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裂缝之心1
上层区域的建筑在光幕映照下宛若一串精密而冷漠的金属符号,下层则阴影密布,管线、支架、简陋小屋纵横交错,像是无形巨兽的根须盘结地底。
李琦正盘腿坐在宿舍的地板上,凝视着面前一台老旧的终端。
作为新入学的计算机系学生,他对数据与逻辑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
这种敏感性从小就存在:在他还不懂什么是编程、什么是系统架构时,他就偶尔能在日常生活中察觉到诡异的瑕疵。
比如有人说话时,会突然像卡壳一样重复一遍同样的字眼;或者一个路灯闪烁频率短暂异常,再恢复后却无人察觉。
小时候,李琦常把这些发现告诉同龄人,却换来讥笑和白眼。
“幻觉而己。”
表哥和表姐不止一次这么说。
“别胡思乱想。”
邻家大叔大妈总是摆摆手。
婶婶并不能为李琦解释那些异常现象的原理,她也从未试图让李琦停止思考。
她不懂复杂的逻辑,更不可能谈及这个世界底层的隐秘结构,她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底层代码。
她只知道李琦是个比同龄人更聪明、更敏感的孩子。
她希望李琦能借助这份聪明,在知识的阶梯上往上再爬一步,也许这样将来能减少一些生活的苦难。
在下层区,绝大部分人为了维持基本生计与身体机能,都需要体内的“生命之源”装置来保持日常状态。
官方宣称,这装置能帮助人们改善体质、维持生命平衡,是恒域市繁荣所必需的基石。
可下层人依旧生活在艰辛与贫乏里。
李琦和叔叔、婶婶、表哥、表姐挤在狭小的住处,为省下每一分费用而精打细算;婶婶天还未亮便要出门,在桥下的小摊为工人们提供廉价的合成面团和淡薄的营养液。
叔叔、婶婶虽疼爱他,却无法给三个孩子提供更多教育资源。
经济拮据、营养不良、疲惫成了生活常态。
能让李琦脱颖而出的,只有他那从小就迥异的天赋与坚持。
而现在,他终于做到了婶婶的期盼,这所高等学府就是他从底层向上攀升的一线契机。
他来到这里,看到整洁却冷漠的教学大楼,一层层悬空的过道,远处高塔上闪亮的数据流标志。
他并不清楚这座城市的权力运转细节,也不知道上层人真正的生活状况,只是隐约听说过,无论上下层,人们成年后都要配备“生命之源”,以此维持机能。
且上层区那些装置更加精良昂贵,这也令他对未来心生遐想:如果自己足够优秀,会不会有机会获得更高端的“生命之源”?
是不是能让叔叔婶婶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
但这些想法只是零碎的念头。
此刻,李琦盯着终端屏幕上的一行代码。
这是他今天从基础编程课本例题中自行延伸出来的小练习。
屏幕上却出现了一丝诡异的跳动,像是数据的运行逻辑被什么无形之手拨弄了一下。
他皱了皱眉,将代码重新编译,再运行一遍。
结果依旧微妙:一段文本输出的间隔怪异地重复了两次。
宿舍静悄悄的,只有远方塔楼传来的低沉嗡鸣和电流脉动声。
一切都显得正常,又似乎有哪里不对劲。
他没有立即告诉任何人关于这“重复”现象的疑虑。
幼时的嘲笑和不理解让他学会了谨慎,学会在自己不完全确定前保持沉默。
也许只是旧终端的兼容性问题,也许是教材数据文件存在冗余行。
可某种本能在他脑中轻轻敲响,这与从前那些街头灯光和人声裂缝一样,是世界中的又一处微小bug。
他意识到,也许自己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新的技术技能,也是为了寻找那从小就困扰自己的秘密,为什么世界中会有这些细小的错位?
为什么别人在面对这些奇妙现象时总漠然以对?
假如婶婶在身边,她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在这所学府里,他能接触到更高阶的知识和信息体系;这里的数据终端、信息图书馆、城市数据库接口,也许能为他解答疑问。
李琦将遇到更复杂的代码,更多精密的计算任务,也将面临更隐蔽的藩篱。
此刻的他尚不明白,这些微小的错位只是起点。
更深的秘密正潜伏于恒域市的根基之下,等待他在前行中渐渐触及。
而此时此刻,他只是个敏感而聪明的大一新生,望着屏幕上诡异的重复输出陷入沉思。
不知何时,夜己深。
恒域市的天幕,像一双半睁的眼,冷冷注视着脚下的万千生命。
李琦轻轻呼了口气,他决心不再将这些奇怪的裂缝当作错觉,而是当作线索,一条等待他探索、解密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