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遇1.1 九月流火九月,骄阳似火,毫不留情地烘烤着大地,
整个校园仿佛被罩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校园主干道两旁的梧桐树,枝叶繁茂得近乎张扬,
宽大的叶片在炽热的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抱怨这难耐的暑气,
又似在对初来乍到的新生们诉说着校园的往昔。树荫下,新生们拖着五花八门的行李箱,
步伐或轻快雀跃,或略显踌躇,无一不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时不时仰头打量着校园里古旧又不失韵味的建筑,
三两成群地小声议论着未来的学业与生活,欢声笑语在树荫间回荡。不远处的红砖墙上,
斑驳的光影随着树叶的摇曳而肆意跳动,那光影犹如岁月的笔触,
勾勒出校园过往的点点滴滴。每一道光影的变幻,似乎都藏着一个故事,
或是一场难忘的校园活动,或是一段青涩懵懂的爱恋。而篮球场那边,
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一群学长们正进行着激烈的篮球比赛,汗水如注,
湿透了他们的球衣,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
他们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投篮、防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激情。
周围观众们的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有的激动得涨红了脸,
挥舞着手中临时制作的标语牌;有的则扯着嗓子,大声呼喊着球员的名字,
恨不得自己也能上场助力。陈晓身着一条简约的米色连衣裙,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却显得有些单薄与无助。她的发丝被热风吹得凌乱不堪,
几缕发丝湿漉漉地贴在汗津津的脸颊上。她吃力地拖着沉重的行李箱,
在偌大的校园里如无头苍蝇般焦急地寻找着自己的宿舍。烈日高悬,
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她额头滚落,顺着脸颊滑落,洇湿了她的连衣裙,狼狈之感愈发明显。
她的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迷茫,时不时低头查看手中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的校园地图,
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宿舍到底在哪儿啊,怎么找了这么久都找不到。
” 耳畔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与她急促慌乱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
让她愈发感到烦躁不安,仿佛整个人都被这燥热的天气和混乱的环境裹挟着,找不到方向。
就在她匆忙转弯时,与迎面而来的林宇撞了个满怀。那一刻,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一切都变得缓慢而清晰。一片飘落的樱花花瓣,如同一朵轻盈的雪花,
悠悠荡荡地落在林宇洁白如雪的衬衫肩头,宛如大自然精心安排的一场浪漫邂逅。
林宇手中的素描本受到撞击,里面的建筑手稿纷纷滑出,在微风中轻轻翻动,
那些线条流畅、构思精巧的手稿,像是在迫不及待地诉说着主人的奇思妙想。
林宇下意识地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懊恼,担心这些珍贵的手稿被弄皱或损坏。
陈晓慌乱地蹲下,一边不停地说着 “对不起,对不起”,一边手忙脚乱地捡起地上的东西。
她的脸涨得通红,眼神中满是歉意与窘迫,手也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林宇则很快调整好了情绪,微笑着安慰道:“没事,你别着急。
” 当林宇捡起陈晓散落的《博尔赫斯诗选》时,
他注意到书页间夹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书签。书签的边缘已经微微泛黄,
上面似乎还带着淡淡的书香,仔细看,书签上甚至还有一些细微的纹路,
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他不禁多看了一眼,心中涌起一丝好奇,眼前这个女孩,看似慌乱,
却有着这般细腻而诗意的一面。他暗自思忖,能在书中夹这样一片书签,
想必她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和浪漫的情怀。整理好东西后,林宇得知陈晓正在找宿舍,
便热心地帮她提起行李箱,一路引领着她前往目的地。一路上,两人简单地聊了几句,
陈晓得知林宇是建筑系的学生,而自己所学的文学专业与他的专业看似毫不相干,
却又莫名地让她觉得彼此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系。陈晓心想,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而文学是流动的思想,或许在某些层面,二者有着共通之处,
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对世界的理解。林宇也觉得这个文学系的女孩很有意思,
与自己身边那些满脑子建筑图纸和数据的同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她的身上仿佛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书卷气。1.2 暗生情愫自那次相遇后,
陈晓和林宇在校园里的交集逐渐多了起来。每周三,
他们都会默契地来到图书馆西区的落地窗前,这里光线充足,窗外的绿树随风摇曳,
为室内带来一片清凉与宁静。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林宇的脸上,
在他浓密而卷翘的睫毛上跳跃,形成一道道美丽而梦幻的剪影。陈晓坐在对面,
佯装专注于手中的稿纸,可目光却总是不受控制地落在林宇专注的侧脸上。
她看着林宇认真看书的模样,那深邃的眼眸、挺直的鼻梁,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就像平静的湖面被一颗小石子轻轻击中,泛起层层温柔的波浪。
她的钢笔尖在稿纸上停留太久,以至于墨渍渐渐洇开,
在洁白的稿纸上晕染出一片不规则的痕迹,她才猛地回过神来,慌张地将稿纸对折,
试图掩盖自己的心思。她偷偷瞥了一眼林宇,生怕他发现自己的异样,
还好林宇依旧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对她的小动作毫无察觉。在校园的摄影社团里,
社长苏瑶默默地暗恋着林宇。暗房里,灯光昏暗而暧昧,红色的安全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将整个空间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苏瑶站在显影液前,手中小心翼翼地拿着林宇的照片。
随着照片在显影液中逐渐清晰,林宇那帅气的脸庞映入眼帘,
苏瑶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欢喜,更有苦涩。欢喜的是,
她终于能以这样的方式近距离地 “接触” 林宇,每一次冲洗照片,
她都仿佛能感受到与他的距离在拉近;苦涩的是,她知道林宇和陈晓的关系越来越近,
每次看到他们在一起,她的心就像被一把钝刀轻轻划过,隐隐作痛。
她想起上次在校园小道上,看到林宇和陈晓并肩而行,有说有笑,
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拉得很长很长,那一刻,她心中的酸涩如潮水般涌来。
她只能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继续在暗房里独自消磨时光,
一遍又一遍地冲洗着那些记录着林宇生活点滴的照片,仿佛这样就能离他更近一些,
仿佛这些照片就是她与林宇之间唯一的纽带。她轻轻抚摸着照片上林宇的轮廓,
心中默默想着:“要是他能多看我一眼就好了。”那天,暴雨毫无预兆地突袭而来。
林宇和陈晓刚从图书馆出来,被突如其来的大雨困在了门口。看着雨幕越来越大,
雨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倾泻而下,打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林宇从包里拿出一把伞,
对陈晓说:“一起走吧。” 两人挤在一把小小的伞下,雨水打在伞面上,
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演奏一曲别样的乐章。陈晓的发梢被雨水打湿,
几滴水珠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滴落在林宇的颈间,那一丝凉意让林宇心中猛地一颤,
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在心底蔓延开来。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涌上心头,
他下意识地将伞往陈晓那边倾斜了一些。陈晓也察觉到了这一瞬间的异样,她微微低下头,
脸颊微微泛红,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仿佛有一层窗户纸,只差轻轻一捅就会破裂。
在雨中,他们并肩前行,脚步不自觉地靠近,彼此的心也在这不经意间,越靠越近 。
第二章 抉择2.1 现实裂缝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校园里的氛围却悄然改变,
曾经的欢声笑语中,如今夹杂着一丝不安与迷茫。对陈晓和林宇而言,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因为现实的压力正如潮水般向他们涌来。陈晓的母亲不辞辛劳,从家乡赶来。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家乡公务员招聘简章。
简章的纸张有些褶皱,显然被她反复翻阅过,每一条招聘信息,她都已烂熟于心。“晓晓啊,
” 母亲的声音里带着期许,“你看看这公务员岗位,多稳定啊。在家乡工作,离家近,
生活也安稳,以后找个好人家,妈也就放心了。” 母亲的话,像一把重锤,
敲在陈晓的心坎上。她看着母亲殷切的眼神,欲言又止。陈晓心中有着自己的梦想,
她渴望在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里,用自己所学的文学知识,闯出一片天地。可母亲的期望,
又让她倍感压力,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此同时,
林宇收到了家里寄来的父亲住院病历单。当他颤抖着双手打开信封,
看到病历单上那密密麻麻的诊断术语和检查结果时,只觉一阵天旋地转。
父亲的病情远比他想象中严重,治疗费用更是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林宇的手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无助。他深知,
自己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留在这座城市,和陈晓一起为未来拼搏,还是回到家乡,
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他看着病历单,久久无法回神,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父亲憔悴的面容和母亲疲惫的身影。两人在宿舍窗台共同养护的多肉植物,
曾经是他们校园生活中一抹温馨的点缀。叶片肥厚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
闪烁着生机的光泽。可如今,随着毕业的临近,他们忙于学业、实习,
以及应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早已无暇顾及这株小生命。多肉植物的叶片开始干瘪、发黄,
原本紧凑的植株变得松散,曾经的翠绿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衰败的景象。
陈晓看着枯萎的多肉,心中一阵刺痛。她轻轻抚摸着那干枯的叶片,
仿佛看到了自己和林宇这段感情的未来,心中满是担忧与无奈。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辉煌,
却无法驱散陈晓和林宇心中的阴霾。他们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家深夜便利店。便利店里,
灯光昏黄,货架上的商品散发着冰冷的气息。林宇翻遍了口袋,只找到最后一枚硬币。
他毫不犹豫地用这枚硬币买下了一份关东煮。热气腾腾的关东煮,在这寒冷的夜晚,
显得格外温暖。陈晓双手捧着关东煮,热气氤氲在她的脸庞,她轻轻呵着气暖手。
林宇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眼中满是心疼。他想起曾经在校园里,他们无忧无虑地漫步,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如今,现实的压力却让他们举步维艰。陈晓抬起头,
与林宇的目光交汇,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迷茫与挣扎。这一刻,他们都清楚,
未来的路充满了荆棘,他们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将决定他们的爱情能否继续走下去,
也将决定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2.2 城中村蜗居毕业后,为了节省开支,
陈晓和林宇在城中村租下了一间狭小的出租屋。推开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的墙纸泛黄,像是被岁月的烟熏染过。仔细看去,
墙纸上有着前任租客用铅笔留下的涂鸦,有的是歪歪扭扭的小人,
仿佛在演绎着一场无声的闹剧;有的是模糊不清的爱心,
或许曾见证过一段青涩的爱恋;还有的是一些杂乱的线条,仿佛是租客内心烦躁的宣泄。
这些涂鸦,为这个冰冷的屋子增添了几分别样的 “生机”。浴室里,
那水龙头像是个倔强的孩子,怎么也不肯停止滴水。“滴答,滴答”,水滴不间断地落下,
砸在水槽上,发出清脆而又单调的声音。这声音在白天或许还能被城市的喧嚣掩盖,
可一到夜晚,便成了主角,声声入耳,扰得人心烦意乱。陈晓和林宇找了房东多次,
房东总是敷衍地答应着修理,却始终不见行动。日子久了,
他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恼人的 “背景音乐”。尽管生活条件艰苦,
但陈晓和林宇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陈晓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婚纱边角料在售卖,
那些洁白的布料,带着浪漫的气息,让她心动不已。她想着,即便生活在这简陋的出租屋里,
也可以营造出一些属于他们的温馨氛围。于是,她下单买了一些边角料,利用自己闲暇时间,
开始动手改造窗帘。她坐在窗前,一针一线地缝着,手指被针扎了好几次,
可她依旧没有停下。终于,原本破旧的窗帘被换上了带有蕾丝花边的新窗帘,
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屋内多了一丝柔和与浪漫。林宇也不甘示弱,
他知道陈晓喜欢在温暖而柔和的灯光下看书、写作。于是,他趁着周末休息,
穿梭在城市的各个二手市场。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角落里,他发现了一盏老式台灯。
台灯的灯罩有些泛黄,灯座上也有一些划痕,但他一眼就相中了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他用不多的钱将台灯带回了家。他仔细地擦拭着台灯,为它换上新的灯泡。
当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昏黄而温暖的光线照亮了整个房间,也照亮了陈晓和林宇的心。
在这个小小的出租屋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生活变得美好,
让爱情在困境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第三章 重压3.1 生存游戏清晨,
城市还未完全从睡梦中苏醒,菜市场却早已热闹非凡。陈晓提着布袋子,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准备为她和林宇的三餐采购食材。鱼摊前,
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手里熟练地摆弄着鱼。陈晓站在一旁,
眼睛盯着水盆里活蹦乱跳的鲈鱼,面露犹豫之色。老板娘一眼便看出了她的心思,
笑着开口:“妹子,挑鲈鱼可得有窍门。你看这鱼眼睛,要凸出来、亮晶晶的,
这说明鱼新鲜;再瞧瞧鱼鳃,得是鲜红的,那才好。” 说着,老板娘拿起一条鲈鱼,
展示给陈晓看,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示范如何辨别鱼的好坏。陈晓认真地听着,不住点头,
眼神中满是专注,心里默默想着一定要学会,好给林宇做顿营养的饭菜。按照老板娘的方法,
陈晓挑选了一条鲈鱼,放进袋子里,在心里盘算着今天的开支,每一分钱都要花得精打细算。
离开鱼摊后,陈晓走向蔬菜区。她在一个摊位前停下,看着鲜嫩的青菜,伸手翻拣起来。
摊主是个憨厚的大叔,笑着说:“姑娘,这青菜都是今儿一大早从地里摘的,可新鲜了,
多来点?” 陈晓微微皱眉,看着青菜的价格,小声说道:“大叔,能不能便宜点呀,
我天天都在您这买菜呢。” 大叔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松口:“行吧,给你便宜两毛。
” 陈晓感激地笑了笑,挑了一把青菜,仔细地装进袋子。转身来到猪肉铺,
陈晓看着摊位上摆放整齐的猪肉,心中却多了几分警惕。
她曾听闻一些不良商家会在电子秤上做手脚,所以格外留意。果不其然,
在猪肉铺老板转身拿肉的间隙,陈晓眼尖地发现电子秤下似乎藏着一块磁铁。她心中一惊,
一股愤怒涌上心头,但又不敢声张,只能默默在心里记下这家店铺,打算以后不再光顾。
她想着,自己和林宇本就生活艰难,这些不良商家还想着坑人,实在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