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偏远农村里,贫穷好似一张密不透风、质地粗糙的大网,
不由分说地将林悦的童年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农忙时节,毒辣的烈日高悬于天际,
毫无遮拦地倾洒着炽热光芒,田间的庄稼郁郁葱葱,已长得齐腰那般高。林悦的母亲,
身形瘦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在那片庄稼地里艰难地穿梭挪动,
双手如同不知疲倦的机械,一刻不停地劳作着,被汗水湿透的衣衫紧紧地贴在她的后背,
勾勒出她因长期劳作而略显佝偻的脊背,在骄阳的暴晒下,那脊背黝黑发亮,
仿若一块被烈日烤焦的土地。“妈,您快歇歇吧,这天热得要命!” 林悦站在田埂旁,
望着母亲,满心的心疼如潮水般翻涌,忍不住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与焦灼。
母亲直起腰,动作稍显迟缓,她用搭在肩头那早已被汗水浸湿、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毛巾,
随意地擦了擦脸上不断滚落的汗珠,喘着粗气,
身音里带着疲惫却又满含坚定地说道:“傻闺女,这活儿要是干不完,咱一家吃啥呀。
你就一门心思好好学习,以后可别像妈这样,被这土地拴一辈子。
”家中仅靠着这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一年到头,全家人累死累活,在田间地头忙碌奔波,
可换来的收入却少得可怜,好似那秋日里枝头摇摇欲坠的残叶,风一吹便不知去向。这一幕,
就像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地扎进林悦的心,疼得她眼眶泛红,
也在她心底悄然种下了一颗改变命运的种子。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努力,
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母亲不再如此辛苦。于是林悦学习格外刻苦。林悦还记得,
自己上高二那年,好友丽丽初中毕业便被家里安排相亲。丽丽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
有着乌黑的辫子和明亮的眼睛,就像歌词里的小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可在那个重男轻女的环境下,女孩的命运似乎从出生就已被写好。很快,
丽丽就和相亲对象一起南下打工,不久后便结了婚。当林悦还在为高考奋力拼搏时,
听说丽丽已经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从此她们再也没有相遇过,好像两个不同的人生轨迹,
越走越远,那时的林悦,除了暗恋班上的男生,连男孩子的手都没有碰到过。
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的纯洁。村子里,像丽丽这样的女孩不在少数,早早辍学、嫁人、生子,
仿佛成了她们既定的人生轨迹。在那个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如同顽疾一般的村子里,
身为女孩的林悦,成长之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荆棘,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无比。
家里经济拮据到了极点,每一分钱都恨不得像掰饼干一样,小心翼翼地掰成两半来花。
上学的费用,对于这个本就不宽裕、好似风雨中飘摇小船的家庭来说,
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亲戚们时常在她耳边唠叨,
那声音就像夏日里恼人的蚊子,嗡嗡个不停:“女娃读那么多书有啥用,早晚都得嫁人,
还不如早点帮家里干活,为家里出份力。”“我就搞不懂了,为啥女孩子就不能读书?
” 林悦气得小脸通红,犹如熟透的苹果,胸脯剧烈地起伏着,反驳道,“我偏要读书,
我要走出这个村子,让你们瞧瞧,女孩子照样能有大出息!
”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倔强的光芒,那光芒如同黑夜里的火把,照亮了她心中的梦想之路。
母亲在一旁默默听着,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
可眼神里却透着对女儿的理解与心疼。她深知女儿的委屈与渴望,
那是自己年轻时未曾实现的梦想在女儿身上的延续。到了晚上,昏暗的房间里,灯光如豆,
母亲把林悦拉到身边,动作轻柔却又带着几分郑重。
她缓缓地从枕头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布包,那布包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颜色灰暗,
边角处还有些磨损。母亲一层一层缓缓打开布包,每一层都仿佛打开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里面是一叠皱巴巴却叠得整整齐齐的钱,那是她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心血。“闺女啊,
这是妈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就是给你上学用的。妈当年兄弟姐妹多,家里穷,
没机会识字读书,吃了太多亏。你不一样,妈就盼着你能接受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
可别像妈这样一辈子被困在这穷山沟里,一定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 母亲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里满是对女儿的期待,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林悦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那双手粗糙干裂,
满是岁月的痕迹,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犹如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的大树。但林悦心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那火焰炽热而明亮,
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她坚信,只有知识才能带她冲破这禁锢的牢笼,摆脱命运的枷锁。
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了能拿到更多奖学金减轻家里负担,也为了远离那些偏见的目光,
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北一所大学,攻读农学专业。在填报志愿的那一刻,
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用所学知识,为家人撑起一片崭新的天空,那天空湛蓝如宝石,
没有一丝阴霾。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林悦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回到家乡,
可现实却像一记沉重的耳光,无情地打在她的脸上。在家乡这片土地上,
农学专业几乎无用武之地,就业机会少得可怜,就像沙漠里的一滴水,难以寻觅。
微薄的薪资更是与她改变家庭现状的期望相差甚远,犹如天壤之别。
看着母亲依旧在田间辛苦劳作,那身影依旧瘦弱,依旧在烈日下弯腰驼背,
林悦满心都是迷茫与不甘,那迷茫如同大雾弥漫,遮住了她前行的视线,那不甘又像一把火,
在她心底烧得愈发旺盛。偶然间,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同学问起了她现在的工作,
她有些难开口,同学看出了她的心思,说自己现在也转行了,在学财会,不如我们一起学。
这句话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的一道曙光,照亮了她前行的方向。于是,她下定决心,
利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自学财会专业知识。白天,林悦在一家小公司里从事基础工作,
薪资微薄不说,工作还繁杂琐碎得让人头疼。她每天都像一只忙碌的小蜜蜂,
在公司的各个角落穿梭,处理着各种文件、数据。下班后,别人都在尽情享受休闲时光,
或与朋友逛街聊天,或在家中慵懒地看电视。可她却一头扎进学习中,狭小昏暗的出租屋里,
只有一盏昏黄的台灯散发着微弱的光,那光如同她心中的希望,虽微弱却从未熄灭。
她坐在堆满财会书籍的桌前,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
在她眼中就像美味的食物,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消化吸收。遇到难题时,她眉头紧锁,
那眉头皱得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一遍又一遍地钻研,常常熬到深夜,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深,
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唯有她房间里的灯光依旧亮着。周末,别人都在逛街聚会,
享受惬意生活,欢声笑语回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她却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培训点,
参加财会课程培训,努力充实自己,每一次学习,都像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攒能量。
林悦的丈夫是同学介绍的,同样来自外地,为人踏实可靠。但同样家境贫寒。相识三年后,
两人结婚了。一年后又有了可爱的女儿。但林悦的公婆也没能帮忙照顾孩子,
自己的母亲又要照顾弟弟的孩子,走不开,不得已,林悦只能辞职在家照顾孩子。
林悦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奔波,就像一只漂泊的大雁,难以停歇。有时一个月也不回家一次,
他时常说:家对于他来说更像旅馆,呆两天就走了。
家庭的重担便毫无保留地压在了林悦一人肩上。每天清晨,
孩子的哭闹声便是她一天忙碌的开场,那哭闹声尖锐而急切,仿佛在催促着她赶紧行动。
简单洗漱后,她一边手忙脚乱地给孩子准备早餐,一边抽空收拾杂乱的屋子,
屋子里一片狼藉,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她在其间艰难地穿梭,像一个忙碌的陀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