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骂声,原来是下工提前回来准备做饭的章大婶正和她的二儿媳迎面走来。
章大婶一边走一边数落她儿媳。
“你看看你,就干一点活就说不舒服。”
“整天就想着偷懒,我还没有看过你这样懒的人。”
“我现在就跟着你回去看着你做饭,你就别想着偷吃,如果被我捉到看我怎样教训你。”
……章大婶骂着骂着就看到方琪了,就想着靠近她身边去,“东子媳妇,出来摘野菜啊!
让我看看。”
她说着这手就往篮子里面去。
方琪一看往其他方向撇去,让她捉了个空。
“野菜嘛?
都长一样。
如果大婶需要自己可以去摘,到处都是。”
章大婶笑了笑说:“我就看到你摘的挺好的,就想看看是哪里摘的。”
“哪里。”
方琪随意一指,然后就赶紧走开了。
章大婶是住在许家隔壁,她夫家也是姓许的,跟许老爹他们一族可是出了五服的。
她们育有三子二女,可谓是人丁兴旺。
这三个儿子个个生得人高马大;而那两位女儿则是又黑又瘦。
章大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对儿媳都很刻薄,像防贼一样的防人家,爱占小便宜。
大队里面的人看见她都防着,这不看见方琪摘的野菜也想要了。
在这个的年代里,人们仿佛拥有着无尽的生育能力,家家户户都有着众多的子女。
一般而言,一个家庭通常会有三个、甚至西个孩子。
这并不是什么罕见之事,而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这时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人们对于家族传承和繁衍后代却有着极为执着的信念。
每多一个孩子,便意味着家族血脉得以延续,劳动力也随之增加,家庭的未来也就更有保障。
方琪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厨房里面己经有人在做饭了。
方琪进去看到二弟妹秦芳,“二弟妹,我摘了一些野菜,需要做了吗?”
秦芳看到方琪拿回来的野菜有点意外,“不用了,留晚上吧!
我都快做好了。”
方琪点点头,就出去,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将许明言放下了。
许明言看到妈妈,就在那里哈哈的笑,以为妈妈在跟他玩。
方琪戳了戳他的小脸蛋,“小调皮。”
然后,将他收拾好赶紧就抱着出去。
没过多久,秦芳将饭菜做好了,许家其他人都下工回来了。
前几天,姜惠的娘生病了,许振北和姜惠两人就带着许意回姜惠娘家去了。
大家都在在堂屋的长桌吃饭,大家都进来坐好,桌子中间放着一大碗粗粮粥,旁边是炒得干巴巴的土豆丝,还有窝窝头。
每天吃饭都是有许老太分饭。
成年男人是一碗稠的粗粮粥和三个窝窝头,女人是一碗稀的粗粮粥和两个窝窝头,小孩子是半碗稀粗粮粥和一个窝窝头。
大家围坐在一起,跟往常一样大家都吃着自己面前的食物。
方琪拿起一个窝窝头,咬了一口,粗粝的口感让她皱了下眉头,但是没有吐出来,咽了下去,吃完一个后就没有继续吃,“娘,我一个就够了,这个你吃。”
许老太看到方琪递过来的窝窝头有点意外,但是她没有深想,就接过来吃了。
方琪给许明言喂了一点土豆丝,小家伙嚼了几下就吐了出来。
因为他还没有什么牙,嚼不动又没有味道。
金宝和银宝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桌上那毫无吸引力的饭菜,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嘴里不停地叫嚷着:“我不要吃这个!
我要吃鸡蛋,我要吃香喷喷的鸡蛋!”
他们一边喊,还一边用胖乎乎的小手拍打着桌子,似乎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鸡蛋的渴望。
坐在一旁的许老太闻声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两个调皮捣蛋的小家伙身上。
她皱起眉头,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吃吃吃,哪有那么多鸡蛋给你们吃呀?
昨晚上不是刚吃过嘛,今天可没啦!
不想吃这饭那就饿着吧!”
说完,便不再理会他们,自顾自地端起碗吃了起来。
金宝和银宝见奶奶态度如此坚决,知道再怎么哭闹也无济于事,只好乖乖闭上嘴巴。
两人对视一眼后,无奈地低下头去,开始一勺一勺地喝着摆在面前的那碗稀粥。
虽然心里还是惦记着美味的鸡蛋,但此刻也只能接受现实了。
章大婶家里此时也开饭了,她的儿子们狼吞虎咽,儿媳和孙女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吃着剩下的食物。
大儿子嘟囔着:“娘,今天怎么没肉啊?”
章大婶白了他一眼:“哪来的肉,有吃的就不错了。”
许家大家中午吃完后,方琪就抱着言言准备回去,却听到三弟妹苗丽,“大嫂,可真好命,都不要干活了。”
方琪看着苗丽,“是啊!
我确实不用干活。
因为我有你大哥养着,还有他也乐意。”
苗丽想继续说被许老太看着她,心虚就没有往下说,就去帮二嫂收拾碗筷去。
许老太看到人都走出去堂屋对许老爹说:“唉,人一多矛盾就多了。”
许老爹抽了一口水烟,慢慢吐气,“人长大了,都在为自己的小家着想,树大分枝。”
“哼,你就想的美。”
许老太说完就回自己的房间去,留许老爹一人在抽烟。
方琪轻柔地抱起言言,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进入房间后,她轻轻地用脚将门关上,并顺手反锁,确保没有其他人能够打扰到他们。
然后,方琪缓缓走到床边,温柔地将言言放在床上,让他稳稳当当地坐好。
安顿好言言之后,方琪召唤六六打开外卖系统。
一下出现各种美食图片和价格介绍映入眼帘。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仔细浏览着里面琳琅满目的餐食。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方琪最终决定点一份青菜瘦肉粥和一份酱香饼,共花费二十个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