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月光斜斜切进房间,将她的影子拉长,又被深夜的寂静悄悄揉碎。
自从和谢清越相识,每个熬夜的夜晚都变得格外珍贵,那些隔着电波传来的温柔话语,成了她对抗现实压力的铠甲。
突然,走廊尽头传来木地板的吱呀声,林小满如惊弓之鸟般迅速把手机倒扣在习题册下。
这己经是本周第三次偷玩游戏了,母亲每天都会像精准的时钟,十点准时来检查她是否熄灯。
她屏住呼吸,听着脚步声由远及近,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
首到脚步声渐渐远去,她才长舒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把手机抽出一角。
屏幕的微光透过纸页缝隙,在她手背上投下细碎的亮斑,像藏不住的秘密。
“这局打得不错。”
谢清越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深夜特有的慵懒,尾音微微上扬。
“不过你最近好像总熬夜?”
林小满握着手机的手指骤然收紧,冰凉的金属外壳贴着掌心沁出汗意。
自从上了高中,父母的关心就只剩下成绩单上的数字,补习班的接送,还有永远写不完的习题。
突然被人戳破心事,她喉咙发紧,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黑暗中,她能清晰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这样对身体不好,还是早点休息。”
谢清越的声音放得更轻,像怕惊飞了什么。
“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熬夜会长不高的。”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却又满是关切。
“知道啦,清越哥。”
林小满低头轻笑,耳尖泛起一抹红晕。
黑暗中,她对着手机屏幕比划了个敬礼的动作,又迅速放下,生怕被发现这份独属于自己的小雀跃。
窗外的蝉鸣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混着空调外机的嗡鸣,在寂静的夜里谱成一曲温柔的歌。
从那以后,每晚游戏结束的温馨提醒成了惯例。
谢清越会分享大学里新奇的社团活动——机器人社的学长造出会跳机械舞的小机器人,在校园晚会上引得全场欢呼;辩论队为“火锅该涮甜豆腐还是咸豆腐”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竟约定用一场火锅局来决出胜负。
他还会推荐图书馆里挖到的宝藏书籍,把晦涩的哲学理论编成有趣的故事,讲苏格拉底如何在雅典街头与人辩论,又怎样被学生们捉弄。
而林小满则像打开了话匣子,倾诉着高中生活的琐碎烦恼。
她吐槽班上女生的小团体,明明昨天还亲密无间,今天就因为一支笔闹得不可开交;抱怨永远写不完的作业,数学卷子仿佛无穷无尽,语文的文言文总让人摸不着头脑;分享食堂阿姨手抖的日常,每次打菜都像在抽奖。
有次月考失利,她躲在被窝里哭得抽噎,谢清越就给她讲自己高中时“把物理老师气到摔粉笔”的糗事,说自己因为一道题和老师争论了半节课,最后却发现是自己看错了条件,逗得她破涕为笑。
那些隔着电波的对话,像冬日里的热可可,温暖又治愈。
在这个被学业和压力填满的世界里,谢清越成了她最安心的树洞。
每当焦虑像潮水般涌来时,耳机里传来的温柔安慰,总能让她重新找回平静。
这份独属于深夜的秘密交流,渐渐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光,照亮了那些孤独又漫长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