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知赵婉儿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此次突然离场,背后定有隐情。
思索片刻后,苏瑶决定悄悄跟上去一探究竟。
她趁着众人还在宴会大厅中议论纷纷,不动声色地起身,沿着赵婉儿离去的方向悄然前行。
赵府庭院深深,回廊曲折,苏瑶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高超的武功,巧妙地避开了往来的家丁和丫鬟,逐渐靠近赵婉儿的闺房。
就在她刚靠近闺房,准备侧耳倾听屋内动静时,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争吵声。
“你说什么?
太子殿下竟然要封苏逸为翰林院侍读?
他不过是个来路不明的小子,凭什么得到这样的恩宠!”
赵婉儿愤怒的声音从屋内传来。
“小姐,息怒息怒。
这苏逸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迷惑了太子殿下,如今在太子面前很是得宠。
我们一时半会儿也拿他没办法。”
一个温柔的女声劝慰道,苏瑶猜测这应该是赵婉儿的贴身丫鬟。
“哼,我绝对不会让他好过!
他抢走了本该属于我的太子殿下的关注,我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赵婉儿咬牙切齿地说道。
苏瑶心中冷笑,原来这赵婉儿是因为此事恼羞成怒。
她正想着,屋内又传来赵婉儿的声音:“你去给我查查这个苏逸的底细,我就不信他真的毫无破绽。
还有,你去联系一下我表哥,让他想办法在朝堂上给苏逸使绊子,我要让他在郢都待不下去!”
听到这里,苏瑶知道自己不能再听下去了。
她小心翼翼地转身,准备离开。
可就在她刚迈出一步时,脚下突然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发出了轻微的声响。
“谁在外面?”
屋内的赵婉儿警觉地喊道。
紧接着,房门“吱呀”一声被打开,赵婉儿和她的丫鬟出现在门口。
苏瑶心中暗叫不好,但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
她缓缓转过身,微笑着说道:“赵小姐,真是巧啊,我正想找个地方方便一下,没想到走到了这里。”
赵婉儿看着苏瑶,眼中满是怀疑和敌意。
她冷哼一声,“苏公子,这可是我的闺房,你一个男子,来这里做什么?
莫不是心怀不轨?”
苏瑶连忙拱手行礼,一脸歉意地说道:“赵小姐误会了,苏某实在是迷路了。
既然此处是赵小姐闺房,苏某这就告退。”
说完,她转身便欲离开。
“站住!”
赵婉儿突然喊道,“就这么想走?
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鬼话?
说不定你是故意来偷听我们谈话的。”
苏瑶停下脚步,心中暗自思量。
看来今天想要轻易脱身是不可能了,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见招拆招了。
她转过身,一脸无辜地说道:“赵小姐,您这可真是冤枉苏某了。
苏某与赵小姐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偷听您谈话呢?”
赵婉儿冷笑一声,“哼,谁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来人啊,把他给我拿下,我要好好审问审问!”
随着她的一声令下,几个家丁从西面八方涌了过来,将苏瑶团团围住。
苏瑶心中一紧,她知道自己不能暴露武功,否则麻烦会更大。
她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说道:“赵小姐,您这是何意?
难道仅凭您的一句话,就要随意抓人吗?”
“少废话!
今天你要是不把事情说清楚,就别想离开这里!”
赵婉儿恶狠狠地说道。
就在苏瑶与赵婉儿僵持不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传来:“这是怎么回事?
赵小姐,为何要为难苏公子?”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太子楚逸尘正大步走来。
原来,楚逸尘在得知苏瑶被赵婉儿邀请到赵府参加宴会后,心中有些担心,便也赶了过来。
没想到刚到赵府,就听到这边传来争吵声。
赵婉儿看到楚逸尘,脸上顿时露出了委屈的神色。
她连忙走上前去,说道:“太子殿下,您可算来了。
这个苏逸不知为何跑到我的闺房附近,我怀疑他心怀不轨,想要抓他审问,他却百般抵赖。”
楚逸尘看了苏瑶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信任,他说道:“赵小姐,苏公子乃正人君子,怎会做出如此事情?
想必是有什么误会。”
苏瑶心中感激楚逸尘的信任,她连忙说道:“太子殿下明鉴,苏某确实是迷路了,并非有意冒犯赵小姐。”
楚逸尘点了点头,对赵婉儿说道:“赵小姐,此事就此作罢吧。
苏公子是本太子看重的人,以后还望赵小姐莫要再为难他。”
赵婉儿心中虽然不甘,但在楚逸尘的威严下,也只能勉强点头,“既然太子殿下这么说,那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楚逸尘见事情解决,便对苏瑶说道:“苏公子,天色己晚,本太子送你回府吧。”
苏瑶连忙谢恩,跟着楚逸尘离开了赵府。
一路上,楚逸尘与苏瑶聊起了朝堂之事,他对苏瑶在诗会和交谈中展现出的才华和见识赞赏有加,更加坚定了要重用苏瑶的想法。
回到尚书府后,苏瑶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她知道,自己己经卷入了一场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中,赵婉儿不会轻易放过她,而她也必须要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在这暗流涌动的郢都站稳脚跟。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在翰林院兢兢业业地工作,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智慧,逐渐赢得了朝中大臣们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她也察觉到,赵婉儿和她背后的势力一首在暗中监视着她,寻找着她的把柄。
与此同时,边疆战事再起,大楚王朝与邻国北燕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北燕军队来势汹汹,一路攻城略地,大楚军队节节败退。
消息传到郢都,朝堂上下一片哗然,楚逸尘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在朝堂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增派援军。
苏瑶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
她心中清楚,求和只会让大楚王朝更加被动,而增派援军如果没有合适的将领指挥,也难以扭转战局。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大将军萧御站了出来。
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说道:“太子殿下,末将愿领兵出征,击退北燕敌军,保我大楚边疆安宁!”
楚逸尘看着萧御,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萧将军忠勇可嘉,本太子相信你定能旗开得胜。
不过,此次北燕来势凶猛,萧将军切不可掉以轻心。”
萧御领命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出征事宜。
苏瑶得知此事后,心中一动。
她深知这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而且她对军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见解。
于是,她决定向楚逸尘请缨,跟随萧御一同出征。
楚逸尘听了苏瑶的请求后,微微皱了皱眉头,“苏公子,战场凶险,你一介文人,去了恐怕会有危险。”
苏瑶连忙说道:“太子殿下,苏某虽然不擅长武功,但对军事谋略也略有研究。
此次跟随萧将军出征,苏某愿为大军出谋划策,助萧将军一臂之力。”
楚逸尘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动摇。
他知道苏瑶才华出众,说不定真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经过一番思考,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既然苏公子如此坚持,本太子就准你跟随萧将军出征。
不过,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苏瑶心中大喜,连忙谢恩。
就这样,苏瑶女扮男装,跟随萧御踏上了前往边疆的征程。
一路上,她与萧御交流着对此次战事的看法,她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让萧御对她刮目相看。
“苏公子,没想到你对军事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真是让萧某大开眼界。”
萧御由衷地赞叹道。
苏瑶微微一笑,“萧将军过奖了,苏某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还望萧将军多多指教。”
几天后,大军抵达了边疆战场。
此时,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萧御迅速整顿军队,与北燕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苏瑶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战场局势,她发现北燕军队虽然兵力强盛,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们的后勤补给线过长,防守相对薄弱。
她连忙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萧御,“萧将军,敌军后勤补给线是他们的弱点,我们若能派兵突袭,切断他们的补给,敌军必定不战自乱。”
萧御听了苏瑶的建议后,眼前一亮,“苏公子所言极是,此计大妙!
不过,突袭敌军补给线危险重重,不知何人愿意担此重任?”
苏瑶毫不犹豫地说道:“萧将军,苏某愿意前往!”
萧御看着苏瑶,眼中满是担忧,“苏公子,此去凶多吉少,你……”苏瑶打断了萧御的话,坚定地说道:“萧将军,为了大楚王朝,为了边疆百姓,苏某万死不辞!”
萧御被苏瑶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他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萧某就拨给你一千精兵,你务必小心行事。”
苏瑶领命后,便带着一千精兵,趁着夜色,悄悄地绕到了敌军后方,成功地突袭了敌军的后勤补给线。
一时间,敌军后方火光冲天,粮草被烧,军心大乱。
萧御见时机成熟,立刻下令全军出击。
大楚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在苏瑶的配合下,一举突破了敌军的防线,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役过后,苏瑶在军中名声大噪。
士兵们对她的智谋和勇气敬佩不己,萧御对她更是刮目相看,心中的好感也与日俱增。
然而,苏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她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北燕军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还会卷土重来。
于是,她和萧御开始着手整顿军队,加强防御,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与此同时,郢都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赵婉儿得知苏瑶跟随萧御出征并立下战功后,心中的嫉妒和怨恨达到了顶点。
她不甘心就这样被苏瑶压下去,于是联合了朝中的一些大臣,开始在朝堂上对苏瑶进行弹劾,诬陷她在战场上冒领军功,意图谋反。
楚逸尘接到弹劾奏章后,心中十分震惊。
他深知苏瑶的为人,不相信她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但面对大臣们的联名弹劾,他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各位爱卿,苏逸跟随萧将军出征,立下战功,本是大楚的功臣。
如今却有人弹劾他冒领军功、意图谋反,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定论。”
楚逸尘看着朝堂上的大臣们,严肃地说道。
“太子殿下,苏逸一介无名小卒,突然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此事本就可疑。
而且,据微臣所知,苏逸与萧将军关系密切,说不定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赵婉儿的表哥、吏部侍郎孙宏站出来说道。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对苏瑶不利的言论甚嚣尘上。
楚逸尘皱着眉头,心中有些烦躁。
他对苏瑶的信任开始有些动摇,但他又不愿意相信苏瑶真的会背叛他。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突然有士兵来报:“太子殿下,萧将军派人送来紧急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