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就可以喷,但打分还请手下留情哈!
“苏苏,别怪你爸爸,他也是心疼你的,让你下乡也是不得己,他的位置多少人盯着,一言一行都是表率。”
简苏苏垂着眼眸一言不发,右手中指和食指并拢在一起略显用力的在按压着她的太阳穴,左右的拇指和中指在桌下不自觉的摩挲着,耳边那道温和的中年女性声音起起伏伏,不尖锐,就是那劝慰的语气让她的眉头更加紧簇。
“别和老苏置气,你也是大姑娘了,家里一首也没有亏待过你,你爸他也是没有办法……”张梁玉说了半天简苏苏也没有给她一个眼神,让她心里面打鼓,只好留下一句“晚上你们爷俩好好聊聊,父女哪有隔夜仇啊。”
便拿着菜篮子轻手轻脚的出门去了。
安静下来的环境,西斜的阳光打进有点斑驳的老式窗棂中,让简苏苏从接收记忆的炸裂感中缓缓的平复下来。
她穿越了,熬了几个通宵大夜终于得到甲方爸爸满意的答复后,她就一头栽倒在了办公桌前。
熬过了甲方,没熬过甲流。
成为了高烧并成功把自己拖死了的人。
原主和她同名,是钢铁厂生产车间副主任简立江的女儿,她还有个同父同母的哥哥简执意。
母亲苏晚生完她后身体一首都不太好,在她七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
简父工作忙,简苏苏是跟着简执意的***后面长大的,几年前简执意去当兵,简父生产任务重,懂事的简苏苏独自去领供应粮的时候因为太瘦小差点被人踩踏,后来被邻居送了回来,厂里工会的领导也劝简父找个人照顾简苏苏。
于是就这样在组织的撮合下和张梁玉重组家庭。
张梁玉也是机械厂里的工人,中年丧夫,和简立江一样有一儿一女,儿子林大勇比简苏苏大几个月,女儿林小双年纪还小,今年十三岁还在上初中。
简父做人很厚道,为人也仗义。
这两年张梁玉对自己女儿不错,所以他也投桃报李,对继子继女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原主后妈是个面甜心苦的,平时办事都是本本分分,有点小心思,都摆在明面上,让人理解又不到厌烦的程度,分寸拿捏的极好。
最近下乡这个事给整个家属院都闹的鸡飞狗跳的,街道办每天挨个去各家做工作,家里有成年的孩子没有工作的必须得下乡去。
这事原本和他们家没什么关系。
原主可以接亲妈的班,苏妍是技术工种,坐办公室,工资高重点是不用倒班,着实是让人羡慕的好职位。
继兄林大勇的亲爸是工厂一线的临时炉工,三班倒。
林大勇的爸死的不是很光彩,一天晚上他上班喝大酒然后操作失误掉进了高炉里,连个骨灰渣子都没留下。
厂子赔了死亡补偿金,这钱厂领导赔的也觉得窝囊,可现在一家就这么一个顶梁柱,也确实是上班时间死在厂里了。
林大勇他爸虽然自己不应该上班喝酒,可厂子实实在在也担了个监管不力的名头。
所以在一番扯皮以后,赔了钱同意了林大勇他们子女也可以接临时工的班。
所以除去当兵的简执意,上学的林小双,简立江一家子都有工作,不是街道强制响应下乡的对象。
事情的变故就出现在前天。
简立江他们生产车间的主任到岁数了,马上要退了,主任是简立江的老领导,简父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两个人有着师徒情义。
简立江升正主任的任命还没下来,厂办领导就收到了一封举报信。
有人匿名举报简立江政治觉悟不够,家里西个孩子没有一个响应政策下乡支持建设。
于是简父被谈话了,这件事虽然不会影响简父升职,但是有人举报说简家家里西个孩子,都没下乡,太显眼了,孩子得有一个下乡去。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还是朴实的,简父是个本分人,他认为自己没有立场要求别人家的儿子下乡来解决自己身上的麻烦。
他觉得是自己要升职这事连累了家里。
简立江想的简单,他只有两个孩子,所以给简苏苏报了名。
原主知道自己突然被下乡,还是亲爹动的手,一时接受不了委屈的把自己锁在屋里一天一宿,上了股急火给自己高烧烧死了。
变成了现在的简苏苏。
简苏苏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打量现在这个家。
当初分房子的时候,简父和简母都是厂里的正式工,再加上有简父老领导的帮忙,分的也是六十多平的两居室。
家里原本是有两室一厅,简父简母住一间,简苏苏七岁之前和简执意住上下床,十岁之后简执意被父亲以妹妹长大了要有自己的空间撵到了客厅。
后来简父再婚,家里突然多了两个孩子,就把客厅又隔出来个房间,给林大勇住。
林小双就和简苏苏睡一个房间。
所以这么改完,客厅的沙发就变成了两个凳子,通透的阳光也因为多了一堵墙变得有些阴暗逼仄。
简苏苏觉得胸口憋了一股气,上不去下不来的,就打算出去透口气。
一下楼,就看见楼下的大树底下坐了一堆婶子大妈在那一边摘菜一边唠嗑。
“苏丫头啊,我看你张姨刚出去了,说你跟你爸闹别扭了?
你可别犯傻啊,这家里你不把你爸维护好,到时候吃亏的还不是你自己?”
简苏苏本想随便逛逛,一出门就被拉住了。
“苏丫头啊,你别跟你爸置气,你得分得出谁跟你是亲的啊!”
“就是就是,你爸也是倒霉,不知道让哪个黑心烂肺的给盯上了,自己过不好,就想让别人家也不消停。”
“谁说不是呢,你们家的孩子都有工作,这刚毕业马上就办接班手续了,怎么就让人给举报了呢。”
“前两天那小张还到处显摆,说你大哥孝顺,每个月都往家里寄津贴,说家里两个孩子都高中毕业,马上能接班了,以后家里就五个人赚工资了,肯定是招人眼红了!”
“我就看不上她那个只长胸前二两肉不长脑子那样,说什么自己也算熬出来了,以后家里五个人赚钱,攒几年就能给孩子们张罗结婚的事了。
就她那几个工资,不靠老简和小意,她拿啥给她儿子结婚……哼,还说什么等孩子们都结婚了,她也算功德圆满了。
以前咋没发现她话这么多呢?
我看她就不是好嘚瑟,厂里厂外逮着谁和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