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黄巾之乱

三国之征途 木子琉 2024-12-30 16:06:4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诸葛明夹杂在一群面黄肌瘦、神情惶恐的难民之中,步履蹒跚地前行着。

他目光急切地西处张望,想要从这些疲惫不堪的人们口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终于,他看到了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牵着一个年幼可爱的孙女缓缓走着。

诸葛明连忙快步上前,恭敬地向老者行礼问道:“老人家,请问如今是什么年月?”

老者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诸葛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还是和蔼地回答道:“年轻人,现在可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啊!”

听到这个答案,诸葛明心中一震。

听到这个答案,诸葛明只觉得心头猛地一颤,犹如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响。

他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老者,嘴唇微微颤抖着:“中平元年?

这怎么可能……我竟然穿越到了这么久远的年代?”

一时间,无数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

他想起了自己原本所在的那个世界,那里有着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和现代化的科技文明;而如今,他却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且古老的时代——东汉末年紧接着,只见那名老者先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说道:“现如今朝廷***,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加剧了朝廷内部的混乱。

同时,朝廷对羌族常年征战,耗费大量国力,就在今年二月的时候啊,那张角竟然胆大包天,悍然发动了那场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

唉……想当年,天下还算太平,百姓们也能安居乐业。

可如今呢?

这世道真是变得越来越混乱不堪啦!”

听到这里,诸葛明不禁眉头紧紧皱起,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眸中闪烁着忧虑和思索的光芒。

稍作停顿之后,他向前迈了一小步,靠近老者,急切地追问道:“那么这场黄巾之乱究竟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目前局势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还请前辈您详细告知一二。

只见那老者微微眯起双眼,右手轻轻捋着下巴处那花白且修长的胡须,思绪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他缓缓开口说道:“想当年呐,那张角自号‘天公将军’,而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则号称‘地公将军’,张梁呢,则被称作‘人公将军’。

此兄弟三人暗中谋划许久,秘密筹备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

不仅如此,那张角更是别出心裁,竟将那些对他深信不疑的众多信徒们精心整编成了整整三十六个方队。

由于这些起义军皆头戴黄色头巾作为标识,故而世人皆称之为 ‘黄巾’。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切看似都按部就班地推进之时,他们的全盘计划却最终因为一个名叫唐周的弟子告密而彻底败露。

形势紧迫之下,张角亦是别无选择,只能当机立断,提前发动起义,公然造反。

当时,张角亲自率领冀州一带的黄巾军,而波才和彭脱则统领着颍川地区的黄巾军势力,至于张曼成嘛,则负责指挥南阳的黄巾军队伍。

就这样,他们兵分三路,分别从北方、东方以及南方三个方向对京城洛阳形成了合围之势。”

说到此处,老者不禁停下话语,深深叹息一声后接着道:“自那时起啊,原本还算安定的天下瞬间便被卷入到了一片无尽的战乱旋涡之中......”言罢,老者脸上满是沧桑与感慨之色。

这时,站在一旁的诸葛明忍不住插话问道:“既然局势己然如此危急,那么当今朝廷难道没有派遣大军前去镇压这些乱贼么?”

在中平元年三月,朝廷任命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军驻扎在都亭,并在函谷、伊阙、太谷、轘辕、孟津等关口设置都尉,防备黄巾军。

灵帝还下诏大赦党人,召回被流放和迁徙者,要求朝中公卿举荐精通军事策略的人,并献出家中的马匹、弓弩等补充军用,又派遣皇甫嵩、朱儁率领京城五校尉、三河骑兵以及招募到的部分精锐共西万余人前往镇压颍川黄巾军。

此外,还派遣卢植率领北军五校尉兵,与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共同北征冀州黄巾军,现在还不知到战况如何,老者停下来话语。

年轻人你要往何处去,我看你所穿衣物好像不是我邦之人,现在外面兵荒马乱的,要不你跟着大伙一块走,互相之间还有个照应,老者邀请到。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