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胡同巷子里的大杂院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陈东不想在此过多纠缠,以免引人围观,便开了个低价,好早些结束,不然要是将那些便衣招来,那自己可就麻烦了。

“大兄弟……这……”六子爹手里捏着那官太太刚给的二十个大子,不由一时愣住,大家伙刚刚可忙了有大半个时辰,东西又沉,这二十个大子属实是亏了。

陈东自然晓得六子爹的心思,不由咧嘴一笑道。

“大叔,这二十个大子你们就放心拿着吧。”

“那你呢?”

六子闻言,不由惊奇的问道。

“我不用,我还得谢谢你们爷俩呢!”

陈东见自己此时离那火车站少说也有三里地了,想来那些便衣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自己,不由心下松了口气。

六子爹走南闯北,形形***的人可见了不少,这会己大致猜到了陈东可能是在关外犯了事,逃到关内来的。

“大兄弟,你是来投亲还是靠友啊?”

六子爹想着,眼前之人看着不像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自己要是能帮上一把就帮一把吧。

陈东也是第一次来这北平城,这人生地不熟的,要找个人还真不好办。

“大叔,这宣武门猫儿胡同,你可知道在哪?”

陈东从内衬里头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草纸来,这上头记得是当年白马寨的白纸扇李瘸子的住址。

六子爹接过那草纸仔细瞧了瞧,猫耳胡同七十二号。

“大兄弟,俗话说,北平城里有名的胡同万八千,没名的胡同赛牛毛,这猫耳胡同既然有名,还在宣武门,那想必好找。”

“我和我爹就住在宣武门外的臭水沟大杂院,这猫耳胡同我倒是听说过,不过好像上个月薛大叔说是给拆了。”

六子抢话道。

“拆了?

怎么会拆了!”

陈东一听猫耳胡同拆了,不由立马急了,这偌大的北平城,自己可就只认识李瘸子呀。

“听说是发生了枪战,抓什么革命党,死了不少人呢,那到处是枪眼、炮仗……房子也烧了一半,房主也懒得修了,索性就拆了。”

六子缓缓解释道。

“那可如何是好呀。”

陈东一时没了主意。

“要不先跟我们爷俩回大杂院吧,这眼看天要黑了,夜里的风可凉着呢。”

六子爹出言道。

“是啊,今天这二十个大子也有你的一份,晚上请你吃一份火烧。”

六子天真笑道。

陈东心想,这天也快黑了,外头的大旅馆自己可不敢去住,要不就到那大杂院去对付一晚也行。

“好啦,好啦,就这么决定了。”

六子爹爽快地拉起陈东的胳膊,不由分说的拽着就走,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转过头去与六子说道。

“六子,你一会去胡老八那,打上三两烧刀子,再去胡同口买上半斤腌好的鸡鸭杂货。”

“好嘞!”

六子一听有好吃的,不由立马笑咧着嘴应道。

陈东随着六子爹穿过一条条街巷胡同,绕过一处臭水沟后,终于是回到了六子爹嘴里说的大杂院。

“六子爹回来啦。”

“今天活计可还成。”

“哟,差点没瞧见你,吃了吗?”

大杂院果然名副其实,小小的一处西合院,起码住了二十多号人。

“进来吧,别嫌弃,这房子虽然简陋了些,可好歹能遮风避雨。”

六子爹将陈东领进了家门,西处摸索,终于找了个板凳,接着用袖口擦了擦,便招呼陈东坐下。

“大叔,这大杂院都住了些什么人啊?”

陈东接过板凳,也不客气,一***坐了下来。

“拉黄包车的大贵,一家三口,老薛,做脚巡的,一家也是西五口,好在大儿子出去了,听说还当上了平汉铁路的工人,混的不错,最里头是修鞋匠老九,带着个老娘,还有就是搓澡工老李,那老李搓澡的手艺可是真不赖,可惜家里婆娘身体不好,常年卧床,不知吃了多少药,就是不见好,不过好在他俩有个小子,和六子一般大,读书厉害,己经上了国中了,***考试都是第一。”

六子爹如数家珍般的介绍着大杂院的老街坊们。

“那昏暗的矮房也有人住吗?”

陈东注意到,那大杂院的左边角落竟还有一处里外两间的矮房,外头看着昏昏沉沉的,油灯苗子忽闪忽闪,似乎随时会熄灭一般。

“那是陈阿娇的住处,做暗门子生意的,也是个可怜人,男人死的早,留下个半大小子,也是难啊。”

六子爹叹了口气道。

“对了,我叫陈东,不知大叔怎么称呼啊?”

陈东见气氛略微沉重,不由转移话题道。

“我姓孙,单名一个力字,在这大杂院里和六子相依为命。”

孙大叔找了根细枝条,然后伸进那煤油灯里,挑了挑那灯芯,这屋里顿时亮堂了不少。

“爹!

我回来了!”

就在陈东与孙大叔聊着的时候,孙六兴高采烈地跑了回来。

“你陪陈东兄弟坐会,我去蒸几个窝头,一会咱开饭!”

孙力拍了拍大腿,腾的站了起来,说话间便掀开门帘儿钻了出去。

“陈大哥,我爹说你是从关外来的,这关外到底是哪呀!”

孙六机灵的起身给陈东碗里添了添热水,好奇的问道。

“白山黑水,沃野千里,那高粱米大麦子,漫山遍野都是,那林子里更是野狍子傻鹿子随处可见呀。”

陈东绘声绘色的描绘着,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关外的野林子里一般。

六子听的入神,不由满脸神往。

“那好地方陈大哥怎么舍得离开呀?”

“还不是……”陈东嘴里刚想大骂张毛子一句,好在及时刹住了,转而道。

“关外待久了也会腻的,索性就到这煌煌帝都来看看呗。”

“啥帝都呀,狗屁倒灶,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还帝都。”

六子对这北平城似乎怨念颇深,嘴里不由骂骂咧咧的。

“行啦,少说两句吧,这年头都不容易,外头一天不知死多少人,最起码咱爷俩凭力气还能活的好好的,那就是万幸了,哪来那么多牢骚。”

此时六子爹端着个簸箕,装着西五个黑乎乎的窝窝头走了进来,首言打断了满腹牢骚的六子继续牢骚下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