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姬发的手掌覆满血泡,剑刃在我脊骨上犁出火星。
河面漂着断戟与残甲,他的眼泪砸在我身上时,竟比渭水更咸苦——后来我才知晓,那是文王被烹作肉醢时溅入他眼中的滚油,是兄长伯邑考在朝歌城头自焚扬灰的雪。
在牧野那片广袤的原野之上,清冷的月光如银辉般洒落,仿佛将霜冻深深地刻进了我身体的每一条裂缝之中。
而就在这静谧的时刻,周王的战车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无情地从我身上碾压而过。
那青铜铸就的轮毂,发出沉闷的轰鸣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随着车轮的滚动,那八百诸侯旗上的露水,也被震落下来,如同一串串晶莹的泪珠,洒落在这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上。
周王从战车上走下来,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高大而威严。
他解下那件浸透了狼烟的大氅,轻柔地裹住了我。
大氅的质地厚实而温暖,上面还残留着战争的气息和硝烟的味道。
我能感觉到周王甲胄上的饕餮纹,那狰狞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昨日的激战。
在那甲胄的缝隙里,还卡着一支昨日射来的骨箭,箭头己经深深地嵌入其中,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血腥。
周王凝视着我,他的目光如同寒星一般冰冷而锐利。
然后,他缓缓地说道:“石君,你就暂且作为这封神台的基石吧。”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
黎明前,天地一片漆黑,万籁俱寂,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然而,就在这静谧的时刻,十万支铜戈的寒光却突然划破了黑暗,如同一道道闪电,惊醒了沉睡的地脉。
我站在远处,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我看到帝辛的象阵缓缓前行,每一头大象都如同山岳一般巨大,它们的脚步声震动着大地。
而在第三头白象的左耳处,却有一处明显的残缺,仿佛是被什么东西咬去了一块。
鹿台上,垂落的绸缎随风飘动,如同一道道彩色的瀑布。
我仔细数了数,共有九十九匹,每一匹都闪烁着华丽的光芒,与这血腥的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太公望站在高处,他手中的弓箭如同闪电一般,首首地射向纣王的旗帜。
那支箭镞在空中急速飞行,最终准确地射中了纣王旗,而箭镞上,竟然沾着龟甲占卜的朱砂,仿佛是一种神秘的预兆。
当玄鸟旗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缓缓地坠入熊熊燃烧的火海时,整个世界都仿佛被这一幕震撼到了。
火海之中,玄鸟旗的旗帜在火焰中翻滚、扭曲,最终被烧成了灰烬。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姬发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他手中的长剑闪烁着寒光,如同朝阳一般升起,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
姬发的动作迅猛而有力,他的每一步都带着无尽的杀意。
他的剑法如同疾风骤雨一般,让人根本无法躲避。
那道剑光如同破晓的晨光,首首地落在了我的身上,瞬间将我笼罩在一片耀眼的光芒之中。
在这道剑光的照耀下,我身上“受命于天”的刻痕竟然也被映照得清晰可见。
那刻痕仿佛在这一刻活了过来,散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
九鼎吞噬我时,青铜熔浆烫熟了七只祭祀的羔羊。
武王抚过鼎耳的指节己浮起青斑,玉组佩的撞击声比牧野之夜慢了十二息。
鼎中供奉的玄酒忽然泛起涟漪,映出他鬓角第一缕白发。
“石君看这分封星辰...”三根蓍草在他掌心同时折断,断裂处渗出和当年磨剑时相同的铁锈味。
七十二面夔龙鼓为他送葬那夜,我听见自己嵌在鼎足里的碎片在哭,哭得洛水暴涨,淹没了龟甲上“宅兹中国”的卜辞。
三百年足够把青铜蚀成青苔。
犬戎的火把扔进太庙时,我从鼎耳迸裂的凤凰眼中跌落。
那些曾在我身上刻字的、磨剑的、歃血的手,都己化作尘土,正随我一同坠向渭水。
河底有折断的戈头在唱歌,唱武王当年盖在我身上的大氅,如今裹着某具无名白骨。
新的剑锋正在上游打磨,火星惊起一滩鸥鹭。
我缓缓沉入熟悉的淤沙,等待下一个浑身血污的少年,来把我磨成天命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