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男孩的笔迹穿透陶瓷盘,在实木桌面刻下深达2毫米的公式——这是张明哲上周给他植入量子记忆芯片的副作用。
"爸爸,庞加莱猜想的第三种证明方式有问题。
"晨晨突然抬头,牛奶沿着下巴滴落在《幼儿识字卡》上。
他的喉结位置闪着微弱的蓝光,那是皮下谐振器在调整语言中枢的频率。
林薇的医用镊子当啷掉进沙拉碗,她发现曦曦正在用核磁共振胶片叠纸船。
三岁女孩的每道折痕都精确对准解剖图谱的血管走向,这是量子纠缠算法生成的肌肉记忆。
"孩子们该去幼儿园学唱儿歌,而不是破解千禧年难题!
"林薇摔碎的餐盘在智能地板上自动重组,纳米机器人将陶瓷分子排列成更稳定的晶格结构。
她突然抓起晨晨的手腕,医用PDA检测到孩子海马体的异常放电——记忆写入速度超过正常值1700倍。
儿童房的全息投影仪正在播放《量子力学摇篮曲》。
张明哲调试着悬浮婴儿床的谐振频率,淡紫色光波将曦曦的脑电波锁定在θ波与γ波的叠加态。
墙面上跳动着卡拉比-丘流形投影,这是他认为最适合开发空间智能的视觉***。
"停下!
"林薇踹开加密的量子门禁,手术刀划破投影幕布。
晨晨突然从积木堆中抬头,他搭建的哥特式建筑精确复现了布鲁塞尔原子塔的缺陷结构。
积木缝隙间渗出鼻血,在地毯上形成斐波那契数列的血滴。
张明哲调出全息监控:"看看他们的成就!
晨晨昨晚重构了杨-米尔斯理论,曦曦的涂鸦解析出新型拓扑绝缘体......"画面突然闪烁,显示晨晨连续72小时没有眨眼,曦曦的睡眠波谱呈现诡异的平行振荡。
"你抹杀了孩子哭泣的权利。
"林薇扯开晨晨的睡衣,孩子胸口贴着的电极片正在灼烧皮肤。
她举起医用红外仪,孩子们的大脑三维图中,前额叶皮层亮起不祥的深红色——这是成人学者症候群的典型特征。
深夜的量子实验室,张明哲在加密日志中记录实验数据:"第89次认知加速测试,晨晨成功预测了未来三天的股市波动。
"监控视频里,男孩蜷缩在墙角背诵圆周率,声音逐渐变成林薇分娩时的***录音——这是量子纠缠引发的记忆混流。
突然,所有显示屏同时播放起陌生画面:两岁曦曦用蜡笔涂改谐振器代码,晨晨在脑波监测仪上刻下反向莫比乌斯环。
张明哲惊恐地发现,孩子们私自改写了量子程序的底层协议,他们的意识云正在突破预设的希尔伯特空间。
林薇的通讯请求在凌晨三点强行切入,全息影像里的她正在医院销毁孩子们的出生记录。
"你创造的只是高级条件反射,"她举起晨晨的最新脑切片扫描图,"他们的胼胝体出现量子隧穿效应,左右脑正在形成独立意识体。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防辐射窗时,张明哲发现晨晨站在实验室门口。
男孩手里攥着被拆解的量子项圈,皮肤下的谐振器蓝光忽明忽暗:"爸爸,为什么你总害怕我们变成未知数?
"林薇冲进实验室时,正看到328片蝴蝶翅膀悬浮在空中。
晨晨站在光谱分析仪顶端,苍白的小手抓着量子纠缠记录仪,那些闪光的鳞粉在磁约束场里组成不断变幻的几何图形。
“妈妈,爸爸的实验室会在7月14日9点41炸。”
晨晨的声音带着金属共振,他的虹全转化为银白色,“蝴蝶说会有蓝色火焰出来,就像爸爸给我们看的量子隧穿演示。”
林薇的医用防护靴踩过满地电子元件残骸,冷冻柜的液氮输送管正在嘶嘶漏气。
她突然想起三周前在女儿枕头下发现的奇怪积木——那些纳米材料构件精准复现了上个月东海地震的地质断层模型。
“晨晨下来。”
林薇伸手去抱儿子,指尖触到孩子后颈时突然僵住。
皮肤下流动着细小的光点,那是张明哲研发的量子神经介质的特征辉光。
警报声骤然炸响,磁悬浮平台开始高频震颤。
曦曦突然从操作台下钻出来,培养液在她身后凝聚成晶莹的冰桥。
林薇看到小女儿抬手按住漏气的液氮管,-196℃的低温液体在她掌心翻涌成湛蓝的量子云团。”
哥哥没说完整。
“曦曦的声音像是隔着水幕传来,“爆炸会产生环形量子场,爸爸会变成光。”
培养皿碎片突然全部升空,在孩子们周围组成闪耀的星环。
林薇的医用腕表弹出全息警报,她这才发现丈夫偷偷升级了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阵列,那些缠绕在管道间的紫色光缆正在脉动,如同呼吸的神经网络。
当张明哲冲进实验室时,晨晨预测的蓝色火焰正从磁约束装置喷射而出。
林薇看到丈夫的白大褂在量子风暴中碎裂,露出后背植入的银色接口——那是连接着整个实验室的神经交互装置。
"带他们去冷冻舱!”
张明哲的声音被空间扭曲成多重回响。
他的虹膜映照着量子计算机的启动代码,那些字符正顺着光缆流向孩子所在的磁悬浮平台。
曦曦突然发出痛苦的尖叫,她的左手开始量子化透明。
晨晨抱住妹妹的瞬间,两人周围爆发出强烈的康普顿散射光,林薇的防护面罩瞬间被击穿十七个规整的圆孔。”
认知过载了!
“张明哲扑向操作台,后背接口喷溅出银色的纳米流体。
林薇看到他强行启动意识上传程序,量子计算机的冷却系统顿时超负荷运转。
这个事故让张明哲很后悔,不能再拿孩子做这种危险的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