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在训练基地理疗室,我正弯腰调整冰敷袋的温度,叶思琪躺在治疗床上,右膝上还留着昨天比赛时的淤青。
“今天的冰敷时间缩短十分钟,”我看了眼墙上的时钟,“然后做***治疗,晚上再热敷一次。”
叶思琪闭着眼睛“嗯”了一声,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皮肤上。
我正要伸手替她拨开,理疗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这个方案得改。”
季浩抱着一叠资料走进来,白大褂口袋里插着几支记号笔。
他径直走到治疗床前,手指在叶思琪膝盖上按了按:“深层肌肉有轻微炎症,冰敷会延缓代谢。”
我皱起眉头:“急性期冰敷是标准流程。”
“那是十年前的标准。”他从资料里抽出一张图表,“最新研究证明,适度热敷配合低频电刺激更有效。”
我接过图表扫了一眼——数据样本量小,对照组设置也不严谨。
刚要反驳,叶思琪突然撑起身子:“听起来有道理,要不试试?”
她看向季浩的眼神里带着我熟悉的求知欲。
就像当年我们第一次在体校图书馆相遇时,她对我手里那本《运动解剖学》表现出的兴趣。
“顾旭,”叶思琪转向我,语气像在哄一个闹脾气的小孩,“季浩毕竟是运动医学专业的。”
这句话像根细针扎进我心里。
我握紧手里的冰袋,塑料外壳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三年前叶思琪肩袖损伤时,是我熬夜查资料制定的康复方案,让她三个月就重返赛场。
现在,我的专业素养被一句“科班出身”轻飘飘地否定了。
午餐时间,季浩又对配餐表提出质疑。
“高蛋白饮食?太保守了。”他用叉子拨弄着叶思琪餐盘里的鸡胸肉,“生酮饮食更适合提升爆发力。”
“职业运动员需要稳定供能,”我放下筷子,“去年澳网八强赛,那个塞尔维亚球员就是……”
“个案不能代表普遍规律。”季浩打断我,转头对叶思琪说,“我认识几个营养学教授,可以帮你定制方案。”
叶思琪眼睛亮起来的样子让我胃部发紧。
当她把西兰花推到我面前说“顾旭,你尝尝这个新做法”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已经不只是专业分歧。
她正在用行动告诉我,谁的意见更值得重视。
下午的力量训练,叶思琪执意要尝试季浩设计的新动作。
当她因为错误发力方式拉伤背部肌肉时,我看着她疼得发白的嘴唇,第一次没有立即上前。
季浩手忙脚乱地翻找止痛喷雾的样子,像面镜子照出了专业与热情的距离。
队医最后说:“还是按顾旭原来的计划吧。”
回更衣室的路上,叶思琪一瘸一拐地跟我身后:“别生气,季浩也是为我好。”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曾经总是并肩而行的我们,此刻中间隔着一步的距离。
我攥紧理疗包带子,指甲陷进掌心。
小说《网球天才女友为了新来的男队医羞辱我》 第2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