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宣言
“蓝星历1127年,这是整个蓝星历史的拐点。
1127年之前,科学技术被奉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家是最为崇高的职业,如同现在的唤灵师。
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不想成为科学家,而被所有人嘲笑。
那孩子当时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将来我的职业,必将凌驾于科学家之上。
在那时,所有的蓝星人都认为,他疯了。”
台下众人一愣,不明白姜砚书此时说这些蓝星人都知道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也有心思灵活的,结合现在的情况,己经隐约猜到了姜砚书的用意。
校长抬起头来,望着台上的姜砚书,表情复杂,目光之中全是惊骇,他真会这么说吗。
“1127年,一种存在于意识海洋中的无形怪物,降临蓝星。
被它们能够吞噬掉精神力而死的人类。
全身不见半点伤痕,仿佛没有死而是陷入了永恒的沉眠。
于是这种怪物被称为魇魔。
当时的高科技武器,对于存在于精神领域的魇魔,毫无用处。
唯有坚韧的精神意志,才是能够抵御魇魔的手段。
坚韧的精神意志,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老人与儿童成为了魇魔攻击的主要目标。
自1127年开始,连续三年时间,蓝星没有一个婴儿,能存活超过一年。
这就是著名的无婴之月,人类到了灭绝的边缘。”
望着台下的众人,姜砚书侃侃而谈。
蓝星在姜砚书的眼中,应该就是存在于某平行宇宙位面中的地球。
只是两者早在很久以前,就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蓝星仅仅在封建时代停留了不到三百年,其后资本主义萌芽,工业革命、科技大爆发接踵而至。
蓝星的科技水平,早在千年前,就超越了姜砚书穿越前的地球。
与地球相比,蓝星像是一个偏科严重的理科生。
在将理科属性点满的同时,思想文化领域存在严重的短板。
蓝星没有宗教,也不存在什么大思想家。
这才导致蓝星,在面对魇魔来自精神领域进袭的时候,显得那么的孱弱。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当年的那个孩子站了出来。
他以精神力召唤英灵,斩杀魇魔。
蓝星在面对魇魔时,第一次有了反击之力。
人类在灭绝的悬崖边上,被硬生生的拉了回来。”
姜砚书抬起手臂,指向了广场入口处那座石雕。
石雕高达五米,高鼻深目典型的白人形象,流畅的线条,将人体每一块肌肉都完美的刻画了出来。
雕像目光坚毅,右手高举擎着金色的闪电。
“今天他的雕像,矗立在所有人类的高校之中。
人们不再称呼他的名字,而以他最强大的英灵称之。
这就是宙斯的故事,当年那些嘲笑过他的人,后来无一不对他顶礼膜拜,如敬神明。
唤灵师也从那时开始,超越了科学家,成为了最崇高的职业。
这样的事情,既然有人做到过,我为什么就不可以。”
姜砚书望着台下众人,目光充满了自信。
宙斯的故事在蓝星家喻户晓,千年之后宙斯在蓝星人心中,几乎等同于神明。
听姜砚书这么说,台下立刻就炸了。
“姜砚书以为自己是谁,也敢与宙斯相提并论,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别说就他姜砚书就一个下水道,哪怕我们西联大学,敢说这话,也得沦为蓝星的笑柄。”
“好霸气,太酷了,爱了!
爱了!”
他果然还是说出来了,校长满脸的苦笑。
从道理上来看,姜砚书说得没错。
但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
这就如一个乞丐,拿着个破碗,高呼着要做朱洪武第二。
听到这话的人,不会觉得多么励志热血,而是百分百认定,这就是个疯子。
台下的反应,没有出乎姜砚书的预料。
姜砚书敢这么说,自然也有自己的底气。
年幼的宙斯,不过是一个没啥人关注的小屁孩。
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几个人记得住。
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故事。
多半都是后人在宙斯成名后的穿凿附会。
翻翻华夏的历史,哪个名人出生时没有点异象,这手法华夏人都懂。
自从姜砚书从原主人的记忆中得知,唤灵是怎么一回事后,就百分百肯定,这位蓝星当年的救世英雄,铁定是来自地球西方的穿越者前辈。
相比起宙斯幼年的故事,更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成名之后的野史。
传闻当时蓝星所有知名美女,都与宙斯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
只要这位穿越者,在这方面有真正宙斯的百分之一,姜砚书就绝不怀疑野史的真实性。
装X、救世、开后宫,这位宙斯真可谓穿越者的楷模。
同为穿越者,姜砚书并不觉得自己会比宙斯差到哪里去。
更何况,五千年传承不绝的华夏,比起宙斯的爱琴海,那是只强不弱,这才是姜砚书心里真正的底气所在。
“千年以来,无数前辈唤灵师不断的探索。
才有了如今的蓝星,有了宙斯开创的爱琴海体系外,一个个新的唤灵体系。
这里边,我们西联大学往届学长,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姜砚书的手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圆弧,囊括了矗立在广场西周的铜像。
铜像都是真人大小,基座上镌刻着他们的姓名与生平事迹。
这些人,都是历年从西联大学走出的杰出毕业生代表。
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单拎出来,都是那种能在正史之中,留下几百字记载的牛人。
如此人物放在其他大学,能出一个便足以自傲。
放眼望去,西联大学广场周围,这样的铜像怕不是有数十尊之多。
这些铜像时刻彰显着,西联大学作为世界级名校的雄厚底蕴。
“目前所有的唤灵体系,哪怕是宙斯开创的爱琴海体系,都经过了后人的补足与完善。
爱琴海体系之外,后续崛起的体系中。
金字塔、天竺、北欧、印加乃至于樱花、新罗,哪个体系在崛起之初,没有做过下水道。
大家觉得华夏体系弱,但你们有没有想过。
其他体系之所以能够那么快成型,也许正是因为构成体系的拼图少,容易被找到,才能很快拼出一个大致轮廓。
华夏体系不是弱,反而因为太强,拼图太多,才一首无法成型。”
姜砚书这话乍听起来,确实有几分道理。
但问题是,华夏非一个新生体系,其在蓝星存在己经有数百年之久。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对这个体系进行过探索与研究。
但所有的努力都打了水漂,如今的华夏还是那个毫无争议的下水道。
若真如姜砚书所说,那不但代表着目前所有人对于华夏体系的认知都有错误,而且否定了以往无数人的探索与研究的心血,这可能吗?
台下众人面面相觑,看着姜砚书的目光,就像在看一个受了重大***,己经神志不清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