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皇太后周鸿倩
皇朝政变,黄煜被迫做了太上皇,黄煜的儿子黄硕做了皇帝。
符寿海觉得有机可乘,女儿符灵玉应该是女皇。
符灵玉通音律擅书画。
闺房之内香雾缭绕。
符寿海最喜欢女儿的画,挂在墙上,读出画中诗句,画变成了窗,画中景物映现在窗外,小桥流水,炊烟袅袅,鸟语花香,亭台楼阁。
符灵玉嫁进了邱家,邱连山也觉得邱家娶了宝贝媳妇。
黄煜替代了不能亲政的幼帝黄子霆,周瑜乔不满意,可又无能为力。
周婧才是黄子霆的母后,周瑜乔是皇太后,周鸿倩是太皇太后。
太后必须姓周么?
那倒不是。
前朝末代皇帝陆沉只喜欢蝈蝈。
太尉冯节是抓蝈蝈高手。
皇朝边关飞虎城,塞外诸王虎视眈眈。
冯节之子冯毅镇守飞虎城,发来告急文书:山匪周工大围困飞虎城,暗中掩护塞外诸王进入中原。
黄大将军南征,本该冯节驰援飞虎城。
冯节不能去,陆沉随时需要蝈蝈。
众大臣面面相觑,陆沉坐在龙椅上抱着蝈蝈笼。
“启禀陛下,黄大将军凯旋……”“准了!
冯爱卿,你不能去。”
冯节只说了黄大将军凯旋,皇上居然说准了,啥意思?
只有冯节明白。
黄大将军提虎狼之师南征,不需还朝,首接西征剿匪呗!
黄绍是黄大将军的独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唯独不能提刀上马,征战疆场。
黄大将军己经很满意了,儿子自幼体弱多病,能跟着自己在军中运筹帷幄己经很满意了飞虎城被山匪围困?
不用去黄大将军也知道实情。
飞虎山是王朝的屏障,皇朝这边是缓坡,西面是陡峭悬崖,左右绵延至塞外诸国。
塞外是草原,只有峭壁一边多山,缓坡一面是飞虎城,城墙高垒。
以前这里不叫飞虎城,山上有了老虎,草原没有老虎,飞虎城更不可能有老虎,人们说是从峭壁飞上来的。
有了飞虎,山叫飞虎山,城自然是飞虎城了。
塞外诸国也不是外人,都是陆家兄弟。
不知道是哪代皇帝生了一百六十个儿子,王朝没那么多封地,皇上有主意,派儿子们出塞抢夺番邦的地盘。
抢到手的封为藩王,抢不到地盘的自生自灭,皇太子不能去。
陆家儿郎如狼似虎,皇太子继位,兄弟们都被封为藩王。
塞外安定了,不料皇朝内部有人揭竿而起。
陆沉的皇爷爷有办法,修烽火台。
皇朝把烽火台修在了飞虎山顶峰,一百多个藩王都修了烽火台,三百多个烽火台,哪个藩王有事,都会八方驰援。
感恩先皇们的同时,陆沉担心藩王,虽说都是陆家人,防备万一吧。
冯节想了个办法,老虎或许会飞,塞外番兵未必会飞。
城墙再高高不过飞虎山,烽火台下怎么可以没有城墙?
冯毅把城墙修上了飞虎山,峭壁变成了不可逾越的城墙。
飞虎山里有山民,飞虎城积草屯粮全靠山民。
怕是冯毅盘剥的太狠了,山民无路可走。
飞虎城下还有个村子,也是山民的村子,黄绍的姥姥家就在那里。
先锋官李凯回报:山匪首领周工大的女儿周鸿倩是惹祸的根苗。
周鸿倩武功高强,更善骑射。
周鸿倩打猎,恰遇三只老鹰飞过。
张弓搭箭,弓弦响时,箭串三只老鹰,老鹰落入山下。
又遇猛虎扑来,周鸿倩张弓搭箭,箭带猛虎,猛虎飞落山下。
恰遇藩王经过,欲捡老鹰,猛虎袭来。
藩王不知是箭伤之虎,亲兵卫队护驾。
周鸿倩赶到,藩王慕其美色,惧其勇猛,令亲兵卫队抢之。
周鸿倩一把大刀所向无敌,藩王找冯毅要人。
山民的女儿,冯毅觉得无所谓了,周工大不同意,冯毅假奏朝廷山匪围城。
为了平息藩王之怒,冯毅紧闭城门,放藩王绕城而过,兵进中原。
黄大将军奉命西征,击退番兵,兵进飞虎城。
周工大求见,欲将女儿许配黄大将军。
黄绍无妻,黄大将军和周工大结为亲家。
击退番兵,平息山民,黄大将军准备凯旋,冯毅留下黄大将军饮酒。
说是饮酒,实则冯毅担心黄大将军如实禀报朝廷,冯毅暗送捷报,又暗中修书给他的父亲,希望想办法不让黄大将军回京。
飞虎城转危为安,藩王也退兵了,陆沉龙颜大悦,冯节献策御驾亲征,方显吾皇英武。
这倒是不错主意,中原到处揭竿而起,飞虎城粮草充足,又有塞外陆家人驰援,陆沉迁都飞虎城。
不料冯节又进谗言,说黄大将军勾结山匪意图谋反。
陆沉迁都飞虎城,判黄大将军斩立决。
黄绍体弱,黄大将军被杀,周鸿倩保护黄绍,周鸿倩的侄子周工还杀进飞虎城,打算杀了冯家父子。
冯毅惧怕周工还,更具怕周鸿倩,献城投降。
黄绍本该杀冯家父子为父报仇,中原义军纷纷来投。
黄绍母亲建议:“黄家世代忠良,现如今不得不反。”
陆沉无道,致使生灵涂炭。
不反,义军和周家以及山民恐怕皆被陆沉所害。
反了就要统一中原。
接纳冯毅,接手飞虎城,势必引发中原诸城守将献城之心。
是啊,冯家父子黄绍都能放过,其他守将无冤无仇。
打下去都会变成孤城,投降了还可保一家老小平安。
可冯家与自己有杀父之仇,咋办呢?
黄绍犹豫,周鸿倩建议虚封。
这个主意不错,黄家人赞同,黄绍封冯毅开国王,没提冯节,也没给开国王封地。
冯毅自然是高兴,本以为小命不保,却得了个开国王。
冯节更无所谓了,儿子封王,自己也老了,乐得清闲。
没有封地就没办法养兵,冯毅知道黄绍信不过他。
拿下飞虎城周工还也有功,黄绍封周工还为龙骧侯,封地就是飞虎城。
开国王没有封地,自然是住在国都飞虎城。
飞虎城是周家的,又是皇城,冯毅怕未来会被排挤。
还好有好多人,特别是前朝旧臣巴结冯毅。
别看没有封地,开国王也是王爷。
按下冯家不说,周工还成了龙骧侯,黄绍登基,周鸿倩是皇后。
黄绍体弱,加之操劳过度,没几年就不在了。
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可黄绍并无子嗣,这可如何是好?
大臣李凯提议:“黄大将军虽只有一子……”黄大将军兄弟三人,李凯提议可以在黄大将军家族中找一人继位。
也倒是有先例,历朝历代都有先例。
见李凯提议,冯毅出班跪倒。
冯毅是开国王,没封地有说话的权利。
冯毅建议周鸿倩执政,他有他的私心。
当年进谗言杀了黄大将军,黄绍没找他算账。
可他曾主张把周鸿倩送给藩王,飞虎城又是周工还的地盘,万一上来个黄家后人跟自己算账,周家人,特别是周鸿倩肯定会杀了自己。
倒不如这时候巴结周家人,人家势力大,连皇城都是人家的。
周鸿倩何等聪明,知道冯毅的心思。
不过周鸿倩也没反对,她考虑的是黄绍,黄绍是为国操劳而亡,不能对不起黄绍。
如果自己有儿子讲不了了,皇位儿子继承,即使有闪失,黄绍也会瞑目于九泉。
可换成其他的黄家人,万一是个昏君,自己又名不正,言不顺,干涉不了人家,万一出了问题,这可如何是好?
可自己登基,同样是后继无人,未来该把皇位交给谁?
交给周家人?
对不起黄绍。
交给黄家人?
还不如今天交给黄家。
大太监林间也是开国功勋,是他保护皇宫,皇宫才得以良好保存,也是林间交出了传国玉玺。
林间提议:“启禀太后娘娘,本朝虽无先例,历朝历代和民间早有先例……”林间建议找一个黄家人过继给周鸿倩做儿子。
这样的话,周鸿倩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了,幼子尚小,周鸿倩还可以监政。
当然,林间会说:“太后娘娘,本朝是本朝,历朝历代是历朝历代。
现如今先帝不在了,您就是皇太后,皇太后理应亲政。”
主意不错,先收个儿子,再让他继位。
黄大将军兄弟三人,黄大将军三弟的孙子年幼,聪明绝顶,周鸿倩一首很喜欢,就收了黄义做儿子。
黄义年幼,先立为太子。
可国不能一日无君啊!
林间又去找李凯和冯毅,撺掇他们提议周鸿倩临朝听政。
就这样,周鸿倩以太后的名义临朝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