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离谱的是,他从楼下捡别人丢的安全套,制造外人杀妻的假象。
一个检察官发现此案漏洞百出,可能是冤案。
究竟是谁要故意加害区长助理?
还是说,有人想让他做替罪羊,保护背后的人?
2008 年炎夏,安徽省检察院接待日。
公诉二处副处长李革明的办公室里,迎来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年迈老人。
老人满头大汗,局促不安,看到李革明,第一反应是在衣服上反复摩擦自己满是汗渍的手。
然后,颤颤巍巍地掏出一沓厚厚的材料,双手奉上。
同志,求您看看这份申诉书吧,我儿子真的是冤枉的呀
来检察院喊冤的人很多,但李革明也是第一次见年纪这么大的老人家。
更别说,这个年纪足以当自己父亲的老人,态度如此恳切。
李革明的心,一阵阵酸疼。
他赶忙上前扶住老人,将他搀到沙发上坐着,又倒了杯水。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您这份申诉书,我一定会仔细看,和同事一起好好研究的,您就放心吧
得到了承诺,老人家激动得直抹眼泪。
他连水都没喝一口,就急急忙忙站起身,对着李革明连连鞠躬,忙不迭地离开了办公室。
坐回办公桌前,李革明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老人的辛酸和可怜,毋庸置疑。
可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冤案?
他见过无数高喊冤枉的人,个个都说自己比窦娥还冤。
可大半查到最后,都证明判罚公正,符合事实,合乎法理。
想到这,李革明叹了口气,翻开手边的申诉资料。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
自己即将面对的,将是从业生涯以来最曲折离奇,牵涉最复杂的杀妻案
看到嫌犯的身份,李革明一惊。
于英生,案发时任蚌埠市原东区(现龙子湖区)区长助理。
蚌埠市是地级市,原东区的区长干部,职务很关键。
不仅如此,于英生还是市委组织部重点培养的跨世纪干部。
案发时,才 34 岁。
年轻时的于英生
这个年纪,放在体制内干部的队伍里,绝对算得上是风华正茂的。
如果没有杀妻,他的前途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初日五四六》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