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去省城进修
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一台妇产科的手术。
“怎么回事?”
手术台上,主刀医生楚晓菁心中一惊,后背瞬间冒出一身冷汗,怎么会这样呢?
这是一台宫外孕的手术,术前己经做了详细的检查,也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本来楚晓菁认为这是一台在普通不过的手术了。
但是···但是··· 盆腔里没有找到病灶!
楚晓菁是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生,五年前本科毕业分到市医院,实习结束后选择了最喜欢的妇产科。
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详实的理论基础,她很快成为了年轻医生中的佼佼者,科里的骨干。
对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够熟练诊治,一些常规手术可以独立完成。
今天这台宫外孕手术也是最基本的手术,没有很大的难度。
作为有着数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楚晓菁没有慌乱,她迅速地在脑海中想了一下可能的原因,有条不紊的继续手术。
扩大手术范围,上腹部也仔仔细细的探查一番,还是没有找到病灶!
这意味着可能不是宫外孕!
“改膀胱截石位,准备诊刮包!”
楚晓菁沉着冷静地吩咐护士。
楚晓菁仔细检查了诊刮出来的宫腔内容物,还是没有发现妊娠产物。
这意味着病人也不是宫内妊娠。
“将大体标本送病理,今天开始甲氨喋呤五十毫克每日一次静注,五天停药。”
楚晓菁吩咐助手,科里另一名年轻的女医生。
无论何种情况,保证病人安全,不出问题才是第一位的!
回到医生办公室,楚晓菁百思不得其解,翻遍了教材也没有找到答案。
于是她来到了科主任刘红的办公室。
科主任刘红是70年代末的工农兵大学生,毕业时医院正缺人,她们这一批共十个大学生一起分到了医院,经过多年临床的摸爬滚打,如今大部分都成为了科室骨干,其中刘红的同学于伟更是在十年前做到了院长的位置。
很快趁着妇产科老主任退休,于伟把刘红提为了科主任。
但是作为工农兵时代毕业的大学生,刘红理论基础很差,只能处理常见的疾病诊治,疑难杂症都需要转诊。
显然,楚晓菁是遇到的难题在科主任这里是得不到答案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楚晓菁还在为白天的事而郁闷。
事实上近一年来,楚晓菁己经感觉到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陷入了瓶颈,临床上己经几次遇到难题找不到答案,她急于提高自己。
而提高自己最快的途径就是去省城进修。
楚晓菁己经不止一次的和爱人欧阳亮商量过去省城进修的事情,但是每次爱人都是以孩子还小,再等等为借口搪塞了。
今天的这台手术,对楚晓菁触动很大,不能再拖了,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和前途,她必须出去进修,别无选择!
晚上,楚晓菁把白天发生的事情和老公说了一下。
老公欧阳亮是楚晓菁的大学同学,现在是市卫校检验班的班主任。
作为同行,他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
“老公,我还是出去进修吧!
省城病人多,肯定有这样的病例,而且我之前遇到的难题,都可以解决了!”
“可是,凯伦还小,我的工作也忙,而且你一个人出去学习我也不放心哦!”
“老公,大哥在省医院上班,医院那边他会帮我安排的。”
“至于家里这边·······” 楚晓菁深情款款的看着老公,“叭”地一声,在他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欧阳亮无奈的说到:“好吧!
晓菁,你去吧,放心吧,家里有我呢。”
但是想进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刘红主任就不同意。
她怕楚晓菁进修回来以后技术水平超过了自己,影响她科主任的位置。
于是医院领导以经费不足,妇产科没有进修计划为理由,不同意楚晓菁出去进修。
楚晓菁软磨硬泡了一个多月,甚至同意了自费进修的苛刻条件,领导这才在申请表上签字盖章,同意她出去进修学习。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都是借口,究其原因还在科主任刘红这里。
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后,楚晓菁踏上了去省城进修的路。
省医院的病人很多,各种疑难杂症都有,楚晓菁见到了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疾病。
之前手术室里发生的一幕也有了答案,原来叫生化妊娠,原本是不需要手术的,只需要观察随访就可以了。
唉!
病人白白做了个手术,可见提高自己的认知多么重要啊!
楚晓菁心中充满着对病人的愧疚感,也再次庆幸自己出来进修学习是多么明智的决定!
深知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楚晓菁利用一切时间如饥似渴的学习着。
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楚晓菁每周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和老公儿子聊聊天,刚开始时,每次能聊一个多小时,电话中都是无尽的思念,说不完的话。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公回应的不太热烈,通话时间越来越短,楚晓菁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楚晓菁不但能够熟练的独立完成传统的剖宫产,***切除术,而且对于市医院没有见过的美容式横切口剖宫产,***肌瘤核除术这些新技术都能够完成的很好,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临走的时候,科主任林一刀送给了楚晓菁两样东西,一个是六本光碟,里面是妇产科所有手术的视频,另一个是一本笔记本,是林主任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汇总。
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带着这两样法宝,楚晓菁充满信心的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