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 “宫颈癌” 这三个字,好似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直直地剜进她的内心深处,让她的世界瞬间天旋地转。
诊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护士探出头来,轻声喊道:“李楠,到你了。”
李楠机械地站起身,双腿像是被灌了铅一般沉重,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
诊室里,医生正皱着眉头仔细翻看她的检查报告,眉头越皱越紧,仿佛那报告上写满了无解的难题。
“你这个情况,必须尽快手术,术后还要配合放化疗……” 医生的话语严肃而沉重。
李楠的耳朵里嗡嗡作响,医生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忽远忽近,模糊不清。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早上出门前,儿子小宝还紧紧抱着她的腿,奶声奶气地撒娇:“妈妈,今天放学给我买冰淇淋好不好?” 那时的她,还满脸笑意地答应着,可如今,一切都变得如此残酷。
“医生,手术要多少钱?” 李楠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前期准备加上手术,大概需要十五万左右,后续治疗费用另算。”
医生如实告知。
十五万!这个数字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李楠喘不过气来。
她和陈伟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攒下二十万出头的存款,这可是他们多年的心血。
可现在,面对这高昂的治疗费用,陈伟会同意吗?李楠的心里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回到家,陈伟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听到开门声,头也不回地问道:“饭做好了吗?”“陈伟,我有事跟你说。”
李楠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什么事?” 陈伟不耐烦地转过头,脸上写满了不悦。
“我……我得了宫颈癌,需要做手术。”
李楠颤抖着双手,把检查报告递了过去。
陈伟接过报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快速浏览了一遍,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质问道:“十五万?你知不知道我们攒这些钱多不容易?”“可是医生说必须尽快手术……” 李楠试图解释。
“必须?” 陈伟冷笑一声,眼中满是冷漠,“你知道现在癌症治愈率多低吗?这钱扔进去就是打水漂!”李楠如遭雷击,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你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这病我们不治了。”
陈伟把报告重重地摔在茶几上,决绝又冷酷,“你要是想治,就自己想办法。”
李楠浑身发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陈伟,我是你妻子啊!”“妻子?” 陈伟的眼神突然变得闪烁不定,“李楠,其实我早就想说了,我们……离婚吧。”
李楠踉跄着后退一步,身体重重地撞在墙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我说离婚。”
陈伟的声音冰冷刺骨,没有一丝温度,“你现在这样,我养不起。
房子是我婚前买的,归我。
存款我们平分,孩子也归我。”
“你疯了!” 李楠尖叫起来,情绪彻底崩溃,“小宝才五岁!”“五岁怎么了?” 陈伟不耐烦地说,“我爸妈可以带。
你现在这样,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孩子?”李楠瘫坐在地上,泪水决堤般涌出,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想起结婚时陈伟对她许下的海誓山盟,想起怀孕时他无微不至的体贴,想起小宝出生时他欣喜若狂的模样。
原来,这一切都如泡沫般,在现实的冲击下,瞬间破碎。
第二天,陈伟就毫不犹豫地搬去了客房。
公婆得知消息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们年轻人的事自己处理”,便再也没有过问过,仿佛这个儿媳与他们毫无关系。
李楠不甘心就这样被命运打倒,她去找律师咨询。
然而,律师的话却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律师告诉她,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很难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
而且陈伟确实有经济优势,房子又是婚前财产,她几乎没有胜算。
在这绝望的深渊中,李楠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听到女儿在电话里哽咽的声音,母亲心急如焚,连夜从老家赶来。
“楠楠,别怕,妈妈在。”
母亲紧紧地抱住她,仿佛要用自己的怀抱为她撑起一片天,“咱们治病,钱的事你别操心。”
在母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李楠住进了医院。
手术很成功,可后续的化疗却让她痛苦不堪。
每次化疗后,她都吐得昏天黑地,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整个人变得虚弱憔悴。
最让她心痛的是,陈伟自始至终都没有来看过她一眼。
只有母亲和闺蜜小美,不辞辛劳地轮流照顾她。
小宝被陈伟送去他父母家,连电话都不让打,李楠与儿子彻底失去了联系。
半年后,李楠出院了。
陈伟迫不及待地提出离婚,仅仅给了她十万块钱。
李楠想争取探视权,但陈伟却以“孩子还小,需要稳定环境”为由,无情地拒绝了她。
那段时间,李楠整日以泪洗面,生活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直到有一天,小美拉着她去逛街,路过一个热闹的夜市。
“楠楠,你看那边。”
小美指着一个小摊,兴致勃勃地说,“那个卖发饰的阿姨,听说以前是公司白领,后来下岗了就开始摆摊。
现在都在商场开店了。”
李楠看着那个忙碌而又充满活力的身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希望的火苗。
第二天,她就毅然决然地去批发市场进了一批发饰,在夜市支起了自己的小摊,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
站在熙熙攘攘的批发市场里,李楠看着琳琅满目的发饰,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她第一次来进货,周围都是经验丰富的摊主,他们熟练地跟老板讨价还价,而她却显得那么迷茫和无助。
“小姑娘,第一次来?” 一个和善的中年女老板热情地招呼她。
李楠有些腼腆地点点头:“我想进一些发饰,但是不知道什么好卖……”“这个季节,蝴蝶结发夹和珍珠发箍卖得最好。”
女老板耐心地介绍道,“你先拿点试试,卖得好再来。”
李楠咬了咬牙,拿出仅剩的五千块钱,进了第一批货。
晚上,她在夜市小心翼翼地支起了小摊。
周围都是经验丰富的摊主,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让她更加紧张和局促。
“美女,来看看发饰吗?” 她试着喊了一声,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仿佛生怕打扰到别人。
果然,一晚上只卖出去三个发夹,收入不到二十块钱。
收摊时,隔壁卖手机壳的大姐实在看不下去了:“妹子,你这样不行啊。
来,我教你。”
在大姐的热心指导下,李楠学会了如何大声吆喝,如何巧妙搭配推销,如何跟顾客讨价还价。
第二天,她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一百块,这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然而,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次进货时,她贪图便宜进了一批劣质发夹,结果顾客用了两天就坏了,纷纷回来要求退货。
那一周,她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贴了不少,这让她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楠楠,要不就算了吧。”
母亲心疼地劝道,“你这样太辛苦了。”
李楠坚定地摇摇头:“妈,我不能放弃。
我要证明给陈伟看,没有他,我一样能活得很好。”
从那以后,她开始用心研究市场,密切观察时尚潮流。
当她发现韩剧里的发饰很受欢迎后,便专门去学习韩式发饰的制作方法。
她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练习,不断改进,渐渐地,她的小摊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三个月后,她的小摊成了夜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很多年轻女孩慕名而来,就为了买她手工制作的韩式发饰。
她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一天晚上,一个穿着时尚的女孩来到她的摊位:“老板,你的发饰真好看。
我在商场有个铺面,你要不要来试试?”李楠心动了。
商场租金不便宜,但客流量大,利润也高,这对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她仔细算了算存款,毅然咬牙租下了一个十平米的小铺面。
开业第一天,她就卖出了平时一周的营业额,这让她信心大增。
但商场的管理比夜市严格得多,各种费用也高,为了节省开支,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白天看店,晚上做手工,日复一日,不辞辛劳。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年后,她的店铺在商场里小有名气。
很多顾客专门从其他区赶来,就为了买她的发饰。
她的事业终于走上了正轨。
就在这时,一个更大的机会摆在了她面前。