷光灯下泛着幽光,网格纹路细得跟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似的。
最怪的是,每隔几秒,那些纹路就会闪一下极淡的蓝光,跟人喘气似的,有节奏。
“三个月前,我们又把它翻出来研究了。”
瓦列里递过来个放大镜,声音压得低低的,“之前的设备太拉胯,根本看不出啥。
你看这儿——”他指着“芯片”边缘一个小凹陷,“最新的纳米扫描一照,这压根不是自然长出来的!
里面有复杂的电路纹路,比咱们现在最牛的量子芯片还精十倍!
更要命的是碳-14检测,灰岩确实是2.25亿到2.5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啊!
那时候恐龙都还没影呢!”
苏锐的手指悬在石头上面,没敢碰。
放大镜下,那些网格纹路清楚得吓人,连细小的节点连接都能看见,这绝不可能是菊石化石的生长线——他写本科论文时研究过几百种古生物化石,没一种能长出这么规整的几何形状。
“你说它‘说话’了?”
苏锐抬头,扫了圈周围的仪器:核磁共振仪、粒子加速器、光谱分析仪……几乎把莫斯科大学能搬来的精密设备全弄这儿了。
瓦列里“啪”地拍了下大腿,拉着苏锐往电脑前走:“昨天凌晨,我们用强磁场激它的时候,这玩意儿突然发出规律的电磁脉冲!
你看这波形图——”屏幕上的绿色曲线起起伏伏,一串完美的正弦波,“我们试着破译了下,发现是组数学代码,翻译过来……就是时间膨胀公式的变量参数!”
苏锐的呼吸一下子停住了。
屏幕上的代码他熟得不能再熟,就是狭义相对论里讲时间膨胀的核心公式推导过程:t=t/√(1-v²/c²)。
t是观察者的固有时间,v是运动物体的速度,这些应该都在基础物理课上学过,c是光速(约等于3.0×10⁸)。
这公式他闭着眼都能写,可当它从2.5亿年前的“芯片”里冒出来时,一股说不出的寒意顺着脊椎往上爬。
“这不可能……”苏锐喃喃地说,“除非……除非2.5亿年前就有人懂相对论,甚至造出了能用上时间膨胀效应的设备!”
瓦列里接话,眼睛亮得吓人,“苏,你想啊!
按这个公式,物体速度越接近光速,时间就过得越慢。
要是这‘芯片’是时间机器的碎片,那造它的人,说不定早就能时间旅行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白大褂的老人走进来。
头发花白却梳得整整齐齐,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反光,看着就严肃。
苏锐认出来了,是莫斯科大学物理系的伊万诺夫教授,当年第一个跳出来说“芯片化石”是瞎扯的就是他。
“瓦列里,你又在胡说八道什么?”
伊万诺夫的声音沉沉的,带着不容反驳的劲儿,“我早说过,这就是块普通的地质标本,你们非要把资源浪费在这种没谱的事儿上。”
“教授!
我们有证据!”
瓦列里急着要指电脑上的波形图,却被伊万诺夫挥手打断。
“证据?
不过是巧合的电磁干扰罢了。”
伊万诺夫走到操作台边,低头看着那块石头,语气里满是不屑,“当年维克托把它送来,我就检测过,就是块含金属的灰岩结核,那些纹路是矿物结晶长的。
你们年轻人啊,就是太急,总想着搞个大发现,却忘了科学得严谨。”
苏锐没说话,拿起放大镜又凑到石头跟前。
他注意到“芯片”边缘有个小磨损,露出来的东西不是灰岩,也不是任何他知道的天然矿物,倒有点像硅基材料的光泽。
他突然想起周明远送的马克杯,想起“公式背后的星空”,一个念头猛地冒出来。
“教授,能不能借您的光谱分析仪用用?”
苏锐突然开口。
伊万诺夫皱了皱眉,最后还是点了头:“给你十分钟,我倒要看看你能查出什么。”
苏锐立刻动手,把光谱分析仪的探头对准“芯片”的磨损处。
仪器启动的“嗡嗡”声在安静的实验室里特别清楚,没一会儿,屏幕上就跳出了元素分析结果——硅、碳、铁、镍……还有个从没见过的元素,光谱峰值又尖又特别,一看就不是自然有的。
“您看这个。”
苏锐指着屏幕上的未知元素峰值,“天然矿物里不可能有这种元素,这是人工合成的迹象。
而且碳元素的同位素比例也不对,明显经过高温高压处理,这更像工业制造的样子。”
伊万诺夫的脸色变了,凑到屏幕前仔细看,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敲着。
实验室里静得只剩下仪器的“嗡嗡”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慢开口:“继续检测,但没得出准信前,不准跟外面说一个字。”
说完,他转身走了,背影看着有点驼。
瓦列里兴奋地拍了拍苏锐的肩膀:“我就知道你能说服他!
苏,接下来咱咋办?”
苏锐的目光又落回那块石头上,蓝光又闪了一下,跟在回应他似的。
“咱得把这些参数代入时间膨胀公式,算出对应的速度和时间变化。”
他说,“要是这真的是时间机器的碎片,造它的人肯定还留了别的线索。”
接下来三天,苏锐和瓦列里几乎没出过实验室。
他们把“芯片”发出的电磁脉冲一个一个破译,弄出了整套参数——不光有时间膨胀公式的变量,还有能量输出、结构强度、磁场配置的详细数据。
苏锐负责推导公式、验证理论,瓦列里擅长工程建模,俩人配合得特别顺。
第西天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百叶窗照进来时,苏锐终于算出了关键数据。
他盯着纸上的数字,手都在抖:“速度到光速的99.99%时,时间膨胀能让1小时的固有时间,对应外面的141小时。
要是速度再提到99.9999%,1小时就相当于外面的707小时……也就是说,只要能到这速度,就能穿到未来?”
瓦列里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
“理论上是这么回事。”
苏锐点头,又摇了摇头,“但问题是,咋让东西达到这么快的速度?
按质能方程,速度越接近光速,物体质量就越大,要的能量也快成无穷大了。
现在人类最牛的粒子加速器,也就只能让微观粒子接近光速,宏观物体根本不可能。”
瓦列里却没泄气,指着电脑上的建模图:“但造‘芯片’的人做到了啊!
你看这个能量输出参数,他们说不定用了咱还不懂的能源,比如反物质,或者零点能。
而且这些结构数据显示,他们的飞行器是流线型的,能最大限度减少空气阻力,甚至可能用时空弯曲来避开质量增长的问题。”
苏锐突然想起点什么,掏出手机翻出周明远的论文——那是篇关于时空弯曲和虫洞理论的手稿,导师生前总说“时间旅行的关键不在速度,在怎么操控时空结构”。
他把论文里的公式和“芯片”的参数对比,吓了一跳:两者竟然能对上!
“芯片”里的磁场配置数据,正好符合造微型虫洞需要的引力场条件。
“瓦列里,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不是靠速度实现的时间旅行?”
苏锐的声音有点发颤,“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里说过,引力能扭曲时空,引力足够强的时候,时空会弯成一个环,就是所谓的‘时间圆环’。
要是这‘芯片’是某种引力发生器的核心,造它的人可能是靠扭曲时空来穿越时间的。”
瓦列里愣了一下,接着一拍桌子:“对啊!
我咋没想到呢!
速度只是时间膨胀的一种方式,引力场也能让时间变慢啊!
你看这个参数——”他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数字,“这正好是造局部强引力场需要的能量阈值!
要是咱按这些数据造出引力发生器,再结合时间膨胀公式,说不定真能画出时光机的草图!”
接下来两天,俩人彻底扎进了推导和建模里。
苏锐管理论,反复验证引力场和时间膨胀的关系,确保每个公式都没错;瓦列里管机械结构,从引力发生器的核心线圈到外壳的抗高压材料,每个细节都抠得特别细。
饿了就啃面包,渴了喝口咖啡,累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实验室里的钟好像没用了,就看屏幕上的草图一点点变完整。
第七天深夜,苏锐推导公式卡壳了,习惯性地摸口袋想拿马克杯喝水,结果摸了个空。
这才想起,自己己经一周没回家了——朵朵会不会想他?
妻子会不会生气?
他掏出手机点开家庭群,看见妻子发了张朵朵的画:画里有个大大的时钟,旁边站着个戴眼镜的小人,下面写着“爸爸和星星一起回家”。
苏锐的眼睛突然有点湿。
他想起朵朵问他“星星为什么不会老”,当时他笑着说“因为星星跑得太快,时间追不上它们”。
现在才觉得,那些遥远的星光里,说不定真藏着时间的秘密。
“咋了?”
瓦列里看出他不对劲,递过来一瓶矿泉水。
苏锐摇摇头,擦了擦眼角:“没咋,咱继续。
你看这儿,引力场的强度得跟着时间调,不然时空会不稳定……”凌晨五点,第一缕阳光照亮实验室时,俩人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草图。
苏锐看着屏幕上的设计图,心脏“砰砰”首跳——那是个像陀螺的装置,核心是按“芯片”参数造的引力发生器,周围绕着超导线圈,外壳用的是耐高温高压的复合材料,看着简单,却透着股力量感。
设计图下面,清清楚楚写着核心原理:用强引力场扭曲局部时空,结合时间膨胀效应实现时间旅行。
“咱做到了……”瓦列里的声音有点哽咽,伸手拍了拍苏锐的肩膀。
苏锐看着那块2.5亿年前的“芯片”,它安安静静躺在操作台上,蓝光己经不闪了,跟完成了任务似的。
他突然明白,这“芯片”可能不是时间机器的碎片,而是一封来自远古的信,是更早的文明留给后世的线索,告诉他们时间不是跨不过去的墙。
就在这时,电脑“叮”地响了一声,弹出封新邮件,发件人是伊万诺夫。
邮件就一句话:“我己经向国际物理学会申请了专项研究基金,天亮开新闻发布会。
对了苏,你女儿的画很可爱,我孙女也喜欢画星星。”
苏锐愣了一下,接着笑了。
他拿起手机给妻子发信息:“很快就能回家了,带你们去看星星,给你们讲时间的秘密。”
窗外,莫斯科的天己经泛白,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草图上投下一块块光斑。
苏锐知道,这张草图只是开始,前面还有一堆难题——咋造出符合要求的引力发生器?
咋保证时间旅行安全?
咋避开改变过去带来的悖论?
但他不迷茫了,就像周明远说的,科学的意义不在一下子搞出个大发现,而在顺着真理的路一首走。
操作台上的“芯片”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又闪了一下微弱的蓝光,像是在祝福他们,也像是在等被唤醒的那天。
2.5亿年的时光,在这一刻碰到了一起,过去和未来的界限变得模糊,而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才刚迈出新的一步。
相关推荐:
惊!白月光重生后鱼塘都吻上来了(姜晚容祈)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惊!白月光重生后鱼塘都吻上来了姜晚容祈
惊!白月光重生后鱼塘都吻上来了(姜晚容祈)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惊!白月光重生后鱼塘都吻上来了(姜晚容祈)
惊!白月光重生后鱼塘都吻上来了姜晚容祈最新更新小说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惊!白月光重生后鱼塘都吻上来了姜晚容祈
冥阙同归沈清晏凌彻免费热门小说_最热门小说冥阙同归沈清晏凌彻
冥阙同归沈清晏凌彻小说最新章节_最新小说推荐冥阙同归沈清晏凌彻
冥阙同归(沈清晏凌彻)热门小说大全_推荐完本小说冥阙同归沈清晏凌彻
沈坚说【理性即神】,而我杀了祂谭莉莉罗浩亮小说免费完结_完本热门小说沈坚说【理性即神】,而我杀了祂谭莉莉罗浩亮
沈坚说【理性即神】,而我杀了祂(谭莉莉罗浩亮)热门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沈坚说【理性即神】,而我杀了祂(谭莉莉罗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