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永昌十七年,冬。

楚明凰站在凤鸣宫最高的阁楼上,望着远处宫墙外冲天的火光。

寒风呼啸,吹起她玄色绣金凤的披风,猎猎作响。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是父皇临终前亲手为她系上的。

"殿下,叛军已经攻破玄武门了!"贴身侍女青鸾跌跌撞撞地跑上来,声音里带着哭腔。

楚明凰转过身,月光下,她的面容清冷如霜,眉间一点朱砂痣艳若滴血。

"慌什么。

"她淡淡道,"传令下去,让御林军按计划行事。

"青鸾怔住了。

她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十八岁的长公主,明明身形单薄,却仿佛一座巍峨高山,让人莫名心安。

楚明凰缓步走下阁楼,每一步都走得极稳。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三日前那个雨夜,禁军统领李成跪在她面前,声泪俱下地诉说太子如何勾结外敌,意图谋反。

"殿下,太子殿下他......他要在今夜起事!"李成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

楚明凰闭了闭眼。

她想起幼时,太子哥哥总是偷偷带她出宫,给她买糖葫芦,教她骑马射箭。

可自从父皇病重,一切都变了。

太子开始结党营私,暗中培植势力,甚至......想要她的命。

"殿下!"青鸾的惊呼将她拉回现实。

一支羽箭擦着她的耳际飞过,钉入身后的廊柱。

楚明凰抬手摸了摸耳垂,指尖沾了一丝血迹。

她勾起唇角,露出一抹冷笑。

"终于来了。

"宫墙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火光照亮了半边夜空。

楚明凰站在殿前,看着叛军如潮水般涌来。

她身后,是整装待发的三千御林军。

"放箭!"她清冷的声音在夜空中响起。

刹那间,万箭齐发。

叛军猝不及防,瞬间倒下一片。

楚明凰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痛色,但很快又被坚毅取代。

"殿下!小心!"青鸾突然扑过来,将她推开。

一支冷箭正中青鸾肩头。

楚明凰扶住青鸾,眼中寒光乍现。

"李成!"她厉声喝道。

禁军统领李成应声而出,带着一队精锐杀入敌阵。

楚明凰看着战局,心中却在飞速盘算。

太子虽然谋反,但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如此莽撞。

这其中,必有蹊跷。

果然,不过半个时辰,叛军就开始溃退。

楚明凰却皱起眉头,这胜利来得太容易了。

"殿下,太子已经被擒!"李成押着一个身着明黄蟒袍的男子走来。

楚明凰看着眼前这个狼狈不堪的太子,心中五味杂陈。

"皇兄,你还有什么话说?"太子抬起头,眼中满是怨毒。

"楚明凰,你以为你赢了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和谁作对!"楚明凰心头一跳,正要追问,太子却突然咬破了藏在口中的毒囊,当场毙命。

"殿下!"李成惊呼。

楚明凰却异常冷静。

"传令下去,***。

对外就说太子暴毙。

"她转身看向李成,"李统领,今夜之事,你怎么看?"李成沉吟片刻:"殿下,臣总觉得此事另有隐情。

太子虽然谋反,但以他的能力,不该如此轻易就被我们识破计划。

"楚明凰点点头:"不错。

传我命令,立即封锁东宫,任何人不得出入。

我要亲自查个明白。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殿下!不好了!太后......太后薨了!"楚明凰瞳孔猛缩。

太后一向身体康健,怎么会突然薨逝?她快步走向慈宁宫,心中隐隐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慈宁宫内,太医们跪了一地。

楚明凰走到床前,看着太后安详的面容,伸手探了探她的脉搏,又仔细检查了她的口鼻。

"传仵作。

"她冷冷道。

太医们面面相觑,却不敢违抗。

很快,仵作来了。

经过仔细检查,果然在太后的指甲缝里发现了毒药的痕迹。

楚明凰握紧了拳头。

太后是被人毒死的,而能在慈宁宫下毒的,必定是宫中之人。

"青鸾,"她转身吩咐,"去查查最近都有谁来过慈宁宫。

"青鸾领命而去。

楚明凰站在殿中,看着太后的遗体,心中升起一股寒意。

这宫中,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第二天早朝,楚明凰身着龙纹朝服,端坐在龙椅之上。

群臣跪拜,却无一人敢抬头直视这位年仅十八岁的长公主。

"诸位爱卿,"楚明凰开口,声音清冷,"昨夜宫中发生了一些变故。

太子暴毙,太后薨逝。

从今日起,由本宫暂代朝政。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殿下!"一位老臣站出来,"这......这于礼不合啊!"楚明凰冷冷地看着他:"那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老臣支支吾吾:"这......应当从宗室中择一贤能......""贤能?"楚明凰轻笑一声,"爱卿觉得,谁比本宫更了解朝政?谁比本宫更清楚边关战事?谁比本宫更明白国库收支?"老臣哑口无言。

楚明凰站起身,目光扫过群臣:"本宫知道,你们觉得女子不该掌权。

但今日,本宫就要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她一拍龙椅扶手:"来人!把户部尚书带上来!"两个侍卫押着一个官员上来。

楚明凰冷冷道:"张尚书,你***军饷,结党营私,证据确凿。

来人,拖出去斩了!"朝堂上一片死寂。

谁也没想到,这位长公主一上来就如此雷厉风行。

楚明凰重新坐下:"还有谁有异议?"无人应答。

她满意地点点头:"很好。

那么,接下来本宫要宣布几项新政......"夜深人静,楚明凰独自坐在御书房中。

案几上堆满了奏折,烛火摇曳,在她清冷的眉眼间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

她揉了揉太阳穴,正要起身,忽然感觉腰间一热。

低头看去,只见那枚父皇临终前赐予的玉佩正发出幽幽的蓝光。

楚明凰心头一跳,连忙解下玉佩。

玉佩通体晶莹,此刻却仿佛活过来一般,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

她凑近细看,那些纹路竟组成了一行小字:"御书房,子时三刻,东南角。

"楚明凰看了眼更漏,正好是子时二刻。

她握紧玉佩,快步走向御书房东南角。

那里除了一面普通的墙壁,什么也没有。

她伸手在墙面上摸索,忽然感觉一块砖石有些松动。

用力一按,墙面竟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中放着一个檀木匣子。

楚明凰取出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卷明黄色的绢帛,以及一本泛黄的古籍。

她先展开绢帛,赫然发现这是父皇的遗诏。

上面写着:"朕知天命已至,特立此诏。

太子非朕亲生,乃先皇后与......"后面的字迹被墨迹污损,看不清楚。

楚明凰心头大震,难怪太子会铤而走险谋反,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谜。

她又拿起那本古籍,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大楚龙脉图"楚明凰瞳孔猛缩。

传说中,大楚开国皇帝曾将龙脉所在绘制成图,得此图者可掌控天下气运。

没想到这传说中的宝物,竟一直藏在御书房中。

她正要细看,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殿下,您在里面吗?"是李成的声音。

楚明凰迅速将东西收好,关上暗格。

"进来。

"李成推门而入,神色凝重:"殿下,刚刚收到密报,边关急报,北狄大军压境。

"楚明凰心中一凛。

北狄与大楚素来交好,为何突然来犯?她忽然想起太子临终前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和谁作对!"难道......"李成,"她忽然问道,"你可知这玉佩的来历?"李成愣了一下,看向她手中的玉佩:"这......这是先帝随身之物,据说与龙脉有关。

"楚明凰若有所思:"你先去准备边关军务,我自有安排。

"待李成退下,楚明凰重新取出那卷龙脉图。

借着烛光,她仔细研究起来。

图上标注着大楚境内几处重要的龙脉节点,其中一处赫然就在北狄边境。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快步走到地图前。

果然,北狄大军压境的位置,正是龙脉所在。

"原来如此......"楚明凰喃喃自语,"有人想要夺取龙脉,掌控天下气运。

太子不过是他们的棋子......"她握紧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既然对方已经出手,那她就必须抢先一步。

"青鸾,"她唤来贴身侍女,"传我命令,明日早朝,本宫要宣布一件大事。

"夜色深沉,楚明凰却毫无睡意。

她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把玩着那枚玉佩,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李成白天的异常表现。

"殿下,您还不休息吗?"青鸾轻声问道。

楚明凰摇摇头:"你先去睡吧,我再看看这些奏折。

"待青鸾退下,楚明凰却站起身,悄无声息地躲在了屏风后面。

她有种预感,今夜一定会发生什么。

果然,约莫子时,御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黑影闪了进来,正是李成。

楚明凰屏住呼吸,看着李成径直走向东南角的暗格。

他的动作熟练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李统领这是要做什么?"楚明凰从屏风后走出,声音冷冽。

李成浑身一震,缓缓转过身来。

月光下,他的面容显得格外苍白。

"殿下......"他苦笑一声,"您果然在这里等我。

"楚明凰点亮烛火,冷冷地看着他:"说吧,你到底是谁?"李成沉默片刻,忽然解开了衣襟。

在他的胸口,赫然纹着一只展翅的凤凰,与楚明凰玉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这......"楚明凰瞳孔猛缩。

"殿下,"李成缓缓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