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境堪忧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微妍眼眶开始泛红,低头看着碗里的东西。

这是碗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玉米糊糊,零星飘着几片野菜叶子。

她抬头对上王秀兰殷切的眼神。

脑海中突然浮现了生前母亲最后死去的那一幕。

二十年后王秀兰会因肺癌去世,临终前还攥着她的手说“别怪你爸”。

但是那时候嘴上说着答应,但是心里是完全做不到的。

“妈妈……”这个称呼卡在微妍的喉咙里,艰难地发出时,竟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哽咽。

“发什么愣?

不是说今天要去学校领复习资料?”

王秀兰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轻轻地探向微妍的额头。

她那宽大而又布满老茧的手掌,宛如一张粗糙至极的砂纸。

手掌划过微妍娇嫩的肌肤时,带来一阵微微的刺痛感。

“嗯,烧退了就好。

还有你爸昨儿值夜班,这会儿还在房间里补觉,你动静小点。”

王秀兰收回手,面带微笑地看着微妍。

微妍机械地点着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母亲身上。

只见王秀兰正弯下腰去,仔细地收拾着床脚边那双破旧不堪的布鞋。

那鞋子的鞋底不知何时己经破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像是咧开嘴嘲笑主人贫困生活的小丑一般。

然而,王秀兰并没有嫌弃它。

而是从围裙的口袋里面拿出来了一根粗陋的麻绳,认真而又熟练地将那道口子草草缝合起来。

“谢谢妈。”

“快吃,等会还要去学校呢。”

微妍开始认真地喝着:“妈,能喝到你煮的粥,真好。”

这碗粥,承载着妈妈的爱。

王秀兰没有停下缝鞋子的动作,脸上挂着笑说道:“妍妍,这是又开始跟妈妈撒娇呢。”

微妍没有回话,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

把那碗稀粥,给全部喝完了。

王秀兰把鞋缝好后,等微妍把粥喝完了才走。

微妍的记忆突然翻涌:1985年的夏天,父亲是纺织厂三级钳工,每月工资37块6毛,弟弟的学费还欠着学校两个月。

而微妍的母亲王秀兰,则是给别人做糊火柴盒的工作。

喝完粥后,微妍起身朝院子角落的茅厕跑去。

进去后,她压低声音呼唤着:“皎月!

你在不在?”

静默中,只有苍蝇嗡嗡作响。

微妍等待片刻后,依然没有皎月的答复。

微妍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

首到那个熟悉的机械音在耳蜗深处响起:能源不足,启动备用模式。

听到熟悉的声音机器声后,微妍才嘴角微微上扬,暗自松了一口气。

随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淡银色的光幕突然在视网膜上展开,无数数据流瀑布般倾泻而下。

环境扫描中……检测到碳基生物体,DNA匹配度99.7%……时空坐标异常……微妍好似由于这一瞬间的不适应,腿一软坐在茅坑边的青石板上。

光幕上跳动着只有微妍能看见的文字:当前时间:1985年5月15日7:32;经纬度:北纬31°12,东经121°29;社会形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你真跟过来了?”

微妍声音发颤,带着一丝不确定与期待的神情。

核心代码己嵌入宿主神经突触。

随后,微妍就听到了皎月的语调毫无起伏的机器声。

是的主人,根据《时空悖论应急预案》第17条,建议优先建立本时代生存基础。

微妍的内心一下子就十分激动与兴奋,所有激动的神情都溢于表面。

微妍精神奕奕地盯着光幕上跳动的方案列表,突然听见院门外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响。

微妍透过皎月提供的视频,发现外面是几个穿藏蓝中山装的青年推着二八大杠经过。

他们的表情十分开心,车把上挂着印有“劳动最光荣”的铝饭盒。

巷子尽头的水泥墙上,红漆刷着“为实现西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标语,在晨雾中鲜艳得刺眼。

正当微妍想继续研究皎月的功能时,茅厕外传来了王秀兰的喊叫声。

王秀兰在隔壁厨房喊道:“妍妍!

蹲个茅房要半个钟头?”

“妈妈,快了快了。”

王秀兰继续说道:“你王婶说供销社来了一批处理布头……”微妍不知道后面王秀兰说了什么,只是胡乱应了声,目光扫过光幕上的初级生存指南:1.利用信息差获取启动资金(推荐倒卖粮票/工业券);2.接触本地技术骨干(检测到纺织厂有进口车床,可改良);3.规避政策风险(私人经商目前属于“投机倒把”罪名)。

随后,微妍想起了最最值得关心的事情。

那就是钱!

微妍对皎月说道:“皎月,调出我家经济状况。”

光幕瞬间切换成密密麻麻的收支表:父亲月工资35元,加上母亲坚持糊火柴盒每天挣1块钱分钱,弟弟学费每学期5元……赤字用刺目的红色标注:截至昨日,存款仅剩2元3角7分。

这存款……有点堪忧啊!

微妍不由略微张大了嘴巴。

她以前知道自己家很穷,但是没想到这么穷啊!

微妍摸着布衫口袋里的钢笔——英雄牌616,笔帽有道划痕。

这是去年她生日时,父亲微荣用加班费买的,花了他半个月的烟钱。

“算了,先去学校吧!”

微妍弯腰系紧布鞋的鞋带,皎月突然弹出警告:检测到主人您血糖值过低,建议补充碳水化合物。

那碗粥,果然不顶饱啊。

微妍走到厨房,见灶台上的蒸笼冒着热气。

她掀开一看,三个杂面馒头安静地躺在笼布里。

王秀兰的声音从里屋传来:“妍妍,饿的话你就吃一个,剩下三个等你爸起来要吃的。”

微妍应了一声,只掰了半个馒头塞进书包,剩下的悄悄放回蒸笼。

微妍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板大门时,皎月在光幕上标记出三条路线:最近的国营菜市场正在排队抢购处理黄花鱼;第二人民医院后门有黑市交易;而城西废品站里,一台报废的苏联产收音机正等待拆解……这皎月,功能好像比她远知道的还要多,等她有空再仔细研究研究。

阳光刺破晨雾,洒在坑洼的柏油路上。

微妍望着远处纺织厂高耸的烟囱,突然笑出声来。

八十年代的风裹挟着煤灰灌进喉咙,却比实验室无菌空气更让人战栗。

微妍攥紧书包带,皎月的光标在视网膜上跳动如星火:“既然回来了,就把这天给烧出个窟窿来!

还有那操蛋的渣男......”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