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村里有座山奇山,和别的山都不一样,异常陡峭,但是山顶却很平,平时山顶总是雾气蒙蒙,

唯有月圆时才能看清全貌,山顶像有什么在什么活动,但啥就是没有人看清是什么。

因其月圆才能看清山全貌,顾明曰:月亮山。老陈头是一名乡村教师,

婚后一边教书一边务农,和妻子过着殷实的日子,妻子在生下儿子一年后患病去世了,

他独自一人把孩子养育成人。儿子入伍当兵后与文艺兵女孩结识并恋爱,

可是儿子却在结婚当日,为救落水儿童被洪水夺取生命。自此,

无法接受命运的轮番“戏弄”他精神失控,不劳不做,成天疯疯癫癫,

一年多后精神状态慢慢平复,后来流浪乞讨了几年,直到遇见一个弃婴,让他再次自食其力,

并养育弃婴。老陈头流浪到华平街,在街口的石墩子上坐着看繁忙的人流,

集市散场以后地上捡了些瑕疵水果,要了些冷馒头,一边嚼食着,

一边走去后街那棵那棵百年老榆树下,往树根那一躺,把一只手枕在头下,

就在老榆树下睡着了。半夜里月光打在树冠上,树下的老陈头翻了一下身,侧睡着,

这时他朦朦胧胧听见了什么声音从老榆树的另一边传进耳朵里,越来越清醒,

老陈头翻起身来,走过去一看,一个婴儿包裹得严严实实,放在榆树底下,

老陈头看了看四周,一个人人也没有,老陈头轻轻的靠近,小婴儿眼睛瞪得圆圆的,

小嘴巴动着,时不时发出一些声音,不知道到是不是饿了。老陈头把小娃娃轻轻的抱在怀里,

静静的看着他,小娃娃也盯着这个满嘴胡须的怪老头。

老陈头像曾经逗自己儿子的方式逗着怀里的小娃娃,小娃娃被他逗笑了,老陈头也笑了。

这小婴儿不知又是什么人家,因为什么把他遗弃了,

看样子已经可以吃得了米糊之类的东西了才遗弃的,不然别人捡去了也不好喂养。

在硕大的老榆树下,月光慢慢的移动,老陈头抱着这个“新伙计”,时而看向天空的星星,

时而打量着这个可怜的娃,从半夜到天亮。这可怎么办,抱了一夜,把他又放回去吗?

可是不放回去又怎么办,老陈头流浪以来第一次有了烦恼,

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眼前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他把小娃娃轻轻的放回了原地,转身就走了,

走了几步又停下,停了一会儿又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来抱了抱,最后他决定把他放回去,

然后到远处去盯着,等他被捡走以后,自己再走。老陈头蹲在远处的墙角,

一动不动盯着老榆树下,一看见有人过,他就紧张起来,有好几个人发现了树下的婴儿,

但是走过去看看看,摇了摇头就继续走自己的路了。终于有一个人走了过去,看了看婴儿,

又左右看了一下,用手轻轻的把小婴儿托起来抱在怀里。可是一抱起来就哭,

那人怎么逗也都继续哭,听着那哭声,老陈头那颗许久没有喜怒哀乐的心揪了起来,

脸上露出了心疼的愁容。那人抱着孩子走远,婴儿的哭声始终没有停过,老陈头思索了一下,

快步跟了过去,越走越近时,老陈头脚步越来越慢。那人在前面转了个弯,进来旁边的岔路,

老陈头没有跟上去了,他坐在墙根,头和背靠着墙,仰着头看着天空,耳朵听着婴儿的哭声,

那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突然听不见了,老陈头弹起来,转身朝那条路追了过去,

跑了几百米都不见人,也听不见声音,老陈头四处张望寻找,累得气喘呼呼,

可再也看不见那人,听不见那哭声,老陈头急得跑都跑不直了,突然一道强光照在眼睛上,

什么也看不见,眼睛睁不开,老陈头用手挡,怎么也挡不住那光……,

太阳光斜斜的打在老榆树下的老陈头脸上,把老陈头晃醒了,原来刚刚是做了一个梦。

老陈头昨夜里躺在婴儿旁边睡着了,醒了后婴儿还在旁边,睡得正熟,老陈头不敢去抱,

等他好好的睡,找了一块纸盒把光给挡着。自梦中醒来,老陈头下定了决心,

绝不能让别人把这小娃娃抱走,老陈头决定收养他。老陈头一边看着娃娃,

一边想着给他取什么名字,可是老陈头都还不知道这娃娃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可是老陈头心里最希望的就是这娃娃能平安,于是就取名叫陈平安,

不管是男娃女娃都叫陈平安。等婴儿睡醒了以后,老陈头才抱着去街上讨要了些东西,

可是小平安吃什么还没着落呢,这一夜没吃东西,肯定饿坏了。

终于一家超市的老板伸出了援手,开了一罐奶粉,并烧水冲泡了一瓶喂给小平安,

并把奶粉包好,送给老陈头,老陈头无以为报,只能鞠躬感谢。看着小平安吃着热乎乎的奶,

老陈头开心的笑了起来,他已经20来年没有如此开心过了。一边喂奶,一边想,

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总不能带着小平安流浪吧,得给小平安一个安稳的家。

老陈头决定回到那个10来年都没有进过门的家,虽然老陈头时不时的会回去,

可是都只睡在门口,从不进门去,而距离上一次睡在家门口已经是20多天之久了。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每一次老陈头离开村子,下一次什么时候回是不知道的,

甚至老陈头或者还是死了都不知道的,有时候很久没回去,大家就以为他死了,

可是后来他又回去了,二十多天都是比较短的了,最长的时候足足有大半年都没回去过,

怪不得村里人会觉得他可能已经死了。老陈头带着小平安一路走向回家的路,

一走就是好几天,在路上老陈头一边走,一边给小平安讲着故事,走到哪就讲哪的故事,

虽然小平安一句话也不能说,也听不懂他讲的什么,但是他却讲得绘声绘色,不知疲倦。

老陈头到家以后,站在门口,站了好久,看了好久,也想了好久,才轻轻地用手推开门。

那扇门已经10几年没有人打开过了,直发出声响。门开后,房间里结满了蜘蛛网,

还有好多透明的结晶。老陈头对小平安说:“到家了,以后不用流浪了。”一到家可不好,

小平安饭还没吃上,到家先拉屎了,老陈头闻着味:“咋地,把这当茅房了啊,唉!可不,

比茅房还不如。”老陈头把包裹小平安的小被褥慢慢打开,映入眼帘的除了热乎乎的粑粑,

还有一条“大蚯蚓”:“好家伙,你这小子粑粑真臭”。平安是个小男孩。

老陈头抱了个孩子回家的事,两天就传遍村里,村里可热闹了今天,路过老陈头家门口的,

都放慢脚步、或驻足、更或是特地跑来看看究竟,但是又不进门去。离得近的几家邻居,

给他送了些东西来,有送米吗、面的,有送鸡蛋、蔬菜的,也有给了些小孩衣服的,

老陈头无以为报,只能鞠躬感谢。到家的第一晚,

老陈头和小平安一起睡在他以前回来时睡的地方,那一晚小平安睡得特别香,

老陈头一夜没有睡着,快天亮时才睡着。老陈头醒来后发现小平安提前比他先醒了,

于是拿起捡来的一个铁盆去接水,烧来给小平安充奶粉,这几天路上都是用它烧的水,

本来有点漏的,老陈头在地里抠了点黄黏泥把漏水的地方从外面糊上。喂完小平安后,

老陈头才开始收拾它已破旧不堪的房子。昨天老陈头一点没动,只是抱着小平安,一间房,

一间房的进入,每进一间都讲着里面的每个地方曾经是做什么用的,

同时也看见一些还能用的东西,铝制锅、红方桌、甑子、木床、木板凳,

还有好多东西都还可以用,就是一些胶质的东西,看起来好,一碰就碎成几块了。

第一天老陈头仅收拾了一间屋子,那是一间卧室,他把床也清理干净,并重新铺上,

在那间房间里生起火。老陈头除了收拾房间,还得去捡拾柴火,他先从近的地方捡起,

房后那些好多年没种的地里,落满了枯枝败叶,都够他捡来用上一阵子了。

每清理一间一个房间,老陈头都在里面生一堆火,有人劝他说就清理两间用就行了,

他只是笑笑。老陈头觉得虽然两间够用了,但其他的也要整理干净才行,房子虽然破旧,

但不能乱糟糟的,除了堂屋,一共四个房间,还有一个灶房,整整弄了半个月,

才弄成他满意的样子。对于老陈头来说,要重新开始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得先熬过今年的最后几个月,现在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也就只能种些蔬菜了。

老陈头现在紧缺的除了食物,就是钱,不光要解决食物,还得挣钱,

摆在他眼前的第一大笔开销,他的房子20余处漏雨,现在只能简单的处理一下,

用些玉米壳子来修补了一下,后面得把大部分瓦片换新才行。老陈只得拾垃圾卖,

可以农村本就没有垃圾拾,各家都把可以买的垃圾自己存起来,等有人来收就卖了,

所以这基本就没什么收入。不过还好,老陈头认识很多中药,小时候陪爷爷一起去挖过,

挖药辛苦,又换不了多少钱,日子好起来以后,村里渐渐就没有跑山人了,不过这活,

老陈头得重新捡起来,这是目前他只用时间和劳动能换来的。除了采药,拾柴,

平日里还得把荒地整一下,以便于明年也好种庄稼,这是农村的主要食物来源,自产自销,

有多余的也可以换钱。靠着采药,老陈头总算是把日子维持起来了,

也添置了更多紧要的生活用品。看着来陈头家房子重新升起炊烟,村里人无不感慨,

对于他的经历,大家都还记得清清楚楚,他们都没想到,

老陈头这辈子还能有重新站起来做人的一天。一转眼时间来到年三十这天,

别人家都在准备着丰富的食材,热热闹闹,过个好年。老陈头在忙着接家里的电灯电线。

由于老陈头流浪了以后,怕他家电线电路腐化而引起火灾,村里便把他家电线剪断了,

而这么多年,电表也坏了,现在老陈头能交的起电费了,才找供电局的人把电线重新装好,

幸好电表不要钱,不然呐老陈头恐怕还要等上一年才用的上电。老陈头忙活了半天,

终于把电灯线接通,他兴奋的把电灯打开,看着灯光把房间装满,

又把里屋睡觉的那间也打开,以他现在的情况,就只能先接通这两间常用的房间,

其他房间有漫长的黑暗要度过。老陈头大白天就把灯打开,就不想再关上了,

他好久没有见到光明了,这是他一直渴望的,一整晚都没有关,他对小平安说:“灯亮吧!

咱们从今年开到明年,一直亮着”。没想到,年三十老陈头最大的一笔开销竟然是电费,

他没有像别人家一样置办年货,年三十晚上吃的肉和豆腐,都是邻居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