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去吧。现在海边也捡不到多少好玩的了。”两人随手拿了两个水桶,老太太带着李二阳一同朝海岸走去。走了半个多小时,三人才抵达岸边。这里的海边远没有网上那些美丽的海景,反而显得有些杂乱不堪。
李二阳此行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想验证一个猜想: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和那只小乌龟共享视野。如果真能看到海底的景象,那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想到这里,他的心情越发激动。
海边已经有不少村里的妇女在赶海了,她们大多在沙滩上挖蛤蜊。“老太太,我们去别处看看吧。”老太太正在挖蛤蜊,随口应道:“嗯,小心点儿。”
“胖子,往那边走。”胖子点点头,有些提不起兴趣地跟了上去。他父母去世后,小时候常跟着老太太赶海,渐渐地也没了新鲜感。
来到一片礁石区,李二阳提议:“胖子,我们分开找找,看看能不能抓到点海鲜。”胖子虽不情愿,还是点头同意。
分开后,李二阳从水桶里拿出小乌龟:“小乌龟,你是不是能让我看到你的视角?如果能,就给我看看;如果不行,那今天就别怪我了。”
小乌龟原本没什么反应,听到要被下锅,忽然一阵颤抖。李二阳怕它跑了,特意用绳子绑住了它的腿,把它放进一个水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二阳还以为自己想多了,特殊感觉迟迟未现。正当他失望时,突然,视线变得模糊又清晰,仿佛被带入了水下世界。虽然水有些浑浊,但通过小乌龟的眼睛,一切却显得分外明晰,就像是被过滤掉了杂质。
“这……真的能看到?”李二阳惊喜地笑了。
他很快在水潭底下发现了一只青蟹,躲在石头下,个头不小,估计有一斤多重。李二阳毫不犹豫地伸手下去,感觉仿佛水底长了眼睛,精准地抓住了青蟹的两只钳子,提上水面。
“发财了!”李二阳笑得合不拢嘴。天然青蟹价格不低,约在九十到一百五之间。他把青蟹放进水桶里,心头涌起久违的满足感。
回想起第一次赶海的兴奋,那时只是玩乐,新鲜感驱使;如今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收获的喜悦。这些年,他东奔西跑,吃的要么是胖子家里给的,要么是凑合着得来的,真正靠自己赚钱的机会太少了。
李二阳继续探索水潭,小乌龟似乎也理解他的心意,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很快,水桶里堆满了各色海鲜:青蟹、石蟹,还有一些小杂鱼。虽然只有青蟹值钱,但李二阳正准备再接再厉,视线却突然模糊起来。
他心头一紧,难道这份特别的感应就要消失?还是小乌龟累了?他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不想刚尝到甜头就失去。
这时胖子提着水桶走过来:“阳哥,海边根本没什么东西了,我们还是回去吧,想吃好吃的,直接去别人家里拿不就得了。”
“胖子,谁说海边没东西了?”李二阳晃了晃水桶,胖子一看,眼睛都瞪大了:“我去,阳哥,你这是幸运之神眷顾啊!你捡了这么多,还有三只大青蟹!”
“我都好久没吃青蟹了,阳哥,走,回去蒸了它们。”
“胖子,你都这么胖了,一天到晚想着吃。想了想,我们不能一直这么下去。老太太年纪那么大了,还要养着我们。我发现我赶海挺有天赋的,以后没事我们就来赶海赚钱,你也得多孝敬孝敬老太太。”
胖子愣在原地,“阳哥,我们之前过得不是挺好吗?潇洒自在,村里人都怕我们。”
“那是因为老太太给我们撑着。现在全村人都警惕我们。如果哪天老太太撑不住了,你觉得我们还能安心生活吗?”李二阳想从现在开始改变胖子的观念,毕竟他也读过书,言语间透着一股理性。
胖子有些懵,因为父母出事后,他就没再读书,一直跟着老太太,见识有限,且有些憨厚。
“走,我们先去收购点,把这些值钱的东西卖了,看看能换多少钱。”胖子点头同意。
收购点离海岸不远,位于小海村村委会附近几个队的交汇处。走了二十多分钟,他们到了收购点。
收购点的人见到李二阳和胖子:“哟,二阳,二河,你们也来赶海了?”
虽然村里出海的人不多,但还是有人靠海谋生,收购点依然存在。只不过现在的收获远不如十年前。那时候,村里几乎所有人都靠海为生,现在全村加起来也只有十多条船出海。
“刘老板,这些东西卖多少钱?”李二阳直接把水桶递过去。
刘老板淡淡扫了一眼,不太相信这两个平时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能捡到好东西,也不想让他们白吃白喝。可是看到里面的海鲜,他还是有些惊讶:“哟,二阳崽,你们竟然捡到青蟹了,不错。”
“刘老板,青蟹现在行情怎么样?”
“现在行情不太好,收购价九十五一斤。不过你这三只青蟹个头都不错,我给你九十六一斤。”
“刘老板,你也知道我们俩的情况,别骗我们,我们好不容易想走正道,别断了我们的路,不然我们可就赖上你了。”李二阳笑着说道。
刘老板嘴角抽了下,随即嘿嘿笑道:“行,看在你们想改过的份上,青蟹我给你们一百二十一斤,这价钱不低了,就算拿到镇上去卖,也差不了多少。赚钱是日子,大家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