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二班的课桌上摊着各式演算纸,红笔圈出的函数图像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和讲台上梅嚣张手里的高中简介册形成诡异的呼应。
吊扇搅动着空气里的铅笔灰味,把席梅的声音切成一段段抛过来:“……三中的物理竞赛组去年拿了全省金奖,实验室比一中多三间,但报的人要是扎堆,分数线能给你涨到离谱。”
林纾的指尖在志愿表第一栏悬了两秒,指甲无意识地刮过“第一志愿”西个字。
她的笔袋里露出半截格尺,上面还沾着昨天解力学题时的橡皮屑——那是她熬夜刷完一整本物理竞赛题集的证明。
斜前方的姜楠正转着笔,笔杆在指间划出流畅的弧线,和他堵在巷口抢她物理笔记时的动作如出一辙。
林纾突然握紧笔,金属笔帽硌得掌心发麻。
“林纾,你算过概率没?”
后座的虞晚把脑袋凑过来,她的眼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光,“今年模考分数段在620以上的有38人,要是超过25人报一中,咱们这分数段进一中就得掉档。”
林纾没回头,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列着不等式:“算过了。
三中去年615的线,今年要是报的人多,阈值会升到625左右。”
她顿了顿,橡皮擦掉一个错漏的变量,“姜楠的二姐在三中,他大概率会报那儿。”
虞晚“哦”了一声,又问:“那你打算报哪儿?
一中的量子力学选修课据说能首接对接大学课程。”
林纾的笔尖顿在“第二中学”几个字上方,墨点在纸上洇开个小圈。
她瞥了眼姜楠的背影,他正把一张物理卷子折成方块,显然没在听梅嚣张讲话。
“二中的实验室去年刚换了光谱仪,”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雀跃,“而且他们的机器人社团进了全国赛。”
“可一中的竞赛教练是省队的……”虞晚还在絮叨,林纾却己经听不清了。
她看见姜楠突然转过头,目光越过两排课桌落在她的草稿纸上,眉头皱了皱——那是他看不懂复杂公式时的惯常表情。
林纾猛地把草稿纸翻过去,背面是她昨晚画的受力分析图。
“姜楠,你姐在三中,你跟她走?”
前排的男生赵明宇转过来,手里晃着志愿表,“我妈说三中的理科实验班比二中强。”
姜楠转笔的动作停了,指节在笔杆上敲了敲,带着点恶劣的笑:“我爸爸有让我报三中的想法。”
林纾的心跳突然轻快起来,像解出了一道困扰许久的难题。
她飞快地在第一志愿栏写下“C市第二中学”,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盖过了远处梅嚣张敲讲台的声音。
“林纾你选好了?”
席梅的高跟鞋突然停在桌旁,她弯腰扫过志愿表,西装袖口蹭到林纾堆在桌角的竞赛辅导书,“二中?
你模考的分数,去一中实验班都绰绰有余。”
周围的窃窃私语突然停了,几道目光齐刷刷扎过来。
林纾捏着笔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二中的物理实验设备更新过,更适合做实验。”
席梅挑眉,声音陡然拔高:“设备?
林纾,你以为搞竞赛是玩过家家?
一中的教练带出来的省一等奖比二中十年加起来都多!”
“我查过数据,”林纾抬起头,阳光在她眼里折射出细碎的光,“二中去年新增的超导磁体实验台,精度比一中的高0.3特斯拉。”
席梅的嘴唇动了动,最终从鼻子里哼出一声:“随你。
到时候竞赛名单上没你名字,别来找我改志愿。”
高跟鞋声又响起来,停在姜楠桌前,“你报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