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现在是崇祯九年,一代闯王高迎祥被凌迟处死,李自成也即位了。清军也快入关了。
“啊啊啊啊,八年,八年呀,这….这…我该怎么办呀!”郑州铭朝天大喊。郑州铭出县衙,看着门口的难民,一个个骨瘦如柴。突然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抱着郑州铭大腿不放,哭着说:“县太爷,求求了,救救我奶奶吧,她快死了,给一口吃的吧!呜呜呜呜…..”
郑州铭看着不忍,但手上真没粮,这副身体的原主人都被饿死了。
“孩子,你奶奶在哪,带我看看!”说着抬腿就要走。这时主薄跑来说:“大人,起义军来了。”
但郑州铭不管,这县都成啥样了,还来起义军。
“孩子孩子,你说你奶奶在哪?”郑州铭又问了一遍。“她就在那!”孩子有气无力的指了一下。但主薄还在说,郑州铭无奈的叹了口气,抬腿就走,并说“开门投降吧!”
这话很无奈,但也没办法,没兵没卒的打啥呀!
随着孩子的指引下,走到了一个老奶奶的身边,掏出半张饼,递给了她。她感谢的给郑州铭磕了个头。收下半张饼,吃了一半又给了孙子一半。
不远处进城的起义军看到这幕没说啥也没抢啥,起义军的将领还带头给了点粮食,身后的战士们有样随样的扔了点。
等所有人都扔完也走了。
看着老奶奶和小孩的郑州铭也注意到了,心里美滋滋。主薄也很高兴有粮了,不用逃了。
这时郑州铭到了粮堆那,和主薄一起称粮。
半个时辰后称出来,共57.9斤。如果煮粥的话10天够200个人不被饿死。
“大家听着,以后每人一天2顿,一次盛一碗。”主薄说完去熬粥了。
郑州铭开着眼里冒光的难民,很不舒服。一天就不到6斤要给100多名难民,平均下来一人一天1两不到。
“哎,不对,县里是还有小富的人,但该怎么抢粮呢?对!开欠条!”郑州铭说,主薄在旁应和,但一会儿,感到一丝丝不对劲,又一会儿,反应过来,tm,县老爷是要抢粮呀!
“大人,万万不可。县里仅剩的两个大户早在几天前就收拾好了东西,去府里了!”主薄说完就拦下了郑州铭。
“我知道,但也没办法。咱们只是借不是抢,听我的去找几个还算有力气的跟我走。”郑州铭说完就去找人了(这个人指大户)。主薄也无奈的去找人了(这个指难民)。
李家大院里,李老爷子李徹,慢慢的品着茶。
“老爷,知县大人求见。”一个护院跑来。
“嗯?知县求见?让他进来吧。”李徹不紧不慢的说。
“哟,老先生还喝呢,听说你儿子孙子都跑了,你咋不跑。”郑州铭说。
“知县大人,我一把年纪了,可能门没出就死了,哈哈哈哈哈!”李徹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