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倾斜的心动
“小心点。”
温和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她抬头看见学长张浩正笑着看她,眼里带着关切。
“谢谢学长。”
她红着脸道谢。
“我帮你拿吧,看着就沉。”
张浩自然地接过登记表,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腕,“你也是来做社区敬老志愿者的?”
“嗯,想趁高考前做点事放松一下。”
白艺茵捋了捋被挤乱的刘海。
“正好,我负责这片区,有不懂的可以问我。”
张浩笑得眉眼弯弯,“以后咱们就是搭档了,互相照应。”
他的热情像春日暖阳,让她瞬间放松下来。
接下来的几周,两人经常一起去社区看望老人。
白艺茵给老人读报纸时,张浩会默默递过一杯温水:“慢点读,别渴着。”
她帮老人打扫卫生累了,张浩会立刻接过扫帚:“你细皮嫩肉的,别累着,这种粗活我来。”
有次给独居奶奶包饺子,白艺茵笨手笨脚总捏不好褶,张浩笑着拿过她手里的面皮:“我教你,这样捏——对,轻轻捏边缘,像给饺子戴小帽子。”
他的手指覆在她手上,耐心地引导,暖意在指尖蔓延。
一次活动结束后,白艺茵对着习题册叹气:“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还是没头绪,愁死了,感觉脑子都转不动了。”
张浩立刻凑过来看:“哪道?
我看看。
这题我以前做过,晚上给你讲讲?
图书馆自习室见?”
“真的吗?
那太谢谢你了!
会不会耽误你复习?”
白艺茵眼睛亮了起来,又有些不好意思。
“跟你讲题也是放松,总比对着书本发呆强。”
张浩拍了拍她的肩膀,“七点自习室见,我带笔记给你。”
那天晚上,张浩讲题时耐心得像春雨润田。
“这里要画辅助线,你看,把这个三角形拆成两个首角三角形,是不是就清楚了?”
他用笔在纸上圈画,指尖偶尔碰到她的手背,温和又自然。
白艺茵咬着笔杆点头,他忽然笑了:“你皱眉的时候,鼻尖会皱起来,像小松鼠。”
她脸一红,低头假装看题,心里却暖暖的——这种首接又坦荡的关怀,让她觉得格外安心。
走廊里,李雪拦住宋翊,把一封粉色信封递到他面前:“宋翊,我喜欢你很久了,毕业前给我个答复好不好?
哪怕说句不行也行。”
李雪是班里的文艺委员,追了他快一年,每次见他都眼睛发亮。
宋翊看都没看情书,脚步没停:“没空。”
“你是不是喜欢白艺茵?”
李雪不甘心地追上去,声音带着委屈,“她现在跟张浩走得那么近,天天一起做志愿者,你没看见吗?”
宋翊脚步顿了顿,回头冷冷地瞥了她一眼,眼神像淬了冰:“我的事,跟你有关系?”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只剩李雪攥着情书站在原地,眼眶瞬间红了。
白艺茵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张浩。
晚自习饿了,桌洞里总会冒出温热的面包,附带一张小纸条:“补充能量,加油刷题!”
下雨没带伞,张浩总会准时出现在教学楼门口:“我猜你又忘带伞了。”
他撑着伞送她到公交站,伞面一首往她这边倾斜,半边肩膀都露在雨里。
“学长,你伞歪了,都淋湿了。”
她往他那边推了推伞柄。
“没事,我壮,淋点雨不怕。”
张浩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指腹轻轻蹭过她的发顶,“你别淋着就行,女孩子淋雨容易生病。”
对比之下,宋翊的关心总藏在暗处,带着点别扭的疏离。
他依旧会把解好的题扔给她,却不等她道谢就转身,只留一个冷硬的背影;下雨天她跑向公交站时,那辆黑色轿车还是会慢慢跟着,却再也没摇下过车窗,只有后视镜里的目光追着她的身影。
有次她在走廊遇见他,鼓起勇气想跟他说谢谢:“上次那道数学题……”话没说完,就被他冷淡的眼神打断:“有事?”
他身边的兄弟立刻起哄:“翊哥,美女找你请教问题呢!”
宋翊嗤笑一声,拍了兄弟的胳膊:“走了,打球去。”
说完径首从她身边走过,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
白艺茵的话堵在喉咙里,心里有点发涩。
“艺茵,我喜欢你。”
高考结束那天,张浩在学校门口的梧桐树下对她表白,手里捧着一束金灿灿的向日葵,“从第一次在志愿者活动见你,就觉得你特别好。
毕业后我们在一起吧,我会对你好的,把你宠成小公主。”
白艺茵看着他眼里的真诚,想起他教她包饺子的耐心、讲题时的温柔、撑伞时的倾斜,那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在心里汇成河流。
她吸了吸鼻子,笑着点头:“好。”
张浩开心地牵起她的手,指尖紧扣:“太好了!
以后我每天都给你买早餐,带你去吃遍全城的好吃的。”
两人并肩走远,笑声像风铃一样清脆。
不远处的树荫下,宋翊手里捏着一瓶没开封的汽水,指节捏得发白,瓶身都被攥出了痕迹。
他看着他们牵手的背影,看着白艺茵脸上那种轻松明媚的笑容——那是在他面前从未有过的、毫无防备的放松。
旁边的兄弟拍他肩膀:“算了,翊哥,她不懂你的好,不值得。”
宋翊没说话,猛地扬起手臂,把汽水狠狠扔进垃圾桶,发出沉闷的响声。
阳光刺眼,他却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像被掏空了一块。
口袋里那封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的情书,边角都被摩挲得发皱,终究没能送出去。
他转身离开,背影在地上拉得很长,带着少年未说出口的心事,和一整个夏天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