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坠墨成渊:系统初鸣
他感觉有无数条时间线在体内穿梭,祖传玉牌在腕间发烫,像一把钥匙正在打开某个时空的锁孔。
“系统加载进度:37%……”机械音在颅腔内回荡,陈济的意识被拉成透明的丝,飘过六百年的时光长河。
他看见自己(或者说另一个自己)在永乐三年的翰林院挥毫,案头整齐码着《洪武正韵》,笔尖在 “天字韵” 目录页写下 “陈济” 二字,墨迹未干便被急召入宫。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古代陈济的学识、人际关系、甚至对《大典》分类的困惑,都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中。
“警告:时空悖论指数临界值……”系统音突然尖锐起来,陈济的太阳穴突突首跳,现代与古代的记忆在脑内剧烈碰撞。
他看见自己修复《步天歌》的场景与古代陈济校勘星图的画面重叠,两个 “陈济” 的身影在时光中交错,最终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意识。
当金光散尽,陈济发现自己正跪在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斋内,面前是一张铺着明黄绢布的书桌,桌上摆着《文献大成》的初稿,蝇头小楷间夹着解缙的朱笔批注:“分类淆乱,当以《洪武正韵》为纲!”
“陈大人?”
一个青衫小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济抬头,看见对方腰间挂着 “文渊阁典籍” 的木牌,正用疑惑的眼神打量他。
腕间的玉牌还在发烫,视网膜上的系统界面终于稳定,清晰显示:永乐大典系统主线任务:完整修编《永乐大典》(进度 0%)次要任务:解救高危人物方孝孺(剩余存活时间 149 天)当前技能:古籍速记(被动:过目不忘,自动解析古代文献;主动:10 分钟内提升抄写速度 300%)科技储备:无(每修编 1 卷典籍可随机获取一项古代适配版现代科技)“陈大人可是旧疾发作?”
小吏上前搀扶,“解缙大人正在偏殿等候,要审验新拟的分类凡例。”
陈济任由小吏扶起,古代陈济的记忆自动浮现:这是文渊阁的典吏张诚,为人谨慎,曾在《文献大成》初修时帮自己誊抄过《尚书》残卷。
他望向窗外,青砖灰瓦间,穿绯色官服的官员正匆匆走过,远处的奉天殿在秋阳下泛着金光,与现代修复室的冷光形成诡异的呼应。
“劳烦带路。”
陈济整理衣袍,发现自己穿着七品青衫,袖中还揣着半张草拟的分类表 —— 正是古代陈济被解缙斥责的那版。
系统界面突然闪烁,弹出提示:检测到宿主获得古代身份记忆,奖励初级政务适应力(沟通古代官僚效率 + 20%)。
偏殿内,解缙正与几位翰林官争论,手中的狼毫笔在《文献大成》上划出刺眼的红痕:“以‘经史子集’分类乃千年成法,何须另起炉灶?”
看见陈济进来,他将分类表摔在案上,“陈大人既精于韵学,且说这‘天文’类目该入‘子部’还是‘史部’?”
陈济拾起分类表,现代图书馆学知识与古代典籍分类在脑中碰撞。
系统界面的 “古籍速记” 技能自动激活,眼前的文字突然变得立体,《隋书・经籍志》《崇文总目》的分类体系如全息投影般浮现。
“回大人,” 陈济深吸一口气,“天文历法既关天道,又涉典章,可仿《新唐书・艺文志》例,于‘史部’下设‘天文略’,另在‘子部’‘术数类’存其占验之书,如此便可兼顾‘记实’与‘推演’。”
殿内众人皆惊,解缙的狼毫笔悬在半空:“此说倒有几分道理…… 但《文献大成》己按‘经史子集’分辑,此刻改例,工程浩繁。”
陈济趁热打铁:“大人,圣上下旨修典,意在‘统汇古今’,若拘泥旧例,反失大典气象。”
他取出袖中现代改良的分类表,“可试以‘韵目’为经,‘主题’为纬,如‘天’字韵下,兼收《步天歌》《天文志》《浑天仪图说》,如此检索便捷,亦显包罗万象之旨。”
解缙的目光扫过分类表,神情从愠怒转为思索。
系统界面突然弹出提示:成功说服解缙,获得修典自*** + 10%,解锁技能:学术权威(提升古代学者信任度)。
“也罢,” 解缙终于点头,“你先试编‘天文’类目,若能服众,便准你另立凡例。”
他忽然压低声音,“皇上对《文献大成》颇有微词,陈大人若能成此大功,前程不可***。”
辞别解缙,陈济在文渊阁的长廊上驻足。
系统界面显示 “次要任务:解救方孝孺” 的倒计时,脑海中浮现出方孝孺被诛十族的惨烈画面。
他摸了摸腕间的玉牌,突然想起修复室的《守书人志》记载,陈家祖先曾在嘉靖年间见过与自己同名的官人,或许正是此刻的自己。
“陈大人!”
清脆的呼唤声打断思绪,陈济转身,看见一位身着月白襦裙的女子,腰间挂着镶玉的修书工具袋,手中捧着《农书》,发间别着一支刻有星图的银簪 —— 正是永安公主朱玉英,朱棣的次女。
“公主万安。”
陈济行礼,古代陈济的记忆告诉他,这位公主素喜参与修典,尤其关注农书类目。
永安公主径首翻开《农书》,指着 “占城稻” 条目:“陈大人可知,江南百姓试种占城稻时,因播种过密导致减产?
书中‘每亩三斗’的记载,是否有误?”
陈济瞥见系统界面闪过微光,检测到农业知识需求,启动跨时代解析。
现代农学知识自动浮现:“公主明鉴,占城稻宜稀植,每亩二斗足矣,且需间作绿肥。”
他取出狼毫,在书页空白处画下密植与稀植的对比图,“此乃臣在民间所见,记实类农书当录实用之法。”
永安公主的眼睛亮起:“此前竟无人能解,陈大人果然不同凡响。”
她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听闻大人在试编新分类,若成,能否在‘农部’增设‘水利’子目?”
陈济点头,系统界面再次提示:获得永安公主好感度 + 15%,解锁支线:协助公主编修《女红图考》。
夜幕降临,陈济在文渊阁值房挑灯夜读,面前摆着《文献大成》的残卷与系统界面。
他尝试调动 “古籍速记” 技能,发现自己不仅能过目不忘,还能自动识别文献中的错漏 —— 比如《尚书・尧典》的 “璇玑玉衡” 注疏,竟与现代天文学推算的上古星象不符。
“系统,如何获取现代科技?”
陈济在心中默念。
修编典籍达 10 卷,可开启科技抽奖。
当前进度:0/10他望向窗外,文渊阁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映得院中古槐的影子如舞动的星图。
腕间的玉牌突然发出微光,在地面投出 “永乐三年秋” 的字样 —— 正是古代陈济在《步天歌》残页上留下注记的时间。
“原来,一切早己注定。”
陈济喃喃自语,狼毫笔在分类表上落下,这次,他写下的不再是古代陈济的困惑,而是融合了现代智慧的新体例。
系统界面的进度条微微跳动,仿佛在见证一个跨越时空的修典传奇,正从这盏文渊阁的孤灯下,悄然开启。
更深露重时,陈济忽然听见窗外传来锦衣卫的脚步声,系统界面紧急闪烁:检测到高危人物铁铉即将被俘,次要任务触发:72 小时内阻止济南城破。
他握紧狼毫,笔尖在纸上划出坚定的线条 —— 这一次,历史的墨色,将由他来重新晕染。
当晨钟敲响,陈济站起身,看见自己的影子与墙上悬挂的文渊阁全景图重叠,那个在现代修复室消失的身影,此刻正以另一种方式,在六百年前的典籍海洋中,开始了真正的航行。
系统界面的微光映着他的侧脸,上面清晰显示:永乐大典系统,加载完成。
文明守护者,欢迎来到 14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