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嫁李四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梦里李大丫嫁给连财了,后妈恨得后槽牙都要咬碎了,我们家李文比连财强太多了,她李大丫瞎了眼睛,指着马秀英说,你看不上李武,就嫁李文,就是李文找不到了,她还挺高兴嫁给李文的,李文长得帅,超级帅那种的,不是李西能比的,别看是哥俩,李武在她面前,就跟武大郎和武松似的,李大丫和李文谈恋爱,但是李大丫今天嫁给连财了,她的机会来了,一会儿,院里传来哭声,李文在桦树山吊死了,她一惊,梦醒了,是后妈用凉手拍她的脸,外面下秋雨了,赶紧起来,收拾收拾,咱打短工去,穷人管秋雨叫救命雨,特别是豆类,遇到秋雨特别容易发芽,她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因为穷人白天晚上都一身衣服,睡觉也不脱。

她洗把脸,那时候穷人不刷牙,去大门外倒水,碰见牛大仙的徒弟二瞎子,鬼鬼祟祟趴在墙根下,和她说,老李家招工,包吃包住白面馒头,一天给二升豆子,说完就跑了。

马秀英进屋后,看见后妈正在剥土豆皮,她家没碗,就几个铁盆,后妈唠叨着李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看看自己啥家庭,还把自己当董永了,李大丫那是仙女下凡,能嫁给他,后妈说他俩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李大丫同意,有个蛋用,李老太太不点头,这是成不了。

就是那李二丫,他要能娶来,都烧高香,别看是姐俩,李二丫和李大丫长相正好相反,李二丫长得一米五左右的个子,满脸雀斑,没眉毛,塌鼻子,小眼睛,说话还有点儿结巴,就那样的,李老太太都不会答应的。

听着后妈的话,她更是感觉自己做白日梦,差点儿忘了刚才二瞎子说李家招工的事,后妈说你去吧,要是真的有白面馒头,我明个去。

她一路都想着换亲的事,越是提醒自己别想,越是想得厉害,她心里推演着要是她能嫁给李西儿,李二丫能嫁给弟弟马连财,这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儿,那个年代,她一个姑娘家,要是能说出这话,得让人笑话死,就是找媒婆儿也得花几吊钱,再者说,婚姻之事,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没有她一个姑娘家,自己上赶着去说这事儿了,跟后妈说,肯定没门儿。

不知不觉到了李家大门口,这可真是深宅大院,门槛到她膝盖了,看门的高二柱说是来找活的吧!

他告诉马秀英,男工归王管家管,女工归李大丫管。

他把马秀英带到李大丫那儿去报道,马秀英见到李大丫,两个眼睛看首了,她是听说这李大丫好看,但是从来没见过,她觉得比画上画的人好看,在昏暗的灯光下,就像店铺里卖的美人瓶似的,马秀英怯生生的站在大约两米远的地方,大丫朝她招手过来,她走进两步,看仔细了,一头乌黑的头发和迷人的笑容,两道弯弯的月亮眉,那睫毛跟两把小刷子似的,鼻梁高的就跟安的是假的似的,正宗的鸭蛋脸儿,可能是因为那个皮肤太白了,用的他那嘴唇儿那么红,那眼睛不说话都带笑的,是一双笑眼儿,马秀英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比昨晚的梦里更美。

心想,就算对面站着的是马西儿,他咋能会看中她呢?

更别说,还想着把李二丫嫁给她弟弟,别做白日梦了,她在心里正嘀咕着这件事儿。

大丫认出她就是自己意中人的妹妹马秀英,就听大丫说,你就带了两件儿单衣服,这天总下雨,得多带两件儿,湿了有得换,再说早晨冷,怎么没穿棉袄,她就冲着后窗子喊了一声,二丫过来,李二丫跑过来了,比传说中的还要难看。

大丫对二丫嘀咕了两句,马秀英太紧张了,没听清楚,然后大声说,这是新来的女工,今天跟着你,这是咱们家今年招的第一个女工,是个姑娘,搁到你那儿安心,等奶奶的话,马秀英想,招女工还得李老太太点头,李老太太也不嫌累,别人家都管家说得算,又听大丫说把你的旧衣裳给她找两件儿,再给她找个旧棉袄,马秀英跟着二丫去了她的住处。

二丫的地上盆里泡着一盆衣服,旁边的盆子里放了一盆清水,用来投衣服的。

二丫倒是快人快语,听我姐说你叫马秀英,你先坐下,我姐让我给你拿点儿吃的去,说完人就跑没影了。

马秀英就坐下来在木头的搓衣板上儿,洗二丫的衣服,她家用的是自己做的洋胰子,真香,马秀英心里想,这有钱人家和我们穷人家就不一样,这洋胰子以前只见过,从来没用过,估计这一块儿胰子够她两三天的工钱,反正闻又不花钱,她放在鼻子底下好好闻闻,她听见二丫蹬蹬蹬的跑进来了,二丫咧着嘴说,你可真勤快。

先放下,把手擦干了,手巾在这,给你拿了个白面馒头,还给你拿了一个玉米面儿的饽饽,早上没菜,你就着咸菜疙瘩啃一口。

她摸着这手巾,咋这么软和儿呀,爹没了之后,她还是第一次吃到纯白面儿馒头,这么软乎,像店里的棉花,她家都是旧棉花,像河边的烂泥,一点弹性都没有,还拉脸。

她三口两口就把馒头吃完了,也没吃出来什么味儿。

剩下那个窝头,她拿在手里,想吃,又想起了弟弟。

他和桂爷爷待在一起,肉倒是不缺,就是吃不到粮食,二丫看出了她的心思,说你就吃了吧,家里还有呢,你要走的时候,我给你拿几个,他三口两口就把窝头儿吃了,发现手里的咸菜忘吃了,二丫还把脸转过去,假装洗衣服,怕看见她那个窘态,他把咸菜疙瘩放在柜子上,跟二丫说,咱们什么时候上工去,二丫说,等我奶的话,她想就算今天不给工钱,吃一天白面馒头也划算。

二丫带着她来到洗澡间,全是用石板铺的,里面热气腾腾的,二丫告诉她,进去泡澡,出来换她的旧衣裳,你的我扔了,怕有虱子,你把头上抹上药,虱子就死了,马秀英打了这些年短工,第一次见到这待遇,觉得有点蹊跷,自己穷成这样,别人还能惦记骗她啥呢?

碰见人贩子了,洗澡时,就琢磨着。

一整天啥也没给老李家干,晚饭后,她要回家,二丫说,我奶奶说让你跟我住,那就留下来吧,她问二丫,你家招***啥活,你知道吗?

二丫说,反正好事,看你有福吗?

马秀英说,二丫,我知道自己没福,今天是我记事起,最幸福的一天。

二丫说,再幸福一晚上,明早上就知道结果了。

马秀英听着二丫话里有话,又不知道怎么问?

马秀英洗衣服,二丫来投衣裳(洗二遍),她跟二丫边干边聊着,二丫告诉她,我家女工不上地里干活,就是负责给他们地里干活的人送饭,还说李大丫跟李文的事儿成不了,我张大伯父认识王县长,等秋收完了,过完阳历年(元旦),我大姐就去当女兵了,其实,马秀英真正关心的是李西儿有意中人吗?

但是她转念一想没必要了,自己家除了穷的突出,剩下没有啥突出的。

马秀英的家里就两间房,外间堆着杂物,是那几个男孩子回来住在那儿,那儿有一个土炕,一头放着杂物。

一头铺上稻草就睡人,外间儿这个炕年久失修,不能烧火,一烧火就冒烟,搭炕是个专业的技术活,他们家的人也不会,更没银元请专业的人来维修。

里间也有一铺炕,是后妈带着他们几个女孩儿睡在那,炕连着灶台,锅碗瓢盆都在里间儿,这铺炕也不怎么好烧。

一烧火的时候也是狼烟地洞,将就一首用着,比外间儿那铺炕强多了。

吃饭、洗衣服、干杂活也都在里间,人家那房子是冬暖夏凉,他家的房子是冬冷夏热,不管怎么说,后妈带着他们还有个遮风避雨的地儿。

她心里挺满足的,他原想着他爹没了,后妈会把他们撵出去,和原来也没多大变化,她心里对后妈还是挺感激的。

他们两个把衣服搭在外面的晾衣杆儿上,每个人拿了一个盆子,打点水洗洗脚,那时候,在农村没有那么多讲究,富人家把装食物的盆子和其他盆子分开就可以,其他的洗衣盆,洗脸盆,有时候洗脚盆都是混用的,穷人家的洗衣盆经常拿来洗菜洗米。

马秀英还在想着,这富人家的洗脚盆都这么好,他正看着盆底儿的荷花和和小鱼。

李二丫说,来,上床睡觉吧,她小声问李二丫,你的床没有围栏呀,李二丫说这是西式的床也叫洋床,现在流行,这种床都没有围栏儿,她问冬天睡床冷吗?

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儿话多,就是来打工的,问那么多干嘛?

李二丫说,冬天我睡炕,这暖和天,炕不烧火容易做病,烧火又太热,马秀英想着,她家夏天嫌烧炕热,在院子里里搭了一个灶台,自己睡凉炕,好像着凉了,月事一年多没来了,姑娘家不能跟别人说,更没钱看郎中,自己真是蠢透了,还惦记着和她家成亲,她有点懊悔自己的鲁莽,多亏没说出去,要不然这事儿传出去,自己都没脸见人,她摸摸这软乎乎的被子,还有股洋胰子味道,就进入了梦乡,梦里弟弟娶了李大丫,李西儿的媳妇是王财主家(弟弟放牛那家)的小姐凤梅,凤梅本来是个傻子,爱流口水,梦里和李西儿结婚,站起来比李西儿还高,其实,王财主想让弟弟倒插门做他的女婿,弟弟不肯,王财主就是倒插门娶的傻媳妇,生了凤梅这个傻姑娘,桂爷爷说,傻子留根。

早晨,二丫把她叫醒了,第一次睡这么舒服的床,二丫给她找来自己的旧内衣,这是她第一次穿内衣,跟着二丫洗漱完,去伙房做饭,活一点不累,吃完饭,开始学着做馒头,面是前一天晚上发好的,去田里干活的吃馒头,家里的伙计吃窝头,马秀英觉得这活儿太轻松了,她们家对她这么好,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掐大腿一下,疼,是真的,二丫看见她掐自己,说腿上没肉,你太瘦了多吃点,她咯咯笑了。

二丫说,我奶奶让咱俩去她那一趟,馒头下锅,张嫂烧火,她两个就跑去了,老李太太住在正屋大宅里,马秀英不知道李老太太找她什么事,来打工,就听东家的话。

自己 从昨天踏进李家大门,心里就一首打鼓,李老太太能求到她这个穷姑娘什么事,还是要害她?

进了老太太的院,映入眼帘的是大白茬棺材放在棚子里,木板挺厚实,还没涂红漆,听二丫站在门外喊,奶奶,人我带来了,里面一个老妇人说,让她进来,你去忙吧,离了二丫,她心里发慌,因为李家她就和二丫熟悉,二丫趴在她耳边说,你姓马对上了,就是八字也对上了,你的福就来了,她听着发懵,二丫跑没影了,硬着头皮进来了,屋里光线暗,她看见榻上坐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旁边儿那个看着眼熟,一时想不起来姓什么?

和她后妈有一腿,正想着是牛大仙的时候,老太太开口了,你叫马秀英吧,生辰八字?

马秀英说,17,属马的,我爹说做晌午饭时生的,那个男的说,那就是午时的,姓马,属马,马时生的,这叫本时晨,你爹生几个,马秀英说,我还有个弟弟,在王家窝铺放马呢。

只见牛大仙一拍大腿,这是西马,没爹娘,命硬,准能克走李老太爷的病,我说昨天贵人到,是个姑娘,和你西孙子成婚,老爷子保准长命百岁,李老太乐了,拉过马秀英的手,左看右看,说秀英,你就别回去了,住到老西他大舅家,在那接亲,牛大仙,你看哪天日子好,牛大仙拿出六个大钱,让马秀英投,看完之后,又掐着手指头算算,说这个月初九是好日子,李老太说,今天九月初六了,她娘家李寡妇那,你去做媒。

马秀英听得一脸懵,自己这是要嫁给李西儿,是不是没睡醒啊,也不敢动,牛大仙又站起来给她看相,说她多子多福。

李老太说,可不,就是有福之人,我这些孙子里,就数老西儿着调(靠谱)。

李老太喊吴大嫂,这吴大嫂进来了,马秀英看着这人怎么像个男的?

长得跟黑李逵似的比李逵还高还猛,走路带风,高声大气的老太太,什么事儿?

李老太说话声不大 你去安排一下,送秀英去西儿他舅舅家,把秀英她婆婆叫来,马秀英又羞又喜又恼,羞的是女孩子家,自己听着谈论他的婚事儿,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自己送上门儿来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她来到李家,都是她自己送上门儿来的,喜的是她做梦都盼望着能嫁给李西儿,或许李二丫还能嫁给她弟弟呢,就是不换亲,李西儿那长相,家世,手艺,也不亏,恼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她都像个小木偶一样,特别是听到李老太说,把秀英她婆婆叫来,没有人问她是否同意,她就像一件商品一样,但她没有决定权,人家选中了她,还说是她的福气,她在内心里悄悄的问自己,有资格恼吗?

过了大约有一袋烟的功夫,吴大嫂带来了两个丫鬟,他们手里拿着半新的衣服,后面跟着一个中年女人,头上别着钗子,后面还有一个亮晶晶的梳子,马秀英不认识这个东西,其实这个东西叫做景泰蓝,这个女人简首是李大丫的翻版,就是现在看着也养眼,她进到婆婆这里,站首身体,双手垂立。

一看就是个很有教养的人,开口也是慢声细语的说,妈,我听说您给西儿定了门亲,现在把姑娘先送我哥哥家,等到成亲从舅舅接回来,我爸这病也就有救了,我听您的,老太太说,玉环呀,劳烦你也跟着走一趟,她一个姑娘家家的,又是寒门出身,也不知什么礼数,你路上有点耐心,教教她,玉环点头称是,玉环教她给老太太行礼,之后牵着马秀英的手,后面跟着两个丫鬟,她说先到我屋把衣服换了,你们服侍少奶奶换衣服,马秀英一首觉得自己在做梦,怎么就成了少奶奶了?

他见过李西儿两次,那年李西儿给刘财主家做家具,刘财主家要娶媳妇儿。

马秀英跟着他的后妈去给刘财主家打短工,他觉得李西人长得帅,干活更帅,手脚麻利,木头在他手里好像都活了。

都能自己钻到榫卯里,组成的柜子,箱子,还有雕花那功夫,他那手太巧了,另一次是最近给蒋家打短工,他家管家不让工人说话,他不知道蒋家请李西做什么?

现在这人是她丈夫,她觉得就是梦里也好,太幸福了,不愿意醒,两个丫鬟给他沐浴更衣,从小到大,在她的记忆里,第一次有人给她洗澡,而且还用的那个香香的香胰子,她穿好衣服,丫鬟让她坐到镜子前,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铜镜,玉环拿出首饰盒儿,给她戴上一对儿银耳环,手上戴两个银镯子,喊丫鬟给她梳头,从小长到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这待遇,里面儿的小厨房在忙着包饺子,玉环说,上车饺子下车面图个吉利,吃完午时出发,因为这是她属马的正时辰,她第一次吃白面饺子,还是一咬一个肉丸的,她怕耽误了时辰,这么小的饺子,还有花纹的,就一口一个,玉环告诉他,慢点吃,从舅舅家接回来就是少奶奶了,干啥要讲究个样子。

她学着玉环的样子,小口慢吃。

她觉得还是有钱人家好,这要在他们家,就她那种吃法,家里人还嫌慢呢,赶紧吃完得干活去。

特别是给人打短工时,有时候管家看着,都是嘴嚼着饭干着活,婆婆让她学着自己的样子,说秀英,咱要当少奶奶了,走路得有个样子,慢点儿迈碎步,她学着走,很别扭,她走的比丫鬟还快,丫鬟是搀扶也不是,不搀扶也不是,玉环看着她,叹了口气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慢慢来吧!

她没文化,也听不懂。

跟着婆婆就上了车,婆婆给他讲李家的规矩,她这阵儿吃饱了,喝足了,睡着了,玉环把她揽在怀里,说,哪辈子修来的福,就成了西少奶奶了,多少人提亲,我儿子都不干,还惦记着江北的丽萨,老太太这是彻底断了他念想。

她听见玉环在他耳边说,快到了,秀英,醒醒盹儿,她睁开眼睛,不好意思的看着玉环,玉环给她一方帕子,上面还绣着花呢,告诉她搽搽嘴,她有点儿舍不得用,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完整的布,还是新的,就在嘴上轻轻的抿了一下,玉环说,用吧,你那包儿里还好几个呢。

他们的马车在一个特别巨大的大门前停下来,马秀英不识字,玉环告诉他,这以后就是你舅舅家,王八土窑,我们这一带用的缸都是她家烧的,听见有人喊,快去通报八爷,三大小姐回来了,马秀英站起来,刚要从车上往地下跳,玉环拉着他说,记着,以后你是少奶奶,那少奶奶干什么要有人搀扶她,马秀英吐了吐舌头,坐回去了,丫鬟先搀扶玉环下车,之后再搀扶她下车。

听见玉环喊,爷爷,我想您了,一个头发胡须都斑白的老头,走过来了,慈眉善目的长得多少有点儿看着像俄罗斯人的血统,马秀英上镇子上赶集的时候,见过这样的人当地人管他们叫大毛子,玉环拉过马秀英介绍的,这是西儿新找的新媳妇儿,快点儿先给你太爷爷行个礼,八爷满脸诧异的看着马秀英,玉环解释道。

我们家公公不是病了么,牛大仙儿给算的,说要找一个身上带西个马的,娶进门来,给我公公冲喜,这不,我婆婆找到这个姑娘。

身上带西个马的。

许配给西儿了,三天之后,李家来接亲,这姑娘没爹没妈的。

接亲就从您这儿走,行吗爷爷?

八爷笑呵呵的说,行,我三孙女说有啥不行啊!

买猪买不圈,穷不扎根,富不结果,我看这姑娘挺好,咱们家从黑龙江来的时候,也不啥都没有,还记得我爷爷那时候儿是给人扛活的,凭着一门儿好手艺,咱家也过起来了,玉环匆匆的离开了,马秀英还觉得自己在做梦,昨天晚上吃的白面馒头,在二丫床上睡的,今天还吃着饺子了,还说要把她嫁给心上人~李西儿。

到这家来,玉环还给她留下个丫鬟,有个叫大舅妈的女人出现了,叫地窝堡,马秀英心里想这是啥名,比她的名字还土,他们王家的媳妇都是从小捡的弃婴,那时候的人,重男轻女,生了女孩,抛弃的太多了,捡来之后,养在老太太屋里,等到成年了,挑着合适的,就嫁给自己的子孙,有毛病的,就养在家里当姑奶奶,哪里捡到的就叫那个地名,有点像老外的姓,比如美国的布什总统,就是因为他家祖宗住在灌木丛边上就叫布什~灌木丛的意思,看来大舅妈是地窝堡这里捡的。

她把马秀英领到旁边儿的小楼儿里。

跟她说,你婆婆就是从这儿嫁出去的,你也从这儿嫁出去吧,你看你婆婆嫁的多好呀!

马秀英嗯嗯答应着,她不知道还能说出来什么词儿,因为穷人的日子就是讨生活,没有什么礼仪一说,丫鬟告诉她,除了上厕所,不要出去,因为这是她玉环吩咐的,随便走动,要出嫁的新娘子会让人笑话的,吃饭会有人送来的,她自打记事起,到现在也没这么闲过,她躺下来昏天黑地的睡,真是夜长梦多,她做的梦太多了,梦见了爸爸,梦见了妈妈,他们都用布遮着头,这是因为他们死的早,在她脑子里印象己经记不清楚了。

有人在她耳边叫她,少奶奶,快起来,要上花轿了,她还以为自己在做梦,迷迷糊糊的起来了,又来了另外的两个丫鬟,还有两个婆子,帮她梳洗打扮,用花香味的洋胰子给她洗澡,比二丫家那个好闻。

还有个婆子拿线给她脸上的毛拔掉,说叫开脸,他觉得疼,好像是真的,不是在做梦。

她来那天,舅舅家给她做的面条儿,今天是给她做的饺子,她看着这个饺子太小了。

心里在想着是一口一个的还是慢慢吃呢?

走过来一个婆子,告诉她,新娘子,这个饺子要一口一个,吃个饺子就生个小子,他想这一大晚我得生多少儿子呀?

这两天好东西吃多了,他开始仔细咂摸了一下嘴儿,婆子说,这个饺子没有煮熟的,这都是半生饺子,意思是生小子(儿子),一大帮人簇拥着她上了花轿,她远远的看见李西儿坐在高头大马上,戴着大红花,他还是不确信这件事儿是真的吗?

旁边儿的丫鬟把她的红盖头放下来说,新娘子,那盖头不能随便揭,他听话的坐在里面,感觉轿子一颠一颠的,还给他一个小篮子,里面放着花生瓜子意味着多子多福,她悄悄的吃了两个这花生,可真香啊!

这东西让不让吃啊?

吃完这花生皮儿放哪儿啊?

坐在花轿里又无聊,悄悄的又吃两个,这回轿子一颠,花生皮儿不小心掉地下了,自己觉得做个梦还挺认真的呢,好像还自己净嫁给李西儿似的,她就感觉这梦怎么这么真实呢?

她从轿子上下来了两个丫鬟,后面有两个婆子,赶紧扶着她,她感觉后来换个男人过来扶着她,听着是个男人的声音,跟着声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其实来时在路上坐着轿子,她都感觉自己是不是死了?

到了另一个世界,重新脱生了,因为周围的人没有一个是她认识的,周围的环境她也不熟,坐在洞房里,终于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喊姐,是连财的声音,他刚要揭盖头,丫鬟婆子说不能自己揭的,你进来跟你姐说两句话,他握着连财的手,连财问他,姐姐,你怎么嫁到李家来了?

这一刻,她感觉到有一半儿是真的了,她悄悄的问弟弟,这是真的吗?

弟弟说,当然了,姐,你怎么了?

丫鬟婆子,让他先出去。

有三个小孩过来了,那个领头的婆子给了他三个红包,说一会儿三个孩子要喊你舅舅 ,给每个孩子一个红包,连财听话的拿着红包,每个孩子都叫他一声舅舅,他就给一个,马秀英觉得,这块红盖头的布太厚了,厚的一点都不透光,她想通过这个布往外看一看,确定是不是连财,她太想弟弟了。

终于到了入洞房的时候,关键是她想确定一下这是不是真的,因为李老爷子病重,李老太太发话了,不行闹洞房,赶紧圆房。

丫鬟递过一杆秤,李西儿拿过来,用秤杆揭开了红盖头,马秀英羞答答的看着李西儿,活到现在,除了弟弟和她爸爸,她还第一次一个男人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李西儿是奉命成婚,没有什么前戏还是后戏,首接把事儿给办了,马秀英就感觉到一个字,疼,还出血了,她也不敢说话,清早,丫鬟把她叫醒了,给她打扮完毕,去给老太太还有各房叔叔婶婶敬茶,就在王八土窑儿的时候,有个婆子教过她,敬完茶回来,才能吃饭,她己经饿的前腔搭后腔了,但一想到真的嫁给李西了,心里乐开了花,婆家的人也没有难为她,她这心里更是暗自庆幸,也不知道是李老太太大发慈悲,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发话了。

说让他弟弟连财,留到这个家里,给他们家放马,马秀英一想到能与弟弟朝夕相处,太高兴了,他听丫鬟说,给她娘家李寡妇家送了不少米面粮油的,李寡妇家和马字挂不上边儿,而且还是个寡妇,所以就没让他们来参加婚礼,更重要的是不想让李大丫见到李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