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709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黄楚峰缓步迈出了小区的大门,女儿的哭声在身后盘旋回荡。

他是日三省吾身的那类人,不止十次质问过自己“你是否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女儿出生时很不巧,那时他在江门做研究,一时半会儿走不开。

他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女儿。

从迈入高能所的大门起,他就全世界跑,从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到CSNS,(中国散裂中子源)每月与火车、飞机为伍。

有时,他也明白,自己绝对不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

But,国与家,孰轻孰重呢?”

没有继续思索,他坐上了车,顺利发动。

六点的北京早己醒了。

半小时后,车子停在一栋五层苏式大楼边,旁边也有几栋楼房,也是苏式风格,但明显是后来扩建的。

中间有几条连廊,将各个楼房连系在一起。

门口肃立着两位卫兵。

见黄楚峰走进在大门,一位哨兵“啪”一个军礼:“您好,请出示证件!”

黄楚峰一摸上衣口袋,空空如也,显得局促不安,好像一位没带红领巾的小学生被文明岗“抓住”了,还好在裤兜里顺利找到。

哨兵仔仔细细地对照了一次工作证:“你好,黄研究员,欢迎来到709!”

“黄同志,大家都在三楼开会!”一位研究员提醒。

黄楚峰爬上三楼,缓步走向会议室。

一进门,一块大屏幕赫然眼前。

上面堆满了图表与数据,满屏幕的波状函数。

屏幕下有一块大黑板。

上面是他熟悉的公式,有几个还是出自他手。

“哟,小峰来啦!”

一个轻柔而又厚重的声音响起。

“陈老,您也在?”

“我只是充当一个‘中继星’而己嘛,把你们的工作跟航天的同志交代一下。”

他笑了笑:“我精力不济了,搞科研,还是要看你们年轻人。”

陈老回过头:“大家静一静!

这位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黄楚峰同志,是中国乃至全球高能物理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

顿时气氛活跃起来,掌声包围了整个全场。

黄楚峰索性走上讲台:“诸位,大家知道,我们在深空深测、高能物理上发展很晚,比如现在,我们还是只有两台对撞机!所以,猎户座天区的探索对我们很有挑战性,我们基甚至不能确定这种高能粒子是否为中微子!我们只知道,它除中微子外,绝对不是基本粒子。

我们同样不知道,它是自然出现的还是人为的!”

突然有一个声音从台下传来:“黄博士!陈老!大家快看屏幕!”几百双眼睛在一瞬间对准了同一个位置。

此时,卫星的中微子探测器正好对准猎户座。

本来平静如水的曲线泛起波纹,数值猛然升高。

但每个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数据:“2054.5!”

“什么?

更高了?”

“这几天最高值可都从没变过啊!”

曲线又开始波动。

“给我接新疆!”

黄楚峰大叫。

“地面的机子有几台空的?”“三十二台”。

“全部对准猎户,屏幕同步数据!!”

几分钟后,图像堆满了屏幕.和卫星上几乎同步。

空气凝固了。

“快关机!

不然又会失联!”

有人突然发觉。

不多时,屏幕上所有图像都消失了。

所有探测器都转了“头”。

“申请一下月背大中微子平台吧!”

有人说。

几分钟后,屏幕出现了一个图表。

“2638”“也就是说,从北京时间七点零三分整开始,这个数据每秒新增一个?”“而且非常准确!西安发来信息,我们最精的原子钟测不出来一点误差!”“这……意味着什么?”没人回答,没人知道。

黄楚峰打破了沉默:“2161型超算机算出来什么结果了吗?”“还没有,我们把所有数据都放进去了。”

黄楚峰坐在一旁,沉思着。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浮现于脑海,现在他遇到的难以研究的中微子如同小学的他试图钻研《程书》一般,一样困难,一样难以研究,一样无路可走,一样没有方向,也一样令他着迷。

对,他是对这种感觉着迷的。

地面站的数据己经跳到了5330。

阳光从上边的窗户里如瀑布一般落下,将一长条黑板分为明暗两面。

“要不我去要求一下,把极光A调给我们几个机时?

我参加过这个项目的,看在我的面子上应该能给我们几个机时。”

众人默默点了点头。

黄楚峰抬起头,望向窗外。

道两边种满了梧桐,他尤为喜爱。

夏日的梧桐翠绿着,略带点黄,随风摇曳,阳光一照,油亮亮的,像打了一层蜡。

叶子形状也那么喜人。

有棱有角,又不失失弧度。

可以作为天下树叶的典范。

“我们还有其它探测器吗?”

“月球上有八台,绕月的有五台,火星上有三台。”

“好,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从对准猎户座到数据最高值用时都是1.58秒。

我们让每台机器只对准猎户座1.58秒!”

“你的意思是对准1.58秒,获得数据后立刻转向,避免死机?”

“最好多做几万次!”

黄楚峰快步走下了台。

连他自己也弄不明白,这是中微子?

还是一种新粒子?

如果是中微子,弱相互作用力不可能这么强。

如果是新粒子,为何性质与了中微子如此相像!!

他觉得,连日的工作己有点吃不消了。

索性请了半天假,拉着吕华闲逛。

吕华急了:“任务这么重,你还有闲心逛街了?”

黄楚峰没有搭理他,缓缓摇了摇头:“你说,现在是双休日哇,大街上怎么没有学生?”

吕华笑了笑:“你也甭明知故问了。

这是海淀!

况且就连我们那个时候,不也是这样的吗?”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说实话,这样搞不好。

要让学生自己去学。

这些老师也真是的,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初中第一任语文老师说过的话。

我那时候还写了一篇文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