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越南我来了(中)
"包德发惊喜万分:"你会中文?
太好了!
我是从上海来的,今天刚到。
""我叫阿梅,在大学学过两年中文。
"女孩大方地伸出手,"欢迎来越南。
"包德发握住阿梅的手,感觉那小手柔软温暖:"我叫包德发,朋友都叫我包哥。
你中文说得真好!
"两人站在便利店门口聊了起来。
阿梅告诉包德发,她是胡志明市经济大学的学生,晚上在这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包德发则滔滔不绝地讲起上海的繁华和外滩的夜景。
"我们加个微信吧?
"聊了十几分钟后,包德发掏出手机,"我刚来越南,什么都不懂,有问题可以请教你吗?
"阿梅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手机扫了包德发的二维码:"可以,但我工作很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
""没关系没关系!
"包德发连连点头,然后突然想起什么,点开微信钱包,给阿梅发了个200元的红包,"一点小心意,谢谢你教我。
"阿梅看到红包金额,眼睛瞪大了:"这……太多了……""小意思!
"包德发摆摆手,"在上海,请人吃顿饭都不止这个数。
"阿梅最终还是收下了红包,脸上的笑容真诚了许多:"包先生,你真是个好人。
如果你想去哪里玩,我可以介绍一些好地方。
"两人又聊了几句,阿梅看了看手表,说要去上班了。
包德发目送她离开,首到那窈窕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才心满意足地继续他的探索。
回到酒店己是晚上十一点,包德发却毫无睡意。
他躺在床上,翻看着手机里今天拍的照片,然后点开微信,发现阿梅己经接受了他的好友请求,还发来一条消息:”包先生,这是一些胡志明市的旅游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下面是一连串的景点名称和餐馆推荐,甚至还有几个越南语常用短语的拼音标注。
包德发感动不己,立刻回复:”太感谢了!
改天请你吃饭!
“发完消息,他又点开朋友圈,上传了几张今天的照片,配文:”第一天来越南,天气热但人情更热!
遇到好心姑娘帮忙,世界真美好!
#越南之旅#退休生活“很快,朋友圈就收到一堆点赞和评论。
老同事老张留言:”老包,你这是要定居越南了?
“女儿评论:”爸,注意安全,别乱吃东西。
“还有几个老同学发来羡慕的表情。
包德发一条条回复,嘴角挂着笑。
窗外,胡志明市的夜生活正酣,摩托车的轰鸣和音乐声隐约传来。
他走到窗前,看着这座陌生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感到一种久违的兴奋和期待。
"这才叫生活啊。
"包德发自言自语道,然后打了个哈欠,终于感到困意袭来。
第二天清晨五点,包德发就醒了。
老年人的生物钟让他即使在异国他乡也保持早起习惯。
他洗漱完毕,换上运动装,决定去附近的市场转转。
胡志明市的清晨比夜晚安静许多,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
包德发跟着手机地图,步行十五分钟来到了滨城市场。
虽然时间尚早,市场里己经人声鼎沸,摊贩们忙着摆放货物,家庭主妇们提着篮子采购一天所需的食材。
包德发像进了大观园,东看看西瞧瞧。
水果摊上堆满了火龙果、芒果、榴莲和山竹,颜色鲜艳得像打翻的调色板;海鲜区的塑料盆里,各种鱼虾蟹活蹦乱跳;干货区的架子上挂着一串串香肠和鱼干,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他停在一个卖咖啡的摊位前,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男子,正用一个小铝壶煮咖啡。
看到包德发驻足观望,老板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比划着问他喝不喝。
包德发点点头,在矮塑料凳上坐下。
老板拿出一个小玻璃杯,放在一个铝制滴漏器下面,然后倒入磨好的咖啡粉,压平,再倒入热水。
浓郁的咖啡香立刻弥漫开来。
"Cà phê sữa đá,"老板把一杯加了炼乳的冰咖啡推到包德发面前,做了个喝的手势。
包德发尝了一口,甜中带苦,冰凉沁心,比星巴克的什么星冰乐强多了。
他竖起大拇指:"好喝!
"老板开心地笑了,又说了几句越南语,看包德发一脸茫然,便拿出手机,打开谷歌翻译,输入一句话,然后转换成中文:"你喜欢越南吗?
"包德发也学着用翻译软件回答:"很喜欢!
越南人很友好,食物也好吃。
"就这样,两人用手机翻译聊了起来。
老板名叫阿勇,在滨城市场卖了二十年咖啡。
他告诉包德发,他有个儿子在河内读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
"你,一个人来越南?
"阿勇通过翻译问。
包德发点点头:"是的,我退休了,来旅游。
""你妻子呢?
"包德发的表情僵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我妻子……去世了,五年前。
"阿勇露出抱歉的表情,拍了拍包德发的肩膀,然后给他续了一杯咖啡,这次坚决不收钱。
离开咖啡摊,包德发的心情有些复杂。
妻子的去世是他决定开始环球旅行的原因之一。
在上海的家里,每个角落都有妻子的影子,厨房里她最爱用的那套茶具,阳台上她种的花,衣柜里还挂着她没来得及穿几次的旗袍……退休后独自面对这些回忆,让他几乎窒息。
所以当单位的老同事老李说起他女儿在澳大利亚定居,邀请他去玩时,包德发突然意识到……是时候走出去了。
他先去了澳大利亚,然后是泰国,现在又来到了越南。
每到一个新地方,那些沉重的回忆似乎就变得轻一些。
包德发深吸一口气,把思绪拉回当下。
市场里阳光渐渐强烈起来,温度开始上升。
他买了几个芒果和火龙果,准备带回酒店当早餐。
回程路上,包德发经过一家摩托车租赁店。
门口停着几十辆各种型号的摩托车,几个年轻背包客正在办理租车手续。
他停下脚步,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Excuse me,"包德发用英语问柜台后的年轻人,"我需要驾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