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帆舟第1章 山水转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块旧门板、一条小板凳、一支短铅笔,构成了一幅风景,母亲教我认字。在他的启蒙下,我直接进入了小学,并倍受老师的赞誉。因此,我视母亲为上帝,言出必从,奉行不渝。

她说晚上有红毛野人出没,于是我不敢夜归。

她说河里会有小獭怪兽,于是我不敢戏水。

她说不吃饭就不能长高,于是我狼吞虎咽。

她她说不念书就跳不出农门,于是我倾心学习。

甚至于她说我是树丫里结的瓜,我也信以为真。

母亲郑重地把我被襁褓中的旧鞋底钉在床底,摸着我的头说:“钉住了这个鞋底啊,就是钉住了你的脚,锁住了你的心。以后啊!休想逃离妈妈。”我仰着头,天真的问:“那为什么我的脚不疼呢?不是被钉住了吗?”那镌刻着母亲慈爱的眼使我幼小的心灵有了温暖的港湾。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慢慢地,步入“童话少了,现实多了”的世态圈子的我开始怀疑起这份血浓于水的深情来。

在这一心想飞都又难于走出困惑的年龄,在这个冲动和理智交错的时期、我渐渐地对母亲的呵护入微产生了怀疑与厌倦。

与母亲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心灵上的沟通、我一直这样认为。比如,她总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我的不足却从不给我帮助,甚至于还将我的一切辉煌的历史全盘否定。我老觉得她离我很遥远,并全然不顾性格磨合期的我在心里变化与烦恼,在这种氛围下,我学会了隐匿自己的感情。一旦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曾从不对她讲,因为在那里,你根本就打不到称心的答案,得到的永远是一句硬生生的话:“自己解决。”偶尔憋不住,又不禁向她吐露几句,方式却是声泪俱下的哭诉。每每这时,总是自诩心理承受还算强的我会在她面前委屈得泣不成声。

母亲总是要求我学得圆滑一点,不要太直率了,我想大声***:凭什么要改变自己,顺其自然不行吗?但我没有,我当作什么也没听到,继续唱我的:“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作我的茧。”

我亦知道其中的缘故是我长大了,阅历渐渐丰富了。难道世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母爱也只是靠单纯与懵懂才能解读的吗?

看山是水,看水是山

常因心灵的空间被楼宇隔绝起来的冷漠而怀念那份原始的朴素,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它的回归时,它仍在用清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它的内涵。

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开学的第三天,又因没钱上学而被围困在家里。我默默地躺在床上偷偷的抽泣,赌气两餐饭都没起来吃。

“月月,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知道你心里委屈,但,我和你爸实在是想尽了办法呀,家里能变钱的都变钱了,实在凑不齐一千块钱了。你爸还是为你去东挪西借去了……月月,你起来呀,总该吃点东西吧,别跟妈妈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起来吃点东西,好不好?”妈妈近手哀求的哽咽声就在我床头的耳边颤抖着,模糊的眼泪终究没能挡住深深凝望的视线,于是一阵会心的相拥而泣后,妈妈从厨房拿来了两个面包——挺便宜的那种。我只感到自己的卑微甚至龌龊无脸面对她的宽容甚至迁就,这就像摆在我的任性前的一道槛,母亲轻声细语地叫我跨越,像一个爱的囚犯在低声下气的乞求。我无颜跨越,更不敢想像进去后怎样面对心灵的良知。上天开了一个多么荒谬的玩笑,居然让一位坚韧要强的母亲向连最基本的生命都是她给予的女儿道歉。我败得很惨,败给了并不想违背道义的初衷。

母亲有一个活得很猥琐却暴力往宽处想的丈夫,她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凄凉往事。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重蹈她无所作为的覆辙,她希望女儿能排难而上,锐意进取,以不卑躬屈膝的她就这么一个并不为过的信念支撑她本脆弱的心,而寸寸傲骨的我却不断地做一些使她伤心的事,触碰她的伤口,苛刻地要求她迎合自己的个性。

我们常向朋友诉说母亲的不是,而母亲再怎么也不会指责儿女的不是,她只会将伤口掩住,藏入内心的深处,等待时间的修补。

古人曾感怀“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告诉自己不要在以后没有及时报恩情而悔恨。可贵的迷茫让贫乏的我读懂了珍惜,懂得了感恩是健全人格的表现。虽如此,我想我一部分魂灵还是被阻隔在了那道宽的门槛外,是无论如何也跨越不过了,只有留待后日来思索成熟与幼、亵渎与无知的距离了。

常常嫉妒窗外的云,想哭就哭,又无奈窗内的我始终是欲哭无泣。我现在问自己:有着一份毫无保留的爱包围着你,还有什么值得你去哭的呢?就算抛却时代的压力与传统的孝义,我还是应该恪守这份似海深情,为着那一生最庄严而又伟大的名字——母亲,坚定的走下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