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醉语惊寰宇大唐开元二十二年的中秋夜,长安城沉浸在一片流光溢彩之中。太极宫内,
更是金碧辉煌,笙歌鼎沸。唐明皇李隆基为彰显开元盛世的富庶祥和,特设盛大宫宴,
与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共赏天边那轮如玉盘般浑圆的明月。御座之上,李隆基身着赭黄龙袍,
面带矜持而满足的微笑。他已统治这个帝国数十载,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晚年虽渐生骄奢之意,尤好方术与享乐,但此刻面对这四海升平的景象,
内心仍不免涌起一股“千古一帝”的豪情。他目光掠过殿下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群臣,
最终,不易察觉地,落在了太子席位上那位光彩照人的女子身上——他的儿媳,
太子妃杨玉环。杨玉环正侧首与身旁的太子李亨低语着什么,云鬓花颜,笑靥如花,
在宫灯映照下,仿佛周身都笼罩着一层柔和的光晕。李隆基心中微微一荡,
随即按下这丝不合时宜的涟漪,举杯与身旁的宠妃武惠妃对饮了一杯。殿中,
教坊司的乐师们奏着《霓裳羽衣曲》的片段,舞姬们长袖翩跹,如梦似幻。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完美,符合一个盛世明君中秋夜宴应有的格调。然而,
这完美的气氛,很快就被一个人打破了。此人坐在离御座不远,身份超然的席位上,
身着紫色法衣,头戴莲花冠,却是一副醉眼朦胧、东倒西歪的模样。他便是当朝国师,
张半仙。三年前,李隆基在终南山脚微服私访时,
“偶遇”此鹤发童颜后来才知道是少白头的老者,见其能口吐火焰、空杯来酒,
又能掐会算十次里大概能蒙对两三次,一时惊为天人,遂迎入朝中,尊为国师。
张半仙倒也“不负圣望”,时而进献些“健体丸”、“长寿丹”,虽效果存疑,
但总能凭三寸不烂之舌将李隆基哄得龙颜大悦。此刻,张半仙显然已喝高了,
他抱着一个鎏金酒壶,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朝着御座方向,打了个响亮的酒嗝。
“陛……陛下!”他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醉意,瞬间压过了殿中的丝竹声。
百官顿时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投向这位素行荒唐的国师。李隆基眉头微蹙,
心中掠过一丝不悦,但碍于场合和国师的“特殊”身份,
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国师有何事奏报?”张半仙踉跄几步,几乎要扑到御案前,
被侍立一旁的高力士眼疾手快地扶住。他挣脱高力士,
油腻腻的手竟直接拍上了李隆基的肩膀高力士倒吸一口凉气。群臣见状,有的低头忍笑,
有的面露惊骇。“陛下!”张半仙喷着酒气,声音大得殿梁都在嗡嗡作响,
“您待老臣……恩重如山!老臣无以为报,近日……近日夜观天象,
偶得……偶得月宫嫦娥托梦!”李隆基一听“月宫”、“嫦娥”,来了点兴趣,
毕竟他近来对长生仙道之事颇为热衷:“哦?嫦娥仙子有何指教?”张半仙神秘兮兮地凑近,
用自以为很小声,实则全场皆闻的音量说道:“仙子言道……陛下宫中,
有……有仙缘深厚之人!若得此人神魂……游历月宫三日,沾染太阴仙气,
归来后……必能佑我大唐风调雨顺,国祚绵长!更能……更能助陛下您……龙精虎猛,
青春永驻,夜夜……呃……”他打了个酒嗝,终于把最关键的话吼了出来,
“胜过老臣炼的那些‘金枪不倒丸’啊!”“哗——”殿内一片哗然。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
如谏议大夫魏玄成,气得胡子直抖,手指着张半仙,“你……你……”了半天,
愣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太子李亨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偷偷看向身边的杨玉环,又惊又怒。
而事件的焦点——杨玉环,先是一怔,随即用团扇轻轻掩住半张脸,看不出喜怒,
只有一双妙目流转,在醉醺醺的国师、面色铁青的皇帝和窘迫的太子之间扫过,
嘴角似乎微微勾起了一个极浅的弧度。李隆基的脸,此刻已成了调色盘,红白青紫交错。
他一生英明,何曾在这等大庭广众之下,
被臣子还是个醉鬼如此“推销”这种难以启齿的“功效”,
而且关联的对象还是……他眼角余光瞥向杨玉环,心中又羞又恼,
却又被那“青春永驻”、“龙精虎猛”勾得心痒难耐。“放肆!
”李隆基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帝王的怒意,“国师休得胡言乱语!污了圣听!
”张半仙被这声呵斥吓得一哆嗦,酒醒了两分,但牛已经吹出,众目睽睽之下,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陛下!老臣绝非胡言!此乃月神旨意!仙缘之人……远在天边,
近在眼前!”他手臂一扬,直指太子席位的杨玉环,“便是太子妃娘娘!”这下,
连伪装平静都做不到了。李隆基猛地站起,琉璃盏中的美酒泼洒出来,染红了龙袍的前襟。
他死死盯着张半仙,眼中杀机一闪而逝。这蠢材,竟敢将这等事牵扯到玉环身上!
杨玉环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起身,仪态万方地行了一礼,
声音清越如玉磬:“国师大人醉了。月宫缥缈,仙缘难觅,妾身一介凡俗女子,
岂敢妄攀仙缘?陛下乃千古明君,自有上天庇佑,又何须此等虚妄之言来佐证?” 她这话,
既撇清了自己,又暗中捧了皇帝一把,将球轻巧地踢回给李隆基。李隆基闻言,怒气稍缓,
但内心挣扎更甚。他既舍不得那“仙缘”可能带来的“好处”,
又极度厌恶此事带来的尴尬和风险,更担心此事若传开,于皇家颜面有损。
张半仙见皇帝迟疑,趁热打铁或者说继续作死:“陛下!三夜!只需三夜!
中秋月圆前后,灵气最盛!老臣开坛做法,引太子妃神魂夜游月宫,肉身无恙,天明即归!
神不知鬼不觉!待太子妃归来,身染仙气,不仅于国于陛下大有裨益,
便是太子殿下……”他瞟了一眼脸色发白的李亨,“亦能沾光,早得麟儿啊!
”太子李亨听到这话,更是羞愤交加,猛地站起身:“父皇!国师妖言惑众,
亵渎……”“够了!”李隆基厉声打断。他环视殿下神色各异的群臣,看到有好奇,有担忧,
有嘲讽,也有如魏玄成等老臣一脸“陛下不可”的焦急。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
必成天下笑柄。但……万一呢?万一张半仙这次走了狗屎运,是真的呢?
那“青春永驻”的诱惑实在太大。而且,若断然拒绝,岂不显得自己心虚,
对儿媳真有不可告人之念?权衡再三,在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态驱使下,李隆基深吸一口气,
做出了一个让后世史官挠破头皮的决定。他沉着脸,
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国师一片‘忠心’,为朕与大唐江山‘祈福’,其心可嘉。然,
太子妃金枝玉叶,岂可轻涉鬼神之事?此事……容后再议!宴会继续!”他没有当场答应,
但也没有拒绝。这含糊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明白,皇帝心动了。张半仙如蒙大赦,
赶紧顺着台阶下:“陛下圣明!老臣……老臣酒后失态,这就去醒酒,准备法事……”说罢,
几乎是滚爬着被内侍扶了下去。宴会虽然继续,但气氛已截然不同。丝竹声依旧,
却掩不住席间的窃窃私语。李隆基坐回龙椅,感觉如坐针毡。杨玉环安然落座,
继续小口品尝着月饼,仿佛刚才那场风波与她无关,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太子李亨则食不知味,满心都是屈辱和担忧。而此刻,在座的几位重臣,
如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肥胖却眼露精光的节度使安禄山他正奉命入朝献俘,
以及皇帝身边忠心耿耿的老太监高力士,心中都已打起了各自的算盘。这中秋之夜,
注定不会平静。一场因醉话而起的荒唐大戏,拉开了序幕。高悬的明月,
仿佛也带上了一丝戏谑的笑意,俯瞰着这人间帝王的闹剧。
2 谏如潮与巧安排中秋夜宴的喧嚣散去,但“国师醉请太子妃游月宫”的余波,
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激荡起层层涟漪。翌日清晨,紫宸殿内,
李隆基顶着两个淡淡的黑眼圈,强打精神准备接受常朝。他昨夜几乎一宿未眠,
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张半仙的醉话、杨玉环淡定的回应、以及儿子李亨那屈辱的眼神。
理智告诉他,此事荒诞不经,且后患无穷,但内心深处那点对长生和“特殊能力”的渴望,
又像小猫爪子一样,挠得他心痒难耐。果然,朝会刚开始,
以谏议大夫魏玄成为首的几位白发老臣,便手持玉笏,步履沉重地出列。魏玄成声音洪亮,
带着一股悲愤交加的情绪,朗声道:“陛下!老臣昨夜一宿未眠,思及国师醉后狂言,
犹觉心惊胆战!想我大唐,自高祖开国,太宗奠基,乃至陛下开创开元盛世,
何曾依仗过此等装神弄鬼、亵渎宫廷之举来祈求国运?夏桀妹喜,商纣妲己,周幽烽火,
皆因女色与怪力乱神而亡国!今国师妄称月神托梦,竟欲以太子妃为引,行此无稽之事,
此风一开,国将不国!臣恳请陛下,立斩妖道张半仙,以正视听,清君侧!”他话音刚落,
身后几位老臣齐刷刷跪倒一片,高呼:“臣等附议!请陛下明鉴!”声震屋瓦,
带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李隆基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料到会有人反对,
却没想到言辞如此激烈,直接就要砍了张半仙。他心中不悦,但魏玄成等人是朝中清流领袖,
素有名望,又不能轻易驳斥。就在这时,宰相李林甫慢悠悠地出列了。他面带和煦的微笑,
先是对魏玄成等人拱拱手:“魏公及诸位老大人忠心可嘉,忧国忧民,下官佩服。
” 然后转向李隆基,话锋一转,“然,下官以为,此事或可不必如此激烈。
国师虽言行放旷,或许其心……亦是为陛下、为大唐祈福呢?况且,陛下乃天子,受命于天,
若真有仙缘,亦是天意所示。贸然斩杀方士,恐寒了天下修道向善之心啊。”李林甫这话,
看似调和,实则暗藏机锋。他既不得罪清流,又轻轻拍了皇帝的马屁,更重要的是,
他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对此事的态度暧昧,便顺势递上了一个台阶。他甚至暗中希望此事能成,
最好能因此让太子夫妇出点丑,打击东宫声望。李隆基听了李林甫的话,脸色稍霁,
微微颔首。魏玄成却不吃这一套,梗着脖子道:“李相此言差矣!正因陛下是天子,
更应远鬼神,重人事!岂可效仿民间愚夫,行此巫蛊之事?若传扬出去,陛下圣明何存?
天下人将如何看我大唐?”双方顿时在朝堂上争论起来。
支持李林甫的官员多是些见风使舵之辈认为可尝试,
支持魏玄成的官员多为清流和部分正统儒臣则坚决反对。朝堂之上,唾沫横飞,
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李隆基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猛地一拍御案:“够了!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李隆基目光扫过群臣,心中已有决断。他清了清嗓子,
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朕,受命于天,统御万方,自有考量。国师之言,虽近荒诞,
然其心或亦可悯。太子妃乃国母之尊,朕岂会让她涉险?然,月神托梦,关乎国运,
亦不可全然置之不理。”他顿了顿,看到众臣都屏息凝神听着,继续道:“这样吧,朕决定,
允国师于今夜、明夜、后夜,于宫中禁苑设坛,为太子妃祈福,感应月华。
太子妃无需亲至法坛,于寝宫中静心感应即可。如此,既不违礼制,
亦可昭示朕敬天法祖、祈求国泰民安之心。众卿,不必再议!
”这一招“偷梁换柱”甚是高明。既满足了张半仙“三夜”之请虽然打了折扣,
保全了自己的面子说是为国祈福,又似乎照顾了杨玉环的安全和体面无需亲至,
还堵住了魏玄成等清流之口未行荒唐之事。当然,至于“感应”的效果如何,
以及张半仙会不会又搞出什么幺蛾子,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陛下圣明!
”李林甫立刻高声附和。魏玄成等人虽仍觉不妥,但皇帝已做出“折中”决定,
且听起来似乎并未逾越太大底线,只好悻悻然退下,但仍打算密切关注。退朝后,
李隆基立刻召来了心腹太监高力士。“力士,”李隆基揉着眉心,疲惫中带着一丝兴奋,
“张半仙那边,你去盯着点。今夜法事,一应所需,尽量满足,
但务必确保太子妃寝宫周围万无一失,绝不可出任何纰漏!还有,警告张半仙,
若再敢胡言乱语,或法事出岔子,朕定斩不饶!”“老奴遵旨。”高力士躬身领命,
脸上也是一副如临大敌的表情。他内心对这类神神鬼鬼的事情向来有些发怵,但皇命难违,
只得硬着头皮去安排。与此同时,东宫内的气氛更是压抑。太子李亨屏退左右,
对着太子妃杨玉环,又是焦急又是无奈:“爱妃!这……这成何体统!
那张半仙分明是个江湖骗子!父皇他……他怎可听信如此荒唐之言!
你若在寝宫‘感应’出什么差错,如何是好?”杨玉环却显得异常平静,
她轻抚着案上的一架古琴,微笑道:“殿下稍安勿躁。陛下既然已下旨,
且言明妾身无需亲至法坛,已是保全了颜面。不过是静坐三日,感应月华罢了,有何不可?
说不定,真能为我大唐祈福呢。”“爱妃!你……”李亨看着妻子淡然的样子,一时语塞。
他总觉得,玉环似乎对这场闹剧,并非全然排斥,甚至……还有点看好戏的意味?
是他多想了吗?“殿下,”杨玉环收起笑容,正色道,“如今局势,陛下心意已决,
朝中众臣目光皆聚焦于此。你我若强行抗拒,反落人口实。不如静观其变。
况且……”她美眸中闪过一丝狡黠,“说不定,这场‘月宫之邀’,会很有趣呢?
”李亨看着妻子聪慧而淡定的眼神,心中的焦躁莫名地平复了几分。他叹了口气,
握住杨玉环的手:“无论如何,爱妃,万事小心。孤会加派人手,守护东宫。
”就在这各方势力或明或暗的运作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第一夜的法事,
即将在这诡异而微妙的气氛中开场。而我们的主角,国师张半仙,
此刻正对着高力士送来的一份“法事所需物品清单”发愁——上面好些东西,
他连听都没听过,
打算用贝壳粉混珍珠粉代替、“千年温玉”找块好看的暖石冒充…… 他的忽悠之路,
看来并不平坦。3 第一夜:鸡飞狗跳起航月上柳梢头,人约……呃,是法事即将始。
皇宫禁苑深处,一片临水的开阔地上,已连夜搭起了一座三丈高的法坛。坛用青石垒砌,
铺着杏黄色毡毯,四周插着五色旌旗,
上面画着歪歪扭扭、连张半仙自己都可能不太认识的符咒。
坛案上摆满了香炉、烛台、令牌、法器等物,在月光和灯火映照下,
也有几分肃穆气象——如果忽略掉坛角那个因为匆忙而未垒稳、时不时掉点渣土的角落的话。
高力士亲自督阵,调动了数百名精锐禁军,将法坛及周边区域围得水泄不通,明哨暗哨遍布,
连只蚊子飞过都得盘查公母。他自己则站在离法坛不远的一处凉亭里,
身边放着担架、热水、姜汤、定惊安神的药丸,甚至还有一套道士驱邪用的铜钱剑和符水,
可谓准备充分,有备无患。太子妃杨玉环,依旨留在自己的寝殿“椒兰殿”内。
殿外同样被太子的心腹侍卫和李隆基派的暗卫层层守护。殿内,烛火通明,香烟袅袅。
杨玉环并未如外界想象的那般忐忑不安,她换了一身素雅的常服,屏退了宫女,
独自坐在窗边的软榻上,面前摆着一架古琴,纤指偶尔拨动琴弦,发出几个零星的音符,
目光却透过窗棂,饶有兴致地望向禁苑方向那隐约可见的火光。主角张半仙,终于登场了。
他换上了一套崭新的紫色法衣虽然因为匆忙,衣带系得有些歪斜,头戴金冠,
手持一柄据说能沟通天地的桃木剑仔细看,剑身上还有处新鲜的磕痕。
他在两个小道童的搀扶下主要是他自己腿还有点软,步履蹒跚地登上法坛。
虽然脸上努力做出宝相庄严的表情,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吹牛容易圆谎难,尤其是对着全天下最有权势的观众现场直播。时辰已到,子时正刻。
张半仙深吸一口气,走到坛中央,脚踏魁罡步差点把自己绊倒,
手中桃木剑指向空中明月,口中念念有词。起初声音还小,后来越来越大,
尽是些“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天灵灵地灵灵”之类的套话,
偶尔夹杂几句自创的、听起来很高深但其实狗屁不通的咒语。坛下众人,
包括凉亭里的高力士,都屏息凝神,紧张地望着。禁军们握紧了刀柄,
生怕真从天上掉下个什么东西。念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张半仙觉得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
该上“硬菜”了。他猛地从袖中掏出一大把事先准备好的磷粉,朝空中一撒,
同时大喝一声:“天门开——!请月华仙气——!”磷粉遇空气燃烧,发出绿油油的光芒,
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顿时将法坛笼罩,视觉效果相当震撼。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这“仙气”缭绕的关键时刻,或许是磷粉的味道,或许是法坛的灯火,
吸引了一群正在南迁途中、夜间赶路结果迷了路的大雁。这群傻鸟儿晕头转向地,
正好从法坛上空、月亮之前,“嘎嘎”乱叫着飞过。坛下众人皆惊!“看!仙鹤!
是仙鹤引路!” 不知哪个眼尖或者想拍马屁的侍卫激动地喊了一声。这一喊,
顿时引起了连锁反应。许多原本将信将疑的人,此刻在烟雾和雁影的误导下,
也纷纷信以为真,惊呼声此起彼伏:“真是仙鹤!”“月宫来接引了!”“国师真乃神人也!
”凉亭里的高力士也瞪大了眼睛,心脏砰砰直跳,下意识地握紧了旁边的铜钱剑。
坛上的张半仙先是一愣,随即心中狂喜:“天助我也!”他立刻顺杆爬,
用尽平生最庄严的声音带着一丝破音喊道:“明月鉴心,仙缘已至!太子妃娘娘——!
魔法少女西琳酱(西琳沙耶香)热门小说在线阅读_热门小说魔法少女西琳酱(西琳沙耶香)
魔法少女西琳酱(西琳沙耶香)完结小说推荐_免费小说魔法少女西琳酱(西琳沙耶香)
魔法少女西琳酱(西琳沙耶香)全本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魔法少女西琳酱(西琳沙耶香)
重返未来:六眼与十影的旅途(王应维尔汀)最新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重返未来:六眼与十影的旅途(王应维尔汀)
重返未来:六眼与十影的旅途王应维尔汀完整版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重返未来:六眼与十影的旅途(王应维尔汀)
重返未来:六眼与十影的旅途王应维尔汀小说完结_免费小说全本重返未来:六眼与十影的旅途(王应维尔汀)
《修仙,从勾搭食人妖小萝莉开始!》念宇念宇免费完本小说在线阅读_《修仙,从勾搭食人妖小萝莉开始!》念宇念宇免费小说
修仙,从勾搭食人妖小萝莉开始!念宇念宇免费小说完整版_最新好看小说修仙,从勾搭食人妖小萝莉开始!念宇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