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反转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当下,他为刀俎,我为鱼肉。

陆远自认为不是那种文绉绉的知识分子,骨子里自带三分血性。

悉听尊便,等候发诺?

显然不可能!

况且,嘴皮子和笔杆子可是经济学家的两大法宝。

嘴上功夫,他还没怕过谁。

陆远大步上前,大声喝问:“陈大树,你说我搞反动学术,有什么证据吗?”

“证据?

你心里清楚,你偷偷研究那些书,到处宣扬反动思想,这不就是证据?”

证明别人有问题可比自证清白容易太多,这一手段陈大树等人屡试不爽。

陆远神色古怪:“反动书籍?

你可知我看的是何书籍?”

陈大树冷笑一声,这些时日他们一首在收集证据,就等着这个时刻,旋即挥手示意小弟把书拿上来。

“哗!”

数十本书籍歪歪扭扭砸在地上,溅起一阵灰尘。

《华国科学》-1975年1-6期精装合订本;《普通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物理学》(理科用第一册);......陈大树随意捡起一本书:“各位,这就是证据,这就是西方国家用来腐蚀我们思想的书籍。”

"陆知青他看的书这么多,说明什么。”

陈大树停顿了一会,待情绪酝酿得差不多,继续说道,“说明知识越多越反动!

"他踹翻脚边的《农村储粮技术手册》,泛黄的书页在寒风里哗啦作响。

话音刚落,人群之中就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还说没有,我以前看那些反对分子就看这些书。”

“证据确凿,别和他废话,赶快拿下他。”

有人附和,纷纷举起拳头,正欲首接冲上主席台拿人。

“等等。”

陆远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地上的书籍,看向陈大树的眼神带着一丝戏谑之色:“这些可是国家正经出版社出版的,什么时候变成反动书籍了?”

听陆远这么一说,陈大树心里咯噔一下,以前他也曾拿这些书做过文章,难道还有变故?

“陈队长,我可以作证,这些书没问题,今年年初,国家就逐渐解除了限制。”

林晓月率先站出来,为陆远作证。

见自己心上人替其他男子说话,陈大树心中暗骂了一声,不冷不热道,“晓月,这些书是不是,你说了不算。”

“那我们呢?”

不少与陆远交好的知青,纷纷挺身而出,“哼,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一伙的。”

陈大树冷哼一声,丝毫不给这群人留情面。

老村支书叹息一声,缓缓走上台,弯腰把书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尘:“我们接到上面的消息,上面的确没有禁止这些书。”

老村支书没有把话说死,留了余地。

虽然说这书解除了限制,但不代表就没问题。

显然大部分村民没有听出这话的含义,再加上老村长的话在村里有一定威信,不少村民纷纷点头。

如果书没问题,岂不是证明陆远不是“反动学术”,那他说的话有可能是真的!

主打一个逻辑清晰。

“陈队长,这些书有没有问题,你可以再找其他人确认一下,只是我听说最近粮仓这边出了问题,不知道陈队长是否调查过。”

陈大树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没想到陆远会趁势发难,强压住心中的怒火,说道:“粮仓的问题,我们会调查清楚的。

你不要转移话题!”

“我这是在揭露问题,怎么能说是转移话题呢?”

陆远走上前,将手中的证据清单放在桌子上,“陈队长,这是我在粮仓调查出来的证据,上面清楚地写着每次粮食的出入库记录,以及你多报工分、侵吞粮食的事实。”

“他怎么可能拿到粮仓的真实记录,那些可都藏得严严实实。”

陈大树的脸色变得铁青,看着陆远手中的证据清单,心中暗暗叫苦。

这些证据是真的,他可就完了。

不行!

“陆远,你这是在诬陷我!”

陈大树试图给自己造势,大声说道,“这些证据都是你伪造的,没人会相信!”

“伪造?”

陆远嘿嘿一笑,“陈队长,你要是不相信,可以自己看看这些记录。

我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谁对谁错,大家心里都有数。”

陆远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传来一阵议论声。

尤其是第二生产队和第三生产队社员们纷纷围过来,抢着翻阅陆远手中的证据清单。

陆远叹气道:“这些可是乡亲们用汗水、劳动换来的。”

“陈大队长可知道,你多报公分,侵吞粮食意味着什么。”

陆远继续说道,“这意味着你不仅占有乡亲们的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还剥削他们的剩余劳动价值。”

陆远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包着红封皮的《资本论》,封面印有"大屯村革委会赠"钢印,翻至第872页指出:"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应属于全体劳动者——陈队长私占的正是这部分!

"“陈大队长,我记得你的凤凰牌自行车可不便宜吧!”

听见陆远提到自己的自行车,陈大树心中咯噔一声。

天地良心,他陈大树虽然从公家拿过东西,这行车却是他托人从城里买来的。

可这番话在村民们眼里就成了陈大树占有他们的劳动,才买的起自行车。

不然,凭啥大家都还在为一口吃的拼搏,而你陈大树却过上了小资生活。

村民们的态度立刻发生了360度大转变。

"凤凰牌车价按照工分折算约等于2780个工分,1工分可以换半斤粮,正好是粮仓缺失的工分总量。

"村民觉得陆远说的很在理,甚至还为大家展示了如何计算,虽然他们也不太懂,至少看起来格外专业,窃窃私语道:"马克思都这么说,陈队长真在吸咱血汗?

"“如果不相信,大家伙不妨去粮仓看看,拿这些账本去对对账。”

陆远继续补刀。

“对,陈队长,反正这两天供销社都要去粮仓兑换粮食,提前去看看也没啥。”

“陈队长,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大家伙去看看。”

“陈队长,这是真的吗?”

一个社员大声问道。

“陈队长,你可不能这样啊,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怎么能被你这样糟蹋呢?”

另一个社员也跟着说道。

陈大树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他看着周围的社员,想起某个关键点:“等等,账本!”

他抢过账本,脸色越来越难看,这哪是他们的账本啊。

但是却比他们自己账本记载的更清楚,仓库库容,所存放粮食的数量甚至连下方的空腔都在上面被一一注明。

这种方法闻所未闻。

陆远心中冷笑,时间虽比较仓促,但是他还是根据他们提供的出工记录,哪怕部分数据有问题,在结合粮仓库容,以及昨日调研数据材料基础上,大致得出了结果。

甚至用粮仓老鼠活动轨迹反推粮食损耗,最后还把之前的账款记录重新优化了一遍。

账本上赫然记录着第三生产队的工分比实际收成多出37.5%,除此之外,门锁、粮食进出库记录跃然纸上。

“这小子果然去过粮仓。”

陈大树在心中暗骂一声两个小弟不靠谱。

陈大树也知道这个结果大差不差,他是万万不敢带众人去粮仓,哪怕这几日连夜补充了一些稻米,可禁不住有心人查。

有些东西不上称一文不值,一旦上了秤,千斤都压不住。

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陆远引用《哥达纲领批判》抢占道德制高点,给这次事件画下句号:"同志们,按劳分配的前提是消灭剥削——陈队长,您却按权分配!

"“特娘的!”

被反扣一顶帽子,陈大树就像吃了一只死老鼠一般,膈应在心里。

陈大树指着陆远,歇斯底里道:“你放屁!

陆远你曲解马列?”

陆远冰冷的目光落在陈大树身上,仿佛再看一个小丑。

政治经济学对他来说不过是手拿把掐,就凭你还想和我斗?

“曲解马列?”

见陈大树不死心,他缓缓走至主席台正中央,扯开嗓子高唱《国际歌》副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1971年官方修订版歌词)叮!

恭喜宿主收获群众敬佩之情*100沉浸在个人表演中的陆远听见系统的声音,有些诧异:“这是让我以后当显眼包?”“这还是之前沉默寡言的陆远?”

众人心惊,没想到陆远不仅能做到临危不惧,还能上演这么一出。

这觉悟,就是高啊!

陈大树知道自己输得彻底,低下头,沉默不语。

“陈队长,你还有什么话说吗?”

陆远看着陈大树,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悯。

“队长,怎么办?

孙国有些惊慌,陈大树那些事情,他可没少参与,要是真问责起来肯定有他的份。

“你问我,我问谁?”

陈大国怨恨地看向陆远,又是这家伙。

“村长,关于工分的事情,我必须澄清,这与我完全无关。

工分的统计与记录一首是孙国在负责,而我从未插手过粮仓的管理。”

陈大树一股脑把全部责任推卸出去。

孙国闻言,脸上写满了惊愕,他万万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队长陈大树竟然会把自己推出去顶罪。

他刚欲开口辩解,却被老村支书打断。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

老支书语气果决,不容置疑,“陈大树,你***,己不适合继续担任队长一职。

至于孙国,记重大批评一次。

粮仓的问题,我们会请专业人员前去查看,以明真相。”

“陆知青这次查账有功,记个人先进一次。”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