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还望诸位不吝赐教,以保我大齐江山永固。”
北齐皇宫金銮殿上,高聪正与几个心腹大臣一起喝酒庆祝。
此时坐在龙椅上的高聪站起身来,拿着酒杯对着金銮殿上几个心腹大臣由衷的感谢道。
见高聪如此说话,众人赶紧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表忠心道:“陛下英明神武,我等定当誓死追随。”
众人说完,都跟随高聪一起将手中酒杯的酒一饮而尽。
待得杯酒过后,众人又再次坐了下来。
等到众人都坐下后,高聪这才继续缓缓开口说道:“如今,国内事情基本己经尘埃落定。
但是南方的南梁最近异动频繁,不知诸位爱卿如何看待?”
高聪的话音刚落,侍中司马南当即起身说道:“南梁萧任,擅弄权术、狡诈无比。
如今南方异动,陛下还应小心为上。”
司马南的说法,瞬间让高聪脸色凝重起来。
实际上高聪称帝,最怕的并不是国内反对势力。
反倒是外部割据政权,让高聪颇为忌惮。
毕竟如果其在篡位称帝的过程中突然来攻的话,肯定对其政权合法还有人心稳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对此,高聪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并在西边部署重兵,以防西周的突然来袭。
但是让高聪没想到的是,西边的西周对其称帝的行为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激烈的反应。
反倒是南边的南梁,第一个跳了出来。
所以此时此刻,在听了司马南的话后。
高聪也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其不由赶紧疑惑道:“按照爱卿的说法,我们与南梁之间的战争肯定是必不可免了?”
“如今我大齐初立,国内人心不稳。
按照萧任的性格,必定会趁机来攻。
南梁的异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眼见高聪还是不太愿意相信其的看法,司马南当即有理有据分析了起来。
“是啊,这南梁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对手。”
“没错,萧任的狡诈实属令人头疼。”
“是啊。”
司马南分析的有理有据,让所有人都忍不住点头赞同称是。
看到点头赞同称是的众人,高聪原本还因为篡位称帝成功而兴奋喜悦的心情也瞬间跌落谷底。
此时此刻的他,并不愿意看到战争的发生。
因为其并没有真正掌控全国,如果此时贸然发生战争。
谁也保不准,会不会有其他变故发生。
但是如今看到司马南分析的有理有据,其他大臣也纷纷支持司马南的观点。
让其知道,大齐与南梁的战争估计大概率是避免不了了。
想到此,高聪也是非常果断的说道:“既然我们大齐与南梁的战争避免不了,那么朕就即刻拟旨。
让镇南将军高猇做好准备,以防止南梁军队突然来袭。”
紧接着,高聪就令人拿来纸笔。
在龙案上,开始书写起来。
等一切做好,交给左右后。
高聪又对着司马南嘱咐道:“司马爱卿,你也做好准备。
如若大齐真与南梁有战事,你随时带兵支援。”
“臣,领命。”
看到高聪安排的头头是道,司马南也毫不含糊回答道。
眼见事情己了,高聪当即招呼司马南坐下。
接着,高聪与众人又继续吃吃喝喝起来。
然而还没等高聪等人吃喝痛快,负责前往平原侯府拿人的将领就首接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平原侯醉酒发疯打骂军士并不愿离开平原侯府。
如今奈何,还请陛下指示。”
平原侯醉酒发疯,还打骂军士?
高聪一听,顿时没忍住就笑了起来。
为什么?
因为这太符合他这个亲弟弟的性格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才让他在有其父的偏袒,还有众大臣的支持下弄丢了世子之位。
想到此,高聪想杀高然的心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所以在听了领兵将领的话后,其就首接随意摆手道:“行了,他不想离开平原侯府。
那就随他去吧,你不要管了。”
将领一听高聪这话,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来。
为什么?
因为当初他觉得高然必死无疑了,才敢与一众士兵羞辱嘲讽高然的。
谁曾想,这皇帝的想法变得如此之快。
还好其没把高然得罪死,不然如今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看着正与一众位高权重大臣谈笑风声的高聪,将领虽心有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告退而去。
等到将领离开后,意识到事情不对的司马南这才开始郑重对着高聪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理平原侯?”
听了司马南的话后,高聪也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虽然其确实忌惮高然,也曾有过要把高然杀掉的想法。
但是想到高然乃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高聪还是于心不忍的。
更不用说高然在文人士族当中有着无比巨大的声望,如果就这么贸然把其杀掉。
肯定也是对其的统治,有着非常巨大影响的。
再说如今的高然,整日沉迷于酒色文章之中。
完全就对其没有了一点威胁,所以按照高聪的想法就是把其软禁起来就好。
不过如今司马南问起,高聪又开始犹豫了起来。
所以在认真思考过后,高聪决定再听听司马南的建议。
于是其不由开口问道:“不知爱卿有何建议?”
既然高聪开口向其询问意见,司马南自然毫不客气道:“平原侯之所以能与陛下争夺世子之位,证明其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如今哪怕其己无能力再多做什么,但是其的威胁依旧不小。
所以臣的建议是,陛下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司马南所说也是其所最担心的,故而在听了司马南的话后。
高聪不自觉拿起龙案上的酒杯,不住盘算起来。
最后高聪首接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果断而坚决道:“爱卿的话,朕自会认真考虑的。”
认真考虑就是拿不定主意,而高聪之所以拿不定主意。
主要还是因为其不愿意背负杀害兄弟的骂名,于是知道高聪心里顾虑的司马南当即提出建议道:“陛下如若是因为顾忌平原侯在文人士族中的声望不好动手,或许可以在分封大典上发难。
如果到时其能轻松应对。
陛下也可放其一条生路,以全陛下仁慈之名。
如若其无法应对,那就真怪不得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