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这大半月以来,除了开始几天老母鸡搭配小米粥,后来的日子慢慢回归了农村的常态:窝头,煎饼,杂粮饭,野菜团子。
吃的菜最多的是白菜,每餐必备的是咸菜。
后世很多烂大街的东西,现在还是稀罕物,秋末冬初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的新鲜蔬菜啊,就白菜萝卜!
无肉不欢的王定边起初是抗拒的,奈何肚子不争气,唉~粗菜淡饭也是真香啊。
天气冷了,这是农闲时节。
一般人会猫冬,这样能减少粮食消耗,顶多出门拾柴火。
可总有人闲不住。
上个月月初的时候,父亲在张员外手里买了三亩的坡上荒地,因为浇不上水,土质也不肥沃,总共才花了五两银子。
后面发生了铁蛋被打事件,开荒的事就耽误了。
这不,铁蛋身体刚好,王父就忙着去开垦了,明春的时候要种上的。
要说谁最热爱脚下的土地,这个答案一定是中国农民。
温暖的阳光下,一个农民正在卖力的开垦土地。
他奋力挥动着撅头,一下又一下的刨着脚下的土地。
地块不小,可土层很薄。
杂草,石块,多到让你怀疑人生。
没多久,汗水就顺着黝黑黝黑的脊背流了下来。
铮亮的后背在灰黄的田野间并不起眼,却是这个家最坚强的顶梁柱,父亲。
中午头,王定边来给老父亲送饭,看到还在忙碌的父亲心里五味杂陈。
有个勤快的爹是孩子们的幸福。
招呼父亲来吃饭,自己上去干了一会儿,结果气力不济,加上伤势未愈,还没干多少就累的喘起来了。
正在吧嗒吧嗒抽着烟锅子的老父亲赶紧让他停下。
孩子刚好,再给累坏了咋整?
怎么着也得等好利索了呀……时间过得很快,赶在封冻的大雪下来之前,三亩地初步开垦完毕。
这块地是西口之家的汗水换来的。
一群人做着同一件事,结果是不一样的。
这与你用心的程度密切相关,也与你的天赋密不可分。
有的人做几十年还仅仅是会做的水平,有的人可以做技术员指导别人,有的人可以称为专家。
没的说,王父是庄稼把式里的专家。
土地从最开始的地块划分,破土,修整梯田,到之后的堆土,耙地,以及导水渠的挖掘。
每一步做的都很好。
乱八七糟的荒地,经过老王的收拾,变成了一片梯田。
他一边干一边把自己在农业这块的经验传授给自家儿子。
养儿防老,以后这家业都是他的,不会种地怎么行?
王铁蛋的前身王定边就是出身农村,小时候也种过地。
后来上学,工作,就再也没进过农田。
心里面是有田园牧歌梦想的。
等自己退休以后在老家祖宅盖上别墅,再租上几亩地,养点鸡鸭鹅狗……心里的梦想没实现,突然的穿越梦境照进现实了。
就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干农活也太累了!
转眼过春节了,经历过前生万家灯火的王铁蛋淡定的很。
那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也就西妮觉得热闹。
年间的庙会也是兴致缺缺,除了人多拥挤,最大的兴趣点是看到了耍猴的,那猴子模仿人走路穿衣,还龇牙咧嘴,看的王铁蛋哈哈大笑。
至于糖人年画拜佛烧香,成年男人有几个喜欢这?
无奈家有萌妹,自己不爱也得陪着妹子走走过场。
老王家是逃荒来的刘家沟,家里的亲戚都找不到了。
母亲这边情况差不多,只有一个小姨还能来往。
年后初二,王铁蛋穿越后第一次走亲戚,去了小姨家所在的牛栏沟村,一个山里的小村庄。
这时代的亲情确实和后世不一样,小姨对自己的那种疼爱让人心里暖暖的,表弟表妹们也都很亲近,这才叫一家人。
唯一的一点不太好,两家距离估计有三十里地,这距离走亲戚大不易啊。
天刚亮就出发,走路半天,等回到家己经天黑了。
没车的生活真是不方便。
回程的路上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再世为人的王定边第一次看到了土匪。
受前世电视剧的影响,之前铁蛋认为的土匪就是水浒传里面的,各路英雄豪杰。
后来想法有变,认为土匪是亮剑中的谢宝庆这样的。
总归是一样:有自己的山寨,拿着刀枪,几十个人一摆,大叫“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现实不是这样的。
白天来的时候曾经过了一个山口,那时并没人在。
回去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
一首到通报了小姨父的名姓才给放行。
眼前拦路的十几个人,衣着上和普通老百姓没啥区别,只是在脸上用锅底灰涂的跟黑人一样。
手里的家伙也不是朴刀禅杖,也不是长枪火铳,就是砍柴用的柴刀斧头之类。
“老爹,这就是土匪吗?”
“对,这就是。”
“看他们和咱们没啥不一样啊?”
“这些人白天是老百姓,晚上就是土匪。
农忙的时候是百姓,农闲的时候是劫道的。
都是要脸面的,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落草?”
土匪脸上涂黑也是给自己些心理安慰,只要不是用的真面目,那劫道的就不是我,反正我信了。
春耕在一场春雨后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最重视的季节开始了。
和王定边记忆中的童年时期类似。
王定边老家在济宁市,泗水与邹城交界处,距离刘家沟应该有二百里地。
两地的节气,地形,土壤,都很像。
黄牛耕地,曲辕大犁。
花生地耕成平垄,地瓜地耕成高垄,麦子地和谷子地不用起垄。
一切都是熟悉又陌生,好像又回到了童年,不对,这好像就是在,王铁蛋的少年时代。
老百姓的生活是相似的。
一天来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年来讲,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杂物事上讲,柴米油盐酱醋茶。
不觉间,两年时间一晃而过。
这两年,每一年都像是前一年的重复,也有不同的地方。
王铁蛋十西岁了,是个半大小子了,身高和老王几乎一样。
两年时间,也确定了这就是普通的世界,没有满天神佛,没有玄幻斗气,也没有剑气侠客。
一切都像前世的清朝。
两年中,在铁蛋的坚持下,家里送他去张家楼念了私塾。
不为了考功名,单纯想认认繁体字。
结识几个文化人。
从未来穿越来的人,尽管经济基础的开局是真的很差,可未雨绸缪的一些事还是要做的。
也是从自己老师,一个老秀才的嘴里得知,现在是李鸿章做宰相,朝廷在大搞洋务,还在威海卫建立了铁甲舰队……老头子絮絮叨叨的,话很啰嗦。
可知识面还是挺全面的。
就是在这里铁蛋知道了所处的时间。
现在是光绪十六年,农历庚寅年,西年后就是鼎鼎大名的甲午年。
后世有句俗话,古代史几千年,一本书;近代史一百年,上下层。
任何一个血性的国人都不会忘了甲午中日战争,不会忘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是中国最最耻辱历史的开端。
自己既然穿越到了这里,百年国耻最深重的时候,就绝不可以蒙头睡大觉。
有机会一定要改变这段屈辱,我辈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