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到天色渐亮,朝阳初升,茯苓与白芍推门而入,看见我早己坐在妆镜前,齐齐愣了一瞬,朝阳的光被纸窗筛成细碎的光,映在我的脸上。
我只淡淡地坐在窗边,苍白的脸上,透露着无尽的疲惫。
“姑娘要不要再睡会儿,天色还早,不会耽误请安的。”
白芍嗓音轻缓,“不必了,我若再躺下去,怕是这浑身的骨头都要软了。”
我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透着一丝倔强。
茯苓和白芍对视一眼,忙过来为我梳妆。
茯苓手法轻柔地理着我的发丝,白芍则挑选着珠翠。
“姑娘,今日戴这支步摇可好?”
白芍拿着一支蝴蝶样式的步摇问道。
我看了一眼,微微颔首。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是丫鬟通传的声音:“承宣伯世子的小厮前来求见。”
那小厮进得屋来,恭敬地行了礼后说道:“见过姑娘,我家公子请您琼台赏月,特命小的来给姑娘送请帖。”
说着便将精美的请帖递上。
我心中疑惑,我与这虞家公子不过是几面之缘,为何独独邀我?
但面上仍是平静如水,示意茯苓接过。
“劳烦小哥跑一趟了,不知公子还邀请了哪些人呢?”
小厮回道:“回姑娘,都是些京中的公子小姐,还有几位我家公子的好友。”
我轻点了下头,“知道了,你回去告诉世子,就说我谢过公子美意,到时定会前往。”
小厮离去后,茯苓担忧道:“姑娘,这虞公子突然相邀,会不会有什么不妥?”
我望着那请帖,缓缓开口:“虞公子来请我,我去就是了,更何况我与虞公子也并非素不相识,以棋见人,虞公子他并无恶意。”
“是,姑娘。”
流云缓动,夕阳西下,余晖渐渐退却,繁星缀上夜幕。
星子点点,夜风微寒,马车路过繁华的街道,酒楼的丝竹管乐声声入耳,我掀起轿帘,看皓月当空,华灯初上夜阑珊,满街灯火,街头巷尾热闹非凡。
到了承宣伯府,发现虞庆在门口等我,他见到我眉眼弯了弯:“杨姑娘妆安,经上次一别,许久未见了。”
“好久不见,虞公子神采依旧。”
我向他点了点头,露出一个微笑来。
他前我一步带路,我一边走一边观察着伯爵府。
府内布置雅致,沿着小径前行,两旁繁花似锦。
行至花园之中,己有不少公子小姐聚于此处。
虞庆带我走到一处空位坐下,众人目光纷纷投来,我只淡然处之。
不多时,婢女端来美酒佳肴。
虞庆举起酒杯,朗声道:“今夜月色美好,诸君共赏,实乃幸事。”
众人附和。
酒过三巡,有人提议作诗助兴。
我本不想出风头,但虞庆却看向我,眼神带着期许。
我略作沉思,吟出一首应景小诗,引得众人喝彩。
这时,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女子拿起酒盏,站起向我走来。
“杨姑娘妆安,小妹刘婉,家父是雍州长史。”
我连忙起身,颔首微笑道:“诗经有言,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刘姑娘安好,早听闻刘姑娘在京中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温婉动人。”
“杨姑娘过誉了,温婉贤淑不过是世间对女子性情的一种普遍期许罢了……”她幽幽叹了一句,又转移话题:“我是癸未年生人,小字郁芷,不知杨姑娘是哪一年?”
“甲申年生人,小字云茶。”
“茶茶”她说着,一边挽着我的胳膊,我心里一惊,这才刚见面就如此亲昵称呼,不禁让我多想。
但面上仍笑着。
刘婉拉着我坐下后,眼睛却看向一旁的虞庆,随后试探着对我说:“云茶妹妹,你和虞公子看起来甚是熟稔,你们是如何结识的呀?”
我心中暗忖,这刘婉打听此事是否不安好心,可也不好隐瞒,便轻声说道:“不过是偶然相遇,彼时我去观中拜三清,恰巧在殿后竹亭中偶遇虞公子,同下一盘棋,我们交谈几句便相识了。”
刘婉轻轻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原来如此,真是缘分。
听闻虞公子才情出众,想必当时云茶妹妹也是被其才华所吸引吧。”
我忙摇头否认:“并非如此,只是单纯觉得公子为人谦和有礼,并无其他想法。”
刘婉还欲再问,此时远处传来一声通报,众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
虞庆趁此机会靠近我低声说:“莫放心上。”
我微微点头,而刘婉则暗暗低眸,心头涌上一股不知名的情绪。
“梁公子,苏公子到!”
随着通传声,进来了两位世家公子。
为首的梁公子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挺拔如松,面若冠玉,眼神温润含情;紧随其后的苏公子着一身玄色衣衫,剑眉星目,透着几分冷峻。
众人纷纷行礼寒暄。
入座后,一世家女提议以月对诗。
众人皆称妙,于是这作诗之事便开始了。
刘婉率先开口道:“月挂梢头影入池,幽人独步意迟迟。”
声音婉转。
我见状,略作思索后吟道:“月照花枝香满径,清风拂面露华浓。”
众人皆赞。
梁公子轻笑一声,接道:“月华倾洒千山静,星子悄临万籁空。”
苏公子也不甘示弱:“月影朦胧花弄影,闲云悠荡夜添幽。”
一轮下来,难分高下。
这时方才提议对诗的世家女眼珠一转,对着我说:“杨姐姐方才的诗句极美,想必还有佳作,不如单独再作一首以月为题的诗?”
我心下明白她这是故意为难于我,可若不应下,怕落人口舌。
正踌躇间,梁祯轻咳一声,正要替我解围,我却抬起头来,缓缓念道:“月映珠帘思旧事,愁肠百转念青衿。
长夜漫漫孤枕冷,数点梅花天地心。”
语毕,众人皆惊叹。
那女子听了我的诗,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刚要反驳,梁公子却先开了口:“云茶姑娘的诗做的极好,今日相聚本为乐事,莫要因一时意气伤了和气。”
苏公子也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虞庆目光低垂,凝视着桌上的酒盏,经过一段冗长的沉默,他方才缓缓抬起眼帘。
那双明澈的眼睛透出冷静的光芒,既无怒意,亦无愠色,他的声音宛若山涧泉水般清澈:“各位均为虞某的贵宾,今日设宴的目的,一则共赏明月,吟诵佳句,二来则是为了结识良朋。
某些人切勿怀着不良之心,行径失当。”
见此情形,刘婉也开始打圆场,她轻启朱唇,声音柔和而富有磁性:“虞公子所言极是,今夜我们相聚于此,本是为了享受这难得的月色与雅致的氛围。
诸位皆是文采横溢之士,应共同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莫让旁的杂念扰了这份清雅。”
说罢,刘婉轻轻举起手中的酒杯,月光下,杯中的酒液仿佛也染上了银辉,她微笑示意众人:“来,让我们举杯共饮,愿此夜无憾。”
在刘婉的带动下,原本略显凝重的氛围渐渐缓和,众人纷纷响应,酒杯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这份和解与和谐伴奏。
宴会再次恢复了先前的热闹与欢笑,宾客们或继续品酒论诗,或低声交谈,分享彼此的故事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