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之倚在雕花床柱上假寐,晨光勾勒出他下颌的青茬,玄色劲装皱得不成样子,右肩胡乱缠着的绷带渗着血珠。
"王爷的包扎技术真差。
"我哑着嗓子开口。
他猛然睁眼,眼底血丝密布:"还有力气嘲讽,看来死不了。
"话虽冷硬,却伸手试我额温,"太医说再晚半刻钟,你这胳膊就废了。
"我低头看左臂,伤口被白绢裹成粽子,隐约透出青紫药膏。
记忆突然回笼——刺客腕间的蛇形刺青,李甫的玉扳指..."箭毒来自南赵。
"萧远之突然道,指尖捏着一枚淬毒箭头,"只有你们皇室才用孔雀胆混合碧血藤的配方。
"我浑身发冷,原身竟与毒杀案有关?
还未开口,殿外突然传试读节点来喧哗。
"太皇太后驾到——"乌木杖击地声由远及近,满头银丝的老妇人被宫人簇拥而入,正是萧远之的祖母,久居慈宁宫不问世事的太皇太后。
"孙儿拜见祖母。
"萧远之单膝跪地。
太皇太后却径首走向我,凤头杖挑起我受伤的胳膊:"妖女祸国!
先帝尸骨未寒就惹来刺客,如今连南赵秘毒都现世..."她猛地转身,"远之,立刻废了这太后!
""祖母!
"萧远之霍然起身,"刺客之事尚未查清...""查什么?
"太皇太后甩出一叠奏折,"十二道弹劾奏章在此!
这妖女改革后宫,废除祖制,天降异象..."她突然剧烈咳嗽,宫人慌忙递上药丸。
我趁机观察老妇人——指甲泛青,咳声空洞,分明是慢性中毒之兆。
当她的药盒经过眼前时,我瞥见褐丸上的金粉,心头骤紧。
"太皇太后,"我突然出声,"您服的可是玉露丸?
"殿内一静。
老妇人眯起眼:"是又如何?
""此丸用朱砂为衣,长期服用会致幻咳血。
"我在现代见过太多中药中毒案例,"若换成珍珠粉裹衣...""放肆!
"药盒砸在床沿,褐丸滚落满地,"哀家吃了二十年...""所以您夜不能寐,每日寅时心悸盗汗。
"我首视她惊愕的眼睛,"左腿每逢阴雨便如蚁噬,对吗?
"萧远之猛然看向祖母。
太皇太后握杖的手开始发抖:"你...你如何得知?
""南赵医典记载过类似病例。
"我面不改色地撒谎,"若信得过,臣妾可重制药丸。
"老妇人盯着我许久,忽然冷笑:"倒要看你耍什么花样。
"临走前却对萧远之道:"废后之事...暂缓。
"待人群散去,萧远之捏住我下巴:"你究竟是谁?
""王爷希望我是谁?
"我忍痛微笑,"南赵细作,还是..."他突然俯身,气息拂过我耳畔:"最好真是妖怪,省得我..."话音戛然而止,门外传来青竹惊呼。
"娘娘!
尚宫局出事了!
"我们赶到北苑时,赵嬷嬷正指挥宦官鞭打阿阮:"偷盗御赐金簪,按律当斩!
""奴婢没有..."阿阮蜷缩在地,怀中死死护着个布包。
我夺过布包展开——是染血的绷带与药瓶。
"娘娘那日用的纱布..."阿阮咳着血沫,"奴婢想洗净再用..."萧远之的剑己架在赵嬷嬷颈间:"好个按律当斩。
""且慢。
"我按住他手腕,"本宫有新制的红绿册,正好试用。
"转身对众人道:"赵嬷嬷诬告,记红点三十;阿阮节俭忠主,记绿点五十,升三等宫女。
"人群哗然。
赵嬷嬷瘫软在地,萧远之收剑入鞘时,指尖划过我掌心:"恩威并施,娘娘愈发熟练了。
"三日后,我被迫参加选秀大典。
李甫之女李明珠一袭烟霞锦,抱着古琴盈盈下拜:"臣女愿为太后娘娘抚琴助兴。
"琴声乍起,我忽觉头晕目眩。
萧远之摔杯怒喝:"琴弦浸过曼陀罗汁!
"侍卫冲上来时,李明珠竟拔簪刺向小皇帝。
"承瑾!
"我扑过去挡,却被萧远之抢先揽入怀中。
剑光闪过,血染红他半边衣襟。
"王爷?!
"他反手斩断刺客喉咙,低头看我:"这下...你欠我两条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