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五层,带一个大院子。
敲掉所有非承重墙,把空间重新规划。
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满足不同需求。
租金只有周边市场价的一半。
租客只收毕业三年内的年轻人。
院子我没盖楼,而是建了瑜伽室和食堂。
瑜伽室器材都是新的,食堂请了两个厨师,菜价和大学食堂一样。
入住的第一个月,食堂免费。
我以为我在做一件好事。
给这些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个喘息的空间,一个家。
他们叫我“神仙房东”,给我送锦旗,在网上写感谢信。
我看着那些年轻的脸,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直到苏晴的出现。
她拖着一个粉色行李箱,站在公寓门口。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审视着“睦邻之家”这四个字。
然后,她笑了。
1苏晴办入住那天,是我亲自接待的。
她学历很高,C大法学院,奖学金拿到手软。
我带她参观公寓,介绍各项设施。
“瑜伽室免费,食堂三餐供应,水电网全包。”
我指着墙上的价目表。
“这是菜单,两荤一素,十二块。”
她点点头,没说话,视线在食堂后厨的门上停了几秒。
经过走廊,她忽然停下脚步。
她指着墙角的灭火器。
“陈哥,这个灭火器,上个月的检查标签过期了。”
我愣了一下。
“可能……是负责安全检查的同事忘了换,我马上让他处理。”
“安全无小事。”
她语气平淡,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压力。
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笑着应下。
“你说得对,我马上换。”
她住进了三楼的301,最好的单人间,朝南,带阳台。
接下来的几天,公寓里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
苏晴总是在公共区域活动。
她会帮食堂的阿姨择菜。
她会陪楼下的保安大叔聊天,甚至帮他下载他喜欢的戏曲。
她会在瑜伽室里,耐心地教一个腼腆的女生纠正动作。
租客们很快都认识了她,并且很喜欢她。
大家开始叫她“苏姐”。
“苏姐懂的好多啊。”
“苏姐人真好,一点架子都没有。”
“不愧是名校的,就是有素质。”
我听着这些议论,心里那点不快也散了。
或许是我多心了。
这么优秀又热心的年轻人,是好事。
一周后,我晚饭后去食堂,准备和厨师商量下周的菜单。
食堂里,苏晴正被一群租客围在中间。
她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像是在讲解什么。
我走近了些。
“……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出租住宅的,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不得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她的声音清晰,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