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汴京的外卖

宋代汴京的外卖

作者: 歌旻敏Elaine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宋代汴京的外卖男女主角分别是杏儿鲤跃作者“歌旻敏Elaine”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卯时三汴河上的水汽还未散南门小二己经蹲在“孙羊店”后门的石阶就着曙光擦拭他那具桐木食盒面上“孙羊正店”西个漆字被擦得发像刚出油的琥“南门小二!西街王押司家的粥要快!”掌柜孙嫂的嗓门穿过晨惊飞了檐下几只麻陈小二应了声“得勒”,手上动作更快他太熟悉这流程——王押司每日上衙前必点“金丝肚羹”配“脆筋巴子”,关键是那羹必须烫巴子必须脆这就是汴梁外卖伙计的能耐...

2025-10-06 00:38:04
卯时三刻,汴河上的水汽还未散尽,南门小二己经蹲在“孙羊店”后门的石阶上,就着曙光擦拭他那具桐木食盒。

盒面上“孙羊正店”西个漆字被擦得发亮,像刚出油的琥珀。

“南门小二!

西街王押司家的粥饼,要快!”

掌柜孙嫂的嗓门穿过晨雾,惊飞了檐下几只麻雀。

陈小二应了声“得勒”,手上动作更快了。

他太熟悉这流程——王押司每日上衙前必点“金丝肚羹”配“脆筋巴子”,关键是那羹必须烫嘴,巴子必须脆生。

这就是汴梁外卖伙计的能耐:记住每一张挑剔的嘴。

他提起食盒小跑进店。

三层盒身暗藏玄机:上层搁还冒热气的羹,中层是酥脆的巴子,底层塞着冰镇的石榴饮——这是去年从南方传来的“饮子”,王押司家娘子最爱。

孙嫂边盛羹边絮叨:“送完这趟,记得去州桥夜市取昨夜的食盒,张员外家宴的碗碟还在河里漂呢!”

南门小二嘿嘿一笑,露出两颗虎牙:“忘不了,昨夜划船送鱼鲙时,我还帮捞起个落水的胡商呢!”

这就是汴梁的清晨——像刚揭盖的蒸笼,扑鼻的烟火气裹着形形色色的生计。

他拎盒出门,汴梁彻底醒了。

虹桥上挤满了挑担的、骑驴的、推独轮车的,桥下漕船密密麻麻,船夫用带淮南口音的官话对骂。

一个相熟的水果贩子扔给他颗杏儿:“南门小二,今日脚程几何?”

小二接住杏儿咬了口,酸得眯起眼:“绕外城三圈,够走到应天府喽!”

他爱极了这份活计——每日穿行在汴京里,经过张家香药铺时,他深吸一口气;路过李家彩帛铺,他瞄一眼新到的苏杭样式。

这些气味与色彩,都是他记路的坐标。

拐角“张婆饮子摊”前排着队。

初夏时节,饮子摊最热闹,卖“砂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三文钱一碗。

南门小二没时间排队,张婆看见他,偷偷塞过一碗冰镇紫苏饮:“快喝,别让你孙嫂瞧见说我耽误你工夫!”

这就是他的市井智慧:对送餐伙计好,就是对自己肚子好——谁能保证哪天不想“索唤”一碗孙羊店的羊肉炕馍呢?

危机在抵达王押司家时露出端倪。

往常开门的是老仆,今日却是个面生的瘦高男子。

那人接过食盒时,指甲刻意划过南门小二的手背,留下道浅白印子。

“小哥常走旧曹门街?”

男子突然问。

南门小二心里咯噔一下。

旧曹门街住着几位枢密院官员,他前日确实送过外卖。

“官人说笑,”他陪笑脸,“我只管送餐,哪条街有香气就往哪条街钻。”

男子意味深长地笑了,多塞给他一把铜钱:“明日午时,送两份‘鼎煮羊羔’到榆林巷第三户,要走虹桥那条路——余钱归你。”

铜钱入手微涩,带着番坊特有的香料味。

南门小二跑出巷子,心跳如擂鼓。

他熟悉汴梁的每一种气味——这铜钱上的香,分明是番坊西夏商人常点的“御苑玉芝煎”的味道!

他回头望去,晨曦中的汴梁城宛如一幅正在舒展的画,而自己刚留下的脚印,似乎正踩在画卷某个隐秘的墨点上。

过虹桥时,他特意看了眼桥下。

一艘载满青瓷的漕船正在卸货,船帮吃水线很深,像藏着什么沉重的心事。

南门小二加快脚步。

他得赶在午前送完所有订单,包括那份通往榆林巷的、带着异香的“鼎煮羊羔”。

今日的汴梁,依旧繁华得令人心慌。

相关推荐
  • 假少爷喂马七年,和亲逆袭
  • 那个疯狂的时代电视剧免费观看
  • 我在美食荒漠当第一厨娘
  • 疯狂的年代是什么歌
  • 疯狂的年代歌词
  • 世事难料下一句安慰
  • 恰好是少年歌曲
  • 四合院:享受肆意人生
  • 烽火佳人难再得
  • 恰好是少年歌曲
  • 天玑灵梦
  • 那个疯狂的年代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