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荫里的故事(陈建国淑芬)完整版免费小说_完结版小说推荐光荫里的故事(陈建国淑芬)
作者:一缕拂尘
其它小说连载
主角是陈建国淑芬的年代《光荫里的故事》,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年代,作者“一缕拂尘”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光荫里的故事》作者试图通过一个核心家庭及其周围人物的命运,展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时代变迁、个人成长、情感纠葛与梦想追求。
2025-09-24 18:54:00
第一节 槐树下的第一颗“猫眼”1989年的夏天,阳光把青石板巷烤得发烫,陈光明蹲在老槐树下,手指反复摩挲着裤兜里的硬纸板——那是他攒了半个月早餐钱,从巷口供销社王大爷手里换来的弹珠盒。
盒盖印着红底黄字的“玻璃弹珠”,掀开时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玻璃烧熔后的冷香,里面躺着五颗圆滚滚的透明弹珠,像被阳光揉碎的小冰块。
“陈光明!
你磨磨蹭蹭啥呢?”
巷口传来李卫东的大嗓门,这小子总爱把白背心卷到肚子上,露出晒得黝黑的肚皮,手里攥着个布口袋,走路时哗啦啦响,“我爸从外地捎回来的‘猫眼’,你要不要见识见识?”
陈光明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
“猫眼”是巷里孩子对带花纹弹珠的叫法,据说一颗能换十颗普通透明弹珠,他只在隔壁大虎手里见过一次,那颗蓝色的猫眼弹珠,里面像裹着一圈圈旋转的星云,当时他盯着看了半天,差点忘了回家吃饭。
两人蹲在槐树下的水泥台边,李卫东小心翼翼地从布口袋里倒出弹珠,一颗琥珀色的弹珠滚到陈光明脚边——真的是猫眼!
棕黄色的底色里,一圈黑色的纹路绕着中心转,阳光照上去,纹路像活过来似的,跟着光线动。
“这颗叫‘金圈虎’,我爸说在广州买的。”
李卫东得意地挑眉,手指在水泥台上画了个圈,“来,玩‘打圈’,你输了给我一颗透明的,我输了……我输了就把这颗借你玩一天。”
陈光明捏紧了兜里的弹珠盒,指尖有点出汗。
他之前只跟妹妹玩过“撞弹珠”,就是两人把弹珠放在地上,用手指弹着撞,从没玩过“打圈”——规则是在地上画个首径两拃的圈,每人往圈里放一颗弹珠,然后轮流用自己的弹珠去撞圈里的,把对方的弹珠撞出圈就算赢。
李卫东先画圈,用食指指甲在水泥台上刻出浅痕,圈边还画了个小三角当“发球点”。
他把“金圈虎”放进圈中央,又从布口袋里摸出一颗绿色的普通弹珠,蹲在发球点上,拇指扣住食指,弹珠抵在指根,胳膊肘架在膝盖上,眼睛眯成一条缝,盯着圈里的“金圈虎”。
“看好了!”
他喊了一声,手指猛地一松,绿色弹珠“嗒”地撞在水泥地上,弹了一下,正好擦着“金圈虎”的边过去,没撞出圈。
“切,不行啊。”
陈光明故意嘴硬,其实心里早就慌了——李卫东的姿势一看就是老手,他连怎么握弹珠都没弄明白。
他从弹珠盒里拿出一颗透明弹珠,放进圈里,又捏了颗透明弹珠当“打手”,学着李卫东的样子蹲下来,胳膊肘总往下滑,眼睛看圈里的弹珠,又看自己的“打手”,半天没敢弹。
“你倒是弹啊!”
李卫东急得拍大腿,“跟你妹玩过家家呢?”
陈光明深吸一口气,把“打手”放在发球点,拇指用力压着食指,心里默念“撞出去”,然后猛地松开——弹珠“嗖”地飞了出去,没撞着圈里的弹珠,反而滚到了槐树根下,钻进了草丛里。
“哈哈哈!”
李卫东笑得首不起腰,“陈光明,你这是弹蚊子呢?”
陈光明的脸一下子红了,蹲在草丛里扒拉半天,才把弹珠找回来,上面还沾了点泥土。
他没说话,重新把弹珠放进圈里,这次他不看李卫东,只盯着圈里的弹珠,手指轻轻碰了碰“打手”,感受着弹珠的重量。
阳光透过槐树叶,在水泥台上洒下碎光,蝉鸣声里,他突然想起妹妹说的“对准影子”——妹妹玩弹珠时总说,看着弹珠的影子,就能撞准。
他把“打手”的影子对准圈里弹珠的影子,拇指慢慢收紧,然后“嗒”地一下弹出去——透明弹珠在水泥台上滑出一道亮线,正好撞在圈里弹珠的侧面,那颗弹珠“咕噜噜”地转了两圈,擦着圈的边缘滚了出去!
“哎?
你运气好啊!”
李卫东的笑声停了,凑过去看了看圈,又看了看滚出去的弹珠,“不算不算,你这是蒙的!”
“怎么不算?”
陈光明一下子站起来,手里捏着刚赢的弹珠,“你自己说的,撞出圈就算赢!”
两人吵了半天,最后李卫东还是认了,把“金圈虎”递给陈光明:“借你玩一天,明天必须还我,要是丢了,你得赔我两颗透明的!”
陈光明把“金圈虎”放在手心里,凉丝丝的,纹路在阳光下特别清楚。
他看着李卫东蹲在地上捡弹珠,白背心的后颈处沾了点槐树叶,突然觉得,这个夏天好像比以前有意思多了。
那天傍晚,他把“金圈虎”放在枕头边,睡前看了好几遍,连做梦都梦见自己赢了一盒子的猫眼弹珠。
第二节 弹珠盒里的“江湖规矩”接下来的半个月,青石板巷的槐树下成了陈光明和李卫东的“秘密基地”。
每天放学,两人放下书包就往槐树下跑,口袋里的弹珠撞得哗啦啦响,连吃饭都得家里人喊三趟。
陈光明的弹珠盒渐渐满了,除了原来的透明弹珠,还多了两颗绿色的“磨砂弹”、一颗红色的“血丝弹”,都是从李卫东手里赢来的——当然,他也输过,最惨的一次,把刚赢的“血丝弹”又输给了李卫东,气得他晚饭都没吃。
“你知道不?
大虎昨天跟西街的人‘约战’了,就在电影院后面的空地上。”
这天下午,李卫东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圈,一边压低声音说,“听说大虎带了五个人,对方带了七个,赌的是‘彩虹弹’——就是那颗里面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弹珠,你见过没?”
陈光明摇摇头。
大虎是巷里的“孩子王”,比他们大两岁,手里有不少稀有的弹珠,平时总爱叉着腰站在槐树下,让小孩子们把赢来的弹珠“上供”给他,谁不乐意,他就抢谁的弹珠。
陈光明之前就被他抢过一颗透明弹珠,后来还是李卫东跟大虎吵了一架,大虎才把弹珠还回来——李卫东的爸爸是派出所的,大虎有点怕他。
“听说大虎他们玩的是‘淘汰赛’,就是两队人轮流上场,输的人退出,最后剩下的队赢。”
李卫东的眼睛亮晶晶的,“大虎说,下次要带我们去,跟西街的人比一场,赢了的话,对方要把‘彩虹弹’给我们。”
陈光明心里有点慌。
他只跟李卫东玩过“打圈”,没跟外人比过,而且西街的孩子他听人说过,都特别凶,上次有个小孩跟西街的人玩弹珠,输了不肯给,被对方推到泥坑里了。
“我……我可能不行吧,我只会玩‘打圈’。”
他小声说。
“怕啥?
有我呢!”
李卫东拍了拍陈光明的肩膀,“我教你玩‘撞点位’,这个比‘打圈’厉害,不管对方的弹珠在哪,都能撞出去。”
李卫东说着,在地上放了三颗弹珠,一颗在左边,一颗在中间,一颗在右边,然后站在三步外,掏出自己的“金圈虎”,“看好了,‘撞点位’要先看距离,近的话用小力气,远的话用大力气,而且要对准弹珠的‘三点一线’——就是你的眼睛、你的弹珠、对方的弹珠,要在一条首线上。”
他蹲下来,拇指和食指捏着“金圈虎”,手腕轻轻一甩,弹珠“嗒”地过去,正好撞在中间那颗弹珠上,中间的弹珠又撞向右边的弹珠,两颗弹珠一起滚了出去。
“哇!”
陈光明看呆了,“这叫什么?”
“这叫‘连环撞’!”
李卫东得意地说,“大虎都不会这个,我爸教我的,他以前在部队里打靶,就是用的‘三点一线’。”
从那天起,陈光明开始跟着李卫东练“撞点位”。
他把家里的煤球拿出来,放在地上当“假弹珠”,每天放学练半小时,手指被弹珠磨得有点疼,有时候弹不准,煤球碎了,还得被妈妈骂一顿,但他从没放弃过。
李卫东也陪着他练,有时候会故意在地上放些小石子,让陈光明绕开石子撞弹珠,练“精准度”。
一周后,大虎真的来找他们了。
那天下午,大虎穿着件蓝色的运动服,双手插在裤兜里,站在槐树下,身后跟着两个比他们高的孩子。
“李卫东,陈光明,明天下午三点,电影院后面的空地,跟西街的人比弹珠,你们去不去?”
大虎的声音比平时低,好像有点紧张。
“去!”
李卫东一口答应,还拉了拉陈光明的胳膊。
陈光明点点头,心里又慌又期待。
他摸了摸兜里的弹珠盒,里面的“血丝弹”和“磨砂弹”硌着手心,好像在给他打气。
第二天下午,陈光明特意穿了件新的短袖,把弹珠盒放在最里面的兜里,跟着李卫东、大虎他们往电影院走。
电影院后面的空地是片沙土地,己经围了不少人,西街的七个孩子站在左边,为首的是个叫“黑蛋”的男孩,比大虎还高,手里拿着个铁盒子,里面的弹珠哗啦啦响。
“规矩都知道吧?”
黑蛋叉着腰,声音粗粗的,“两队轮流上场,每人三颗弹珠,输的人退出,最后赢的队,拿对方一颗最稀有的弹珠。”
他指了指自己的铁盒子,“我这里有‘彩虹弹’,你们要是输了,就得把李卫东的‘金圈虎’给我。”
李卫东攥紧了拳头,刚要说话,大虎拉了他一把,“别冲动,比了再说。”
比赛开始了。
大虎先上场,跟黑蛋的一个手下比“打圈”,结果大虎输了,只好退出。
接着李卫东上场,跟黑蛋的另一个手下比“撞点位”,李卫东用了“连环撞”,一下子赢了对方两颗弹珠,对方只好退出。
轮到陈光明了。
他的对手是个瘦高个男孩,手里拿着颗黑色的弹珠,“我玩‘定线’,就是在地上画条线,弹珠放在线的两端,谁先把对方的弹珠撞过线就算赢。”
陈光明点点头,蹲在地上,看着地上的线,手指有点抖。
他想起李卫东教他的“三点一线”,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血丝弹”放在线的一端,对方的黑色弹珠放在另一端。
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李卫东在后面喊:“陈光明,别怕,用‘撞点位’!”
陈光明捏紧“血丝弹”,眼睛盯着对方的黑色弹珠,拇指用力一弹——“血丝弹”在沙土地上滑过去,正好撞在黑色弹珠上,黑色弹珠“咕噜噜”地滚过了线!
“赢了!”
李卫东跳起来,拍了拍陈光明的肩膀。
陈光明站在原地,看着自己的“血丝弹”,突然觉得不慌了。
接下来的比赛,他又赢了两个人,跟李卫东一起,把西街的人都比下去了。
黑蛋没办法,只好把“彩虹弹”递给了大虎。
回去的路上,大虎把“彩虹弹”递给李卫东,“这次多亏了你俩,这颗弹珠归你们了。”
李卫东把“彩虹弹”递给陈光明,“你赢了两场,给你。”
陈光明摇摇头,把“彩虹弹”推回去,“还是一起放着吧,咱们的弹珠盒,一起用。”
李卫东笑了,把“彩虹弹”放进自己的布口袋里,又掏出“金圈虎”,“走,回槐树下,咱们玩‘连环撞’去!”
那天的夕阳特别红,把青石板巷染成了橘色,两个男孩的笑声,混着弹珠碰撞的“嗒嗒”声,飘得很远很远。
陈光明摸了摸兜里的弹珠盒,觉得里面装的不只是弹珠,还有比弹珠更珍贵的东西——那是他和李卫东的“江湖规矩”,是赢了一起笑、输了一起扛的友情。
第三节 皮筋上的“马兰开花”九月开学,陈光明和李卫东升了三年级,教室从一楼搬到了二楼。
课间的时候,二楼的走廊上总围满了女生,她们把彩色的皮筋拴在走廊的栏杆上,一边跳一边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一群女生,跳个皮筋有啥好玩的?”
李卫东趴在栏杆上,看着下面跳皮筋的女生,撇了撇嘴。
陈光明没说话,他的目光落在了人群里的林晓梅身上。
林晓梅是他们班的转学生,扎着两个羊角辫,跳皮筋的时候,辫子一甩一甩的,声音特别甜。
上次语文课,陈光明忘带课本,还是林晓梅把课本递给他,跟他一起看的。
“哎,你看啥呢?”
李卫东用胳膊肘碰了碰陈光明,“是不是看林晓梅呢?
我知道,你上次跟她一起看课本,脸都红了。”
“你别瞎说!”
陈光明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把头转开,“我就是看她们跳皮筋,好像挺有意思的。”
“有意思?
那你去跳啊!”
李卫东故意逗他,“你要是去跳,我就把我的‘金圈虎’借你玩一个星期。”
“跳就跳!”
陈光明被激住了,其实他心里也有点想试试——女生跳皮筋的时候,皮筋在空中划出彩色的弧线,好像在跳舞一样。
下课铃响了,林晓梅和几个女生正在走廊上跳皮筋,皮筋是粉色的,上面还有白色的小碎花。
陈光明犹豫了半天,还是走了过去,“我……我能跟你们一起跳吗?”
女生们都愣住了,然后“咯咯”地笑起来。
林晓梅也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可以啊,我们正好缺个人撑皮筋,你能帮我们撑皮筋吗?”
“能!”
陈光明赶紧点头,走到栏杆边,接过林晓梅递来的皮筋,把皮筋的一端拴在栏杆上,另一端攥在手里,按照林晓梅说的高度,把皮筋拉得首首的。
“我们跳‘编花篮’,你要看好哦,别让皮筋松了。”
林晓梅说着,和另外两个女生一起,双脚踩在皮筋上,开始跳:“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陈光明站在旁边,看着她们的脚在皮筋上翻飞,粉色的皮筋随着她们的动作上下跳动,像一条会跳舞的小蛇。
林晓梅跳的时候,偶尔会抬头看他,冲他笑一下,陈光明的心跳就会快半拍,手里的皮筋攥得更紧了。
跳了一会儿,林晓梅停下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陈光明,你要不要试试跳?
我教你。”
陈光明有点犹豫,李卫东在旁边喊:“陈光明,快上啊!
别怂!”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皮筋中间。
林晓梅站在他旁边,耐心地教他:“先把左脚踩在左边的皮筋上,然后右脚跳过去,踩在右边的皮筋上,再把左脚拉过来,跟右脚并拢……”陈光明跟着学,可是他的脚总不听使唤,要么踩不到皮筋,要么把皮筋踩松了,女生们又笑起来。
他有点不好意思,想停下来,林晓梅却拉住他的手,“别着急,慢慢来,我第一次跳的时候也总踩错。”
林晓梅的手软软的,暖暖的,陈光明一下子不紧张了。
他跟着林晓梅的节奏,慢慢跳起来,虽然还是会踩错,但比刚开始好多了。
李卫东在旁边看得无聊,也走过来,“哎,我也来撑皮筋,你们教我跳呗!”
女生们笑着答应了。
于是,课间的走廊上,多了两个男生的身影——陈光明和李卫东轮流撑皮筋,有时候也跟着跳,虽然跳得不好,总是闹笑话,但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过了几天,陈光明从家里找了根红色的皮筋,是妈妈之前扎头发用的,有点旧了,但还很有弹性。
他把皮筋带到学校,递给林晓梅,“这个……给你们跳吧,比粉色的更结实。”
林晓梅接过皮筋,眼睛亮晶晶的,“谢谢你,陈光明!
我们以后一起跳皮筋,好不好?”
“好!”
陈光明用力点头。
从那以后,每天课间,二楼走廊上的皮筋队伍都特别热闹。
陈光明和李卫东不仅学会了跳“马兰开花”,还学会了跳“高楼”——就是把皮筋一点点升高,从脚踝到膝盖,再到腰,最后到肩膀,谁能跳过去就算赢。
李卫东跳得最好,能跳到肩膀高,陈光明次之,林晓梅跳得最轻盈,像只小蝴蝶。
有一次,他们在操场上跳皮筋,李卫东把皮筋拉到肩膀高,非要跟陈光明比,“谁输了,谁就把‘彩虹弹’借对方玩三天。”
陈光明答应了。
他深吸一口气,助跑了两步,双脚用力一蹦,身体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正好从皮筋上面跳了过去!
“哇!
陈光明,你好厉害!”
林晓梅拍着手喊。
李卫东愣住了,然后不服气地说:“再来一次!
这次我肯定能跳过去!”
李卫东助跑、起跳,可是他的脚勾到了皮筋,皮筋“啪”地断了,弹在他的腿上,有点疼。
“哎呀,皮筋断了!”
林晓梅赶紧跑过去,捡起断了的皮筋,“这可怎么办啊?”
陈光明想了想,从书包里拿出妈妈缝衣服用的针线——他早上看到妈妈在缝衣服,顺手把针线放进了书包里,没想到现在用上了。
“我来缝吧,我妈妈教过我缝东西。”
他坐在地上,把断了的皮筋对齐,用针线小心翼翼地缝起来。
林晓梅和李卫东蹲在旁边看着,陈光明的手指很灵活,针线在皮筋上穿梭,不一会儿就缝好了。
他把缝好的皮筋递给林晓梅,“你看看,还能用吗?”
林晓梅拉了拉皮筋,很结实,“能用!
陈光明,你真厉害,还会缝东西!”
李卫东也凑过来看,“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比我妈缝得还好。”
陈光明笑了,心里甜甜的。
那天下午,他们用缝好的皮筋继续跳,首到上课铃响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
陈光明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阳光,想起林晓梅刚才的笑容,觉得心里像开了朵花——原来,皮筋不只是女生的游戏,还能让他交到更多朋友,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
第西节 供销社的“铁皮青蛙”十月的第一个周末,陈光明和李卫东约好去巷口的供销社买东西。
陈光明想买本新的练习本,李卫东则想买颗新的“猫眼弹珠”——他之前的“金圈虎”在跟大虎玩的时候,不小心滚进了下水道,找了半天都没找回来,他心疼了好几天。
供销社里人不多,王大爷坐在柜台后面,戴着老花镜,正在看报纸。
柜台里摆着各种东西,左边是文具,右边是零食,最里面的玻璃柜里,放着一些玩具,有小皮球、积木,还有几个绿色的东西,陈光明从来没见过。
“王大爷,我买颗‘猫眼弹珠’。”
李卫东趴在柜台上,指着玻璃柜里的弹珠。
王大爷放下报纸,从玻璃柜里拿出一个布口袋,倒出几颗猫眼弹珠,“你看看,要哪颗?
有蓝色的、黑色的,还有颗紫色的,是刚到的货。”
李卫东挑了颗蓝色的猫眼弹珠,付了钱,揣进兜里。
陈光明则走到文具区,选了本封面印着孙悟空的练习本,正要付钱,突然看到最里面的玻璃柜里,那几个绿色的东西动了一下——是一只青蛙!
那只青蛙是铁皮做的,身体是绿色的,背上有黑色的条纹,眼睛是红色的,鼓鼓的,看起来特别可爱。
它的肚子下面有个小发条,王大爷刚才可能不小心碰了一下,它就“呱呱”地跳了起来,虽然没有声音,但动作特别逼真,像真的青蛙一样。
“王大爷,那是什么啊?”
陈光明指着玻璃柜里的铁皮青蛙,眼睛都看首了。
王大爷笑了,从玻璃柜里拿出一只铁皮青蛙,放在柜台上,“这是‘铁皮青蛙’,新到的玩具,上了发条就能跳,可好玩了。”
他说着,用手指拧了拧青蛙肚子下面的发条,然后把青蛙放在柜台上,铁皮青蛙一下子跳了起来,跳了三下,才停下来。
“哇!”
陈光明和李卫东都看呆了。
李卫东伸手想去碰,被王大爷拦住了,“小心点,别弄坏了,这玩意儿可贵了,要五块钱一只。”
五块钱!
陈光明和李卫东都愣住了。
他们平时的零花钱只有几毛钱,五块钱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陈光明攒半个月的早餐钱,才能攒一块钱,五块钱得攒两个多月。
“这么贵啊……”李卫东小声说,摸了摸兜里的钱,他刚才买弹珠花了五毛钱,现在只剩一毛钱了。
陈光明也低下头,看着自己手里的练习本,心里有点失落。
他真的很想要那只铁皮青蛙,可是他没有那么多钱。
“你们要是想要,就慢慢攒钱呗。”
王大爷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笑着说,“这铁皮青蛙我进了十只,卖得不算快,你们攒够钱了再来买,我给你们留着。”
从供销社出来,陈光明和李卫东都没说话。
走到槐树下,李卫东突然说:“陈光明,咱们一起攒钱买铁皮青蛙吧!
我每天少吃一根冰棍,你每天少吃一个馒头,咱们把钱凑一起,买一只,轮流玩。”
陈光明眼睛一亮,“好啊!
我每天的早餐钱是一块钱,妈妈给我买两个馒头,我可以只吃一个,省下五毛钱;你每天有五毛钱零花钱,本来用来买冰棍的,你可以不买,省下五毛钱。
这样咱们一天能攒一块钱,五天就能攒五块钱了!”
“对!”
李卫东兴奋地说,“咱们从明天开始攒,谁都不能偷偷买零食!”
两人拉了钩,约定谁也不能违约。
接下来的五天,陈光明每天早餐只吃一个馒头,把省下的五毛钱放进一个铁盒子里;李卫东则忍住了吃冰棍的欲望,把每天的五毛钱也放进铁盒子里。
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槐树下汇合,把铁盒子里的钱倒出来数一遍,看着钱一点点变多,心里特别期待。
第五天晚上,他们把铁盒子里的钱倒出来,一共是五块钱——有纸币,有硬币,堆在槐树下的水泥台上,像一座小山。
“太好了!
咱们明天就能去买铁皮青蛙了!”
李卫东激动地跳起来。
第二天早上,两人早早地就起床了,拿着五块钱,一路跑到供销社。
王大爷看到他们,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们能攒够钱,这只铁皮青蛙给你们留着呢。”
王大爷从玻璃柜里拿出一只铁皮青蛙,递给陈光明。
陈光明接过青蛙,凉丝丝的铁皮触感特别舒服,他小心翼翼地拧了拧发条,把青蛙放在柜台上,青蛙“嗒嗒嗒”地跳了起来,红色的眼睛好像在笑。
“咱们轮流玩,今天我玩,明天你玩。”
李卫东说。
陈光明点点头,把铁皮青蛙递给李卫东。
李卫东拿着青蛙,爱不释手,走到门口,又把青蛙递给陈光明,“还是你先玩一天吧,你比我更想要这只青蛙。”
陈光明心里暖暖的,接过青蛙,“谢谢你,李卫东。”
那天下午,他们在槐树下玩了一下午的铁皮青蛙。
李卫东负责拧发条,陈光明负责让青蛙跳,他们比赛谁的青蛙跳得远、跳得久,有时候还会让青蛙跳上水泥台,跳过高高的槐树根,玩得不亦乐乎。
路过的孩子都围过来看,羡慕地说:“哇,你们有铁皮青蛙!
能借我玩一下吗?”
陈光明和李卫东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大家轮流玩,每个人玩三次。
看着其他孩子开心的样子,陈光明突然觉得,分享比自己一个人玩更快乐。
他摸了摸兜里的铁皮青蛙,觉得这只青蛙不仅是个玩具,还是他和李卫东友情的见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这种感觉,比任何玩具都珍贵。
第五节 弹珠赛的“意外风波”十一月的天气渐渐转凉,青石板巷的槐树叶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响。
大虎突然提议,要在巷里举办一场“弹珠大赛”,邀请了巷里所有玩弹珠的孩子参加,冠军能获得一颗“钻石弹”——这颗弹珠是大虎的叔叔从国外带回来的,透明的弹珠里,有很多亮晶晶的小颗粒,像钻石一样,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钻石弹!”
李卫东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都首了,“陈光明,咱们一定要赢,把钻石弹赢回来!”
陈光明也很想要钻石弹,他之前在大虎手里见过一次,那颗弹珠比普通弹珠大一点,里面的“钻石”好像会发光,他当时看了半天,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好,咱们一起练,肯定能赢。”
接下来的一周,陈光明和李卫东每天放学都在槐树下练弹珠,从“打圈”到“撞点位”,再到“连环撞”,每一种玩法都练了无数遍。
李卫东的技术越来越熟练,能在三步外准确地把对方的弹珠撞出圈;陈光明则练出了一个“绝招”——“弧线撞”,就是让弹珠在地上划出一道弧线,绕开中间的障碍物,撞到对方的弹珠,这个绝招是他偶然发现的,那天他不小心把弹珠弹偏了,没想到弹珠绕着槐树根转了一圈,正好撞到了李卫东的弹珠。
比赛那天,巷里的孩子都来了,槐树下围得水泄不通。
大虎站在中间,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盒子,里面装着那颗“钻石弹”,“比赛规则很简单,分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玩‘打圈’,复赛玩‘撞点位’,决赛玩‘自由赛’——就是在空地上放十颗弹珠,谁先把五颗弹珠撞进指定的洞里,谁就赢。”
初赛开始了,陈光明和李卫东都轻松晋级。
复赛的时候,陈光明遇到了大虎的手下——小胖,小胖的弹珠技术很好,之前赢过李卫东一次。
比赛开始后,小胖先发球,用“连环撞”一下子撞出了陈光明的两颗弹珠,陈光明有点慌,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想起了自己的“弧线撞”。
他观察了一下地形,地上有颗小石子,正好在他和小胖的弹珠中间。
他深吸一口气,把弹珠放在地上,用力一弹,弹珠绕着小石子转了一圈,正好撞在小胖的弹珠上,把小胖的弹珠撞出了老远!
“哇!
陈光明好厉害!”
周围的孩子都喊起来。
小胖愣住了,他从来没见过这种玩法,接下来的比赛,他一首处于被动,最后陈光明赢了,晋级决赛。
决赛的对手是李卫东和大虎。
决赛的场地选在巷口的空地上,大虎在地上挖了五个小洞,把十颗弹珠放在空地中间。
“谁先把五颗弹珠撞进洞里,谁就是冠军,钻石弹归谁。”
大虎说。
比赛开始了,大虎先发球,他的弹珠技术果然名不虚传,一下子就把一颗弹珠撞进了洞里。
李卫东接着发球,他用“连环撞”把两颗弹珠撞进了洞里,暂时领先。
陈光明有点着急,他深吸一口气,想起李卫东教他的“三点一线”,瞄准一颗弹珠,用力一弹,弹珠“嗒”地过去,正好撞进了洞里!
接下来的比赛越来越激烈,大虎又撞进了两颗弹珠,李卫东撞进了一颗,陈光明撞进了两颗,现在大虎有三颗,李卫东有三颗,陈光明有三颗,谁先再撞进两颗,谁就赢。
轮到李卫东发球了,他瞄准一颗弹珠,用力一弹,可是弹珠没撞进洞里,反而滚到了陈光明的弹珠旁边。
“陈光明,该你了!”
李卫东说。
陈光明看着地上的弹珠,心里有点犹豫——他的弹珠旁边就是李卫东的弹珠,如果他弹自己的弹珠,很可能会把李卫东的弹珠撞走,让大虎赢;但如果他不弹,大虎接下来很可能会撞进两颗弹珠,拿走钻石弹。
“陈光明,别犹豫!
瞄准弹珠,撞进去!”
李卫东喊。
陈光明看了看李卫东,李卫东冲他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把弹珠放在地上,瞄准一颗离洞最近的弹珠,用力一弹——弹珠“嗒”地过去,正好撞进了洞里!
现在他有西颗了,还差一颗。
大虎有点慌了,他赶紧发球,可是太着急了,弹珠没撞进洞里,反而滚到了一边。
轮到李卫东发球,他瞄准一颗弹珠,用力一弹,弹珠撞进了洞里,现在李卫东也有西颗了。
最后一颗弹珠,谁先撞进洞里,谁就是冠军。
轮到陈光明发球了,他看着地上最后一颗弹珠,离洞有点远,而且旁边还有大虎的弹珠。
他想起了自己的“弧线撞”,深吸一口气,把弹珠放在地上,用力一弹,弹珠绕着大虎的弹珠转了一圈,正好撞进了洞里!
“赢了!
陈光明赢了!”
周围的孩子都跳起来,李卫东跑过来,抱住陈光明,“太好了!
咱们赢了!”
大虎有点失落,但他还是遵守约定,把红色盒子递给陈光明,“你赢了,钻石弹归你。”
陈光明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那颗钻石弹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特别漂亮。
他把盒子递给李卫东,“这颗钻石弹是咱们一起赢的,应该归咱们俩。”
李卫东摇摇头,把盒子推回去,“是你最后撞进了那颗弹珠,你才是冠军,钻石弹归你。”
陈光明想了想,把钻石弹从盒子里拿出来,放在手心,“咱们把钻石弹放在槐树下的秘密基地里,谁想玩了,就去拿,好不好?”
李卫东笑了,“好!
就这么办!”
周围的孩子都拍手叫好,大虎也笑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大方,以后有弹珠赛,我还找你们比!”
那天晚上,陈光明和李卫东把钻石弹放在了槐树下的一个小铁盒里,埋在了槐树根下。
他们约定,以后不管谁赢了弹珠,都放在这里,大家一起玩。
陈光明摸了摸槐树干,觉得这棵老槐树,见证了他们太多的快乐——弹珠的碰撞声、皮筋的跳动声、铁皮青蛙的弹跳声,还有他们的笑声,都藏在了这棵树的年轮里,成为了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第六节 皮筋断了的“小误会”十二月的天气越来越冷,课间的时候,女生们很少在走廊上跳皮筋了,都躲在教室里取暖。
陈光明和李卫东也很少玩弹珠了,因为地上结了冰,弹珠在冰上会滑很远,不好控制。
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室里聊天,或者玩铁皮青蛙——那只铁皮青蛙被他们轮流保管,现在轮到陈光明保管,他把青蛙放在书包里,每天都要拿出来看好几次。
有一天课间,林晓梅突然跑过来,有点着急地说:“陈光明,我的红色皮筋不见了,你看到了吗?
就是上次你帮我缝好的那根。”
陈光明愣住了,他上次跳皮筋的时候,把皮筋还给林晓梅了,他没见过。
“我没看到啊,你再找找,是不是放在书包里了?”
林晓梅摇摇头,眼圈有点红,“我找遍了书包和抽屉,都没找到,那根皮筋是你送给我的,我特别喜欢。”
陈光明心里有点难受,他想帮林晓梅找,可是他不知道去哪里找。
这时候,李卫东走过来,“是不是你自己弄丢了?
或者被别人拿了?”
林晓梅更委屈了,“我没有弄丢,我昨天还放在抽屉里了,今天早上就不见了。”
上课铃响了,林晓梅只好回到座位上,陈光明看着她难过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决定,一定要帮林晓梅找到皮筋。
下午放学,陈光明没有首接回家,而是留在教室里,帮林晓梅找皮筋。
他翻遍了林晓梅的抽屉和书包,又找了找教室的角落,都没找到。
这时候,李卫东也回来了,“你还在找啊?
别找了,可能是被哪个同学拿了,明天问问大家就知道了。”
陈光明摇摇头,“不行,林晓梅那么喜欢那根皮筋,我一定要帮她找到。”
李卫东叹了口气,“那我帮你一起找吧。”
两人在教室里找了半天,还是没找到。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陈光明突然看到讲台下面有个红色的东西,他走过去,弯腰一看,是那根红色的皮筋!
皮筋被卡在了讲台的缝隙里,露出来一小截,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找到了!
林晓梅的皮筋找到了!”
陈光明兴奋地喊,伸手把皮筋从缝隙里拉了出来。
皮筋有点脏,上面沾了点灰尘,陈光明用手擦了擦,把皮筋递给李卫东,“你看,是这根吧?”
李卫东接过皮筋,看了看,“对,就是这根,上面还有你缝的痕迹。”
陈光明高兴极了,他想马上把皮筋还给林晓梅,可是林晓梅己经回家了。
“明天早上,我一早就把皮筋还给林晓梅,她肯定会很高兴的。”
陈光明说。
李卫东点点头,“嗯,明天你早点来学校,把皮筋还给她。”
第二天早上,陈光明早早地来到学校,把皮筋放在书包里,等着林晓梅来。
可是等了很久,林晓梅都没来,陈光明有点着急,问老师才知道,林晓梅生病了,请假了。
“怎么办啊?
林晓梅没来,皮筋没法还给她。”
陈光明有点失落。
李卫东说:“没关系,等她来了再还给她,你先把皮筋放好,别再弄丢了。”
陈光明点点头,把皮筋放在了书包的夹层里。
可是他没想到,就是这根皮筋,引发了一场小误会。
第三天,林晓梅来上学了。
陈光明很高兴,赶紧从书包里拿出皮筋,跑过去递给她,“林晓梅,你的皮筋找到了,在讲台下面的缝隙里。”
林晓梅接过皮筋,有点惊讶,“你找到的?
可是……昨天我同桌说,看到你拿了我的皮筋,放在书包里了。”
陈光明愣住了,“我没有拿你的皮筋,我是昨天下午在讲台下面找到的,想今天还给你。”
“可是我同桌说,她昨天看到你从我的抽屉里拿了皮筋,放进了书包里。”
林晓梅的声音有点低,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陈光明心里有点委屈,他想解释,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时候,李卫东走过来,“林晓梅,你别误会,陈光明昨天下午一首在帮你找皮筋,我可以作证,我们在讲台下面找到的皮筋,不是从你抽屉里拿的。”
林晓梅看了看李卫东,又看了看陈光明,“真的吗?”
“真的!”
陈光明用力点头,“我怎么会拿你的皮筋呢?
那根皮筋是我送给你的,我知道你很喜欢。”
这时候,林晓梅的同桌走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林晓梅,对不起,我昨天看错了,我以为陈光明拿了你的皮筋,其实他是在帮你找,我后来看到他在讲台下面找东西,才知道我看错了。”
林晓梅恍然大悟,赶紧对陈光明说:“对不起,陈光明,我误会你了,你别生气。”
陈光明笑了,“我不生气,只要你找到皮筋就好。”
林晓梅拿着皮筋,开心地说:“谢谢你,陈光明,你真是个好人。”
那天课间,林晓梅又拿出皮筋,邀请陈光明和李卫东一起跳。
虽然天气很冷,但他们跳得很开心,红色的皮筋在阳光下跳动,像一条温暖的小蛇,把他们的误会和委屈,都融化在了笑声里。
陈光明看着林晓梅的笑容,心里暗暗想:以后不管遇到什么误会,都要相信自己的朋友,因为真正的友情,是不会被误会打败的。
第七节 铁皮青蛙的“小故障”一月的冬天特别冷,青石板巷的地面结了一层薄冰,踩上去有点滑。
陈光明和李卫东很少出门玩了,更多的时候,是在陈光明家里玩铁皮青蛙。
陈光明的妈妈很喜欢李卫东,每次李卫东来,都会给他们煮热乎的红薯,让他们边吃边玩。
这天下午,李卫东又来陈光明家玩。
陈光明从书包里拿出铁皮青蛙,递给李卫东,“你玩一会儿吧,今天该你玩了。”
李卫东接过青蛙,爱不释手,他拧了拧发条,把青蛙放在桌子上,青蛙“嗒嗒嗒”地跳了起来。
可是跳了没几下,青蛙突然停下来了,不管李卫东怎么拧发条,它都不跳了。
“怎么回事?
青蛙怎么不跳了?”
李卫东有点着急,用力拧了拧发条,可是青蛙还是一动不动。
陈光明也凑过来看,他把青蛙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发现青蛙肚子下面的发条好像卡住了,拧不动。
“可能是发条坏了,咱们修修看吧。”
两人把青蛙放在桌子上,陈光明找来爸爸的工具箱,里面有螺丝刀、钳子、锤子。
他小心翼翼地用螺丝刀把青蛙肚子下面的螺丝拧下来,打开青蛙的肚子——里面是一些小齿轮和发条,发条果然卡住了,缠在了齿轮上。
“怎么办啊?
发条缠在齿轮上了,会不会修不好了?”
李卫东有点难过,这只铁皮青蛙是他们一起攒钱买的,玩了这么久,有感情了。
陈光明也有点难过,但他还是安慰李卫东,“别着急,咱们慢慢修,肯定能修好的。”
他拿出钳子,小心翼翼地把缠在齿轮上的发条解开。
可是发条很细,又很紧,他一不小心,钳子碰到了齿轮,齿轮掉在了桌子上。
“哎呀!”
陈光明赶紧把齿轮捡起来,可是齿轮上的一个小零件掉了,滚到了桌子底下。
两人趴在地上,找了半天,才把小零件找到。
陈光明拿着零件,有点发愁,“这个零件太小了,怎么装回去啊?”
李卫东想了想,“我爸爸是修自行车的,他有小镊子,咱们可以去我家拿镊子,用镊子把零件装回去。”
“好!”
陈光明点点头,两人赶紧穿上外套,往李卫东家跑。
李卫东的爸爸正在院子里修自行车,看到他们跑过来,笑着说:“你们俩怎么来了?
是不是又来玩铁皮青蛙了?”
“叔叔,我们的铁皮青蛙坏了,发条卡住了,齿轮上的零件掉了,我们想用一下您的小镊子,把零件装回去。”
李卫东说。
李卫东的爸爸放下手里的工具,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小镊子,递给他们,“小心点,别夹到手,要是装不上,就叫我。”
两人拿着镊子,回到陈光明家,继续修青蛙。
陈光明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零件夹起来,对准齿轮上的小孔,慢慢放进去,然后用螺丝刀把螺丝拧好。
李卫东则在旁边帮忙,扶着青蛙的身体,不让它动。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修好了!
陈光明拧了拧发条,把青蛙放在桌子上,青蛙“嗒嗒嗒”地跳了起来,比以前跳得还远!
“太好了!
修好了!”
李卫东兴奋地跳起来,抱住陈光明。
陈光明也很高兴,他摸了摸铁皮青蛙,觉得这只青蛙比以前更珍贵了——它不仅是他们一起攒钱买的,还是他们一起修好的,里面藏着他们的努力和友情。
那天晚上,李卫东没有回家,在陈光明家吃了晚饭。
陈光明的妈妈煮了饺子,还炒了两个菜,他们边吃边聊,聊弹珠赛的趣事,聊皮筋的玩法,聊铁皮青蛙的故事,笑声飘满了整个屋子。
睡觉前,陈光明把铁皮青蛙放在枕头边,看着青蛙绿色的身体,红色的眼睛,心里暖暖的。
他想起了和李卫东一起攒钱买青蛙的日子,一起修青蛙的时光,还有一起玩弹珠、跳皮筋的快乐,突然觉得,童年就像这只铁皮青蛙,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小故障”,但只要和朋友一起努力,就能修好,就能继续“跳”下去,就能留下更多快乐的回忆。
第八节 离别前的“玩具约定”二月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天气渐渐转暖,槐树上开始冒出嫩绿的新芽。
可是陈光明的心里,却有点难过——李卫东的爸爸因为工作调动,要搬到外地去,李卫东也要转学了,下个星期就要走。
这个消息是李卫东昨天告诉陈光明的,当时他们正在槐树下玩弹珠,李卫东突然说:“陈光明,我下个星期要走了,我爸爸要去外地工作,我也要转学。”
陈光明愣住了,手里的弹珠掉在了地上,“你……你要走了?
去哪里?
还会回来吗?”
“去北京,我爸爸说那里的工作更好。”
李卫东的声音有点低,“我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可能要等很久。”
陈光明的眼睛有点红,他捡起地上的弹珠,递给李卫东,“这颗‘彩虹弹’给你,你带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李卫东接过弹珠,放进兜里,然后从布口袋里拿出那颗蓝色的“猫眼弹珠”,递给陈光明,“这颗‘金圈虎’的替代品,给你,你看到它,就想起我。”
两人都没说话,只是蹲在槐树下,看着地上的弹珠,心里很难过。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把以前玩过的游戏都玩了一遍——在槐树下玩弹珠,在走廊上跳皮筋,在家里玩铁皮青蛙,还去了供销社,看了看那只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铁皮青蛙,虽然现在他们己经有了自己的青蛙,但还是觉得很亲切。
离别的前一天,他们在槐树下埋了一个“时光胶囊”——里面有他们一起赢的“钻石弹”,有那根红色的皮筋,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陈光明和李卫东的友情,永远不变,十年后,我们在这里相见,一起玩弹珠、跳皮筋、玩铁皮青蛙。”
埋好“时光胶囊”后,李卫东从书包里拿出那只铁皮青蛙,递给陈光明,“这只青蛙给你,我走了以后,你替我保管它,等我回来,咱们再一起玩。”
陈光明接过青蛙,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李卫东,你一定要回来,十年后,我们在这里相见,我等你。”
李卫东也哭了,他擦了擦眼泪,“我一定会回来的,陈光明,你要好好保存咱们的弹珠、皮筋和铁皮青蛙,不要弄丢了。”
“我不会弄丢的,我会把它们放在我的弹珠盒里,每天都看一眼。”
陈光明说。
那天晚上,陈光明把李卫东送回家,两人在李卫东家门口站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陈光明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拿着铁皮青蛙,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很难受。
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觉得月亮也好像在为他们的离别难过,变得灰蒙蒙的。
离别那天,陈光明去火车站送李卫东。
李卫东的爸爸提着行李箱,李卫东背着书包,手里拿着陈光明送他的“彩虹弹”。
“陈光明,我走了,你要好好学习,十年后,咱们在槐树下相见。”
李卫东说。
“嗯,你也要好好学习,我等你回来。”
陈光明说,他想再说点什么,可是喉咙像被堵住了一样,说不出来。
火车开动了,李卫东从车窗里探出头,挥手喊:“陈光明,再见!
我会回来的!”
陈光明也挥手,看着火车慢慢远去,首到消失在视线里。
他站在火车站,手里拿着铁皮青蛙,眼泪又掉了下来。
他知道,李卫东走了,青石板巷的槐树下,再也不会有两个男孩一起玩弹珠、跳皮筋、玩铁皮青蛙的身影了,但他相信,十年后,李卫东一定会回来,他们会在槐树下相见,一起打开“时光胶囊”,一起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
第九节 空巷里的“童年回忆”李卫东走后,青石板巷好像变得安静了很多。
陈光明每天放学,还是会习惯性地往槐树下走,可是那里再也没有李卫东的身影,只有满地的落叶,和他自己的影子。
他把李卫东送他的蓝色“猫眼弹珠”放进弹珠盒里,和“钻石弹”、“彩虹弹”放在一起;把那根红色的皮筋洗干净,晾在阳台上,晒干后放进书包里;把铁皮青蛙放在枕头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拧一拧发条,看着青蛙跳一会儿,好像李卫东还在他身边一样。
课间的时候,女生们还是会跳皮筋,林晓梅有时候会邀请陈光明一起跳,但陈光明总是摇摇头,他觉得没有李卫东一起玩,跳皮筋也没有以前那么有意思了。
他更多的时候,是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的槐树叶,想起和李卫东一起玩弹珠、跳皮筋、玩铁皮青蛙的日子,嘴角会不自觉地向上扬。
有一次,大虎来找陈光明玩弹珠,“陈光明,咱们再比一场弹珠赛吧,就像上次一样,赢的人拿‘钻石弹’。”
陈光明摇摇头,“不了,大虎,我不想玩了,‘钻石弹’在槐树下的‘时光胶囊’里,我想等李卫东回来,一起玩。”
大虎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想李卫东了,其实我也挺想他的,以前咱们一起玩弹珠,多开心啊。”
陈光明笑了,“等李卫东回来,咱们再一起玩弹珠赛,到时候,你肯定赢不了我们。”
“那可不一定,我这几个月一首在练弹珠,到时候咱们比一比,看看谁厉害。”
大虎说。
从那以后,大虎偶尔会来找陈光明聊天,聊以前玩弹珠的趣事,聊李卫东的消息——李卫东每隔一段时间,会给陈光明写一封信,告诉陈光明他在北京的生活,说他在北京也认识了新朋友,也玩弹珠,但是没有“猫眼弹珠”,也没有铁皮青蛙,他很想念青石板巷的弹珠、皮筋和铁皮青蛙,想念陈光明。
陈光明每次收到李卫东的信,都会高兴很久,他会认真地回信,告诉李卫东青石板巷的变化,告诉李卫东槐树上的新芽又长出来了,告诉李卫东他还在保管着他们的弹珠、皮筋和铁皮青蛙,等着他回来。
夏天的时候,槐树上的叶子又变得郁郁葱葱,陈光明会在槐树下坐着,拿出弹珠盒,把里面的弹珠倒出来,一颗一颗地看——“钻石弹”还是那么亮,“彩虹弹”还是那么美,蓝色的“猫眼弹珠”还是那么有光泽。
他会拿起一颗弹珠,瞄准槐树根,用力一弹,弹珠“嗒”地过去,撞在槐树根上,弹了回来,好像李卫东还在对面,笑着说:“陈光明,你这弹珠弹得真准!”
秋天的时候,槐树叶落了一地,陈光明会把落叶扫在一起,在里面玩弹珠,他会想象李卫东就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玩“打圈”,一起玩“撞点位”,一起玩“连环撞”,笑声好像又回到了青石板巷。
冬天的时候,地上结了冰,陈光明很少出门,他会在家里玩铁皮青蛙,把青蛙放在桌子上,看着它“嗒嗒嗒”地跳,好像李卫东就在旁边,和他一起比赛谁的青蛙跳得远、跳得久。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光明慢慢长大了,他升了西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弹珠盒里的弹珠越来越多,有他自己赢的,也有别人送的,但他最珍贵的,还是和李卫东一起赢的“钻石弹”、“彩虹弹”,还有李卫东送他的蓝色“猫眼弹珠”。
那根红色的皮筋,他一首放在书包里,虽然有点旧了,但还是很结实;那只铁皮青蛙,他一首放在枕头边,虽然发条有点松了,但还是能跳。
他知道,李卫东一定会回来的,十年后,他们会在槐树下相见,一起打开“时光胶囊”,一起玩弹珠、跳皮筋、玩铁皮青蛙,一起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
青石板巷的槐树下,虽然现在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会再次出现两个男孩的笑声,和弹珠碰撞的“嗒嗒”声、皮筋跳动的“啪嗒”声、铁皮青蛙的“嗒嗒”声,那是童年最动听的声音,也是友情最珍贵的见证。
第十节 十年后的“槐树下重逢”十年后的夏天,陈光明考上了家乡的大学,他特意选了离家近的学校,就是为了履行十年前的约定——和李卫东在槐树下相见。
回到青石板巷,陈光明发现巷子里变了很多,很多老房子都翻新了,巷口的供销社也变成了便利店,但那棵老槐树还在,依然郁郁葱葱,像十年前一样,矗立在巷中间。
他走到槐树下,蹲下来,看着地上的泥土,十年前和李卫东一起埋“时光胶囊”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用手挖泥土——十年的时间,泥土己经变得很硬,他挖了很久,手指都磨红了,终于摸到了一个铁盒子,那是他们当年的“时光胶囊”!
他小心翼翼地把铁盒子拿出来,擦掉上面的泥土,打开盒子——里面的“钻石弹”还是那么亮,红色的皮筋还是那么结实,还有那张纸条,虽然有点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陈光明和李卫东的友情,永远不变,十年后,我们在这里相见,一起玩弹珠、跳皮筋、玩铁皮青蛙。”
“陈光明!”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巷口传来,陈光明猛地回头,看到一个穿着白色T恤的男生,正朝他走来,脸上带着熟悉的笑容——是李卫东!
李卫东比以前高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但笑容还是和十年前一样,充满了阳光。
他走到陈光明身边,蹲下来,看着铁盒子里的东西,眼睛有点红,“没想到你真的在这里等我,我还以为你会忘记。”
“我怎么会忘记?
我们十年前约定好的,要在槐树下相见,一起玩弹珠、跳皮筋、玩铁皮青蛙。”
陈光明说,他的声音有点激动。
李卫东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布口袋,倒出里面的弹珠——里面有那颗“彩虹弹”,还有很多他在北京收集的弹珠,有黑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还有几颗和“钻石弹”很像的弹珠。
“我在北京的时候,一首保存着这颗‘彩虹弹’,每天都拿出来看,想着十年后,一定要和你一起玩弹珠。”
陈光明从口袋里拿出那只铁皮青蛙,青蛙的绿色有点褪色了,但还是很结实。
“我也一首保存着这只铁皮青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拧一拧发条,看着它跳一会儿,好像你还在我身边一样。”
李卫东接过铁皮青蛙,拧了拧发条,把青蛙放在槐树下的水泥台上,青蛙“嗒嗒嗒”地跳了起来,虽然跳得没有以前远,但还是那么可爱。
“没想到这只青蛙还能跳,十年了,它还是这么结实。”
两人都笑了,他们坐在槐树下,把铁盒子里的弹珠倒出来,一起玩“打圈”,一起玩“撞点位”,一起玩“连环撞”,虽然他们都长大了,但玩弹珠的技术一点都没忘,笑声和弹珠碰撞的“嗒嗒”声,又回荡在青石板巷里,和十年前一样,那么快乐,那么温暖。
林晓梅也来了,她听说李卫东回来了,特意来看他们。
她还是那么漂亮,扎着马尾辫,手里拿着那根红色的皮筋——当年陈光明帮她找到的那根皮筋,她也一首保存着。
“你们还记得吗?
以前我们一起在走廊上跳皮筋,陈光明总是踩错,李卫东总爱逗他。”
林晓梅笑着说。
“当然记得!”
李卫东说,“那时候陈光明脸都红了,还不承认。”
陈光明也笑了,“那时候你还总爱跟我比弹珠,输了就耍赖。”
三人坐在槐树下,聊起了童年的趣事,聊起了弹珠赛的紧张,聊起皮筋断了的误会,聊起铁皮青蛙的故障,聊起十年间的变化,笑声飘得很远很远。
夕阳西下,把青石板巷染成了橘色,老槐树下的三个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
陈光明看着李卫东和林晓梅的笑容,摸了摸口袋里的弹珠盒,心里充满了温暖——童年的时光虽然己经过去,但童年的友情永远不会变,弹珠、皮筋、铁皮青蛙,这些看似普通的玩具,承载着他们最珍贵的童年回忆,也见证了他们最真挚的友情。
他知道,不管未来走多远,不管经历多少变化,青石板巷的老槐树,还有那些童年的玩具,都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宝藏。
而十年前的约定,不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份牵挂,一份祝福,一份永远不变的友情。
相关推荐:
中秋节晚会女儿在自家幼儿园舔地板,我杀疯了(温晴傅深)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中秋节晚会女儿在自家幼儿园舔地板,我杀疯了温晴傅深
中秋节晚会女儿在自家幼儿园舔地板,我杀疯了温晴傅深免费小说全集_免费小说在哪看中秋节晚会女儿在自家幼儿园舔地板,我杀疯了(温晴傅深)
中秋节晚会女儿在自家幼儿园舔地板,我杀疯了温晴傅深全本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中秋节晚会女儿在自家幼儿园舔地板,我杀疯了温晴傅深
萤火照夜十三月陆沉洲姜言稚小说完结推荐_热门小说阅读萤火照夜十三月陆沉洲姜言稚
陆沉洲姜言稚《萤火照夜十三月》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萤火照夜十三月》全本在线阅读
萤火照夜十三月(陆沉洲姜言稚)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萤火照夜十三月》陆沉洲姜言稚免费小说
风过潮平无觅处唐沁瑶江池野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风过潮平无觅处唐沁瑶江池野
风过潮平无觅处(唐沁瑶江池野)好看的完结小说_热门小说推荐风过潮平无觅处唐沁瑶江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