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
“红专在农中!”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方方正正的大字,仿佛每一个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街上来往的人们衣着朴素,还有不少人的衣服上有着补丁。
男士们大多穿着中山装、工装,绿军服、海军衫。
女士们则身着简单的白色衬衣、格子衬衫、绿军装,发式也简单大方,短发、麻花辫、马尾辫,没有什么饰品和化妆,却散发着一种自然纯朴的美。
经历了自然灾害,不少人的脸上还残留着菜色,路上鲜有汽车的身影,能看到的是那些骑着二八大杠的身影,更多的人还是步行,远点儿的坐公交。
曹建成坐着公交在琉璃厂下车,古色古香的街道别有一番风景,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两旁是砖木古典的店铺,雕花窗棂,招牌多以木质雕刻,路旁也有不少小商小贩摆地摊。
没有什么经验,有自知之明的曹建成没进古董店,而是在摊位间转悠,练摊人的东西鱼龙混杂,赝品遍布,当然,也是闲逛捡漏的好去处。
当然,是去捡漏还是当棒槌,那就各凭本事了。
有道是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老百姓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温饱,哪有闲钱买那些只能看不能吃的玩意儿?
因此,琉璃厂的生意尤为冷清,仿佛被时代的洪流遗忘在了角落。
曹建成先是去小卖部,买了一瓶北冰洋汽水,橙子味的,冰冰凉凉,咕咚咕咚地喝下去,清凉解渴,特别爽。
喝完了,他把瓶子退了,拿着退回的钱,开始在地摊间晃荡,眼睛西处飘。
“小同志,过来瞧瞧我的宝贝儿。”
一个摊主热情地招呼道。
曹建成走了过去,摊主是一个皮肤蜡黄、眼睛细小,穿着泛黄的白色背心的中年男人,摊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瓷器、书画、玉器,琳琅满目,蒙着厚厚的灰尘,显得黯淡无光。
曹建成蹲在摊位前,只看不碰。
他虽然没有什么捡漏经验,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电视剧他可没少看,这玩意儿不能轻易上手,万一哪个瓷器在自己手里“坏了”,那不买也得买。
他扫了一圈,一堆旧书吸引了他的注意。
其中一本封面上写着《古董十三说》,写刻本线装书,书衣是棉连纸染上天蓝色。
“这书怎么卖?”
曹建成拿起书,随口问道。
书页己经泛黄,但里面的字还算清晰。
摊主眼睛一亮:“小同志好眼光,这书可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孤本,看小同志喜欢,五块钱让给你了。”
曹建成心里冷笑,这年头,五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眼下的猪肉每斤约为七毛七,鸡蛋每斤约为六毛五,普通大米每斤一毛一,这摊主也真敢开口。
他轻笑道:“同志,您这是拿我当棒槌啊?
我再给您一个组织语言的机会,说个实在价儿,你诚意卖,我诚意买,逗闷子就没意思了。”
中年男人一愣,随即尴尬地笑了笑:“得,是我不开眼了,小同志是行家,我说个实在价,七毛,咱们交给朋友。”
曹建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又拿起一本明代文震亨所著的《长物志》,翻了翻,觉得也不错:“一块,这两本我要了。”
中年男人瞪大了眼睛:“嘿,小同志你可真会杀价,得,我也是半天不开张了,权当交个朋友,以后多来光顾啊。”
曹建成笑着掏出两张5角纸币递给摊主:“放心,等我神功大成,一定来您这练练手。”
中年男人接过钱,笑得合不拢嘴:“好勒,我恭候大驾。”
曹建成拿着两本书,在琉璃厂逛了半天,看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元青花、定窑、唐三彩,甚至还有清明上河图。
但这些东西真假难辨,他也没了捡漏的心思。
以他现在的水平,捡漏的可能渺茫,当棒槌是十拿九稳的。
他打算回家先闭关学习,磨一磨金刚钻,等脑袋里有了东西再来实战。
眼见太阳西斜,曹建成决定去趟菜市场,虽然他有农场,在吃这方面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但表面功夫该做还是得做。
光拉不吃,事出必妖!
眼下到处抓探子,遍地是热心群众,他可不想被有关部门带走。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肉摊前,猪肉在案板上泛着诱人的油光。
他买了二两五花肉,又去菜摊买了一些青椒,三斤土豆。
买完菜,曹建成又来到了粮站门口,跟在大爷大妈的后面排起了长队。
大家手里都拿着粮本和粮票,耐心地等待着。
粮票上印有月份,过期作废,因此大家都格外珍惜。
曹建成掏出自己的粮本和粮票,跟着长队一步一步的往前挪。
轮到他时,他向梳着麻花辫的营业员出示了粮本和粮票。
营业员是个年轻姑娘,她仔细核对了粮本和粮票上的数量,然后用秤称量了相应的大米。
粮店的柜台前有铁皮做的漏斗,曹建成将口袋套在漏斗下面出口处,大米从漏斗里倾泻而下,发出沙沙的声响。
称重后,他用绳子扎进口袋,然后说了声:“谢谢同志。”
拎着沉甸甸的粮食,曹建成走向了公交站。
他是职工月票,每月4块,不限次数,坐上公交车,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南锣鼓巷。
伴随着金灿灿的夕阳,曹建成嘴里哼着歌:“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咳呀,领导我们向前进……刚哼到一半,曹建成便回到了红星西合院。
三大爷穿着短裤背心,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扇着写有“天道酬勤”西个大字的折扇,笑呵呵地站在院子里:“哟!
建成心情不错啊,看来身体是好了,年轻人就是体格子壮,恢复得快!”
曹建成停下脚步,礼貌地打了个招呼:“三大爷,您这是在乘凉呢?”
三大爷盯上了曹建成手里拎着的菜,双眼首冒绿光。
这三年自然灾害过去不久,人们是饿怕了,一看见着肉就眼馋。
他笑容满面道:“建成,你买这么多,吃得完吗?”
曹建成:“嗨,我这不是一个人嘛,图个省事儿,换了20斤大米,多买了点儿菜,能在家多吃几顿,省得老是往菜市场跑。”
三大爷道:“是啊,你一个人又要工作又要收拾家务,确实不容易,你今年20了吧?
该谈对象了,有没有心仪的姑娘啊?”
曹建成说:“没有呢,三大爷,我现在还年轻,想先把工作干好,等稳定下来再考虑这事儿。”
三大爷一听这话,立马摆出长辈的架势来:“干工作重要,婚姻大事也不能耽误啊,成家立业,这成家还在立业前边呢,改明儿大爷帮你寻摸一个品貌兼优的好姑娘。”
曹建成一听这话,眉开眼笑的道谢:“那我先谢谢三大爷了。”
三大爷笑眯眯地摆摆手:“客气啥,都是一个院住着的,我作为长辈,又是管事大爷,关心爱护小辈那是应该的,对了,你身体刚好,家里又是一个人,自己做饭也麻烦,不如到我家搭个伙吧。”
“你于莉嫂子厨艺好,做菜好吃着呢,正好我有一瓶珍藏的牛栏山,我拿出来咱们爷俩开了它,庆祝你身体痊愈。”
曹建成:“这怎么好意思呢。”
刚洗了小油菜的于莉走过来,笑着对曹建成说:“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就来我家吃吧,添双筷子的事儿,再说了,你一个人在家做饭也麻烦,还不如来我们家热闹热闹呢。”
曹建成看向三大爷的儿媳妇于莉。
这于莉身材苗条,五官秀美,面容姣好,闫解成真是有福气啊,娶了这么个漂亮贤惠的媳妇儿。
可是,闫富贵是什么等级的选手,曹建成还是略有耳闻的。
到了闫家搭伙,怕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曹建成笑道:“那怎么好意思呢,不麻烦嫂子了,我回家自己弄点儿吃就行了。”
闫富贵热情道:“麻烦什么啊,你不来我们也得做饭不是,再说了,咱们都是一个院的邻居,不用这么客气,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别见外,以后有什么事儿尽管来找大爷,只要是大爷能帮上忙,肯定帮。”
曹建成道:“谢谢三大爷,我还有点儿事儿,得空儿了咱们再唠。”
说完,曹建成拎着大米、青椒和土豆往后院走,那是一步也不停留。
闫富贵看着曹建成拎着东西走了,心里有些不高兴。
他都记不清家里多久没吃肉了,因为家里人口多,平日里吃饭都是精打细算,别说肉了,就是荤腥都吃得少。
如果今天曹建成过来搭火,家里就能吃上肉了。
可惜,这曹建成不识好人心啊!
真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