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阳。”
“哟,老刘,怎么样,我的船办妥了吗?”
“办妥了,船已经停靠在码头边,我现在带你去交接。交接完,我们的事情就算两清了。要是你还想纠缠,我也只好跟你拼了。”刘有才语气中带着几分警惕。
他确实有些害怕这个光脚的李二阳,若真起冲突,难免有人受伤。
“放心,我李二阳说话算话。只要船没问题,我们的事儿就算了。你要是不招惹我,我也懒得理你。”
“好,男人一诺千金。”刘有才说着,带着李二阳来到码头。
眼前的码头显得有些破旧,只停着一条小渔船。那是一艘老式的小型渔船,宽约二点七米,长约十米,曾是村里大多数人使用的船只。
“这船我们家也很久没用了,你回头找人修修,发动机还能用。你看看没问题,我们就算完成了交接。”李二阳上了船,仔细查看了一下。虽然破旧,但结构完整,只是那些捕鱼设备早已不能用了。
“行,没问题。”
交接完毕,二人签订了购买协议。价格按普通二手船计算,十分便宜——两千五百块。毕竟这船已经被淘汰,很多功能落后,甚至只能当废铁卖掉。李二阳如今买不起好船,这条正好够用。
交易完成后,李二阳和刘有才分开,李二阳回到二河家。此时,二河已经醒来。
“阳哥,你这么早出去了,我还以为你自己去赶海呢。”二河说道。
“刚才买了条破船,准备修修,有机会开出去,到别的荒岛上看看。”
“还得弄证件。”
“二阳,你买船了?”老太太听到消息,也走了出来问。
“嗯,买了刘有才家的,他家不打算用了,便宜,想着有时间去荒岛赶海,说不定能捡到好东西。”
“不过老太太,那证件你知道怎么弄吗?”
“小型渔船证件好办些,我们这地方偏僻,你要的话,我帮你问问。”
“多谢老太太了。”
“没事儿。”老太太爽快地说。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老太太不仅做事利索,对村里的事也了如指掌。
随后,李二阳带着二河找老师傅检查船。检查完仅修理费就要两千,还未动大修。再加上购买设备,李二阳感觉钱包很快会见底。
但出海,船就是命,哪怕只是附近逛逛,也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他立刻让人开始修理。
“阳哥,我们有这么多钱吗?”
“嘿嘿,有,这事你不用担心。”李二阳没把自己跟刘有才的纠葛告诉二河。
“那我们现在干嘛?”
“赶海啊,现在没工具,总不能空手吧!”
“嘿嘿,以后我们也能开船出海了,想想都觉得有成就感。”胖子笑着说。
“还早呢,修船得半个月,证件也得一个多月。”李二阳眼中带着期待。
两人朝海滩走去,只见老太太还在挖蛤蜊。李二阳和胖子带了手抄网,开始寻找海货。
起初只能捉到些杂鱼和螃蟹,价值不高。李二阳有些焦急,他知道自己海底有双“眼睛”,若连好东西都找不到,实在丢脸。
来到一个较大的水潭,李二阳通过共享小乌龟的视野仔细观察水面。
忽然,一道斑点影子一闪而过。
“我去,这是什么?”李二阳示意小乌龟跟上,很快看清了那斑点的鱼。
“难道是东星斑?”他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东星斑是价值不菲的海产,分为四等:一等红东,二等奥东,三等养东,四等黑东,价格相差甚远。眼前这条斑点略带粉色,应该是三等养东,体重大约三斤。
李二阳拿起手抄网,直接下水。水没过腰间,但他不在意,这次若能捕到,算是大收获。
抓鱼不易,他花了近半小时,衣服几乎湿透。
终于找到机会,一网下去,东星斑被牢牢困住。
“阳哥,你这是洗澡吗?”胖子看他全身湿漉漉的,忍不住调侃。
“谁早上来水潭洗澡,有好货呢。”李二阳笑着抬起网。
胖子顺着网望去,眼睛都瞪大了。
“这是石斑鱼。”
李二阳小心翼翼地从水潭走出。
“是东星斑,阳哥,我们发财了。”胖子兴奋地说。
东星斑稀少,物以稀为贵,价格不菲。
“快拿水桶,死了就不值钱了。”李二阳将鱼放入水桶,累得瘫坐地上。
“阳哥,我们拿去收购站卖吗?”
“这好东西去收购站太吃亏了,”李二阳说,“拿到镇上卖,和收购站差价几百块呢。”
“那我们直接去镇上卖给酒楼,好东西不愁卖不掉。”
“听你的。”
两人回到屋里,路上遇到不少村民,看到李二阳全身湿透,忍不住嘲笑。
“二阳,大清早的去洗澡啊?”
“他一天没正经事,早晚有什么区别?”一中年男子满脸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