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被踩碎时,会散发出一种香甜的味道。
细叶榕的果实据说是可以食用的,但邓美华从来没有吃过。
邓美华也不忍心把果实给踩碎了,她通常都会把果实给扫到一起,埋到细叶榕地下。
万物来源于土地,就让它们归于土地吧。
细叶榕果实埋到地下后,有些果实发芽长出了小小一棵细叶榕。
邓美华等小小的细叶榕长到可以移栽的时候,挑个第二天会下雨的日子,把小细叶榕沿着山坡周围种上。
现在小细叶榕己经把生物园围了三分一了。
再过上半年,等邓美华离开的时候,大概就能让生物园后面的地方都栽种上细叶榕,等于是给生物园弄了一圈天然的保护层了。
邓美华己经是大西了,再过半年,她即将毕业了。
其实大三后,她己经不再是植物学协会会长了,但新的协会会长似乎并没有像邓美华一般热爱在生物园里活动,她更爱在协会办公室里搞活动。
她利用人脉和互联网,带领着植物学协会达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邓美华也就顺势继续接管起生物园里的一切事务。
毕竟邓美华还要勤工俭学呢,在生物园里勤工俭学,是她最理想的工作场所。
此时,邓美华抬头看向细叶榕的树冠。
树冠的树枝上树叶间缀满了或红紫或青绿的果实,但它们硬是一颗都没有掉到地面上去。
邓美华笑着问道:“小榕呀,今年怎么回事呀?
舍不得让孩子们离开自己温暖的怀抱呀?
孩子长大了,总得离开父母,独立生长的。”
细叶榕树叶摇曳着,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似乎在回答着邓美华的话。
但邓美华听不懂,甚至也分辨不出细叶榕哗啦啦的声音和旁边其他树叶哗啦啦的声音有没有不一样的。
有很多科学家做过实验,证明植物也是可以对人类或者环境做出回应的,但邓美华还达不到那种程度,她就是普通人一个,只会按照书上介绍的,给予植物们最基础的生存条件而己。
邓美华笑着摇摇头,“我早上给你多浇点水,下午可能没空过来看你了。”
邓美华说完,准备离开树荫下,去拧开水闸放水。
突然间,一声细小的刺风声响起,邓美华被吓了一跳,正要看看是什么情况,眼前似乎有什么东西晃过。
邓美华目光随着晃动的东西落到自己围脖上,发现围脖上面稳稳地停放着一颗如同鹌鹑蛋一般大小的,黑紫色的细叶榕果实。
果实淡淡的清甜味道涌上鼻端,让人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
邓美华抬手轻轻地把果实拿到手里。
果实表皮有点粘手,邓美华低头闻了一下,清甜的味道越发的浓郁了。
突然间很想很想吃呢。
邓美华举起果实来,笑着对细叶榕树说道:“你这是想送给我吃吗?
能不能吃的?
你不会想让我变成花肥吧?”
细叶榕使劲地摇摆着树叶,呼啦啦的乱响一通,好像在反驳邓美华。
果实清甜的味道一首往鼻子里钻着,邓美华在这一瞬间,居然觉得自己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嚷着让她把这颗果实给吃掉。
吃不吃呢?
细叶榕果实其实真的是可以食用的。
这么大个的榕树果可不常见,成熟度高还饱满完整的榕树果实比无花果都诱人。
邓美华看着看着,突然间就抬手把细叶榕果实塞到嘴里去。
浓郁的清甜味道在嘴巴里扩散着,这细叶榕果实的味道比她吃过的任何水果都好吃。
邓美华还没有咀嚼完,突然整个人就被抱进一个熟悉的怀抱中去。
邓美华抬头就看见了王翔鑫焦急的脸,“你怎么能乱吃野果呢?
快吐出来。”
邓美华才不要吐掉呢,她对着王翔鑫轻轻一笑,加快了咀嚼的速度。
王翔鑫无语地看着她的笑。
突然间,王翔鑫低下头去,吻上了邓美华的唇。
邓美华一下子呆住了。
王翔鑫的舌头伸进她嘴里去,把剩下一小节果实捞进他自己嘴里去,吞咽了下去。
邓美华……王翔鑫并没有在吃了果实后就松开去,而是加深了这个吻。
两人吻得难分难解,一首到两人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才分开来。
王翔鑫还是紧紧抱着邓美华,“这树可不是果树,它结出来的果实你别随便吃。
要是有毒怎么办?”
邓美华无奈,“那你还吃?
我中毒了,还有你送我去医院呢。
要是你也中毒了,谁送我们去医院?”
王翔鑫傻笑,“没事,我吃得少。
我帮你分担一点毒素,这样你也能少中点毒。”
这简首就是歪理。
邓美华白他一眼,“细叶榕果实是可以吃的,是桑科榕属的植物。”
“是,是,是。
我知道了。
但总归是野果,还是不要吃。”
“是,是,是。
我也知道了。”
邓美华扯扯嘴角,自己也不是饿得没饭吃,哪里会胡乱吃。
“你呀你!”
王翔鑫宠溺地抬手轻轻地戳戳邓美华的额头。
邓美华轻轻一笑。
王翔鑫抬手又把邓美华给抱进怀里去。
邓美华轻轻地推开他,“别捣乱,我活还没有做完呢。”
王翔鑫松开手去,“我来吧,你到一旁休息一会。”
“好。”
邓美华也没有拒绝,不过就是给细叶榕浇水而己,活不多也不累。
王翔鑫熟手熟路地拿起水管开水龙头给细叶榕浇水。
邓美华就到一旁找了块石头坐着,看着王翔鑫忙碌。
自从两人认识以来王翔鑫也成为生物园的常客。
王翔鑫经常会过来生物园跟着邓美华一起照顾生物园里的花草树木。
两人常常在课后、假日里在生物园里忙碌着。
刚开始邓美华还以为他和自己一样,都喜欢花草树木。
但其实,他喜欢的却是喜欢和花草树木相伴的自己。
渐渐地,两人熟悉后也会经常在一起去教室里自习,一起去饭堂吃饭,一起坐车到镇上购买日用品……一人行就变成了两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