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本物,二战生的崛起之路第2章 准备崛起的第一天在线免费阅读
简历改了又改,小明没投出去,总是借口简历不完善,今天不是工作日,中午休息没人看。
看看复试的书,万一过线了呢,到时候毫无准备,复试被刷的话,小明大抵会心痛死,小明如此安慰自己,给自己逃避工作找借口。
该看哪些书呢?小明报名的考研学院明清史比较有名。、
虽然小明更喜欢帝王将相的爱恨情仇,数学类学的一塌糊涂,但是小明还是报考了这个学校,只为这个学校是小明从小到大的梦校。
之前大学上近代史纲要课的时候,赶上疫情,老师建了一个QQ群,群里发了不少书籍,小明当时偷偷保存了不少。
为了不让书籍蒙尘,小明决定翻翻看有没有合适的,好多书啊,小明发出了周迅般的感慨。
先看看史料,中华书局的《清史稿》,仅目录就单独成书。一共有四十七卷。
浩如烟海,以小明浅薄的知识,小明觉得有点类似司马迁的《史记》,都是纪传体,分纪、志、表、传。
书有删减,删减原有的《康有为传》,这是小明唯一认识的一个人,小明心里有点遗憾,但也明白书要简单明了,好多历史人物是没有机会青史留名的。
小明也是芸芸众生的一员罢了,千百年后,不过是红尘里的一捧尘土。
书籍从右到左,竖排排版,繁体字。小明怎么读怎么别扭,加上手机平板的诱惑,没读几页就放弃了。
看看科普通俗读物涨知识好了,小明是一个很功利的人,只想看有利于自己复试的书。
翻翻百度网盘,小明找到了讲谈社出版的《明清时代:海与帝国》,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专家“上田信”写的。
刚打开书,小明就被震撼到了。开篇是推荐序,是曾在小明梦校读书的大佬李伯重先生,为这本书写的序。
大佬的文笔真的很棒,书中提到了梦校的历史学科的奠基人傅衣凌,很巧的是,那天晚上,小明就刷的了梦校公众号的推文,介绍傅衣凌先生。
这一切都让小明觉得是天意,是冥冥中注定,也许今年二战真的能够上岸梦校。
小明知道这不过是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罢了。
序中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传统社会史学是为了统治者提供治国安邦的经验,乾嘉时代,史学独立发展,30s年代专业化,50s教条化,80s复兴。
史学一直处于象牙塔中,大众了解的史学凤毛麟角,很多人被影视剧和未经考证的故事误解。
小明觉得说的对,小明没写毕业论文之前,觉得历史是有意义的,是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但是写论文以后,写出来的东西真的有意义吗?真的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吗?除了资治通鉴,还可以干什么呢?
小明知道自己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
小明想到了自己去景区游览时的走马观花。如果不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这个旅游景点对小明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小说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我们正在发生的历史(语病)。
历史是有用的。
看历史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小明是根正苗红碌碌无为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