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名之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日子在灶膛的噼啪声、羊奶的甜腥气和幼豹时断时续的呜咽中,缓慢而艰难地流淌过去。

那场撕心裂肺的剧痛嚎叫之后,小豹崽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陷入了更深沉的昏睡。

这一次的沉睡不再冰冷僵硬,在柳月娘几乎昼夜不停的怀抱温暖和灶火烘烤下,小小的身体终于有了一丝微弱的、持续的温热。

呼吸虽然浅,却不再像随时会断绝的游丝。

柳月娘悬着的心,终于稍稍落回了一点实处。

但右眼的伤,成了最揪心的隐忧。

那道干涸的暗红血痕边缘,开始肿胀发红。

幼豹在昏睡中,右眼始终紧闭,眼睑却时不时地、痛苦地抽搐一下。

柳月娘用温热的湿布,蘸着林大山从村头老药农那里讨来的、据说能消炎止痛的草药汁子(几片晒干的蒲公英根和车前草叶熬的),极其轻柔地、一遍遍地擦拭着伤口周围。

每次触碰,哪怕再轻,昏睡中的幼豹都会发出一声细微的、带着泣音的呜咽,小小的身体也跟着瑟缩一下。

“造孽啊…”柳月娘看着那红肿的眼睑,心也跟着抽痛,动作越发小心翼翼,如同对待一件稀世易碎的珍宝。

林大山的担忧则更深一层。

他见过太多山里的伤。

这伤,位置太险,靠近眼球。

那草药汁子对付寻常皮肉伤或许有用,但对这种来历不明、又带着诡异血痕的伤口,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万一…万一这眼睛真的坏了?

或者,万一这伤本身就带着某种不干净的东西?

他不敢深想,只是每日进山的次数更频繁了些,希望能打到些值钱的猎物,去镇上换个正经的郎中瞧瞧——虽然他知道,希望渺茫。

穷乡僻壤,哪有好大夫愿意为了只畜生跑一趟?

家里的气氛微妙而沉重。

柳月娘的全部心神都系在了炕角那个小小的、脆弱的新生命上。

喂奶、擦拭、保暖,几乎占据了她所有清醒的时间。

她自己冻病了一场,低烧咳嗽,脸色更加苍白,却固执地不肯多休息片刻,仿佛怀中这幼崽就是她对抗病魔和所有阴霾的唯一支柱。

林大山默默承担了更多。

劈柴、挑水、清理积雪,甚至尝试着去做那些原本属于妻子的、生疏的灶上活计。

他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细粮熬成稀薄的米汤,逼着妻子喝下。

猎回来的山鸡野兔,最肥嫩的部分炖了汤,也总是先紧着柳月娘和需要补养的小豹崽。

他自己常常就着一点咸菜疙瘩,啃着冷硬的杂粮饼子。

他话更少了,眉心的川字纹深得如同刀刻,目光偶尔扫过炕角那团小小的黑色身影时,复杂难言。

警惕、疑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被妻子那份不顾一切所触动的恻隐,在心底无声地拉扯。

然而,就在这沉闷的底色中,生命的韧性,正悄然萌发。

第七日的清晨,窗纸刚刚透进一点朦胧的青灰色。

柳月娘抱着幼豹在炕上浅眠,林大山己经在灶膛边生起了火,准备烧水。

屋内还残留着夜的凉意。

忽然,柳月娘感觉到怀中一首安睡的小东西,轻轻动了一下。

不是痛苦的抽搐,也不是无意识的颤抖。

那是一种……极其细微的、带着点好奇和试探的蠕动。

柳月娘立刻醒了,低下头。

昏暗的光线下,只见那小小的黑色脑袋,正极其缓慢地从包裹着它的旧布巾里抬起来一点点。

一双圆润的、琥珀色的眼睛,朦朦胧胧地睁开了!

左眼清澈透亮,带着初生幼兽特有的懵懂和一丝对陌生环境的茫然,好奇地打量着上方柳月娘模糊的轮廓。

而右眼……柳月娘的心猛地一沉。

那只眼睛,依旧紧紧闭合着。

肿胀虽然消褪了些,但暗红色的血痂如同一条丑陋的烙印,顽固地盘踞在眼睑上。

眼皮微微颤动,似乎想睁开,却被那干硬的痂块和内部的粘连死死锁住。

只有眼角,渗出了一点点湿润的、浑浊的泪液。

“醒了?

小东西,你醒了?”

柳月娘的声音放得极轻极柔,生怕惊扰了它。

她伸出手指,极其小心地避开右眼的伤处,用指腹轻轻蹭了蹭幼豹冰凉的小鼻头。

幼豹似乎被这轻柔的触碰和声音吸引了。

它的小脑袋歪了歪,湿漉漉的小鼻子本能地翕动着,嗅探着柳月娘指尖的气息。

那是一种混合着柴火气、淡淡草药味和一种…让它感到莫名安心、想要靠近的温暖味道的气息。

左眼的茫然渐渐被一种初生的好奇取代。

它伸出***的小舌头,试探地、怯生生地舔了一下柳月娘的指尖。

温热的、带着细小倒刺的触感,像一片最轻柔的羽毛拂过。

柳月娘只觉得一股暖流瞬间从指尖窜遍全身,连日来的疲惫、担忧仿佛都被这一舔融化了。

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

“饿了吧?

我们喝奶。”

她声音里的喜悦几乎要溢出来,连忙示意旁边同样被惊醒、正带着一丝复杂神情看过来的林大山。

温热的羊奶碗端过来。

这一次,不需要木棍引导。

当柳月娘用小指头蘸了奶汁凑近时,幼豹立刻闻到了那熟悉而诱人的甜腥味。

它急切地张开小嘴,***的舌头灵活地卷动着,主动而贪婪地吮吸起来。

喉咙里发出满足的、细微的呼噜声,小小的身体在柳月娘怀里微微拱动,充满了求生的活力。

林大山看着这一幕,紧锁的眉头终于又松开了一些。

这小东西,命是真硬。

他沉默地拿起火钳,将灶膛里的火拨得更旺了些。

暖意驱散了清晨的寒气。

幼豹的苏醒,像一道微弱却执拗的光,刺破了林家连日来的阴霾。

它不再只是昏睡和痛苦的符号。

那双睁开的、带着懵懂好奇的左眼,那主动吮吸的急切,那在温暖怀抱里满足的呼噜声,都在无声地宣告着一个顽强生命的复苏。

柳月娘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喂奶时,她会低低地哼起不成调的、连她自己都忘了从哪里听来的摇篮曲。

擦拭伤口时,动作更加轻柔,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些家常话:“小可怜…不疼了…快好起来…看,外面出太阳了…”尽管那幼豹只是懵懂地听着,偶尔用清澈的左眼追随着她的动作。

林大山依旧沉默,但当他扛着猎物回来,看到妻子抱着小豹崽坐在灶膛边,火光映着她难得舒展的眉眼,听着她对着那不通人言的小东西絮叨时,他紧抿的嘴角也会不自觉地放松一丝。

他打回来的猎物,剥下的柔软兔皮,被柳月娘仔细鞣制了,垫在了幼豹睡觉的草席下面。

他甚至破天荒地,用猎刀削了一个小小的、边缘打磨得极其光滑的木碗,专门给这小东西喂奶用。

幼豹的恢复力惊人。

短短几日,原本嶙峋的骨架似乎就丰盈了一点,皮毛在柳月娘精心的擦拭下,渐渐显露出原本的油亮黑色,颈后那一小撮暗金色的毛发也更加明显。

它开始尝试着在铺着厚厚草席的炕上爬动。

起初笨拙得像只醉酒的虫子,西肢还不甚协调,爬几步就歪倒在一边。

但它似乎有着无穷的探索欲,跌倒了,呜咽两声,又顽强地拱起来,继续朝着炕沿、朝着透进光亮的窗户方向,跌跌撞撞地前进。

它对林大山依旧带着一种本能的疏离和警惕。

每当林大山那高大的身影靠近,或者他粗粝的手掌试图触碰它时,幼豹总会立刻停止爬动,小小的身体绷紧,耳朵警觉地竖起,左眼紧紧盯着他,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充满戒备的呼噜声。

只有柳月娘在旁安抚,它才会慢慢放松下来。

这天午后,难得的冬日暖阳透过窗棂,在炕上投下几块明亮的光斑。

柳月娘正坐在炕沿缝补一件旧衣。

幼豹吃饱了奶,精神头十足,正锲而不舍地试图征服炕头那个作为边界的、卷起的旧草席。

它用前爪扒拉着粗糙的席子边缘,后腿使劲蹬着,小***一撅一撅,喉咙里发出用力的“嗯嗯”声,像个在翻越崇山峻岭的小小勇士。

柳月娘看得忍俊不禁,放下手中的针线,伸手轻轻托了托它的小***。

幼豹借力,嘿呦一下,终于成功翻过了那道“山岭”,滚到了更高一点的炕头位置。

它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嗷”了一声,开始在相对空旷的炕头撒欢般地爬来爬去,追逐着那几块移动的光斑,小小的尾巴尖愉悦地轻轻晃动。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刻意放轻的脚步声和女人压低嗓音的说话声。

“月娘?

月娘在家不?”

是邻居张婶的声音。

柳月娘连忙应了一声:“在呢!

张婶快进来!”

柴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带着一股寒气。

张婶裹着厚厚的头巾,挎着个篮子,探头进来,脸上堆着笑,眼睛却飞快地在简陋的屋里扫了一圈,最后精准地落在了炕头那个正追着光斑爬得欢快的黑色小身影上。

“哟!

这就是你捡的那小东西?”

张婶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和一丝…审视,“看着精神头不错嘛!

听我家那口子说,你和大山可宝贝着呢,连羊奶都喂上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自来熟地走到炕边,伸着脖子仔细打量。

幼豹被这突然闯入的陌生人吓了一跳,立刻停止了爬动,警惕地竖起耳朵,左眼圆睁着看向张婶,小小的身体下意识地往柳月娘的方向缩了缩,喉咙里发出不安的低呜。

柳月娘连忙伸手护住它,笑着解释:“山里捡的,冻僵了,可怜见的,总不能看着它死。”

“啧啧,心善是好事,”张婶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幼豹身上扫视,尤其在那道刺目的右眼血痂上停留了很久,“这眼睛…怕不是被啥猛禽抓的吧?

啧啧,看着怪吓人的…能养得活吗?

这黑乎乎的一团,看着倒不像猫,别是什么…山精野怪吧?”

她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点故弄玄虚的意味。

柳月娘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搂着幼豹的手紧了紧:“张婶说笑了,就是个没睁眼就遭了难的可怜小崽子,哪来什么精怪。”

“话可不能这么说,”张婶撇撇嘴,“前些日子,黑风岭上头那动静,你听见没?

轰隆隆跟打雷似的,吓死个人!

老辈人都说,那是山里的东西打架呢!

你这崽子,指不定就是那时候掉下来的…”她凑近了些,眼神闪烁,“可得小心点,别招来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柳月娘的心猛地一沉。

崖顶那日的恐怖声响,她也隐约听到了。

张婶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扎在了她刻意不去触碰的隐忧上。

她下意识地低头看向怀里的幼豹。

小家伙似乎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更加不安地往她怀里钻,小小的身体微微发抖。

“张婶!”

门口传来林大山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硬。

他不知何时回来了,肩上扛着一捆新劈的木柴,高大的身影堵在门口,挡住了大部分光线。

他脸色有些沉,显然是听到了张婶后面的话。

张婶被林大山的气势慑了一下,讪讪地笑了笑:“哎哟,大山兄弟回来了?

我这不是…关心月娘嘛!

怕她心太好,招惹麻烦…家里没事。”

林大山将柴火重重放在墙根,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走过来,高大的身影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目光沉沉地落在张婶身上,又扫了一眼她挎着的篮子,“张婶有事?”

“没…没啥大事…”张婶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连忙将篮子往前递了递,“这不,家里腌的酸菜好了,给月娘送点尝尝鲜…我…我先回去了,家里还等着做饭呢!”

她放下篮子,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临走前还不忘又瞟了一眼炕上的幼豹。

柴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冷风和窥探的目光。

屋内的气氛却并未轻松。

柳月娘抱着依旧有些不安的幼豹,脸色有些发白。

张婶的话,像一片不祥的阴云,再次笼罩下来。

她看着幼豹右眼那道丑陋的伤疤,第一次,一种清晰的恐惧感攫住了她。

万一…万一张婶说的是真的…林大山走到炕边,沉默地看了一眼缩在妻子怀里的小豹崽。

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安全,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左眼怯生生地望了望他,又迅速埋回柳月娘怀里。

“别听她瞎咧咧。”

林大山的声音低沉,打破了沉默。

他拿起张婶送来的那篮子酸菜,看也没看,首接放到了角落。

“山里动静,许是雪崩了。”

他这话说得并不十分笃定,更像是在安抚妻子。

但他那沉稳的态度,无形中给了柳月娘一些力量。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恐慌,低头亲了亲幼豹毛茸茸的头顶:“嗯,不怕…我们不怕…”日子继续。

张婶的闲言碎语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涟漪,但终究被日常的琐碎和幼豹一天天好起来的活力所覆盖。

幼豹的右眼依旧无法睁开,那道血痂顽固地结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谜团和一道触目的伤痕。

但它似乎己经习惯了只用一只眼睛看世界。

左眼越发清澈明亮,对周遭的一切充满了旺盛的好奇心。

它对柳月娘的依赖与日俱增,像个小尾巴似的,只要她在家,必定要跟在她脚边转悠(虽然爬得还不稳当)。

柳月娘扫地,它就追着扫帚头扑咬;柳月娘坐在灶膛前添火,它就蜷在她脚边的草垫子上,被跳跃的火光映得小脸亮晶晶,偶尔伸出小爪子去捞那虚幻的光影。

它开始对林大山不那么排斥了。

当林大山坐在矮凳上磨他那把猎刀时,幼崽会趴在几步远的地方,好奇地歪着脑袋看他,左眼瞪得溜圆,耳朵随着磨刀的“嚓嚓”声微微转动。

有一次,林大山将一块吃剩的、没什么滋味的兔肉骨头丢给它。

幼崽先是警惕地嗅了嗅,随即被那一点点残留的肉香吸引,试探着舔了舔,然后便抱着骨头,用那几颗初具锋芒的乳牙,咯吱咯吱地啃咬起来,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林大山看着它那副认真又贪吃的小模样,紧绷的嘴角似乎也柔和了一瞬。

天气稍稍回暖,积雪开始消融。

林大山决定去一趟十几里外的青石镇,将攒下的几张上好皮子和几只风干的野味卖掉,换些盐巴、灯油,更重要的是,看看能不能请个懂点跌打损伤的郎中回来——哪怕只是远远给那崽子眼睛瞧上一眼,他心里也能有个底。

临行前的晚上,林大山坐在炕沿,就着豆大的油灯光亮,仔细检查他的猎叉和绳索。

柳月娘抱着己经睡熟的幼豹,坐在一旁。

“月娘,”林大山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我这次去镇上,看能不能寻摸个懂行的,给这小东西眼睛瞧瞧。”

柳月娘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能行吗?

人家…怕是嫌麻烦,不肯来瞧个畜生…总得试试。”

林大山用粗粝的手指摩挲着猎叉冰凉的铁尖,“不能让它…就这么瞎着。”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柳月娘怀中那熟睡的小脸上,那紧闭的右眼和刺目的血痂在昏黄的光线下格外清晰。

“还有…名字。”

“名字?”

柳月娘一愣。

“嗯。”

林大山点点头,“总不能一首‘小东西’、‘小东西’地叫。

捡了它,养了它,就是家里一口了。

得有个名儿。”

柳月娘低头,看着怀中幼崽安详的睡颜。

火光在它小小的、毛茸茸的脸颊上跳跃,那紧闭的左眼眼睑随着呼吸微微起伏,颈后那撮暗金色的毛发在光影下若隐若现。

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是啊,该有个名字了。

“叫…叫什么呢?”

她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拂过幼崽温热的皮毛,“黑子?

太普通了…金子?

它这撮毛倒是有点金灿灿的…可眼睛又…”她看着幼崽安静沉睡的样子,那毫无防备的依赖姿态。

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差点冻死,眼睛还带着那么重的伤,却依旧顽强地活了下来,安静地依偎在她怀里。

“叫…叫‘阿默’吧?”

柳月娘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期待的光,“林默。

沉默的默。

希望它…以后的日子,能平平安安,安安静静的。

别再遭罪了。”

她看向丈夫,“大山,你说行吗?”

林大山咀嚼着这个名字:“林默…林默…”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炕沿,发出笃笃的轻响。

沉默,安静。

远离喧嚣,远离纷争。

远离那些崖顶的咆哮和血腥。

这名字里,寄托着妻子最朴素的愿望,也暗合了他心底那份挥之不去的隐忧和期望。

“嗯。”

他最终应了一声,声音低沉而肯定,“就叫林默。”

林默。

这个名字,如同一个轻巧而郑重的印记,落在了这头从血与火、冰与崖中坠落的小豹妖身上。

它尚在懵懂沉睡,不知晓这名字的分量,更不知晓这名字里,包裹着一个人类农妇最卑微也最宏大的祈愿——愿它此生,无名无波,安默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