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联盟之路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冀州的日子里,我一面精心治理内政,一面密切关注着天下诸侯的动向。

随着我势力的逐步扩张,周边的局势也愈发复杂微妙起来。

公孙瓒虽暂时接受了我的求和,但我深知他绝非善罢甘休之人。

其在幽州厉兵秣马,时常在边境挑起一些小规模的摩擦,试图试探我军的虚实与反应。

而曹操在兖州的发展势头愈发迅猛,他的屯田之策成效显著,粮草储备极为丰富,军队训练有素,且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隐隐有一股鲸吞天下之势。

刘备在徐州,以仁义之名深得民心,其帐下关羽、张飞等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新得赵云这等猛将,势力亦是不容小觑。

徐州之地,战略位置重要,乃兵家必争之所,曹操对其早己虎视眈眈,而我亦明白,若徐州落入曹操之手,我在北方的局势将会变得极为被动。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意识到,若要在这乱世之中谋求更大的发展,联盟之路势在必行。

我召集众谋士于密室之中,商议联盟之事。

沮授率先发言:“主公,如今曹操势力膨胀过快,己成各方之大患。

公孙瓒虽心怀叵测,但目前其主要精力仍在幽州,且经此前与我军交锋,元气尚未完全恢复。

刘备在徐州,根基尚浅,然其颇具人望,若能与之联盟,再联合公孙瓒,形成掎角之势,或可对曹操形成有效牵制,为主公争取更多发展壮大的时间与空间。”

我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沮先生之言虽有道理,但公孙瓒为人反复无常,且其与我有旧怨,此次联盟,他是否会真心实意与我合作,尚需考量。

而刘备,虽以仁义示人,然其心中抱负亦不小,未必会甘心居于我之下,联盟之后,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亦是一大难题。”

许攸抚掌笑道:“主公勿忧。

公孙瓒方面,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重礼前往,晓之以利害。

告知他若曹操得势,必先取幽州,届时公孙瓒将无葬身之地。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与我军合作,共同对抗曹操,待曹操被削弱后,再论其他。

至于刘备,可许以徐州之安稳,承诺若曹操来犯,我军必全力相助。

且可邀他来冀州一叙,当面共商联盟大计,增进彼此信任。”

我觉得许攸之计可行,当下决定依计行事。

我选派逢纪为使,前往公孙瓒处。

逢纪为人机智善辩,且颇有谋略,由他出使,我较为放心。

逢纪领命而去,带着丰厚的礼物和我亲笔书信,前往幽州。

在逢纪前往幽州之时,我亦遣使者前往徐州,邀请刘备来冀州。

刘备接信后,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前来。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长久立足,若能与我联盟,或可暂保徐州平安。

数日后,刘备率关羽、张飞等人来到冀州。

我亲自出城相迎,以礼相待。

刘备见我如此礼遇,心中颇为感动。

在府中,我与刘备促膝长谈,共商天下大势。

我诚恳地说道:“玄德兄,如今天下大乱,曹操野心勃勃,妄图独霸天下。

你我皆为汉室臣子,当以兴复汉室为己任。

徐州乃西战之地,曹操垂涎己久,若玄德兄独自应对,恐力有不逮。

我袁绍虽不才,然在北方亦有一定根基,若你我联盟,相互扶持,必能阻曹操于一时,为汉室保留一线生机。”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袁公所言甚是。

备亦知曹操之威胁,若能与袁公联盟,实乃徐州之幸,汉室之幸。

只是联盟之后,各方权责利当如何划分,还需袁公明言。”

我笑道:“玄德兄放心。

我意以曹操为共同之敌,若曹操来犯徐州,我军必出兵相助,所需粮草物资,皆由我冀州提供。

若曹操攻我冀州,玄德兄亦当出兵牵制。

至于其他,待击退曹操后,再行商议,我必不会亏待玄德兄与徐州百姓。”

刘备沉思片刻,起身拜道:“既如此,备愿与袁公结为联盟,共抗曹操。”

我大喜,扶起刘备,当下设盛宴款待。

在宴会上,众人欢声笑语,气氛融洽,仿佛看到了联盟之后的美好前景。

而此时,逢纪在幽州也见到了公孙瓒。

公孙瓒起初对逢纪颇为冷淡,但逢纪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逢纪说道:“公孙将军,您在幽州的威名,逢纪早有耳闻。

然如今曹操在兖州崛起,其志不在小,天下诸侯皆惧之。

将军与袁绍公虽有过往龃龉,但此刻若不携手合作,曹操一旦得势,必先取幽州与冀州,届时将军将何以为安?

袁绍公豁达大度,不计前嫌,愿与将军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将军若错失此良机,恐追悔莫及。”

公孙瓒听后,心中有所动摇。

他深知曹操的厉害,若能与我联盟,确实可减轻自身压力。

但他仍有些疑虑,担心我会在联盟中算计他。

逢纪见公孙瓒犹豫,又道:“将军放心,联盟之后,各方出兵数量、作战区域皆可详细商定,且有文书契约为证。

袁绍公向来信守承诺,必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公孙瓒沉思良久,最终点头道:“既如此,我便与袁绍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逢纪圆满完成使命,返回冀州。

我得知公孙瓒愿意联盟,心中大喜。

当下召集各方使者与将领,共同商议联盟的具体细节。

经过数日的商讨,联盟之事最终确定下来。

我、公孙瓒、刘备三方约定,若曹操来犯,各方需按照商定的出兵数量与路线出兵相助。

在军事指挥上,设立联军统帅,由各方轮流担任,以确保公平公正。

同时,在经济上,各方亦相互支援,共同应对曹操可能的经济封锁。

联盟既成,我军士气大振。

然而,我亦明白,联盟只是手段,并非目的。

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真正在争霸中占据主动。

于是,我在冀州加大军事训练力度,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颜良、文丑等将领日夜操练士兵,演练各种阵法,力求在战场上能够克敌制胜。

同时,我亦注重军事装备的更新换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更精良的兵器与铠甲。

在农业方面,继续推广新的耕种技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在冀州各地兴修水利工程,改善农田灌溉条件,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又设立粮仓,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以备不时之需。

商业上,进一步拓展贸易路线,与周边各州郡及西域等地开展贸易往来。

鼓励商人投资兴业,发展手工业,生产丝绸、陶瓷、铁器等商品,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通过贸易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为军事建设与民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人才培养上,我在冀州开办学府,广纳天下学子。

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华与志向,皆可入学深造。

学府中开设经史、兵法、谋略、天文、地理等课程,培养全面型的人才。

又设立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进入仕途,为我军与政务管理注入新鲜血液。

然而,联盟之初,便遭遇了考验。

曹操得知我与公孙瓒、刘备联盟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出兵攻打徐州。

徐州告急的消息传来,我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之事。

关羽挺身而出:“某愿率部先行,解徐州之围。”

我点头道:“云长英勇,可先率五千精兵前往徐州。

我随后亲率大军,与公孙瓒军会合,共同对抗曹操。”

关羽领命而去,率部星夜兼程赶往徐州。

我亦整顿大军,向公孙瓒处进发。

公孙瓒虽不太情愿出兵,但在联盟的约束下,还是率部与我会合。

曹操大军在徐州城外扎营,对徐州城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刘备与张飞率领徐州军民拼死抵抗,但曹操军兵力强盛,徐州城岌岌可危。

关羽率部赶到后,冲入曹操军阵中,如虎入羊群,其勇猛之姿令曹操军胆寒。

曹操见关羽如此勇猛,心中暗暗吃惊,亲自指挥军队围攻关羽。

就在徐州城即将沦陷之时,我与公孙瓒的联军赶到。

我令颜良、文丑率部冲击曹操军侧翼,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亦从另一侧发起攻击。

曹操军顿时陷入混乱,首尾不能相顾。

刘备在城中见联军赶到,士气大振,率领城中军民杀出城外,与联军里应外合,共同对抗曹操。

曹操见势不妙,下令退兵。

此役,联军成功击退曹操,解了徐州之围。

然而,在战斗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联盟的一些问题。

公孙瓒的军队与我军在配合上不够默契,导致进攻时出现了一些混乱。

刘备的军队在战斗中损失惨重,对联盟的信心亦有所动摇。

战后,我召集刘备与公孙瓒,共同商讨联盟的改进之策。

我说道:“此次战役,虽成功击退曹操,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联盟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合作中,我们需加强军队之间的训练与配合,建立更有效的指挥体系。

同时,对于各方的损失,我们亦需共同商议补偿之法,以确保联盟的稳固。”

公孙瓒与刘备皆点头称是。

经过此次战役,联盟各方都意识到,要想在乱世中生存与发展,仅靠联盟是不够的,还需不断地磨合与改进,提升自身实力与联盟的凝聚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致力于加强联盟的建设。

派遣军事将领前往公孙瓒与刘备处,协助他们训练军队,增进彼此之间的军事交流与配合。

同时,在经济与文化方面,也开展了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曹操虽兵败徐州,但其实力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削弱。

他在兖州休养生息,总结经验教训,谋划着下一次的进攻。

而我与公孙瓒、刘备的联盟,也在曹操的威胁下,在不断地探索与成长之中,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着未知与挑战。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