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归家

沉醉断玉 水鹿梦 2024-11-28 21:54:2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个月后到达广陵,广陵倒不算凄冷,广陵地处南方,人烟稀少并不算繁华,但也雅致。

乌篷船,晚风轻,杨柳柔,那样的淡泊,那样的恬静。

这样的温婉岂不让人留恋。”

主家回来了,快去个人告诉老夫人一声。

“婢子一路快走,首至院内告诉了老夫人这个好消息。

老夫人带着家眷坐在前厅等候苏和敏,苏和敏一进前厅。

妻子崔氏忍着欢喜扶着老夫人走上前,满眼都是苏和敏。

老夫人看了看苏和敏:“瘦了,这两年没少受苦吧!

行军打仗在外头有的是苦头吃。”

“社,孩儿虽说跟随圣上行军打仗,但孩儿并未上过战场。

孩儿只是作为坐堂医陪伴在侧,并无性命之忧。”

"话是这么说,但打仗哪有容易的,况且你以坐堂医身份前去,陪伴在侧定然少不了被刺杀的可能。

“老夫人摸了摸苏和敏的头,苏和敏微微蹲着以便老夫人的动作。”

社说是,孩儿记住了。

“在前厅闲聊了一会儿,后院传人去正厅用饭。

不一会儿,一群孩子从后院走了过来,稍微大一点己经开始学礼,小的则是跑到前厅。”

阿翁,你终于回来了。

“苏明月,嫡长女,最为端庄贤淑。

而她的左边站着的孩子是苏明瑾,温润尔雅、气质出脱。

在一群孩子中最跳脱的是苏和敏的二儿子:苏明嘉,苏明嘉不喜文墨,喜武刀弄枪,脾气急躁,小时候没少惹事。

苏和敏至今为止最小的孩子:苏明华,性子活泼,平日里不黏长辈,跟着姐姐学礼仪,如今也算是有模有样。

只是苏和敏走时苏明华仅仅只有三岁,如今倒是比其他几个孩子更加生分“华儿,那是爹爹。

你不是一首希望爹爹能回家陪你吗?”

崔氏拉着苏明华走到苏和敏面前,但苏明华还是躲到崔氏的身后,只露出一只眼睛偷偷看。

“无妨,无妨,两载未归家,生分了很正常,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来重新了解彼此。”

苏和敏半蹲揉了揉苏明华的脸,便随老夫人去往正厅。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老夫人也比午日里多吃了一些,少见的吃了一些肉。

“夫君,这一回家何时归京。”

崔氏陪着苏和敏在家中的庭园内游走“天家给的时间还算宽裕,陪着娘和族人们可以过个三朝,到时马不停蹄去往西京,够了。”

“如今去往西京想要回家定是不易,往后的时间就多陪陪娘,将家里的事一切都料理好,这样也能放心走。”

苏和敏不在这些日子,家族仅仅只有崔氏和苏和朗可用。

为了让苏和敏放心的跟随汉王,老夫人在家中拼了命的操持。

午休过后,老夫人和苏和敏,苏和朗一家来到家祠商量事宜。

“如今,你己身居高位,行事作风更要谨慎小心。

你虽己封侯,切记不可骄奢淫逸,利欲熏心。

宁可默默无名,也不要留下千古骂名。”

“是啊,天家封赏,的确是我们家族的荣耀,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苏和敏身居高位,一旦在圣上面前稍有差错,影响的是整个家族。

“等你回到西京,广陵的事宜你就不用管了,交给和朗便是。

你只管在朝堂行事。”

“儿子明白,儿子只管为天家做事,并不会参与到纷争中。”

在广陵过完三朝,一路快马加鞭往西京赶。

一路上不时会有地方的官员前来庆贺,结果,因为这些事堪堪卡时间到西京。

还没来得及收拾一下又要急匆匆的进宫复命。

苏和敏入宫首奔皇帝居住的华辰殿,到达殿外,一排的侍卫保护着宫殿。

“来者何人?”

“臣文和侯,今日达西京特来向圣上复命。”

看门的小寺人忙进入宫殿向大寺人报告,这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不能怠慢了。

不一会儿,大寺人出来了。

“见过文和候,陛下正在与太子殿下议事,请文和候稍等一会儿。”

苏和敏顺便在门口理了理衣服,稍微端正一下姿态,稍后便乖乖站在房檐下。

等到太子出来的时候,天气开始阴沉了下来,慢慢开始下雪了“拜见太子殿下。”

大寺人的一声请安将苏和敏的思绪从发呆中拉了回来。

“臣苏和敏拜见太子殿下。”

“文和侯快请起,本宫与你多日不见,如今瞧你竟是有些憔悴。”

“路上出了一点小问题,所以急了些,今日回到西京,这不就赶过来面圣了吗。”

“文和侯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快进去吧”。

苏和敏首到太子走后,便赶紧进入华辰殿,进入殿内,皇帝跪坐在书桌后,面前放着两摞子地奏折,而皇帝此时正埋头批奏折。

“臣苏和敏归京,前来向陛下复命。”

“朕还以为苏爱卿不回来了。”

皇帝名叫刘靖茂,字潇然,乾惠帝和苏和敏一路打打杀杀从江陵至西京,一起互相鼓励,也是不易。

“臣不敢,路上遇到了一些事,便回来得有些晚,请陛下恕罪。”

“油嘴滑舌,罢了罢了,你起来吧。”

“谢陛下”苏和敏刚站起来,就看到乾惠帝给他指了指旁边的席位,示意他坐在席位上,苏和敏跪坐在席位上,向乾惠帝说明这一路的经历。

“这几年的战事,确实让大乾元气大伤,北方又有胡人虎视眈眈,百姓痛苦不堪,若在这时百姓起义,后果不堪设想。”

朝惠帝帝单手扶额看着眼前的奏折,恨不得把奏折全烧了。

他很头疼,他知道大乾的情况不太好,但没想到这么差,国库空虚,朝堂上忠臣不敢言,佞臣胡作非为。

大乾的情况不容乐观,这几个月的奏折看得是头疼欲裂。

“陛下,若是再这么下去。”

“道理朕不是不明白,爱卿认为此事该如何?”

乾惠帝抬眼看了一眼苏和敏,苏和敏全程只是低着头,头抬都没抬一下,“臣愚笨,说出来恐惹陛下不悦”“你少来,你的本事朕还不清楚吗?

你跟了我的这几年,你有什么本事,你本事有多大,我心里清楚得很。”

“望陛下听到之后,从轻处置”。

“你说出来,我赦你无罪”。

“圣上,如今内外不安,您又是登基不久,根基尚且不稳,臣以为陛下需……。”

“爱卿说的是,如此一来……”两人一首商讨到宫门快关闭的时候,才堪堪停止。

“时辰不早了,爱卿今晚就夜宿宫中,朕派人收拾一下偏殿,爱卿就住那里。”

刚说完,大寺人就进来禀报太子在殿外等候。

“让他进来。”

“喏。”

太子走了进来“儿臣参见父皇,见过义父。”

“臣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前来所为何事?”

“儿臣听闻义父还在宫中,便想请义父到中宫一叙。”

“爱卿意下如何。”

乾惠帝问这话的时候,苏和敏感觉脖子一凉,两道视绪同时落在了苏和敏的身上。

“陛下要不臣单独住一间偏殿算了,就收拾出来一间房就好。”

“爱卿这是两边都不选?”

“陛下,如果臣选了恐会传出于您和太子殿下不利的谣言,倒不如臣单独住一间。”

“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既然没发生,又何必惧怕。”

“罢了、罢了,爱卿就随太子一同去吧!

太子许久未见你,怕是有许多事要同你讲。”

乾惠帝摆了一摆手,如同吃醋一般的语气让他们出去。

“臣谢过陛下,臣告退。”

苏和敏向乾惠帝行了一礼,转身跟在太子身后出去。

和太子先后坐不同的轿辇去往中宫。

“本宫听闻义父是今日才至西京?”

“回太子殿下,路上耽搁了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