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考场上,我绝望地看着最后三道大题。**就在我准备放弃时,
耳边响起冰冷的电子音:检测到知识空白,认知加速器启动。
** 眼前浮现出半透明的解题界面,甚至能回溯老师上课的板书。
** 从此我成了考场之神:用系统刷题,透支“未来时间”支付。
**当我收到顶尖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系统弹出血红警告:** “生命余额:72小时。
”第一章粘腻的汗珠沿着额角滚落,砸在摊开的数学卷子上,洇开一小团模糊的灰影。
空气里浮动着粉笔灰、旧试卷和窗外樟树闷热的气息,凝滞得让人喘不过气。
头顶的老式吊扇徒劳地搅动着热浪,发出单调而疲惫的***。
林简的目光死死锁在卷面最后三道大题上。那几行印刷体的黑色小字,
像一群冷漠又傲慢的符号,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最后一道题的几何图形,
扭曲得如同一个嘲讽的鬼脸。他认得它,就在昨天下午,
当数学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复杂的辅助线时,
他脑子里盘旋的却是昨晚游戏里怎么也打不过去的那个Boss的弱点攻略。他走神了,
理所当然地走神了,然后……理所当然地放弃了理解。现在,报应来了。
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拉着,留下几道毫无意义的短促线条。
胃袋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又酸又涩。时间,这考场里最无情的东西,
正冷酷地一分一秒流逝。广播里,那毫无起伏的电子女声如同丧钟:“距离考试结束,
还有十五分钟。”完了。彻底完了。林简甚至能想象出成绩单发下来时,
班主任那张拉长的脸,还有后排那几个总爱阴阳怪气的家伙压低声音的嗤笑。“简哥,
这次又是‘稳坐钓鱼台’啊?” 同桌李胖子那带着怜悯又有点优越感的目光也格外清晰。
一股混杂着绝望、愤怒和巨大羞耻的热流猛地冲上头顶,脸颊烫得厉害。他猛地攥紧了拳头,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带来一点尖锐的刺痛。放弃吧。他对自己说。像以前无数次那样,趴下,
或者对着那几道该死的题发愣,直到收卷的***响起。认命,似乎是他唯一熟悉的选择。
绷紧的肩膀即将垮塌下去的刹那——滴——一声极其轻微、却又无比清晰的电子提示音,
毫无预兆地在他耳道深处响起,冰冷、短促,带着一种非人的质感。林简猛地一僵,
以为自己幻听了。但紧接着,一行闪烁着幽蓝色光芒的字符,凭空出现在他视网膜的正前方,
他眼前贴上了一块透明的玻璃屏幕:检测到高强度认知需求及当前知识储备严重空白区域。
符合激活条件。‘认知加速器’Beta版,启动中……那幽蓝的光芒稳定下来,
形成一块半透明的、带着微弱科技感的虚拟面板,悬浮在空白的试卷上方。
面板边缘流动着细微的数据流,如同活物。环境扫描确认:高二年级期中数学考场。
目标分析:试卷末尾三道综合大题立体几何、函数极值、数列证明。
解决方案生成中……林简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下一秒,又疯狂地擂动起来,
几乎要撞碎他的肋骨。他死死地瞪大眼睛,嘴巴无意识地张开,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幻觉?压力太大导致的精神失常?他下意识地狠狠眨了几下眼,又用力甩了甩头。
那块屏幕依旧稳稳地悬浮着,幽蓝的光芒清晰地映照着他眼底的惊骇。解决方案生成完毕。
是否立即加载‘瞬时回溯解析模块’?面板中央,
清晰地浮现出两个选项按钮:是与否。那幽蓝的光芒,
在倒计时滴答作响的绝望深渊里,散发出一种近乎妖异的诱惑力。
如同溺水者眼前漂来的一块浮木,哪怕它通向未知的漩涡,也足以让人不顾一切地抓住。
恐惧像冰冷的潮水漫过脚踝,
但另一种更强烈的、近乎本能的冲动——摆脱眼前这耻辱绝境的渴望——瞬间压倒了理智。
林简甚至没有时间去思考这到底是什么鬼东西。他的指尖,带着剧烈的颤抖,
仿佛拥有了自己的意志,猛地戳向虚拟面板上那个散发着致命吸引力的是字。
指令确认。模块加载中……面板轻微地闪烁了一下,
幽蓝的光芒瞬间转化为柔和的乳白色。下一刻,林简眼前的世界彻底变了。
试卷上最后那道立体几何题,那个原本如同天书般的复杂图形,
瞬间被覆盖上了一层动态的、半透明的解析层。几道清晰的辅助线凭空生成,闪烁着微光,
精准地连接起图形上几个关键点。旁边,一行行简洁的推导步骤如同流水般展开,
每一步的关键公式都闪烁着醒目的淡金色光芒,
旁边还用小字标注着“三垂线定理应用”、“面面垂直性质推论”。这还没完!
林简的目光刚随着那些推导步骤移动,试图理解,眼前的景象再次变化。
他仿佛瞬间被拉回了昨天下午那节昏昏欲睡的数学课!教室的虚影覆盖了考场,
他看到了讲台上数学老师陈秃子那标志性的、油光锃亮的脑门,
听到了他那带着点口音的讲解声:“……注意看这里,同学们,辅助线是解题的灵魂!
怎么找?要有空间想象力,
更要抓住线面、面面关系的本质联系……”陈秃子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移动,
画出的正是此刻试卷上这个图形的简化版!他讲解的思路、强调的关键点,
竟与眼前面板上动态生成的辅助线和推导步骤完美吻合!林简的呼吸完全停滞了。
巨大的震惊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攫住了他。这……这到底是什么神器?!
他几乎是贪婪地、屏住呼吸地,将视线投向倒数第二道函数极值题。心念刚动,
面板上的解析瞬间切换。复杂的函数图像被拆解、放大,几个可能的极值点被高亮标注。
更让林简头皮发麻的是,面板侧边竟然还列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一种是常规的求导判别法,步骤详尽;一种是利用函数奇偶性进行简化;还有一种,
竟然是利用几个特定点的函数值进行放缩估计的巧妙方法!每一种思路后面,
“推荐度:高普适性强”、“推荐度:中计算量稍大”、“推荐度:低技巧性强,
需灵感”。他就像一个在沙漠里跋涉了太久、濒临渴死的旅人,
突然一头扎进了一片绿洲的清泉里。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贪婪地吸收着面板上呈现的一切。那些曾经如同天堑般的知识点、解题技巧,
此刻变得如此清晰、顺理成章。时间!林简猛地一个激灵,
从这巨大的知识馈赠的眩晕中惊醒。广播里那催命般的电子音仿佛又清晰了几分。
他几乎是扑到试卷上,抓起笔,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疯狂地摩擦起来。他不再需要思考,
只需要像一个最精密的抄写机器,将眼前面板上呈现的完美答案,一笔一划地誊写上去。
手因为极度的激动和速度而微微发抖,字迹有些歪斜,但他毫不在意。每一道辅助线,
每一个关键步骤,每一个推导公式,都精准无误地落在纸面。
当最后一道数列证明题的最后一个步骤——“综上所述,
原等式成立”——被他用力地写在答题区时,下课***如同惊雷般炸响!“停笔!全体起立!
最后排的同学收卷!”监考老师威严的声音回荡在骤然喧闹起来的教室里。
林简几乎是虚脱般地瘫靠在椅背上,心脏还在胸腔里疯狂地擂鼓,
握着笔的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而僵硬酸痛。他看着被收走的试卷,
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由他亲手写下的答案,依旧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考场的喧嚣声浪冲击着他的耳膜,同学们或兴奋或沮丧的议论声嗡嗡作响。
李胖子的大嗓门格外突出:“靠!最后那道几何题是人做的吗?我辅助线画得跟蚯蚓爬似的,
屁用没有!”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就是!陈秃子绝对是故意的!
这次完了完了……”林简低下头,掩饰着自己剧烈起伏的情绪和脸上无法控制的潮红。
狂喜像气泡一样在胸腔里翻涌,几乎要冲破喉咙。他做到了!他真的写完了!
而且……他无比确信,那答案,绝对是对的!那块幽蓝色的面板,是真实的!它真的存在!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出了考场,连李胖子在后面喊他都没听见。
一直跑到教学楼后面僻静的小树林里,他才扶着粗糙的树干,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地落在他身上,带着初夏微醺的热度。
心脏依旧跳得又急又重。他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着翻腾的情绪,
试探性地、用意识发出了一个无声的呼唤:“系统?你……还在吗?”念头刚落,
那块熟悉的、半透明的幽蓝色面板,如同最忠实的幽灵,瞬间浮现在他眼前。
上面的字符清晰稳定:认知加速器Beta版运行中。宿主:林简绑定中。
当前状态:待机。不是梦!林简的心脏又重重地跳了一下,巨大的兴奋感再次席卷而来。
他强压着激动,用意念继续“询问”:“刚才考试……谢谢你。那个‘瞬时回溯解析模块’,
太厉害了!这……这到底是什么?
”面板上的字符流畅地滚动刷新:核心功能:即时知识检索与深度解析。
应用范围:理论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为主,逻辑推演类知识。
运行机制:基于宿主所处环境及需求,调取相关知识点数据库,
进行多维度解构、回溯关联信息如课堂记忆片段,并生成最优解决方案。
能量来源:知识获取非无偿。系统运行时将按比例扣除宿主‘未来时间储备’进行支付。
“未来时间储备?”林简皱起眉,这个名词让他心里莫名地咯噔了一下,“什么意思?
扣除我的时间?是……占用我以后的时间来学习?
”他本能地想到的是以后需要花更多时间去补课、复习之类的代价。
面板的回应依旧冰冷而精确:‘未来时间储备’为抽象概念,代表宿主未来时间资源。
扣除机制依据服务强度与时长动态计算。本次考场服务持续约12分钟,
扣除‘未来时间储备’:0.7单位。0.7单位?林简看着这个数字,有点茫然。
12分钟的服务,扣除了0.7个单位的“未来时间”?这单位怎么换算的?
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他试图心算一下这0.7单位到底对应多久,
但立刻觉得这想法有点傻。系统既然说是“抽象概念”,大概就不是简单的分钟小时换算。
而且,0.7,听起来好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许就像手机流量包?用一点扣一点,
用完再充?他现在感觉好极了,前所未有的好。
刚刚在考场上那种掌控一切、洞悉答案的感觉,让他飘飘然。这点小小的、模糊的代价,
在这巨大的、唾手可得的力量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那……我现在能看看我还有多少‘未来时间储备’吗?”林简试探着问,
带着点新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面板右上角,一个不起眼的区域亮起,
浮现出一行小字:当前未来时间储备:78.3年初始值:79年。78.3年!
林简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初始值79年?意思是……自己原本大概能活到差不多100岁?
现在扣掉了0.7年,还有78.3年!将近八十年的寿命!扣掉的那区区0.7年,
在将近八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简直就像大海里蒸发了一滴水,沙漠里吹走了一粒沙!
巨大的安心感瞬间冲散了心头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疑虑。他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刚才自己那点忐忑真是杞人忧天。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换一次完美的、足以改变命运的考试?
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买卖!狂喜如同汹涌的潮水,彻底淹没了那一点点微弱的警示。
他看着眼前幽蓝色的面板,第一次觉得这冰冷的科技造物是如此可爱,如此强大。
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在他眼前轰然洞开。他不再是被难题踩在脚下的学渣,
他是即将掌控一切的……神!接下来的日子,
林简的生活彻底滑入了一条由幽蓝色光芒铺就的、效率惊人的快车道。物理小测,
最后一道综合计算题涉及复杂的电磁场叠加。林简刚扫完题干,
面板已在眼前展开:目标:电磁场叠加计算。最优路径:场强矢量分解法。
需回溯关联知识点:库仑定律、场强叠加原理、矢量合成法则高二上,第9章第3节。
是否加载‘瞬时回溯解析’?林简意念一动:是!熟悉的虚影课堂瞬间覆盖现实。
物理老师标志性的大嗓门仿佛在耳边响起:“矢量!矢量是关键!分解到坐标轴!看好方向!
”同时,面板上清晰地分解出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矢量,标明了方向、大小,
一步步引导计算叠加后的合场强。林简只需依样画葫芦,答案跃然纸上。交卷时,
前排物理课代表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化学实验报告,
繁琐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让他头疼。面板适时弹出:实验数据处理模块启动。
提供三种误差分析模型:标准偏差法、线性回归法、图示对比法。
推荐:线性回归法可视化强,说服力高。同时,
面板侧边直接生成了拟合好的坐标图和回归方程,连误差棒都画得清清楚楚。
林简的报告交上去,不仅数据完美,分析更是条理清晰、深入透彻,
被化学老师当堂作为范文展示。同桌李胖子凑过来,小声嘀咕:“简哥,你最近……开窍了?
偷偷报班了?”林简只是笑笑,含糊地应了一声。
内心却膨胀着一种隐秘的、掌控一切的***。这种被注视、被惊讶的感觉,如同甜美的毒药,
让他沉醉。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应付考试。数学竞赛校内选拔,
压轴题是一道极其刁钻的组合数论题,连火箭班的尖子生都抓耳挠腮。
林简心念微动:加载‘深度推演模块’。面板瞬间被复杂的符号和逻辑链条占满,
幽蓝的光芒仿佛在高速运算。几秒钟后,一条清晰得近乎诡异的证明路径被标注出来,
甚至指出了出题者可能预设的两种思维陷阱。林简笔走龙蛇,第一个交卷。一周后成绩公布,
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仅有的三个入选名额之中,力压一众火箭班高手。整个年级都为之侧目。
班主任在班会上拍着他的肩膀,毫不吝啬地表扬:“看看林简!什么叫厚积薄发!
什么叫潜力!这就是我们普通班的骄傲!”林简坐在座位上,
迎着全班同学聚焦过来的、混杂着羡慕、嫉妒和难以置信的目光,脊背挺得笔直,
脸上是恰到好处的谦逊微笑,只有他自己知道,那谦逊下涌动的是何等的得意。
.5单位、扣除1.2单位深度推演模式能耗提升……数字在缓慢而坚定地减少。
78.3年、77.8年、76.5年……林简偶尔瞥见,
心中那点微不足道的警铃早已彻底沉默。七十几年的庞大数字,像一个深不见底的财富金库,
眼前这点消耗,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他甚至觉得,
为了维持这种掌控感、这种被仰望的感觉,付出这点“毛毛雨”般的代价,实在物超所值。
他彻底沉溺在系统带来的强大便利中。写作文,需要引用一句古诗增强文采,又懒得翻书?
检索:描写‘坚韧不拔’意境的古诗。推荐:郑燮《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出处解析、意境赏析加载完毕。 连作文都开始频频得高分,
语文老师看他的眼神都带着欣慰的探究。他享受着这种无所不能的感觉。
知识不再是需要艰难攀登的高峰,而是唾手可得的果实。
他成了同学眼中高深莫测的“隐藏学霸”,成了老师口中“突然开窍”的典范。
幽蓝色的面板,是他无往不利的神兵利器,是他通往云端的天梯。至于那天梯的尽头是什么?
林简不愿想,也不敢想。他只想沉醉在这飞速上升的***里,越久越好。
时间在笔尖与试卷的摩擦声、在面板幽蓝的光芒闪烁中飞速流逝。
高二的尾声在一次次惊艳全场的成绩中落幕,林简的名字,早已从普通班的角落,
稳稳扎根在年级总榜最耀眼的顶端。高三,炼狱般的冲刺开始了。
空气里弥漫着油墨、***和无声的硝烟。
厚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堆满了每个人的课桌,像一座座沉默的大山。
火箭班那些曾经需要仰望的学霸们,此刻看向林简的目光,早已从最初的惊讶、探究,
变成了如今不加掩饰的竞争和压力。林简稳坐钓鱼台。幽蓝色的面板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早自习,别人在声嘶力竭地背诵拗口的古文或英语单词,
他只需意念轻点:加载‘瞬时记忆强化’模块针对文言文实词虚词、英语高频词汇。
眼前瞬间浮现出清晰的结构图、词根词缀拆解、典型例句,甚至还有发音口型动态模拟。
晦涩的知识点如同被烙印般刻入脑海,效率是死记硬背的十倍不止。晚自习,
面对综合卷上最后一道物理压轴题——复杂的电磁感应与动力学结合,题干长得令人绝望。
同桌李胖子咬着笔杆,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草稿纸上涂满了无意义的线条。
林简只是扫了一眼题干,面板已高速运转:目标:电磁感应综合题。
最优路径:能量守恒+动量定理切入。关键点:导轨切割磁感线等效电路分析,
安培力冲量与动量变化关联。回溯关联:高三物理选修3-2,第5章能量观点解题精要。
清晰的解题步骤、动态的物理过程模拟图瞬间呈现。他笔尖流畅地在答题卡上移动,
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精准。“靠!简哥,你……你这就做出来了?”李胖子瞄到他的卷面,
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挫败感,
“这题……陈老师不是说至少得想二十分钟吗?”林简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注意力早已投入到下一科的知识点扫描中。这种程度的惊叹,他已经习以为常,
甚至有些麻木了。曾经需要仰望的“学霸”,如今在他眼中,
也不过是解题速度慢一些的普通人罢了。“未来时间储备”的数字,
在高三高强度的系统调用下,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从76.5年,到75年,73.8年,
70.5年……那冰冷的数字依旧庞大,但减少的幅度已不容忽视。林简偶尔在深夜,
结束了一天的“高效学习”后,疲惫地躺在床上,
会无意识地想起面板右上角那个越来越小的数字。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虚感会悄然爬上心头,
像冰冷的蛛丝缠绕。但很快,
种情绪就会被第二天即将到来的模拟考排名、或者老师赞许的目光、同学羡慕的议论所驱散。
七十年,就算扣到只剩六十年、五十年……那也还有漫长的几十年好活。
用几十年的“零头”,换一个金光闪闪的未来,换一个彻底摆脱底层命运的机会,
有什么不值得?他更加依赖系统。不仅用于学习,甚至开始侵入生活的细节。
要给一直偷偷暗恋的隔壁班语文课代表写一封表达好感的信,却觉得自己的语言苍白无力?
加载‘情感表达优化’模块书信体。分析目标性格文静、喜好文学,
生成符合其审美倾向的措辞模板。推荐引用:泰戈尔《飞鸟集》选段。
一封辞藻华丽、情感“真挚”的信瞬间生成。虽然最终石沉大海,
但林简看着那优美的词句,竟也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满足感——看,连表达感情,
系统都能帮我做到最好。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考场之神”。全市三次大规模模拟联考,
他稳坐全市前三的宝座,最后一次更是强势登顶!名字被印在光荣榜的最顶端,
照片被贴在校园最醒目的宣传栏里。校长在百日誓师大会上,
亲自把“清北之星”的绶带披在他肩上。闪光灯咔嚓作响,
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和雷鸣般的掌声。父母在台下激动得热泪盈眶,班主任笑得合不拢嘴。
林简站在高高的主席台上,沐浴着无数道炽热、崇拜的目光。夏日的风带着灼热的气息吹过,
他微微扬起下巴,看着远处湛蓝的天空。一种站在世界之巅的眩晕感攫住了他。所有的付出,
所有的代价,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辉煌的回报。未来,
那所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顶尖学府的大门,仿佛已经在他眼前徐徐敞开,金光万丈。
幽蓝色的面板在他意识的角落安静地悬浮着,如同最忠诚的仆从。
右上角那个代表着“代价”的数字,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默默地跳动着:68.1年。
六月七日,晴,无风。炽烈的阳光灼烤着大地,空气中浮动着沥青被晒化的淡淡焦糊味。
市一中考场外,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无声的潮水。警戒线拉起,家长们踮着脚,伸长脖子,
目光焦灼地穿过攒动的人头,试图捕捉自己孩子的身影。
各种鼓励、叮嘱、祈祷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嗡嗡作响,汇成一片巨大的、压抑的声浪背景板。
林简站在人群边缘,背着一个轻便的黑色双肩包。
他脸上没有任何其他考生常见的紧张、焦虑或亢奋,只有一种近乎漠然的平静。
目光扫过那些被父母反复检查文具、整理衣领的同学,
扫过那些紧闭双眼念念有词背诵公式的学霸,
甚至扫过远处几个脸色发白、捂着肚子似乎要呕吐的身影,
他心底竟掠过一丝淡淡的、难以言喻的优越感。紧张?焦虑?那都是属于凡人的情绪。
他微微闭了下眼,意念沉入脑海深处。那块熟悉的幽蓝色面板瞬间浮现,
稳定得没有一丝涟漪。上面清晰地显示着:环境确认:全国统一高考考场。
系统状态:全功率待机。
核心模块:瞬时回溯解析强化版、深度逻辑推演、瞬时记忆强化,均已加载完毕。
面板边缘流淌的数据流似乎比平时更加活跃,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意味。
一种掌控一切的冰冷力量感,沿着脊椎蔓延开来,驱散了外界所有的喧嚣和燥热。
他像一位披挂着无形科技战甲的将军,即将踏入属于他的、注定辉煌的战场。
第二章“铃——”尖锐而悠长的***骤然撕裂了空气,如同冲锋的号角。“考生入场!
”工作人员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每一个角落。人潮开始涌动。林简随着人流,
平静地通过安检门,找到自己的考场和座位。坐下,检查准考证,摆放文具。动作一丝不苟,
沉稳得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试卷和答题卡发下来,带着油墨特有的、微凉的气息。
林简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第一时间落在那张决定命运的卷子上。语文,
现代文阅读、古文赏析、作文……题目在眼前飞速掠过,如同早已预习过千百遍。
当作文题目映入眼帘——“论信息时代浪潮下的‘定力’”时,
林简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他甚至连笔都没有拿起,
只是心念微动:加载‘议论文框架生成’模块。
核心论点:信息洪流中的‘锚点’在于价值坚守与批判性思维。
开头引言生成中……幽蓝色的面板上,
行云流水般地展开一个逻辑严谨、立意深刻的作文骨架,
甚至开篇第一段那富有文采和思辨性的句子都已清晰呈现。林简只需拿起笔,
像一个最熟练的誊写员,将这份由系统精心烹制的思想盛宴,原封不动地搬到答题卡上即可。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韵律。数学卷发下。
最后几道大题果然***了函数、导数、数列、解析几何等几乎所有核心难点,难度陡增。
考场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和笔尖无意识敲击桌面的哒哒声。
林简的目光落在最后那道综合题上,题干复杂,图形诡异。深度逻辑推演启动。
目标:解析几何与函数综合。识别核心障碍:动点轨迹与参数范围耦合。
最优突破点:建立动态坐标系,引入时间参量t,联立轨迹方程与约束条件求临界值。
路径生成中……眼前瞬间展开动态的坐标变换、清晰的参数方程、精确的临界值计算步骤。
他甚至“看到”了数学组组长在内部复习课上,用红笔重重圈出的解题要点。
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开阔。他流畅地书写着,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地踩在得分点上,
仿佛不是在解题,而是在执行一套早已设定完美的程序。两天的高考,
在无数人度日如年的煎熬中,对林简而言,却如同行云流水,波澜不惊。
每一次系统调用都精准高效,每一次答案誊写都从容自信。他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完美机器,
高效、冷酷地收割着每一分可能到手的分数。当最后一科英语考试的结束***终于响起,
巨大的、混杂着解脱、疲惫和茫然的气息瞬间席卷了整个校园。考场大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